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环境科技》2006,19(6):45-45
日前,由江苏林业大学研发的“动态平衡短流程循环同州废水零排放”技术在常熟市富士莱包装材料厂试运行成功,并通过国家造纸专家的现场鉴定。其主要工艺为:所有废水不经处理直接循环使用,在整个造纸过程中只添加一次清水,并通过控制,使清水使用量等于机器本身干燥部的蒸发量和制浆分离杂质中带出水量,真正实现废水“零排放”。专家认为,该技术是对制浆造纸清洁生产的一种观念更新和技术更新,推广应用后将使废纸制浆造纸工业基本实现清洁生产,改变该行业污染大户的整体形象。经试运行,富士莱包装材料厂每吨纸耗水量从50t下降到少于1t,生产污水实现零排放,纸机生产能力从每月1300t提高到1800t,同时省下大量污水处理费用。以该厂2万t包装纸板的年生产能力计算,实施“零排放”技术后每年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超600万元。  相似文献   

2.
废纸造纸废水零排放技术比较及绩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研江苏省废纸造纸企业,选取了三种典型的废纸造纸废水零排放技术,剖析了相应的工艺特点及优缺点,并对其进行绩效评估。比较得出“废纸造纸污水污泥双零排放技术”将污水、污泥加工处理后回用到造纸流程中,实现污水污泥双零排放,且该技术适用于生产高档瓦楞纸,较其他二者更具有优越性,从而为废纸造纸企业提供废水零排放技术参考,最终实现节能、减排、增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以废纸壳、废纸为再生资源的某造纸企业进行清洁生产的过程中 ,无 /低费方案实施 ,中 /高费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实例 ,证明此类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可以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 ,并达到废水的零排放。  相似文献   

4.
废纸造纸废水处理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废纸造纸行业发展迅速,为了使其产生的废水达标排放,应采用合理的处理技术。通过对废纸造纸废水污染特性、目前比较成熟的处理技术及零排放清洁生产工艺的研究,对废纸造纸处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目前,很多处理技术已成功研发并投入使用,取得了不错的处理效果,同时在应用范围、能源消耗、技术可操作性、投资运行费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建议在废水处理新技术开发和零排放清洁生产工艺的研究,废水处理设备、使用药剂的优化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5.
文章针对宇华造纸厂废纸制浆生产工艺,设计了造纸废水回用技术路线,选择混凝沉淀-CASS-电渗析工艺,实现造纸废水闭路循环及废水的零排放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6.
我国一些重点排污企业实现了工业废水的零排放,本文简述工业废水零排放项目的运行情况,重点简述了中国首例零排放项目—广东河源电厂的废水零排放工程的零排放技术,开发末端脱硫废水的蒸发结晶处理系统以及结晶盐和废水污泥的综合利用技术,为以后相关企业实施零排放项目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节约用水和防治环境污染是造纸工业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造纸废水的封闭循环和零排放技术成为废纸类造纸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向.以废纸为原料的制浆造纸可望通过采取改进设计,采用合理的工艺和设备,改善和加强管理,加大综合利用等措施,率先实现循环回用废水零排放.本文选取国内外几例实践技术,作一简单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废纸造纸废水零排放工艺研究及运行实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惠中  焦涛  黄娟 《环境科技》2009,22(1):49-51
废纸造纸废水零排放可以大量降低新鲜水用量,避免废水排放和节约废水处理成本,但是采用全封闭存在系统腐蚀、会产生有气味化合物、增加腐浆生成、降低留着率、生成沉淀、引起运行故障、降低产品质量等风险。在此以国内外废纸造纸企业废水零排放运行实例,研究其工艺特点及水质参数,为废纸造纸企业提供稳定和经济的废水零排放技术,最终实现节能、减排、增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火电厂节水及废水“零排放”系统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水资源日益紧缺和环保要求的严格,为保证电力工业快速和健康发展,节水势在必行。作为工业行业的耗水大户-火电厂,必须提高水资源的重复使用率和节约用水,才能有效地实施火电厂废水“零排放”。本文介绍了火电厂废水“零排放”应用现状,概述了火电厂废水“零排放”实现的措施以及确保火电厂废水“零排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废纸造纸行业的清洁生产措施与实践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在废纸造纸行业的发展及污染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实施清洁生产是废纸造纸行业治理污染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分析总结了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行业清洁生产典型方案 ,并以山东省某板纸厂实施清洁生产的实践情况为例 ,论述了废纸造纸行业中存在的清洁生产机会及潜力。  相似文献   

