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通用航空飞行事故不安全动作原因作用路径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通用航空事故率较高,原因之一是事故原因分析不彻底,缺乏不安全动作对组织内其他事故致因作用路径的分析,使通用航空事故预防存在漏洞。为了完善通用航空事故原因分析方法,以事故致因"2-4"模型为理论依据统计了1997—2010年我国共发生的38起通用航空飞行事故,分析了事故的基本特征,确定了人的不安全动作分类原则,归类并统计了事故中人的不安全动作及对其他事故致因的作用路径。结果表明:不安全动作原因可归为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章行动和不违章4类,其中违章操作是发生频数最高的原因类型;不安全动作对其他不安全动作和不安全物态有直接作用,对间接原因和安全管理体系缺欠有反馈作用,并明确了作用路径中对应的关键人员,可为通用航空事故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工贸行业有限空间作业中毒事故频发,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分析导致有限空间作业中毒事故发生的风险因素,可实现有针对性的风险管控并能有效地降低事故的发生率。结合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案例以及相关国家标准、文献,选取了30个影响有限空间作业中毒事故的风险因素,邀请专家通过德尔菲法最终确定了16个主要风险因素,并将其分为人员因素、管理因素、设备因素、有限空间自身因素4个层面;通过分析风险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建立邻接矩阵,并引入解释结构模型(ISM)理论计算生成可达矩阵,再通过集合运算对风险因素进行层次化分析,从而构建解释结构模型(ISM);根据ISM将风险因素划分为直接影响因素、间接影响因素和根本影响因素,并针对根本影响因素提出了具体的风险管控措施,用来降低事故的发生率,为企业进行有限空间作业风险管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航空维修安全监察系统是一种具有多个控制层次、同一层次要素之间关联性强、控制层次之间相互约束要求高以及人为因素多等特点的复杂系统,诸如FTA、FMEA等基于线性事件链模型的传统安全性分析与控制方法不再适用。针对航空维修安全监察工作中存在的对象复杂程度高、人员参与程度高、过程复杂和管理要素多等特点,基于STAMP模型和STPA分析方法,提出了一种面向航空维修安全监督的分层结构监督控制模型,用来开展这一复杂系统的危险性分析,包括航空维修安全性约束、不安全性维修活动以及航空维修安全影响因素,对提高航空维修安全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借鉴事故系统四要素理论,基于文献综述从人、物、管、环四个方面系统归纳了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集成决策实验室评价法(DEMATEL)和解释结构模型法(ISM)的优点,结合专家咨询法确定了影响因素间的层级关系及其对不安全行为的影响程度,构建了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多层递阶结构模型。结果表明: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分为5个层次,领导对安全的重视是影响因素体系中的深层次因素,社会规范是根层次影响因素。该研究成果有助于推动不安全行为理论体系的完善,使企业专注于关键影响因素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进而提高安全管理的绩效。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进行石化企业安全培训评估,基于石化企业的特点,分析其安全培训目标,并以目标为导向分析安全培训评估项,建立了双向PDCA循环。利用德尔菲法筛选出11个安全培训评估指标。通过建立ISM模型对各指标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得到三层次的有向图,确定出直接影响石化企业安全培训效果的4个指标。最后采用AHP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构建石化企业安全培训评估指标体系,评估培训效果并指导企业制定安全培训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高(大)模板坍塌事故极易造成群死群伤重大安全事故,笔者通过分析容易造成坍塌事故的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论述了可能导致事故的具体原因,对导致事故的事件重要度进行了排序,并从监督管理的角度,提出了高(大)模板施工安全的预防措施,对高(大)模板施工安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船舶碰撞事故一旦发生,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人身伤亡、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已成为船舶航行安全的重大隐患之一.针对船舶碰撞事故,构建了功能共振分析方法(FRAM)与模糊层次分析(FAHP)方法相结合的船舶碰撞事故致因分析模型(即FRAM-FAHP法),从事故致因分析入手,将事故相关事件转化为相互关联的功能模块,从功能特征角度辨...  相似文献   

8.
层次分析法在石化企业安全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凯  王云 《上海环境科学》1994,13(6):36-37,39
科学性和实用性为原则,提出了安全检查表与层次分析及事故分析相结合的安全风险评价方法,建立了安全系统的层次结构,事故数据和评价找出了某石化总厂丙烯腈分厂,在乙腈、氰化钠和丙酮氰醇等系列装置中的一些薄弱环节,厂方为此投资改善了作业环境,使丙烯腈分厂在1992年度达到了历史最好安全水平。同时随着事故数据库的推广使用,使企业的安全管理走出现代化,标准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9.
针对"三高"油气井井喷事故危害的严重性,基于集成的DEMATEL/ISM算法建立"三高"油气井井喷事故致因模型。通过提取事故一般性致因因素,利用专家知识确定因素间的关联矩阵,基于集成的DEMATEL/ISM算法,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致因因素进行结构化处理,并运用到实际案例中,确立了影响川东地区高含硫油气田井喷事故的关键致因因素,形成具有层级关系的事故致因网络。结果表明,钻井现场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节流压井管汇失效、井筒完整性失效等直接致因以及信息传递不畅、人员技能不足等过渡致因的控制,同时加强井队的安全文化教育,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改善地质勘探技术,提高对井下地质环境的认识,是预防井喷事故的长久之计。  相似文献   

