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海燕  肖宗敏  杨艳春 《安全》2007,28(5):41-43
1“三违“学习的重要性   提起安全管理,许多人都知道有一个著名的海恩法则,它告诉我们一起重大的安全事故背后会有29起事故征兆,每个事故征兆背后还会有300起事故苗头,这些事故苗头又大多是由一系列的“三违“作业造成的,由此可见“三违不除,安全不稳“.   ……  相似文献   

2.
2010年9月至今,云南先后查处9起煤矿瞒报事故。经调查发现,在瞒报事故背后,个别乡镇煤管所成为瞒报事故帮凶甚至主谋,猫鼠一窝成为煤矿安全监管不得不重视的苗头。(《京华时报》5月8日)  相似文献   

3.
罗时 《劳动保护》2012,(10):74-75
近2个月来,一系列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连连发生,在这些不断重复发生的事故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点:存在一系列漏洞。这一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并引发各主要媒体的热议。近2个月来,一系列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在煤矿、非煤矿山、交通、建设、加工生产等领域连连发生。"8·5"浙江省温州市铝锁抛光加工  相似文献   

4.
正事故分析作为事故处理的重要一环,目的是通过对事故原因的探寻,提出预防事故再发生对策。事故原因分析的准确性和深度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后续事故预防措施的有效性。为了全面、深层次地探寻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源,以采取正确策略,预防安全事故再发生,笔者认为,应采用"五因素分析法",从人、机、料、法、环等5个维度分析事故发生原因,同时结合动机要因调查法,对人的不安全行为背后的动机要因  相似文献   

5.
正一、海恩法则海恩法则是德国飞机涡轮机的发明者帕布斯·海恩提出1个关于飞行安全的法则。海恩法则指出:每1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该结论说明了飞行安全与事故隐患之间的必然联系,当1件重大事故发生后,应及时对同类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并处理,防止再次发生重大事故。二、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海恩法则"多被用于安全管理中。许多企业往往忽视对事故征兆和事故苗头进行排查,而  相似文献   

6.
怎一个“瞒”字了得 2009年年初,最高人民检察院渎职侵权检察厅副厅长宋寒松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瞒报、谎报事故增多,是2008年重大安全生产事故背后渎职犯罪的特点。”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统计资料显示,在2008年最高人民检察院介入调查的14起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中,有4起是瞒报、谎报案件。  相似文献   

7.
俞炳扬 《安防科技》2011,(10):31-34
博物馆每天的闭馆时间长,期间配备的安保人员力量相对较弱,文物盗窃、火灾等各类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众多国内外博物馆安全事故的案例表明,由于闭馆之前的清场工作做得不够仔细、不够彻底,而留下了各种风险隐患,造成了文物盗窃、火灾等事故的发生。如何切实做好每天的闭馆清场工作,及早发现事故苗头和隐患,并使之得以清除或化解,以保证博物馆闭馆期间的安全,已成为博物馆保卫部门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本文通过分析闭馆期间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隐患,对博物馆的闭馆清场管理作了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关于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的主体、内容和程序没有统一的、规范的法律规定.这些问题不明确,直接影响事故信息的报送以及事故应急救援的展开.《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二章关于事故报告的规定,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关于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的主体、内容和程序没有统一的、规范的法律规定。这些问题不明确,直接影响事故信息的报送以及事故应急救援的展开。《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二章关于事故报告的规定,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有些单位的同志发现事故隐患或苗头不加注意,说什么“既然没出事故,算了吧,以后注意就是。”其实呢?以后也并未注意,结果是发生事故。 对任何事故隐患和苗头绝不能采取“算了”态度,应当抓住不放,举一反三,查清原因,分析危害,吸取教训,这样就能防止事故的发生。上海市杨浦区住宅建筑工程公司第三工程队是今年初新建的队。工人技术水平较低,设备条件差,但他们建队以来没发生过任何大小事故,其中一条经验就是发现事故隐患和苗头,从不轻易放过,一定要把问题解决了。一次在左家宅工地,有个木工拆阳台壳子板时拉断了绑脚手架的三道铅丝。安全员发…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冶金行业高温熔融金属喷溅、泄漏、爆炸以及煤气中毒等生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每一起事故的背后,无不体现出企业风险辨识以及防范措施落实不到位的严峻现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组织编制《冶金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希望能为企业辨识风险,预防事故提供帮助。为落实《安全生产法》相关规定,提高冶金企业风险防范能力,有效预防和遏制各类事故特别是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委托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牵头编制《冶金行业较  相似文献   

12.
机械制造企业安全事故统计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统计分析了4家机械制造企业11年导致人员死亡和重伤的28起安全事故案例,结果表明这些企业安全事故总体发展趋势和企业业务发展有密切的联系,企业安全事故的事故类型、事故原因和事故岗位分布有非常明显的行业特征;最后根据统计分析结果提出了调研企业在预防安全事故方面需要加强的管理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科学合理评价安全事故给建筑施工企业造成的无形损失,基于企业无形资产功能降低导致无形损失的观点,界定施工企业安全事故引起的无形损失的含义;从个体和组织2个角度对无形损失进行分类,阐述无形损失子项的内涵;构建无形损失构成体系,并通过事故案例对该体系开展实际应用。研究表明:所构建的安全事故无形损失体系能充分描述事故对施工企业造成的间接负面影响,对企业安全事故影响评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经济迅猛发展,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幅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然而在这些丽景背后往往隐藏着或多或少由于安全事故带来的辛酸和悲痛.建筑施工事故频频发生,总量一直居高不下,安全形势比较严峻.  相似文献   

15.
基于网络搜集、文献查阅和现场咨询等手段,对2013—2017年国内96起附有详细事故调查报告的塔式起重机安全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从事故时间特性、事故类型和事故等级、发生阶段以及事故致因4个方面揭示塔式起重机安全事故发生的规律,并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经济迅猛发展,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幅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然而在这些丽景背后往往隐藏着或多或少由于安全事故带来的辛酸和悲痛。建筑施工事故频频发生,总量一直居高不下,安全形势比较严峻。  相似文献   

17.
《江苏劳动保护》2020,(2):17-17
海门市深入推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工贸类生产安全事故连续五年控制在个位数,并实现“一个杜绝、三个不发生”。即:杜绝较大以上事故的发生,未发生两人以上死亡事故;不发生有较大社会影响的生产安全事故;不发生有较大财产损失的生产安全事故;重点时段、重要节假日等敏感时期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工作,对以2016年新版《生产安全事故统计管理办法》和《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表制度》为核心、以12个相关行业领域的规章和报表制度为补充的我国现行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制度体系进行系统梳理,阐明我国现行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制度主要特点;从事故统计的协同性、事故范围、填报主体、报表的指导作用、统计结果的发布内容和模式5个方面深入分析我国现行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工作存在的不足,并提出针对性的完善建议,以期为我国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工作完善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前,全国每年因安全事故死亡13万多人,伤残70多万人。安全生产,连着千家万户的安宁,直接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居安思危。就是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看到安全生产中的不足,在“安全的时候抓安全,无事的时候想有事”,把“小事”当作“大事”抓,把苗头当作事故抓。把工作做到前面,落到实处,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20.
蔡猛 《劳动保护》2021,(2):72-72
作为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要善于从事故中汲取经验教训,更要善于从“小”处着手,推进企业安全发展。一是要有“小中见大”的洞察力。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偶然现象的背后都隐藏着必然的原因;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一个由小到大,由少到多,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