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呼和浩特市大气中酞酸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呼和浩特市不同功能区和不同季度的大气中酞酸酯污染物的采样监测调查,证实了酞酯不仅存在于大气中,且浓度比较高,为531ng/m^3,是草原地区背景值(10-33ng/m^3)的16倍以上。根据调查表明,不同功能区中大气中酞酸酯(DNBP和DEHP)的浓度差异较大;相同功能区的不同季节,酞酸酯浓度也存在较大差异,但酞酸酯浓度与大气颗粒物呈现出良好的相关性,冬、夏季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1和0.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大气颗粒有机污染物的测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结合溶剂提取和柱色层分离方法,系统地分析了上海市大气颗粒物样品有机物污染物的化学组成,共检出302种有机化合物,采用时间分辨激光诱导荧光技术测定了13个采样点的夏季和冬季各样品中苯并(a)芘的含量,全市年平均值7.1ng/m^3。  相似文献   

3.
太原市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及污染源识别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多环芳烃(PAHs)具有致癌性,研究大气颗粒物中PAHs在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变化、来源具有重要意义。对太原市不同功能区大气颗粒物中有机物的研究表明,太原市大气颗粒物中含量较高的多一并主烃有9种,且均不带取代基,平均浓度为189.2ng/m^3,Bap浓度平均为74.7ng/m^3,具体到各功能区浓度分布为:一电厂化工区〉太钢工业区〉桃园三巷商业居民区〉太行仪表厂居民文化区。并利用各种指标判识来源,太  相似文献   

4.
用五段多孔分级器与大流量采样器连接,于冬存两季采集呼和浩特市空气中的颗粒物。颗粒物在≥7μm处和≤1.1μm处存在两个浓度峰值,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冬季为0.541μm/m^3,夏季为0.223mg/m^3。  相似文献   

5.
长江口海域悬浮物的分布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1986年冬季和夏季两个航次调查资料,研究了长江口吸其毗邻海域的枯丰水期的数百个海不悬浮物样品的成分和分布。悬浮颗粒物浓度变化范围,河口区,夏季为134.0-189.0mg’dm^3,冬季为71.6-299.0mg/dm^3,而海区,冬季为6.9-12.5display status  相似文献   

6.
厦门海域大气中颗粒态硫酸盐的浓度存在着季节性的变化规律,其浓度大小为:冬季大于春季大于秋季大于夏季。颗粒态硫酸盐的平均浓度估算为9.37μg/m^3,其中海盐源和大海盐源硫酸盐分别为0.89和8.48μg/m^3,硫酸盐在不同粒径颗粒物听分布呈双型:粗颗粒硫酸盐来源于海盐,而细颗粒硫酸盐则非来自海盐。利用所采集的大气干,湿沉降的试样,测定了颗粒态硫酸盐的分布变化特征,并估算了大气输入厦门海域的颗粒  相似文献   

7.
雷秀芬  王龙 《环境科学》1993,14(6):30-33
采集冬季太原市一采样点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经分析,总悬浮颗粒物日均浓度为1.04mg/m^3,严重超标。其中粒径小于7.0μm的占49.6%,小于3.3μm的占33.5%。颗粒物无机提取液中5种金属元素的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Pb,Mn,Cr,Ni和Cd。每种元素均呈随颗粒物粒径减小浓度增高的趋势。以SOS显色法和小鼠体内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检测颗粒物的无机提取淮和模拟肺泡液溶出液的遗传毒性,表明小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用高流量大气采样器和瓦特曼滤膜采集样品,以硝酸-高氯酸消化,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海洋气溶胶中铜、铅、镉。对高流量大气采样流量校准、滤膜选用,仪器测试条件及消化方法进行试验和讨论。本方法检测限分别为铜1.8ng/m3、铅1.4ng/m3、镉0.7ng/m3,变异系数分别为铜9.6%、铅8.9%、镉18.0%。  相似文献   

9.
大气样品中酞酸酯的分离与测定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以硅胶薄层色谱法预分离,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气颗粒物中酞酸酯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分离效果好,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回收率达90%以上。利用该方法分析济南市大气颗粒物中酞酸二丁酯和二异辛酯的污染浓度分别为457和595ng/m3。   相似文献   

10.
大气环境中气相和颗粒相上酞酸酯的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本文选用聚氨基甲酸酯泡沫塑料(PUFP)吸附块和玻璃纤维摅膜(GF)构成大气全态采样头,捕集大气中气相和颗粒相中酞酸酯化合物,样品经提取分离后用气相色谱(GC)进行测定。以呼和浩特市居民区相草原对照区为采样点,分析夏冬雨季大气中酞酸酯(DNBP和DEHP)。结果表明,冬季大气气相中,DNBP和DEHP平均浓度为0.46和1.89μg/m~3,夏季为2.19和1.82μg/m~3;大气颗粒物相,冬季平均为1.34和1.66μg/m~3,夏季为0.51和0.36μg/m~3。夏季大气气相酞酸酯含量高,冬季大气颗粒相酞酸酯含量高。草原对照区大气颗粒物上DNBP和DEHP的平均浓度为0.17和0.14μg/m~3,夏季为0.23和0.10μg/m~3。DNBP和DEHP在大气全态中的总含量冬季和夏季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11.
HPLC测定大气中的光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用0.25%的苯胺溶液吸收大气中的光气,所形成的1,3-二苯基脲衍生物以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回收率为98.1% ̄100.8%,最低检出浓度为1.7×10^-4mg/m^3,线性范围为0.1 ̄340ng,相对标准偏差为1.23%。  相似文献   

