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4 毫秒
1.
环境教育审美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教育的功能就是提高人们的环境道德意识 ,通过自觉的行动去保护美丽的大自然。而审美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欣赏、审美表现和审美创造能力 ,同时 ,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等素质全面和谐发展。因此 ,环境教育与审美教育之间有着许多共通之处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 ,是培养人的道德素质。环境教育与审美之间有着一种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或缺的关系。那么 ,如果将环境教育与审美教育有机地结合 ,必将引导学生理性而充满情感地去善待环境。审美化在环境教育中的实施什么是审美化 :它是明晰目标、精炼知识、最佳途径、艺术方法的综…  相似文献   

2.
论环境审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环境道德意识.促使他们用自觉的行动去保护美丽的大自然.而审美教育的目的是有目的、有组织地通过各种美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审美欣赏、审美表现和审美创造能力.进而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诸多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因此.环境审美教育对青少年的个性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它引导青少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学是在全球性环境危机的背景下,伴随着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和对现代文明的深刻反思而孕育、诞生的一种新型文学形态,同时也是生态学向文学、文学向生态学相互扩张渗透的产物。它以语言艺术构筑的形象抒写人与自然关系的现实,表达人类应有的对待自然的伦理信念、情感态度及行为规范,引领人们进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审美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4.
庄子之前,似乎还没有"无己""无功""无名"和"磅礴万物以为一"这样的理念,庄子之后,又有多少人懂得这种理念对升华生命境界的重大意义呢?庄子追求高洁的人生,以做"至人""神人""圣人"为人生最高目标。而"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只有彻底忘掉自  相似文献   

5.
<正>家乡,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辛勤的人;家乡,孕育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家乡,滋养了一片又一片肥沃的土壤……家乡,是一位伟大的魔术师,他轻轻一挥手中的魔术棒,就变化出了静谧的村庄,热闹的城镇和繁华的都市。  相似文献   

6.
欲营造现代中式室内空间的意境美,不是靠纯粹的中国古典元素的堆砌,而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用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来打造富有传统韵味的空间。意境的创造有“形”和“情”两大因素和一个审美想象空间构成,而“形”则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形”的把握,在现代中式室内空间中营造意境美。  相似文献   

7.
在音乐课上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对学生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但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音乐教育偏重"专业化",过于强调音乐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忽视了音乐教育的审美愉悦性。在音乐教育中,充分发挥其审美能力与文化素养的教学美、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教学美、音乐教育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美、音乐教育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教学美、以情感教育为纽带的教学美,将会达到以美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10月29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普遍二胎政策,独生子女一代成为空前绝后的一种人口现象留在历史画卷上。这个180度的大拐弯也再次令世人沉思"人口是什么"。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从经济学角度说,人口就是劳动力,是创造财富的资源。而另一个"马"——马尔萨斯则认为,人口的增加是以几何级增长的,而人类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9.
博大的生命情怀,是庄子思想的最大特征和最为光辉之处,其所达到的高度和深度,永远都应是人类努力的目标。(接上期)石破天惊,振聋发聩!"若与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物与人争平等,庄子之前未曾听说过,庄子之后2300年间,似乎也只是近年来才被一些精英人  相似文献   

10.
博大的生命情怀,是庄子思想的最大特征和最为光辉之处,其所达到的高度和深度,永远都应是人类努力的目标。"与物皆昌"——环境友好乃有道之世的标志在庄子之前和庄子之后,人们判断时代的好坏,通常只着眼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顶多再加个精神文明,被封建史家颂扬备至的"三代盛世"和"成康之治"、"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相似文献   

11.
自盘古开天辟地起,木材就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燧人氏钻木取火,结束了人类茹毛饮血的野蛮历史;《庄子·盗跖》中记载“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有巢氏教大家结木为巢以避风雨灾害……从八乘之车到驭水之舟,从帝王的紫禁城到百姓的茅草屋,人类的生产生活领域中,木材的身影无处  相似文献   

