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本文从中职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对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从项目市场调研、项目标准化、项目开发群、项目教材建设、项目教学情境设计、项目教学评价、项目教学师资培养等方面进行项目化课程开发反思,有利于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10):I0010-I0010
北京:补贴大气污染防治技改项目 北京市财政局、市环保局等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改造项目奖励资金管理办法》,旨在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污染防治技术,包括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项目、氮氧化物治理项目、脱硫除尘项目在内.三类以大气污染治理为主要目标的技术改造项目可获补助。  相似文献   

3.
为了CDM项目的优化开发和大气污染物的协同控制,就国内CDM项目的污染物减排协同效应进行了分析.在统计其项目年减排量、总投资额以及协同减排系数的基础上,按不同项目类型(零排放的可再生能源、生物质、甲烷废气回收、燃料替代、煤层气回收、水泥原料替代、N2O分解消除以及节能和提高能效)和不同项目所在地(华中、华东、海南、华北、东北、西北以及华南)分析了项目的SO2、NOx和PM2.5协同减排量和投资减排收益.燃料替代、煤层气回收、节能提高能效类项目的投资减排收益高,华中和华东地区的生物质能源项目收益较高,而风电、水电类项目收益较低.  相似文献   

4.
《资源节约与环保》2005,21(5):48-48
国家发改委组织申报2006年环境和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备选项目应遵循以下条件: 一、项目的主要内容 环境和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备选项目拟由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污染防治等方面项目组成。  相似文献   

5.
绩效评价是污染防治项目全过程绩效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围绕污染防治项目绩效评价中的四个关键问题分别展开,探讨了污染防治项目绩效评价15个评价指标的构建过程;对关键指标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包括污染物减排量计算方法,"排放达标频次"、"运行同步性"、"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等四个非通用性指标对不同类型污染防治项目的评价计算方法;研究提出污染防治项目绩效目标指标体系,对不同类型的污染防治项目提出个性化的污染减排指标体系;最后分别对单一项目和多项目的绩效分析技术进行了探讨,研究提出了单一项目和多项目的绩效分析内容。  相似文献   

6.
制浆造纸建设项目概况 2005年以来,国家环保总局审批的制浆造纸建设项目包括:林纸一体化项目、年产10万吨级以上纸浆项目、外商投资1亿美元以上项目以及包含燃煤热电站的项目.  相似文献   

7.
论中央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定量、科学评价中央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实施成效,本文基于逻辑框架方法,建立了中央环保专项资金项目的绩效评价模型,提出从投入、措施、产出、作用和影响等方面设计绩效评价指标。以模型为基础,结合中央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评价原则、项目管理需求和项目具体实施情况,构建了中央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环境治理类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资金投入与保障、项目实施与管理、项目产出、效益与可持续影响四类指数,每类指数下设4个指标,共16个评价指标。研究结论显示,基于逻辑框架法建立的绩效评价模型适用于分析不同类型环境保护项目的指标体系;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对不同项目内容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本文研究思路可为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1引论一个项目概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项目概览,包括项目基本情况及(按逻辑构架方法(LFA)形成的)项目目标与活动提纲;项目简述,涉及项目类别、目标、获取项目产出所需投入,项目可持续性风险,项目利益方的参与;额外费用评估;预算;实施计划;公众参与情况;监督评估计划;技术审查;其它必要信息。以上各项在项目概要注释中有详述。11项目概览项目确认特征1项目名称:2GEF执行机构:3项目实施所在国:4国家资格确认:5GEF重点领域:6实施规划/短期措施类别:7与国家优先领…  相似文献   

9.
温室气体减排项目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阐述了温室气体减排技术选择的准则与优先领域,以及温室气体减排项目评价应包括的主要内容;对3类主要的温室气体减排项目——节能技术改造项目、新建提高能源转换或利用效率项目及能源替代项目,分别探讨了基准线的确定方法、减排量和增量减排成本的计算方法在这3个项目评价中的难点;介绍了温室气体间接减排项目评价方法;最后以张北风电场二期风电项目为例对全球环境效益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0.
中外合资福建炼油乙烯一体化项目(以下简称“FREP”项目)投资高、工程量大、高度一体化和集约化,项目常处在“边施五、边试车、边开车”的状态,安全风险甚大:项目以中国石化为主,外方作为顾问组成项目联合管理团队(以下简称“IPMT”)负责管理。  相似文献   

