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溧水中生代构造—火山凹陷,西以方山——小丹阳断裂为界,与宁芜火山岩“盆地”紧邻;东隔茅山东侧断裂,与溧阳火山岩“盆地”相望;南、北分别为小丹阳——双牌石断裂和南京——湖熟断裂所控制(图1)。  相似文献   

2.
缙云老虎头矿区是首次在我国发现的沸石岩矿产地。近年来,通过对中国东南部火山岩区的地质勘查工作,又发现了为数众多的缙云式沸石-珍珠岩矿床。因此,对该矿床进行典型解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阐述老虎头-天王背古火山机构及其沸石-珍珠岩矿床的地质特征。 一、老虎头—天王背古火山机构 老虎头-天王背古火山机构的区域构造位置隶属于北北东向丽水—余姚断裂火山喷发带,处于靖岳-舒洪构造火山盆地的北部边缘。是盆地内以马鞍山主火山口为中心的  相似文献   

3.
笔者根据长江中下游基底构造特征、火山岩时空分布及其相互关系,对该区火山岩盆地进行了重新认定,划分出三个受北东-北北东向和近东西向两组岩石圈断裂控制的断陷火山盆地.在此基础上,依据火山活动特点及其与壳断裂的关系又将其划分为若干个亚盆地.本文系统论述了各盆地的火山岩演化、岩石组合及其地球化学特征;对内生金属矿床与火山岩的关系作了探讨,认为成岩物质主要来源于上地幔,成矿作用是火山活动的一部分,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  相似文献   

4.
本书反映了近年来中国东南大陆地区火山地质研究的最新成果。作者运用古生物化石组合、同位素地质年龄及构造旋回与火山活动旋回对比等综合资料,并结合基底构造、矿化分布等研究成果,对本区中生代火山活动旋回进行了划分与区域对比;提出了古火山构造类型、级别划分方案,并对各级火山构造进行了解剖;对区域火山构造基本特征以及火山旅回与火山构造的控矿意义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找矿方向的一些看法;对本区中生代火山岩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各旋回火山活动的不同构造控制条件也作了分析与总结。本书对地质勘探探、科研、教学单位的地质人…  相似文献   

5.
菲尔德斯半岛火山活动有两个高峰期,相应分为两个亚族回.火山机构有二类,一类以火山颈相岩柱为标志,另一类发育着火口相、近火口相集块岩、集块熔岩.据形成时间又可分为早期和晚期火山机构.火山活动明显受区域构造控制,为典型的裂隙中心式喷发,形成本区NW向、间距约为2km的火山喷发带.早期活动遍及全区,具有自SW向NE迁移的总体演化趋势;晚期沿火山喷发带自NW向SE局部性迁移.  相似文献   

6.
“火山—构造洼地”指受火山作用与区域构造作用双重控制而形成的一种大型负向火山构造。区域构造作用集中体现在:断裂构造为岩浆上升和早期火山喷发提供了通道,在火山-构造洼地内形成与区域构造线方向一致的,由不同数目火山机构组成的裂隙-中心式火山喷发带;断块沉陷基本上限定了火山喷发物的堆积范围,使洼地边界显示一定线性几何形态特征。洼地底部,通常有沉陷初期形成的内陆湖盆相沉积;其上火山岩广覆,它们可以是同一旋回产物,也可是多旋回产物迭加。  相似文献   

7.
第一节 中生代火山凹陷形态与分布 (一)火山凹陷形态与分布 中国东部中生代火山岩的分布受区域构造控制。按其规模,可分为五个级别,从大到小为:火山构造带—火山岩带—火山凹陷—火山机构—火山。火山构造带与Ⅰ级构造  相似文献   

8.
地处中美地峡的哥斯达黎加是个面积为5.1万平方公里的小国,国境内却有11座火山,其中3座在首都圣约瑟附近。怪不得该国国徽上画了3座火山,它们就是伊拉苏火山、波阿斯火山、巴尔巴火山。它们“温和式”的火山活动没有带来太多的危害,反而以特种景色带来巨大的财源,被辟为国家公园招徕游客。  相似文献   

