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杨莉  许开立  郑欣 《安全》2008,29(6):7-9
建立了火灾、爆炸、泄露场所危险性评价模式。运用DOW法和重大危险源评价法对某液化石油气罐区进行危险性评价。将两种方法评价结果进行比较,进而分析两种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为火灾、爆炸、泄露场所进行危险性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区域火灾危险性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区域火灾危险性指标体系。利用多级综合模糊评判模型对区域火灾危险性进行评价,最后以沈阳市和平区的区域火灾危险性为例进行了具体分析,得出该区域属于“安全”与“较安全”等级之间,稍偏向于较安全。通过实例分析可以看出,此种评价方法的应用,能够为火灾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场硫化矿石爆堆自燃危险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夏长念  吴超 《火灾科学》2005,14(2):106-110
在非煤矿山中,许多矿山因矿石含硫量高,在开采过程中经常发生矿石自燃火灾。因此,开展采场矿石自燃危险性评价意义重大。作者通过总结以往的评价方法,并在做了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建立了针对硫化矿石氧化自燃危险性的综合评价体系。首先,以“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DOW)为模型,根据影响硫化矿石自燃的因素分析,建立了针对硫化矿石自燃危险性的评价指数和等级。据此,结合新疆某矿的矿石自燃性开展评价。作者在评价过程中,考虑了该综合评价法在矿山生产中的实用性,评价方法中的各个影响因素都可以通过实验或者现场调查确定其应取的危险值,这种评价方法适用于所有的硫化矿山火灾危险性评价。  相似文献   

4.
针对区域火灾危险性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区域火灾危险性指标体系,利用多级综合模糊评判模型对区域火灾危险性进行评价,最后以沈阳市和平区的区域火灾危险性为例进行了具体分析,得出该区域属于"安全"与"较安全"等级之间,稍偏向于较安全.通过实例分析可以看出,此种评价方法的应用,能够为火灾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建筑物火灾危险性的模糊评价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依据建筑物火灾危险性的影响因素,应用模糊识别理论及系统安全方法,建立了建筑物火灾危险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集值统计方法对各项指标权重进行了处理,将该理论应用到某购物商场火灾危险性评价中,验证了评价模型的准确性,为建筑物防火设计以及安全管理提供了可行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实际工程中电缆的火灾危险性的影响因素,建立电缆火灾危险性的评价体系,运用模糊层次综合评判电缆的火灾危险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木业企业火灾风险特点,建立企业火灾危险性评价方法--火灾风险调查评价法.并利用该方法得到系统安全分值SV,建立木业企业火灾保险费率模型.本文以浙江省嘉善县某典型木业企业为例,评价了其火灾危险性,计算了该企业火灾保险费率,并与投保企业财产综合险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根据标的的火灾风险评估结果厘定了其火灾保险费率,并使其费率与风险状况一致.评价方法考虑了影响火灾风险的多方面因素,能对火灾风险状况做出较全面和客观的评价.案例研究表明,保险公司的恶性竞争手段--收取的保险费率远低于公平费率.是造成财险经营严重亏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理论的建筑物火灾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依据建筑物火灾危险性的影响因素,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及系统安全方法,建立了建筑物火灾危险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该方法摆脱了评价过程中的随机性和参评人员主观上的不确定性及其认识上的模糊性等缺点,大大提高了准确性。为了验证评价模型的准确性,将该理论应用到某高校图书馆火灾危险性评价中,快速、准确地得到了安全评价结果,取得了满意效果,为建筑物防火设计以及安全管理提供了可行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2级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煤矿的内因火灾进行评价.首先建立煤矿内因火灾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集值统计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用加权平均模型确定内因火灾危险性总的相对隶属度,求出模糊特征向量;最后得出内因火灾危险性等级.  相似文献   

