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构建兰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对其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2007—2011年,兰州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呈现逐步提升的发展态势,综合评价值均在30—60分之间,属于一般水平,且有望实现良好水平。其中,生态环境系统对兰州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影响最为显著,权重为0.4744,且综合评价值均高于同年份其他系统;生态保障系统的影响最为有限,权重为0.0545;二级指标层中影响靠前的依次为天然气的使用率、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城区绿化覆盖率等。基于此,对各项评价结果展开深入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2.
基于生态系统视角,引入"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了包括生态胁迫、生态系统健康和生态可持续能力的3个子系统、30个指标的京津冀生态文明指数评价体系;运用主客观组合赋权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对各系统得分及系统之间的协调度进行测算,展开京津冀三省市的实证研究,并从横向与纵向两个角度对得分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3.
以甘肃河西走廊为研究对象,对其旅游开发生态风险源和风险终点进行识别。运用AHP法和专家咨询法构建了包括14个指标变量的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得出各风险指标的权重;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河西走廊旅游开发生态风险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河西走廊旅游开发生态风险最终评价得分属"较高风险"区间,指标层中的固体污染、植被覆盖率下降、土地不合理利用、土地沙漠化等风险比其他风险更高,是更加需要防范的生态问题。  相似文献   

4.
基于PSR理论框架构建生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采用惩罚型变权模型将预警指标静态权重进行处理,得到预警指标的动态权重;运用综合评价模型计算生态安全指数,进而确定生态安全的警度等级。对合肥市2005—2017年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预警,结果发现:整个研究期内,合肥市的生态安全警度等级除2016年处于Ⅱ级(轻警)外,其余年份均处于Ⅲ级(中警),综合生态安全指数从0.492增加到0.649。  相似文献   

5.
运用熵值赋权法与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方法,分别测算了河南省各地级市旅游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评价指数,借助耦合协调模型测度与分析了各地级市旅游业与生态文明的耦合协调等级与演变情况。研究表明:(1)城市旅游业综合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区际差异,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层级呈现区域发展不均衡,且发展层级的极化效应愈加明显。(2)2006—2015年河南省城市旅游业与生态文明的整体耦合协调度均为濒临失调型,旅游业与生态文明的整体协同效应较前期有所减弱。(3)在空间集聚形态方面,协调度水平呈现出豫西豫中豫南豫东豫北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临湘市的实际生态脆弱性程度做出客观正确的评价,以便对该地区的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提出科学依据,选取评价指标,构建指标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通过基于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评价法对各层次指标进行评价和分析并得到综合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7.
基于改进PSR模型的济南市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生态安全与生态健康、生态服务功能、生态风险等概念之间的逻辑联系,指出生态安全是其中的核心内容。考察一个城市的生态安全问题可从纵横向进行分析,尝试从纵向来讨论一个城市的生态安全问题。以济南市为例,采用改进的PSR模型构建济南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以及采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相结合的复合数学模型确定指标权重,计算出2000—2005年的济南市生态安全评价综合指数。结果显示,2000年以来济南市生态安全评价综合指数呈稳定上升的状态,但上升的加速度很小。预测分析了济南市短期生态安全状况,提出了实现济南市生态系统安全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类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干扰强度加大,新疆绿洲脆弱的生态环境面临更大的压力,未来绿洲生态安全风险也将剧增.而目前针对南疆绿洲生态安全的研究还较少.论文以南疆阿瓦提县绿洲为研究区,从水资源、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3方面构建新疆绿洲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变异系数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计算指标权重,采用模糊综合法计算绿洲生态安全综合评分,由此判别研究区生态安全状况.评估结果表明,3个子系统对应于绿洲生态安全评价目标的权重分别为0.4936、0.1707、0.3357;1999-2011年,阿瓦提绿洲生态安全综合评分约在0.5左右,处于不安全状态,且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其中水资源子系统安全度降低趋势尤为显著.论文探索了南疆绿洲生态安全状况的诊断方法,对南疆绿洲实施生态恢复与重建、改善绿洲生态安全状况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选取了18个指标构建了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法来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通过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模型确定山东省各市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得分。研究结果表明:济南市、青岛市、烟台市、威海市为理想安全型;淄博市、泰安市为较安全型;枣庄市、潍坊市、日照市、聊城市的土地生态安全属于临界安全型;东营、德州和莱芜属于较不安全型;而菏泽、济宁、临沂、滨州则属于极不安全型。  相似文献   

10.
结合生态效率的内涵和我国实际区域的发展特点,构建评价生态效率的区域发展指标体系,对我国30个省区2005—2012年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率运用FA-DEA组合评价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基于文献综述和因子分析降维建立经济生态效率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基于CRR—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率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经济发展的生态综合效率一直未达到DEA有效状态,这主要是纯技术效率低下导致的;2以2009年前后为节点,多个生态效率指标发生突变,特别是经济生态的规模效率出现下降趋势;3我国经济发展的生态Malmquist生产力指数低下的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不足。  相似文献   

11.
以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核心城市武汉市为例,从自然生态、经济生态和社会生态角度构建了四级“两型”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对武汉生态城市建设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近十年武汉生态综合指数(ECI)持续稳健增长,但各子系统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不均衡,各具体指标发展差异显著,因此系统协调性是今后武汉生态城市建设应关注的核心.  相似文献   

