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战争不仅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破坏人类生存的社会环境,而且也破坏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战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本文介绍了战争对生态环境的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对环境要素的直接影响分为对水体、对生物、对大气、对土壤的影响;间接影响可分为常规武器、生物化学武器、核武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我家的小区前面有一块很大的空地,空地的前方有一个高岗,高岗上长满了茁壮的松树。春天,绿绿的松针透发着诱人的新绿,向人们显示着盎然的春意;夏天,火辣辣的太阳照射着树林,松树散发出阵阵的松香,夏天因为有这片树林而更加的美丽;秋天,硕大的松塔压弯了树枝,松鼠拖着毛茸茸的  相似文献   

3.
用材林资源是重点林区财政及农户收入的主要支柱。随着森林分类经营的逐渐深入,用材林资源流转日益频繁。市场经济决定了现代木材市场的规范性,公平交易是用材林资源流转的根本需求,正确的评估方法不仅是林农利益的根本保障,也是国有资产不轻易流失的有效管理手段。通过对重点林区——贵州省黔东南州用材林资源的评估研究,以期为同类地区,尤其是重点林区的同类资产评估提供借鉴模式。  相似文献   

4.
亲爱的人类朋友:你们好!我是一只可怜的小鱼儿,我住在一条美丽的小溪。小溪周围是一个美丽的村庄,这里空气清新,天也是格外的蓝。青草遍地,放眼望去像一张张碧绿的小毯,上面还绣着红的、黄的、白的、紫的小花。在溪边有几棵垂柳,是我最快乐的伙伴,那长长的枝条伸进了小溪。  相似文献   

5.
舞动春天     
《绿色视野》2008,(4):41-46
寒冷的冬天渐行渐远,放眼我们的身边已是一片春暖花开的迹象。摆脱了臃肿冬装的你是否为整个冬天蓄积的脂肪而烦恼呢?没关系,让我们迎着和煦的春风舞起来吧!  相似文献   

6.
曲晴 《环境教育》2007,(6):42-43
2007年6月5日是第36个世界环境日。当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污染减排工作。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以“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主题,积极回应世界环境日的全球行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与此同时,环保总局对外发布了2006年中国环境状况,对去年我国的总体环境现状和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的成就进行了全面的回顾。  相似文献   

7.
日前,由联合国开发署、国家环保总局举办的中国环境意识项目贵州子项目“拍出你身边的可再生世界”农村清洁能源摄影展在贵州省凤冈县田坝村启动,该项目赠送给200个村民每人一台相机,让村民自己拍摄身边的沼气能源。得到相机的村民们乐呵呵把镜头对准了自家的沼气池、沼气灶、沼气灯以及用沼渣沼液浇灌出的茶园。他们带着骄傲的笑容告诉记者,他们要用镜头把沼气给农村带来的新生活全部记录下来。  相似文献   

8.
正故乡的四口塘,伴随了我整个的童年,带给我无数的欢乐,也留给我难忘的记忆。不久前,一个散淡的日子,我回到故乡,走访了这四口塘。这四口养育我及村人的塘,荒凉,潦倒,病入膏肓。我站立塘埂,感叹、悲伤,我希望它能逃脱死亡的命运,重新造福故乡人民。长塘长塘,故乡的一口长方形的塘。长塘埂种有乡村最廉价的杨树,树身粗糙,树顶撑起来如一把伞。  相似文献   

9.
灵异老獾王     
正峥嵘嵯峨的青峦山如同一位三头六臂的金刚屹立在天地之间,永无休止地接受周遭群山虔诚的朝拜。陡峭的主峰上终日白云缭绕。密匝匝的山林随大山的皱褶起伏跌宕,暮霭岚气弥漫其间。林泉淙淙潺潺,似乎有位老者在絮絮叨叨地讲叙着大山那些古老而神秘的传奇。  相似文献   

10.
善水     
小记者证号:HJBJ0011水是美丽的,大自然赋予了它流畅的身形;水是神奇的,大自然赋予了它透明的肌肤;水是自由的,大自然赋予了它灵动的韵律。水时宝贵的,因为它的美丽,神奇与自由。水的宝贵还体现在它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许正因为如此,有人才对水熟视无睹,更加不珍惜这宝贵的水,总是幼稚地认为它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现实却恰恰相反,可供人类饮用的淡  相似文献   

11.
用RO纯水与超纯水分别作为实验用水,通过标准曲线及空白、标准样品、水样等总氮测定对比实验,发现两种实验用水的标准曲线及空白值、标准样品的检测均受控,但两种纯水对比实验显示相对于超纯水而言,RO纯水中有一定浓度的总氮,同时在水样检测中用RO纯水作实验用水测定值明显低于用超纯水作实验用水的测定值,其差值与RO纯水中总氮值相符。实验结果表明总氮检测中不能只以标准曲线、空白值和标准样品测定值作为受控标准,要考虑实验用水中硝酸根离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重点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是缺水的能源大省。从地表水、地下水、过境水和边界水等不同利用类型水体的开发利用 ,以及节约用水、污水净化和废水的重复利用等五个方面 ,论述了山西省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重点与途径。  相似文献   