10.
大型商场火灾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一般的评价方法难以准确确定参数的权重,无法对商场火灾危险性进行准确评价。为了提高大型商场火灾危险性等级并为其提供更加合理的评价方法,采用将突变理论与模糊数学相结合的评价方法——突变级数法对大型商场的火灾危险性进行评价。该方法从建筑物自身因素、消防因素、应急因素和其他因素4个角度出发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不用确定各因素权重,只需考虑各指标对商场火灾影响的相对重要性,可保证评价的客观性。最后以沈阳某大型商场为例进行了计算分析,基于突变级数法求得该大型商场火灾危险性评价的总突变隶属矩阵,依据"总突变隶属函数值越大越优"的原则,确定该大型商场的火灾危险等级为三级,即"一般安全"。依据此评价结果,提出了提高该大型商场火灾危险性等级的对策,主要包括合理规划商场布局、改善消防设施、修订有效的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加强安全管理、培养合理的安全文化。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火灾风险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北京市火灾的特点,通过对北京市1995—2004年的火灾统计资料的分析,结合我国火灾分类分级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建立了北京市火灾风险的多层次评估因素集。运用模糊数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火灾综合评估指标特征值、隶属函数及权重的确定方法。根据模糊综合评价原理,提出北京市火灾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估模型,并应用该模型进行实例分析。通过所建立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可在消防管理中实现管理重点更加突出、力量部署更为合理、资源分配趋于最优,对北京市综合减灾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层建筑火灾危险的特点,建立了高层建筑火灾危险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其权重。根据高层建筑火灾危险评价系统具有多因素、多层次的特点,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针对模糊综合评价的不足之处,提出把权广义距离之和最小模糊模式识别运用到模糊综合评价当中,建立了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该评价模型避免了单因素矩阵的确定和模糊算子的选择问题,用安全状态特征值来表征最终的评价结果,能使评价结果更加准确,可操作性强。通过对陕西某高层建筑火灾危险评价实例证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为日常的安全管理和性能化防火设计提供了有用依据。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结构复杂、人员密集的高层建筑正在逐渐增多,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形式,高层建筑火灾的性质与一般建筑火灾不同,因此,高层建筑的火灾风险评价方法是火灾安全学中的一个热门研究方向。本文以可变模糊集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一种新的高层建筑火灾风险评价模型—二级可变模糊评价模型。以某高层建筑火灾安全评价为例,运用二级可变模糊评价模型进行风险等级计算,并与其他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通过变动权值,对该建筑的火灾风险等级进行了重新评价,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模型有效,且评价结果对指标的权值依赖较小。该模型考虑了隶属度的相对性,使评价结果更为可靠,具有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模糊综合评价在矿井内因火灾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矿井火灾是直接威肋矿井安全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而矿井火灾又以矿井内因火灾为主。矿井内因火灾的影响因素很多,影响过程也极其复杂。对矿井进行矿井内因火灾安全评价,可以有效识别矿井的火灾危险源和危险源的变化,并对其危险度做出评价,从而为矿井防火安全设计、安全管理提供依据。文中构建了矿井内因火灾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模型,综合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矿井内因火灾模糊综合评价模式。结合实际矿井对其进行安全等级评价,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根据评价结果可以采取相应的防灭火措施,为指导矿山安全生产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冯凌杰  陈晓勇  马栋梁 《安全》2019,40(6):19-23
为更好的预防与控制城中村火灾风险,本文将事故树、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通过FTA建立AHP模型,从防火能力、灭火能力、安全疏散能力、安全管理水平4个维度出发构建了城中村火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计算了各评价指标权重,通过实例研究证明,该方法能够较好的分析评价城中村火灾风险安全等级,最后提出相对应的对策与建议,有利于城中村火灾风险的预防与控制,为提高城中村火灾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前,建筑火灾风险评估常用方法有基于模糊数学的模糊综合评判法和基于性能化设计的性能化评估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系统原理,把建筑作为一个由若干相对独立的空间区域组成的系统,通过评估各个区域的火灾风险来确定整个建筑的火灾风险.该方法的优点是便于防火设计和管理人员确定重点防火区域,通过降低重点区域的火灾风险,来降低整个建筑的火灾风险.  相似文献   

17.
公路隧道火灾风险评价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隧道火灾风险评价研究是预防和控制公路隧道火灾事故的重要手段。通过火灾案例统计分析,运用安全系统工程方法分析公路隧道火灾事故原因,从设备因素、人员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管理因素四个方面构建公路隧道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模糊层次评价法公路隧道火灾风险评价数学模型;最后对某公路隧道进行应用实例研究,确定了公路隧道的火灾风险等级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表明公路隧道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方法能合理反映公路隧道的火灾风险。  相似文献   

18.
为充分发挥商场工作人员在火灾风险下的疏导作用,提高疏散效率。引入火灾安全意识、行为选择动机、火灾认知能力为中介变量,研究商场工作人员自我效能感与火灾时的有利行为、不利行为之间的关系,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西安市某大型商场212名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运用Amos24.0软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主要通过火灾安全意识、行为选择动机、火灾认知能力对商场工作人员发生火灾时的行为产生影响,这3个中介变量对商场工作人员发生火灾时的有利行为呈显著正相关,对不利行为呈显著负相关;火灾认知能力对商场工作人员发生火灾时的有利行为影响最大,行为选择动机对商场工作人员发生火灾时的不利行为影响最大。研究结果可为商场火灾安全疏散管理提供有效依据,对商场火灾疏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