12.
呼和浩特市不同粒径空气颗粒物上酞酸酯的污染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大流量采样器和五段分级采样头,对呼和浩特市冬夏两季不同粒径空气颗粒物中酞酸酯(PAE)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粒径的酞酸酯含量范围为683—744ng/m3(标),其中富集在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70μm以内的占725%—912%,富集在≤11μm以内的占100%—455%.  相似文献   

13.
大气气溶胶酸式硫酸盐的FTIR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详细分析了硫酸盐和酸式硫酸盐的红外光谱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傅利叶变换红外光谱仪,KBr压片的制样方式,选择750-500cm^-1作为定量范围,对1994年春,夏、冬和1995年春季北京中关村地区气溶胶样品中的SO4^2-和HSO4^-进行了定量测定,SO4^2-和HSO4^-在大气中的含量分别为2.56至60.4μg=m^3和未检出至5.7μg/m^3,从而建立了直接测定大气气溶胶中酸式硫酸盐的  相似文献   

14.
重庆大气汞初步调查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对重庆市大气汞调查结果表明,重庆渝中区及近郊区大气汞浓度范围为9.2~101.5ng/m3,平均34.4ng/m3;大气汞形态90%以上为气态汞;大气汞分布在工厂区及城市中心较高,城外较低,自然保护区最低。  相似文献   

15.
环状扩散采样管的研制及其在大气氨测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采样过程中气体与颗粒物之间的相互干扰的问题。在国内首次研制出新型大气痕量气体采样装置-环状扩散管,并应用于采集大气中的氨。在大气条件下对氨的收集效率可达97%,检测限为0.15μg/m^3,与滤膜法和湿式环状扩散管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三者基本一致,从1985年到1992年,在4-5月份测定了北京中关村地区大氨浓度,其变化范围4.6-40μg/m^3,平均浓度17μg/m^3。  相似文献   

16.
对广州市不同功能区秋季大气颗粒物显微组分的优控多环芳烃的研究表明,颗粒物显微组分主要是碳球,微粒有机质,有机质碎屑,各种矿物,生物碎屑等,不同功能区颗粒物组分的组 合有所差异。它们主要来源于人为,地质和生物成因。研究区检美国环保局提出的优控制PAH为15种,其浓度为27.38-228.56ng/m^3,且随功能区不同的而变化。碳球、闰有机质和有 机质碎屑百分含量与优控多环芳烃浓度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活性炭管吸附大气中基苯乙烯,以二硫化碳洗脱,以溴水加成后,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器测定苯乙烯的二溴加成物。本方法适合于检测多种污染物共存的大气中痕量苯乙烯。其线性范围为0.015-0.74ng,最低检出浓度为0.001mg/m^3;重现性实验的变异系数为2.3%:当活性炭管吸附苯乙烯在2.9μg时,回收率为90%,吸附苯乙烯0.29μg时,回收率为72%。  相似文献   

18.
为掌握上海市大气中人工放射性本底水平,于1989年9月-1991年11月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大气气溶胶采样后1天和采样后7天的总β放射性(包括人工的和天然的)浓度分别为9.3×10^-2Bq/m^3和2.6×10^-3Bq/m^3,其中^90Sr浓度<1.8×10^-6Bq/m^3,^137Cs浓度<1.3×10^-5Bq/m^3;雨水沉降物总β放射性(包括人工的和天然的)沉降率为0.78Bq/  相似文献   

19.
沈阳市大气细菌与真菌粒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ANDERSEN生物粒子采样器对沈阳市大气细菌和真菌粒子的密度、密度分布、粒度分布及两者关系进行了观察和。结果表明,沈阳市大气年平均密度细菌粒子为7228个/m^3,真菌粒子为1797个/m^3,细菌为真菌的4.1倍。细菌粒子密度和粒度均呈正偏态分布,真菌粒子密度和粒度均呈对数正态分布。〈8.2μm的可吸入粒子,细菌为4326个/m^3,占其总数的61.4%;真菌为1583个/m^3,占其总数的  相似文献   

20.
1990年春季和秋季在台州列岛附近海域进行了两次采样调查,共检出浮游植物60种,隶于25属。春季浮游植物的平均丰度为10.63×10^4个/m^3,最高达27.5×10^4个/m^3,优势种为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和汉氏束毛藻Trichodesmium hildebrantii等;秋季浮游植物平均丰度为18.7×10^4个/m^3,最高达45.96×10^4个/m^3,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