9.
括苍山巨型环形火山构造经历了至少24Ma的演化,形成了四个火山活动旋回,二十多个火山机构及其组合体。火山地质、地球物理和遥感地质信息表明,括苍山巨型环形火山构造从开始到结束一直是个隆起区,其中第Ⅱ旋回结束后的基底隆起形成了南、北两个断块和中间北东东向的仙居张性地堑,晚期(第Ⅲ旋回和第Ⅳ旋回)的火山活动明显受其控制。括苍山主峰的进一步隆起是由于下伏岩基上侵造成的,它使南断块呈一短轴背斜,同时加剧了南断块内第Ⅲ旋回的火山活动,从而造成了这一时期火山活动的南北差异。  相似文献   

10.
庐(江)枞(阳)火山沉陷,位于长江中下游沿江火山岩带的中部。该区概略地质填图(图1)表明,这一长达45公里、宽约40公里的盆状火山沉陷,实际上是一个经历了两次喷发—沉陷—复活隆起旋回的复合型沉陷构造。火山活动发生于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并可划分为盘石岭、塔猫尖、孙家畈、双庙及浮山五个喷发旋回。强烈的复活  相似文献   

11.
运用火山地质学理论研究竹田头火山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采用火山活动旋回-火山构造-火山地层-岩性、岩相一体化思路对浙东谷来地区的竹田头复活破火山机构进行地质填图的一些认识,主要有如下五点:1.采用火山旋回-火山构造-火山地层-岩性、岩相一体化思路在火山岩区进行地质填图,取得了很好的地质效果;2.区域火山地层层序的厘定,首先应在同一旋回的火山机构内,测制剖面,厘定火山地层层序,而后把不同旋回火山机构内的地层层序叠置,建立区域综合地层层序,在此基础上,确定岩石地层单位和填图单元;3.划分岩相,建立相序,是推演古火山演化历史,建立演化模式的有效途径;4.线形构造与环形火山构造组合形成的线-环构造格局,是火山岩区地质构造的重要特征;5.在火山岩区用火山地层组-段-岩性填制的地质图,实质上是一种实际材料图,只有以火山旋回-火山构造-火山地层-岩相为内容的火山岩相构造图,才能正确反映火山岩区的地质构造特点,揭示火山岩的成因,追溯古火山演化历史,恢复古火山面貌.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 桐庐火山—构造洼地火山灰流凝灰岩是该洼地内发育的一套中酸性火山侵入杂岩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同一火山活动旋回的第一亚旋回及第二亚旋回的下部(图1),是  相似文献   

13.
海南琼北火山监测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海南琼北火山地区火山地质构造、地震活动背景分析,阐明了以马鞍岭——雷虎岭火山为代表的历史喷发形式、构造类型、岩浆流的范围以及流向,论述了琼北火山是一个较典型的城市火山,是一个处于休眠状态的具有喷发危险的火山,并通过国内外火山活动监测与分析方法的对比,确定海南琼北火山活动监测、应急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海南琼北火山地区火山地质构造、地震活动背景分析,阐明了以马鞍岭——雷虎岭火山为代表的历史喷发形式、构造类型、岩浆流的范围以及流向,论述了琼北火山是一个较典型的城市火山,是一个处于休眠状态的具有喷发危险的火山,并通过国内外火山活动监测与分析方法的对比,确定海南琼北火山活动监测、应急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火山活动具多旋回性,一个火山活动旋回的岩浆作用产物及其形成的火山构造形迹具时空分布协调性,同一旋回的火山构造在空间上呈串珠状或并列式展布,不同旋回的火山构造在空间上呈叠置式展布;火山喷发类型与火山岩相具一致性,岩相及相序是推演古火山演化历史、恢复古火山机构的主要依据,亦是组成火山地层并且成因意义的单元;不同旋回火山机构内的火山地层层序的综合、叠置是建立区域火山地层层序的基础;火山构造是火山岩区地质构造的主要内容,以区域构造、火山构造、火山岩浆作用产物的岩相为内容的火山岩相构造图是揭示火山岩区地质构造特征的综合性图件;环形火山构造叠置与区域线形构造交织分布组成线─环形境构造格局.是火山岩区所特有的构造面貌,在火山地质图上应得到充分的体现;。根据上述认识,对陆相火山岩区作为火山地层填图单元的岩石地层单位群─组─段─层划分提出了方案,建议用旋回─组─岩相─层(即火山构造─组─岩相─层)四级作为火山地层划分单位和填图单元,其中旋回火山构造一致,组与火山机构演化阶段一致,岩相与火山喷发类型一致,层为岩相内容的补充。据此填制的火山地质图才能真正成为反映火山岩浆作用及其产物的特色和具普遍意义的图件。  相似文献   

