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产生来源的固体废物鉴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固体废物定义和范围,以及已完成的固体废物鉴别实例的研究,指出固体废物鉴别的关键点在于产生来源分析。提出依据产生来源,固体废物可以分为丧失原有使用价值的物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类物质、环境治理和污染控制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其他类物质4大类。如果待鉴别物质的产生来源属于该4大产生来源中的任何一类,则其属于固体废物。  相似文献   

2.
固体废物加工产物属于产品的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欧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美国提出的固体废物加工产物属于产品需要满足的条件,结合《固体废物鉴别导则(试行)》中鉴别固体废物加工产物不属于固体废物而属于产品时最常用的因素,提出固体废物加工产物属于产品需要同时满足的3个条件,即符合国家、地方或行业通用的产品质量标准,符合国家污染控制标准,以及生产工艺过程和相应设施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及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为固体废物加工产物的固体废物监管和鉴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已完成的112例进口含金属物料的固体废物鉴别实践,系统地介绍了进口含金属物料的申报品名及各品名所占比例,种类及各种类的特征、固体废物鉴别关键方法和每种鉴别结果所占比例,其中申报品名主要为矿石(砂),所占比例为51.8%;鉴别结果主要为冶炼渣,所占比例为37.5%。提出对于进口的含金属物料,通过测量主要成分和含量、最主要金属元素及典型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物相组成、矿相组成,对于极细的粉末等特殊物料,还需要粒度分析等辅助试验,确定其产生来源。如果确定属于金属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污染控制设施或环境治理过程中产生的物料、含金属废料简单加工处理产物、矿物采选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那么鉴别物料属于固体废物。  相似文献   

4.
2020年9月,新修订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正式生效,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相关制度进一步完善。为了解和掌握国内环境检测实验室固体废物检测能力水平,为环境管理部门提供客观准确的数据支撑,该研究组织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级各类生态环境检验检测机构共计368家实验室开展了固体废物中镉实验室间比对研究,利用稳健统计技术统计分析比对结果。结果显示:省级站、地市级以上站和社会化检测机构检测合格率分别为97.0%、89.8%、81.0%,整体合格率为87.5%,表明目前国内环境监测领域各级各类实验室固体废物中镉的整体检测能力较好。对实验室使用的检测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的比对结果合格率最高(96.0%),其次为石墨炉原子吸收法(84.4%)、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法(83.9%),而火焰原子吸收法的合格率仅为57.9%,建议实验室应慎重选择使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检测固体废物中低浓度的镉。  相似文献   

5.
对电解铝企业产生的阳极残渣、阳极残极浸出毒性进行了鉴别。鉴别结果表明:电解铝企业产生阳极残渣浸出液中氟化物(不含氟化钙)平均质量浓度为140 mg/L,最高达244 mg/L,且超标试样数达到《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中相应规定,鉴别该废物属于危险废物,应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阳极残极浸出液中氟化物(不含氟化钙)平均质量浓度为74 mg/L,无超标试样数,该废物不属于具有氟化物浸出毒性的固体废物,建议仍按一般固体废物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6.
固体废物的样品采集和制备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固体废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方法的研究》《浸出毒性试验方法、腐蚀性试验方法的研究》,以及《四种工业固体废物生物毒性试验研究》三份研究报告,将是充实、修改“工业固体废物有害特性试验与监测分析方法(试行)”的重要技术资料,为制定我国的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导则、浸出毒性试验方法标准、腐蚀性试验方法标准提供重要的依据.生物毒性试验方法也将会有助于固体废物生物监测方法的开展.此项研究工作得到了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及十几个协作单位的大力支持,是几十位科技工作者团结合作辛勤劳动的结果.本刊向广大读者介绍该课题研究的主要结果,是为了对我国有害团体废物的监测和污染控制工作助一臂之力.我国固体废物特性研究工作起步较晚,虽然在固体废物取样、制样方法研究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还有很大差距,需要加快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和自己的研究步伐,以便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从而提出我们国家的科学化、规范化的固体废物样品采集和制备方法、并尽快使其标准化.  相似文献   

7.
涉刑环境监测中有待解决的若干技术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出了涉刑环境监测工作中,司法鉴定机构的资质及监测数据认可、环保标准与规范、固体废物监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涉刑监测单位应尽快获取司法鉴定机构资质;国家层面应给出涉刑监测数据认可的指导性意见;加快环境标准制修订工作,增强标准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修订《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T 298-2007)和相应系列鉴别标准。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含氰固体废物浸出液分析化验的方法,来探讨取样、浸出液的及时制备、样品的不同振荡时间等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直以来,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和倾倒等环境违法行为是固体废物管理实践中的首要突出问题。究其原因,根本在于法律对于固体废物产生者的义务和责任只局限于自身,在实践中产生者并不关注固体废物转移后的利用处置状况。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下简称《固废法》)确立了工业固体废物产生者连带责任制度,力图从源头减少或避免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和倾倒事件,倒逼固体废物产生者采取有效措施治理固体废物污染。笔者从固体废物产生者的双重身份入手,深入辨析其中的权利义务关系,阐释产生者连带责任的法律基础和根本原理。从《固废法》关于连带责任关系的法律规定出发,进一步解析产生者义务和受托者义务,并具体分析了连带责任的法律适用。  相似文献   

10.
利用淡水型发光细菌检测环境样品的生物毒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1.1 菌种:发光细菌Q-30菌株(Vibriospp),由华东师大微生物教研室分离获得.1.2 药品:苯酚及各种化学试剂均采用分析纯级.1.3 样品预处理:1.3.1 污水样品:若浊度很大,则适当静置,取上清液.一般样品不加任何处理.1.3.2 废气样品;以重蒸水抽滤吸收1小时,此吸收液作为废气测试样品.1.3.3 废渣样品:参照《工业固体废物有害特性试验与监测分析方法》中浸出液制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