10.
通用航空的空管运行保障能力直接影响通用航空飞行安全,因此规范通用航空空管运行保障、细化运行保障标准、增强其指导性和操作性具有重大意义。通过调研国内外有关通用航空空管运行保障能力建设情况,研究现有规范性文件,建立了通用航空空管运行保障评估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分析构建了针对通用航空空管运行保障的灰色层次评价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及各指标权重可靠;根据评价结果提出通用航空空管运行保障分类的建议,以为通用航空空管运行保障规范的制定和完善提供更为具体、可行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环境污染事故发生与经济发展的动态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1992~2006年中国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事故时序数据,建立了中国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的计量模型,以此来分析中国环境安全状态的发展阶段与趋势.结果表明,中国环境污染事故频数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倒“N”型波浪式的EKC特征.环境污染事故频数、水污染事故频数、大气污染事故频数随着人均GDP的快速提高, 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 但还会出现反复.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不同于环境污染物的排放,不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但是却具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和危害性,必须利用先进的政策、制度和技术,才可以有效减少污染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充分挖掘事故教训,提高化工装置反应过程的安全性水平,收集了5起典型的化工装置反应过程事故,包括:光化釜爆炸事故、聚氯乙烯聚合釜爆炸事故、硝化装置爆炸事故、重氮盐生产过程爆炸事故及磺化反应釜爆炸事故。剖析了事故发生的多方面原因,包括:反应危害认识不足、工艺危险性分析不充分、安全条件没确定、过度依赖操作者及控制系统设计有缺陷等。针对每种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借鉴事故的教训、已有的标准及优秀的做法,提出了科学系统的反应过程安全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安全研究与经济对策相结合的方法,依据工作性质和系统致因理论,提出了地质勘查作业“人导致事故”、“环境导致事故”和“设备导致事故”三类事故成因类型,分析了三类事故发生的概率特征,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地勘业安全投入的结构、重点和适度区间的建议,并阐述了由此形成的安全投入的效果表现形式.该研究可为主管部门制定地...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安全系统工程方法,对彩钢板活动房火灾事故进行了事故树分析,找出了引起火灾事故发生的各个因素,并提出了预防该类事故发生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5.
针对核与辐射事故防范与安全战略措施研究问题,介绍了中国核与辐射安全现状,分析了核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最大限度降低公众辐射受照水平,保护公众的身体健康与生活环境,要确保核的应用与辐射安全,中国已将核与辐射安全纳入国家安全的公共安全体系,并进行战略规划研究。本文通过分析中国核与辐射安全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了核与辐射事故防范和救治的发展目标,相对应的提出有关核与辐射事故防范与救治安全战略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三氯氢硅储罐环境风险评价事故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事件树和故障树分析方法,对三氯氢硅储罐风险事故源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事件树定量分析结果为:储罐一旦发生泄漏事故,三氯氢硅泄漏事故概率为6.16×10-6,火灾、爆炸事故概率为3.08×10-6,中毒事故概率为7.61×10-7。故障树定性分析结果为:三氯氢硅蒸汽与空气混合浓度达到爆炸极限事件的结构重要度最大,其次是三氯氢硅泄漏事件,再次是点火源及罐区存在冷却水事件。通过事件树一故障树分析,探讨了储罐泄漏的事故后果及火灾、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7.
工艺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事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OSHA对事故调查基本要素的规定、事故调查程序和事故调查方法,另外,通过事故归因理论及事故原因的分析,旨在采用科学调查分析方法深入剖析事故原因,制定和落实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吸取事故教训。实现生产企业的本质安全。  相似文献   

18.
我国工业锅炉的爆炸事故与预防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锅炉既是应用广泛,分布面广的常见设备,又是近年来特别容易发生爆炸事故的特殊设备,本文分析了工业锅炉爆炸产生的原因,着重就加强对锅炉的监察,加大对“土锅炉”的查处力度,减少因设计,制造缺陷造成的事故,推进技术进步,提高锅炉安全性等能有效遏制锅炉爆炸事故的措施,从理论和实践等方面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有害气体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隐患的风险性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有害气体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隐患(以下简称隐患)的风险性,提出从危害度和危险度两个方面进行评价的方法。其中危害度的评价是利用环境预测与评价中的方法,预测在发生事故时,有害气体散逸到人群暴露处的最大浓度。同时结合有害气体对人体产生影响健康、损害机体和危及生命3个程度的浓度,来确定企业的危害度。对于危险度的评价,则分别采甩安全管理的方法和可靠性分析的方法来定量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和隐患所用设备的不可靠性。并结合劳动安全评价的有关理论,计算被评价隐患的危险指数。利用数学统计的方法,确定隐患的安全界限标准。通过与该标准比较,判定隐患处于何种状态。并估计其转化成事故的危险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