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概括了混凝技术在印染废水的预处理和深度处理以及印染废水回用工艺的预处理等领域的应用情况。介绍了目前用于印染废水处理的无机混凝剂、有机絮凝剂及复合混凝剂等的应用发展现状。复合混凝剂因各组分之间的协同作用提高了混凝性能,减少了投药量,进而降低了混凝污泥的产量。应对有机组分进行阳离子化,以减少无机组分的用量,并通过接枝反应等制备出具有多支链、含较多具有吸附功能的官能团结构的有机高分子,以提高混凝效果。应进一步针对实际印染废水,考察其他污染物以及实际操作条件对混凝效果的影响,以优化改良复合混凝剂。  相似文献   

2.
磁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杨昌柱  王敏  濮文虹 《化工环保》2004,24(6):412-415
介绍了磁技术——磁电解、磁分离、磁凝聚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各种技术的原理和最新研究状况,并阐述了磁技术的优缺点和发展前景。针对热轧废水中的悬浮物具有磁性并可影响废水中油珠的稳定性这一特点,指出了采用磁凝聚法进行处理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徐文倩 《化工环保》2013,33(4):316-320
采用混凝-Fenton试剂氧化或混凝-臭氧氧化两种氧化技术预处理上海某医药集团原料药废水。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复合混凝处理该废水,在混凝pH为9.5、混凝时间1h、PAC和PAM加入量分别为600mg/L和12mg/L时,COD的去除率可达23%;混凝后废水再分别用臭氧氧化和Fenton试剂氧化处理,臭氧氧化明显比Fenton试剂氧化经济有效,在臭氧氧化pH为10、臭氧加入量为15g/L、臭氧氧化时间为1h的条件下,废水COD去除率为27.8%,废水BOD5/COD明显提高,为后续生化处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磁技术处理含油废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磁技术除油力学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磁性材料和改性磁性材料的除油机理,介绍了磁技术在处理油田废水、机械加工废水、轧钢废水和餐饮废水等方面的应用,指明了磁技术处理含油废水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对目前国内外燃煤锅炉烟气脱硫废水处理的多种方法,如混凝-沉淀法、流化床法、人工湿地法、单质铁法、微滤膜法、生化法和改良混凝-沉淀法等进行了分析评述。研究发现,开发技术集成度大、流程短、药剂种类和用量少、一次性投资以及运营费用低的工艺技术是未来发展的方向,而改良混凝-沉淀法脱硫废水处理技术符合要求,是一项值得加强应用研究和推广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6.
湿法腈纶废水的生化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水解酸化—固定化微生物流化床—氧化混凝联合工艺处理湿法腈纶废水.该工艺采用的高效菌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及新型氧化混凝技术均对湿法腈纶废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水解酸化温度为42℃、水解酸化运行周期为20 h的条件下,接种活性污泥和高效菌的SBR的COD去除率为26.0%;在新型氯铁型氧化混凝剂加入量为15 mL/L的条件下,混凝出水COD可降至66 mg/L.水解酸化—固定化微生物流化床—氧化混凝联合工艺的总COD去除率可达89.4%.  相似文献   

7.
本文叙述了高梯度磁分离技术的特点,介绍了该项技术在化工废水、炼油废水、含重金属离子废水及印染废水等方面的应用和研究概况。文中着重强调了超导磁分离技术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以江苏某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为研究对象,采用Amberlite XAD-8、Amberlite XAD-4树脂联用分级技术表明,该二级出水中憎水性有机物含量远远高于亲水性有机物含量,其中憎水中性物含量最高,占总溶解性有机物的59.7%。通过对3种混凝剂对比发现,FeCl3对憎水性有机物去除效果最佳。FeCl3混凝试验确定了该二级出水的最优混凝条件为:投加量600mg/L,pH为7,水温25~35℃,混合速度350r/min,混合时间90s,混凝强度125r/min,混凝时间10min,沉淀时间为20~30min。  相似文献   

9.
铝盐混凝法去除氟离子的一般作用规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混凝除氟、絮体氟吸附和释放等试验考察了铝盐混凝除氟的作用特,探讨了除氟随铝盐投加量、混凝pH等操作参数及铝盐混凝剂本身形态不同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铝盐混凝除氟效果与混凝pH密切相关,在pHo 5.8-7.0条件下除氟效果最佳;在相同投加量和各自的最佳混凝条件下,单体铝盐的除氟效果好于聚合铝盐,但其絮体的持氟性能不及聚合铝盐。  相似文献   