11.
韩家彬  石宁  韩梦莹 《中国环境科学》2019,39(10):4464-4472
基于2004~2016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环境承载力与重化工行业跨区转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1)各省份间环境承载力水平的差异已成为推动重化工行业转移的重要因素,环境承载力下降可促进重工化行业跨区转移;(2)不同地区环境承载力对重化工行业跨区转移具有异质性影响,其中东部地区显著程度最高,中部第二,西部地区影响程度最低;(3)不同行业环境承载力对重化工行业跨区转移具有异质性影响,除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呈正向影响外,其余7个行业环境承载力对重化工行业跨区转移均呈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2.
海洋中有毒有机污染物的监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洋中有毒有机污染物监测方法的发展为主线,系统介绍了这些方法的前处理和分析手段,简要概述了各监测方法的优缺点。发现了目前已有的监测方法大都仅停留在对各单一目标有机污染物进行化学监测的阶段,指出了需要发展不仅能获得有效的化学监测信息,而且能直接反映多种混合有机污染物对海洋生物的总生物有效性的新的监测方法,以推动我国海洋污染监测的进一步发展,为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提供可靠的科学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绿色化学是新兴的无污染的化学,它的提出和应用为化学工业防治环境污染,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了新的思想、理论和技术。探讨了绿色化学思想的内涵,设计了以绿色化学为核心的化工企业环境规划体系,并在某化工企业环境规划中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道化学公司安全评价标准的计算机辅助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的安全评价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对石油化工行业安全进行科学的综合评估的要求,本文在分析美国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指数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把数据库与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其中,提出了基于道安全评价标准的计算机辅助方法,为石化行业的安全评估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
现今国内化工装置在安全设计中主要的依据是强制性、指令性的规范、标准,而这些规范、标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将一种新的设计思想——性能化设计思想引入到化工装置的安全设计中,建立了化工装置性能化安全设计的基本框架,并对该框架体系从性能化目标的确定、危险辨识、事故概率分析及风险评估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和水化学监测,将莱州湾南岸平原浅埋古河道带及冲只扇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环境分为3大区域,即北部的全咸水区,中部的咸淡水过渡区和南部的全淡水区,在3个系统的浅埋古河道带风的全淡水我,仍有水化学特征的南北向差异,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具有年内及年际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结合学校化学药品仓库的特点,对仓库的选址,药品的分类保管,建立健全各种化学药品管理制度等方面予以阐述,总结出一套安全高效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种植绿肥对作物产量和细菌群落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研究青海高原地区长期种植绿肥,减施化肥条件下小麦/油菜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及微生物群落的变化,通过2011年建立的定位试验,设GF0(毛苕子作为绿肥,不施用化肥)、GF60(毛叶苕子配施60%化肥)、GF70(毛叶苕子配施70%化肥)、GF80(毛叶苕子配施80%化肥)、GF90(毛叶苕子配施90%化肥)、GF100(毛叶苕子配施100%化肥)、F0(休耕并且不施化肥)、F100(休耕并且施用100%化肥)共8个处理,利用高通量测序等技术,研究了种植利用绿肥减施化肥条件下小麦和油菜的产量、土壤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保证小麦、油菜不减产的基础上,种植绿肥后茬作物减施化肥达到30%左右.绿肥配施减量化肥对土壤肥力有显著的提升作用,特别是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有明显的提高,分别提高1.34%~7.46%、2.16%~7.48%.化肥与绿肥配施增强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其中酸杆菌门和变形菌门是本研究土壤中的优势菌群.共生网络分析表明,绿肥处理提高了细菌群落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同时绿肥应用增加了细菌群落中的关键物种.本研究表明,不同土壤微生物丰度受种植模式、施肥量影响很大,长期种植绿肥、减施化肥提高了土壤微生物丰度和多样性,增强微生物群落的稳定性.种植绿肥条件下化肥减肥量30%左右保证作物稳产可为当地的施肥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和水化学监测,将莱州湾南岸平原浅埋古河道带及冲洪积扇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环境分为3大区域,即北部的全咸水区、中部的咸淡水过渡区和南部的全淡水区.在3个系统的浅埋古河道带内的全淡水区,仍有水化学特征的南北向差异.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具有年内及年际变化规律.人类应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防止咸水入侵和人工污染,保持良好的地下水水环境  相似文献   

20.
焦化厂产生的废污水处理及利用直接关系到这类行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焦化厂生产过程,提出废污水的利用途径和利用方式,对指导焦化企业生产设计及环境管理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