16.
在冈底斯火山—岩浆弧中段的邦多地区,火山构造丰富多彩,且独具特色。根据区域构造背景、火山岩地层时空分布特征、岩性、岩相及喷发形式,将研究区划分为三个火山喷发带,其中宁果—措麦火山喷发带又可划分为宁果和德诺两个火山构造洼地,卢当—查孜火山喷发带划分为孔隆—邦勒、松拉勒—腊尔格和孔驹密波—查孜三个火山喷发亚带。研究区共圈定火山机构62处。文章较全面地阐述了各级火山构造的基本特征,总结了各自的分布规律和产出状态,为在整个冈底斯地区开展火山岩地质及矿产调研,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火山沉陷是指由若干火山口(或火口构造)及其组合所构成的大型洼地,其四壁陡峻,内部平缓而近于圆形,直径一般在三十公里以上。它通常经历了喷发和喷发后的沉陷(下陷)两个演化阶段。前者以猛烈喷发形成山火碎屑岩及熔岩堆积为特征;后者是在强烈喷发之后,由于火山产物与下伏岩浆房之间压力失去平衡,使火山洼地的中间地块沿环状断裂发生下陷,形成以沉积岩、火山沉积岩为主的湖相或河湖相沉积为标志。继下陷之后,当下伏岩浆房重新获得岩浆补给并在其压力作用下,原来下陷的地块又以构造隆起  相似文献   

18.
作者根据野外填图获得的大量第一手资料,对老黑山、火烧山的锥体结构、熔岩构造、火山碎屑物的分布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等提出了新的认识.确定老黑山是复合锥.火烧山是套迭锥.火山通道受北东向断裂控制,断裂(通道)倾向北西.因此火山碎屑物呈椭园形分布于火山锥的东南侧,这一结论否定了火山碎屑物的分布是受风力影响的说法。火山以间歇喷发与喷溢为特点,形成了三层碎屑物和十七个流动单元的熔岩,覆盖面积约70km~2.恢复后的火山喷发过程,可划分为六个阶段,分析了火山的喷发机制.推测五大连地火山群似有再喷发的危险,应加强观测与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东南沿海火山、侵入杂岩同位素年代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同位素年代学方法对东南沿海火山、侵入杂岩进行系统研究。认为火山活动起止时间因地而异,粤东为180—75Ma;渐、闽为135—105Ma,东西两区也有差别。发现粤东高基坪群下群存在180—170Ma的早侏罗世火山岩。全区火山活动可划分为七个旋回。火山岩与侵入岩同时、同源、同空间和同步迁移。火山活动先由南向北,再由北向南逆转;东西方向由大陆向海洋推移演化。  相似文献   

20.
江西盛源火山盆地铀矿地质找矿工作以往更多关注早白垩世打鼓顶组和鹅湖岭组的含矿性以及早寒武世外管坑组矿源层等问题,忽视了构造对铀成矿的控制作用。文章在收集和整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近些年来该区铀矿地质调查工作取得的最新成果,探讨构造对该区铀成矿的控制作用,并总结铀成矿规律。不同时期、级别、性质和序次的断裂组成控矿构造系统;萍乡—广丰深断裂带控制武功山—铅山铀成矿带呈近EW向展布,较大规模的"构造结"决定铀矿田的产出位置,低级别的EW向、NE向和NW向断裂控制铀矿体的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