10.
概述高梯度磁分离技术在燃煤脱硫除灰方面的应用与研究进展,超导磁分离技术在燃煤脱硫方面的研究,并展望了超导磁分离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介绍一种含油污水处理新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燃机电厂含油污水的来源、水质特性,说述了福州明达电厂采用的隔油-混凝沉淀-重力分离-粗粒化分离处理工艺的技术原理、工艺流程及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2.
声光电磁废水处理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朱素芳  袁斌  张子间  李勇 《化工环保》2004,24(2):111-115
利用声、光、电、磁原理开发污染治理技术.是当前国内外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声、光、电、磁技术在水处理中的研究及其应用概况,并对其深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主成分分析法在印染废水混凝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本平  骆丽君 《化工环保》2004,24(4):256-258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的双重图对印染废水混凝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揭示了在用复合絮凝剂处理印染废水混凝试验中多维工艺操作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和各参数对混凝脱色的重要性,从而根据双重图来对混凝试验操作参数实行优化和控制。  相似文献   

14.
合成橡胶生产废水处理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徐怡珊  董屹 《化工环保》2002,22(1):19-22
分析了合成橡胶生产废水的水质特性,综述了混凝沉降、混凝气浮、生物处理、电解絮凝、吸附和反渗透等方法在橡胶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对磁性粉尘和非磁性粉尘进行的磁分离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磁分离技术对磁性粉尘的磁除尘效率可达99%以上;而通过粉尘上磁,对非磁性粉尘的磁除尘效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焦作电厂工业废水的水质情况对工业废水治理与回收利用系统一混凝、气浮与过滤一体化净水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讨论了工业废水的治理与回收利用工艺,并做了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7.
UV/Fenton氧化-混凝联合工艺处理含酚废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UV/Fenton氧化-混凝联合工艺对模拟苯酚废水进行处理,探讨了UV/Fenton预氧化程度和混凝处理条件对模拟苯酚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混凝处理,COD去除率仅为14.1%;当UV/Fenton预氧化处理过程中H2O2的质量浓度为150~300mg/L时,废水的混凝性能可提高1.5倍以上;当H2O2质量浓度为450mg/L、光反应时间为30min时,采用UV/Fenton氧化一混凝工艺联合处理后COD去除率达82.7%。苯酚废水采用UV/Fenton预氧化处理后,进行混凝处理过程的适宜pH为6.5,混凝剂Fe^3 的适宜质量浓度为500mg/L.  相似文献   

18.
采用农药三唑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铝酸性废水为原料,合成了聚合硫酸铝(PAS)液体混凝剂,并用于厂区污水站好氧池出水的混凝处理。考察了碱化剂用量、聚合温度、聚合时间等合成条件及PAS加入量、混凝pH等混凝条件对混凝效果的影响,并比较了PAS与商售聚合氯化铝(PAC)的混凝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n(碱化剂)∶n(硫酸铝)为2.1∶1、聚合温度为80℃、聚合时间为60 min的条件下,所得PAS液体混凝剂产品的w(Al2O3)为7.8%~9.0%,盐基度为45%~60%,pH为3.5~4.0,产量为0.75 t/t(以废水计);在PAS加入量为2.0 m L/L、混凝pH为10.0时,COD和SS的去除率则分别达到14.6%和83.0%;该PAS可替代厂区常规使用的商售PAC,日节约废水处理成本5 922元。  相似文献   

19.
以活性染料为主要成分的印染废水的混凝脱色试验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用硫酸亚铁、碱式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对以活性染料为主要成分的印染废水进行混凝脱色试验,阐述了混凝脱色机理,对脱色影响因素和控制条件等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20.
用铝矾土、铝酸钙、六水三氯化铁和盐酸为原料制备新型复合混凝剂CD,考察了其混凝性能,讨论了混凝机理。制备复合混凝剂CD的最佳工艺条件:合成反应时间2h,合成反应pH约4.0,产品的盐基度约80%。混凝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混凝剂CD对含油废水的混凝处理效果优于混凝剂聚合氯化铝和聚合硫酸铁;复合混凝剂CD对废水pH(6~9)和废水温度(5~30℃)的适用范围较宽,由傅里叶红外光谱可推断复合混凝剂CD是由多种元素构成的无机高分子聚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