12.
张雳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5,(4):398-400,405
以湖南省为样本区域,选取22个反映经济发展水平、低碳能耗水平、低碳技术水平、社会环境水平的指标,构建区域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湖南省14个市州2011年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长株潭"两型实验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排名靠前,怀化、娄底和湘西排名靠后,其他市州排名中等。湖南省大部分市州的综合得分低于平均水平,总体发展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建设耦合协调度时空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南省16个市州为研究单元,综合运用熵值赋权法、功效评价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等定量研究方法,结合ArcGIS10.2软件,对云南省各市州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两大系统协调发展情况与时空差异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2006—2015年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的区域极化效应显著,综合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旅游产业发展滞后型市州数量较多;(2)生态文明建设空间格局由"单极"向"面状"转变,分布不均衡;(3)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耦合协调度总体呈勉强协调型,发展协同效应较弱,耦合协调度在空间集聚方面的"趋同俱乐部"现象明显;(4)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耦合协调度与经济发展之间呈明显正相关关系,耦合协调度越高的区域对经济、科技、资金、人才等要素"流"的集聚效应越强。  相似文献   

14.
我国首份综合性省级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9月25日在京发布。报告显示:北京、上海、海南、天津、浙江、福建等省份的生态文明建设排名靠前,其中北京连续三年名列榜首。课题研究组组长、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严耕教授介绍,  相似文献   

15.
构建四川省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改进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对四川省2005—2016年生态承载力指数进行计算并分析其变化趋势,从生态弹性力、承载媒体的支撑力和承载对象的压力三个方面探讨了四川省生态承载力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四川省生态承载力指数逐渐增加,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不断提高;生态弹性力指数呈上升趋势,但稳定性较差;承载媒体的支撑力在2010年以后有加速上升的趋势;承载对象的压力指数有增大趋势,表明压力有所缓解。通过对指标层的分析得出,水资源调控不足、环境污染是制约四川省生态承载力提高及稳定的重要因素。该研究结果可为四川省生态文明建设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PSR模型建立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定权重,运用综合评价模型评估安全等级;构建灰色预测模型测算土地生态安全指数。以湖北省为例,评价其2013—2017年土地生态安全状况,预测其2018—2022年土地生态安全状况。结论表明2013—2017年综合指数由下降转为上升趋势;预测2018—2022年湖北省安全指数呈上升趋势,达到Ⅳ级。基于分析,提出大力加强环境监管和城乡环境整治工作、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构建节约型社会等建议来改善湖北省土地生态安全状况。  相似文献   

17.
湖泊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灿  李永  李嘉 《四川环境》2011,30(2):71-75
湖泊健康评价是进行湖泊监测和管理的基础。丰富了湖泊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指出其应当考虑湖泊的各种服务功能。以湖泊生态系统健康概念为基础,构建了湖泊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给出16个综合评价指标及各指标评分方法。以四川大学明远湖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指标权重,对其进行健康评价,得出健康综合指数为3.55,表明整个湖泊处于"较健康"状态,分析了影响湖泊健康状态的疾病因子及湖泊的生态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基于文献计量的中国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法、网络检索法和对比分析法,对中国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文献的主要研究内容、特点与研究趋势进行了归纳总结。结果表明:(1)2006年后,土地生态安全评价问题受到广泛关注。(2)主要研究区域为湖南、重庆、陕西和湖北;研究群体以从事土地科学、生态学等方面的理论工作者为主,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3)文献离散状况分析表明,期刊的核心效应较明显,学术水平总体较高。(4)我国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主要有自然—经济—社会模型和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两种指标体系;综合指数法最常用,占比为52.40%,其次是物元分析法和土地承载力分析法。  相似文献   

19.
对杭州市临安区农田土壤采用蛇形随机布点法采集63个土壤混合样,对土壤重金属现状进行调查与评价。利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及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该区域农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与潜在的生态危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Hg、As、Cu、Cd变异系数较大,可能存在人为影响。从单因子污染指数数据分析,土壤中重金属Hg超标最为严重、其次是As、Cu;內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显示,研究区域内大部分土壤污染水平属于尚清洁以上,小部分土壤重金属呈现不同程度污染,主要是由于Hg、As、Cu污染导致。单个元素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显示,Hg表现为较强风险,其他元素均呈现较低风险,单个元素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均值依次为Hg Cd As Cu Ni Pb Cr Zn;多种重金属综合潜在危害指数总体上为轻微风险,极小部分为中等风险,主要由于Hg污染。研究区域部分地区出现单个金属总量出现超过风险筛选值且低于风险管控值,下一步应加强对该土壤及农产品的协同监测。  相似文献   

20.
以淮河生态经济带5个省份为研究对象,通过主成分-相关性-主成分的方式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计算指标权重,采用TOPSIS法对淮河生态经济带的自然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分析,以最终的相对贴近度作为评价依据。结果显示,安徽、江苏、河南、湖北、山东五省的相对贴近度分别为0.194,0.749,0.145,0.291,0.139,自然生态环境质量排名由高到低分别为江苏、湖北、安徽、河南、山东。其中,江苏省各指标较为均衡,其余4省均存在一定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