13.
针对川西北某轻烃厂循环冷却水水质的特点,拟采用无磷药剂配方将循环水浓缩倍数从3.0提高到5.0,并新增软水处理系统作为循环水补水,从而达到优化水质、节水减排的目的。针对浓缩倍数提高引起得的水质稳定难题提出相应的技术方案,最终达到改善水质,保护水环境,节水减排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highlight key social and economic drivers crucial to understanding community acceptance and adoption of decentralised water systems. The review focused on social science literature pertaining to alternative forms of household water, with an emphasis on research examining decentralised water acceptance. Researchers consistently reported that most communities were open to alternative water sources for domestic applications; however, this was highly dependent upon the level of personal contact with the water. Acceptance and adoption of alternative water technology, such as decentralised systems, was influenced by risk perception, water culture, and threat perception. Motivational drivers were also identified as potentially influencing adoption of decentralised systems. A clear limitation of the literature was found to be an over-reliance on measuring people's intentions to adopt alternative water systems and building a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of acceptance solely on hypothetical water supply scenarios. Further, within the social science literature there appears to be a skewing towards focusing on acceptance of centralised alternative water, such as recycled and desalinated water systems. Although there are some research outcomes that are generalizable to the decentralised water context, it is clear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gap in the knowledge base of social drivers specific to the acceptance of decentralised water systems and the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its widespread use. It is recommended that future research focus on examining public attitudes relevant to decentralised water systems, as well as adoption behaviours among current users of these systems. This will assist in developing policies specific to domestic decentralised water use.  相似文献   

15.
基于博弈模型的水价策略与节水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当前水资源浪费、用水效率较低的背景下,仍然有许多地区继续实行低水价政策,本文认为这是供水企业与用水企业以及政府水务部门相互博弈的结果。通过构建一个供水企业与用水企业的博弈模型,并采用演化博弈分析方法分析动态演化的结果,本文发现当前采用低水价的主要原因在于:供水企业制定水价时要同时考虑私人收益与公共节水收益,而高水价对经济产生的冲击成本不足以弥补高水价产生的公共节水收益与私人收益,从而导致有些地区供水企业不敢提高水价,一直采用低水价策略。进一步地,本文采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方法分析供水企业与政府关于水价的议定过程,发现提高水价对经济的冲击越大,且节水技术投入成本越大而节水的公共收益越小时,政府水务部门同意低水价的概率越大;反之,则同意高水价的概率越大。从博弈论的角度系统地分析了低水价产生的决策过程,可对提高水价、促进节约用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乌鲁木齐市的水环境进行分析研究,并用改进的灰色关联模型对1991~2000年的饮用水环境、地表水环境和地下水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为分析水质变化趋势,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理措施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水资源管理的经济政策效果模拟是从政策理论到政策实践的关键步骤,让决策者感知政策效果的方向和影响程度,才能更好地促进政策实践转化。本研究引入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水资源经济政策耦合机制下水资源系统动力学(SD)模型,将我国划分为三种类型区域(干旱地区、丰水地区和过渡地区),进行三类四种水资源管理经济政策(水资源有偿使用,水价政策和水权政策;水污染收费,排污收费政策;水生态保护,水生态保护补偿政策)的耦合仿真实证研究。以我国水资源管理政策设计为目标,进行不同水管理政策耦合的生态经济效果仿真和效果定量评价,结果发现:干旱地区有偿使用的经济政策是目前经济水平下效果最好的;过渡地区有偿使用结合污水排放收费政策效果是最好的;而丰水地区必须同时实施水资源有偿使用和水污染收费两类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18.
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尤其是干旱缺水地区,处理好生产用水与产出废水之间的关系是油气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油气田开发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最终目的是减少淡水的消耗量,主要体现在新鲜水的合理使用及产出废水的回收再利用两个方面。提出应以产出废水为生产水源,研发适合其水质特征的工作液体系,实现产出废水"免处理"再利用;建立油气田开发水管理体系,根据水的不同用途,科学调配新鲜水和产出废水,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EDTA鳌和滴定法检测阿克苏部分水样中的总硬度、钙离子浓度和镁离子浓度,并将之与国家对于饮用水硬度的标准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自来水、地下水、多浪河水总硬度在350 mg/L左右,属于高硬度水。分析不同净水方式水净化效果,结果表明经过滤装置及净水器处理后的水硬度在230 mg/L左右,硬度有所降低但依然属于高硬度水;阿克苏水质硬度较高,在饮用时需采取一定的措施降低其硬度,建议先过滤净化后烧开再饮用较为妥当。  相似文献   

20.
水资源足迹计算模型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生态足迹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水资源足迹的概念。基于水资源生产力,推导出水资源足迹和水资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用水资源赤字和水资源盈余来衡量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以南京市为例进行模型实证研究,计算了2003~2007年南京市水资源足迹和水资源承载力,结果表明南京市水资源足迹增长明显,水资源承载力总体平稳,赤字从2004—2007年呈指数增长趋势。实证研究表明模型结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衡量生产消费对水资源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