12.
正铜铺街小学始建于1918年,是全国绿色学校、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学校、长沙市两型示范单位。学校东临黄兴路,西眺岳麓书院,南接杜甫江阁,北靠贾谊故居,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校园绿树成荫,有国家一级保护文物铜小石狮,拥有环保创新、礼仪、艺术教育等闪亮的教育名片,是镶嵌在坡子街的一颗文化珍珠。卢梭说:教育即生长。绿色代表环保,而我们将"绿"从环保上升到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象征孩子蓬勃健康地生长。所以"绿"  相似文献   

13.
汹涌奔腾,一泻千里的长江; 娴静温柔,缓缓流淌的汉江; 如果把长江比作父亲河,那么汉江俨然是一条慈祥的母亲河。父亲河与母亲河的结合,养育了祖国江汉平原一代又一代的儿女! ——来自汉江的报告  相似文献   

14.
<正>2010年6月2日,"六·五"世界环境日前夕,记者被一个个天真烂漫的孩子包围着。这些孩子,无不关心环保、关注社会。而这些孩子所在的学校,就是山东省寿光市世纪学校。  相似文献   

15.
杨敏 《环境教育》2010,(6):65-66
<正>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资源与环境危机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的日新月异,让我们对人类为创造舒适生活环境所做的一切努力而欢欣鼓舞的同时,更让  相似文献   

16.
正"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问题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目前大多数学校并没有专门设置环境教育课程,主要措施是通过学校已开设的课程,向学生渗透环境教育,提供有关的环境活动。这样的教育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认知、态度、价值观等,从根本上认识环境问题,从而建立自身的道德观与社会价值观,做出明智判断。在数学学科的教材中,就渗透着许多与环境教育有关的内容,从而使数学在环境教育领域中发挥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如何  相似文献   

17.
<正>牛粪在藏语中称为"久瓦"。在高原牧区,"久瓦"作为烧茶做饭的燃料已有千年的历史。生活在雪域高原的广大农牧民至今视其为最佳的燃料。"久瓦"除了做燃料外,在藏民族日常生活中还有着特殊的用途与含义,藏民族传统生活与"久瓦"息息相关。甚至有人认为"久瓦"里熔铸了藏民族独特的人文色彩、风俗民情;体现着民族心理和审美情趣等深层内涵。这种说法虽有些夸张,但仔细品味,也不无道理。藏族人素有这样的说法:阿  相似文献   

18.
小军 《环境教育》2005,(8):58-59
腾格尔在中国流行音乐领域里,算得上是个元老级人物。他继承民族音乐的精髓,又汲取现代音乐手段,创作出一系列具有思想深度和审美层次的流行音乐作品。腾格尔说他对民族音乐的积极挽救和推广的动力来源于他对家乡的热爱。用心灵歌唱腾格尔出生于1960年,内蒙古鄂托克旗人,名字是  相似文献   

19.
<正>久居于喧嚣的城市里,每次来到罗汉岩,都好像挑着重重担子的人,忽然撂下来歇息一样,人都突然长高了。而每次要离开时,只想多吸几口这里的空气,担心回去后就没得享受了。  相似文献   

20.
生命之源     
正树因水而变得粗壮、茂盛;花因水而变得鲜艳、芳香;草因水而变得碧绿、娇嫩。水是生命之源,所以,我们必须用实际行动去节约每一滴水。当你看见水龙头正哗哗流着水而不屑一顾时,你可曾知道,有许多鲜活的生命正因缺水而消逝?大家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然而,懂得珍惜水的人却并不多。每天下午,在打扫卫生时,大家用水洗抹布、洗拖布时,打开的水龙头不停喷涌出清澈甘凉的水来,半桶水就可以洗干净的抹布、拖布却用了两桶水。甚至有的同学直接在水龙头下冲洗,洗完之后,一走了之,任由水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