11.
结合企业清洁生产理论,根据污水处理厂实际情况,从“节能、降耗、减排、增效”出发,详细阐述了污水厂实行清洁生产的途径。指出节约电能、新鲜水、药剂,减少污染物排放是污水处理厂清洁生产的主要出发点。并进行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2.
我国工业废水污染防治的战略、对策与费用效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忠祥 《环境科学》1996,17(4):75-79
扼要阐述了当前我国工业废水排放和污染现状,提出了从本世纪末到2020年的控制目标和任务,及为达此目标而采取的战略与对策,措施,燕进行了初步的费用效益分析,文章突出强调,我国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与污染负荷遵循从正增长率-零增长率-负增长率的发展模式;实施以清洁生产为主要内容的生产全过程控制的重要措施以及加强集中处理的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中国清洁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探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总结中国"十一五"期间清洁生产工作的进展现状,分析了"十二五"期间中国节能减排工作将要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未来清洁生产工作的发展趋势,阐述了清洁生产工作在"十二五"期间对中国环保事业的重大意义,并且分析了下一阶段清洁生产工作在中国农、工、服务业三大产业的工作重点,最后分别从环境政策、环境管理、环境标准、技术研发等方面提出了中国"十二五"期间推行清洁生产工作的保障措施,为中国清洁生产工作的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某氮肥企业通过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确定以节水、减少废水及水污染物排放量为目标,将企业供排水系统作为本轮清洁生产审核的重点,针对审核重点制定了定量的清洁生产审核目标,通过清洁生产方案的实施实现了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为氮肥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制药业存在着"高污染、高能耗"的特点,严重制约着这个行业的持续发展,清洁生产具有末端治理无可替代的作用。以某制药厂为例,对制药行业实施清洁生产分析与评价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我国制药行业清洁生产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6.
采用“絮凝—沉淀—灰滤”相结合的方法,处理铁法市三家子造纸厂再生浆造纸废水,处理后水质达到造纸用水质量要求,全部回用于生产,实现生产用水闭路循环.根据一年多的运行实践,采用该方法处理再生浆造纸废水,投资仅为气浮法的1/3左右,运行成本为0.08元/t,废水处理后全部回用不会影响产品质量.该方法对于保护环境和发展缺水地区造纸生产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铅酸蓄电池生产行业具有"高污染、高耗能"的特点,控制、降低铅酸蓄电池生产行业中有毒物质的排放是全国各地都在关注的课题。以某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为例,通过对其实行清洁生产审核,提高企业节能减排的能力,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工业“三废”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我国1996~2008年共13年的人均GDP与工业"三废"排放量的统计数据,借助SPSS系统软件,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了工业"三废"排放量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及其成因。研究发现:我国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呈现出一条递增的直线;工业废水排放量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呈现出一条"倒N型"("U型"+"倒U型")曲线;工业废气排放量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近似"倒U型"曲线的左半段。也就是说,除工业废水排放量回归曲线出现拐点外,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与工业废气排放量仍处于上升期。  相似文献   

19.
Danish fish processing industry has been one of the pioneers regarding implementation of cleaner production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experiences with cleaner production (CP) among leading Danish industries producing pickled herring and canned mackerel. The article emphasizes two case studies of ‘first mover’ companies, but data from other ‘proactive’ companies are also included.The article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different types of CP solutions, improvement potentials, synergistic effects and possible trade-off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pplied solutions from the late 1980s until today are analysed and recommendations to future strategies at company level and policy level are provided.It is concluded that significant 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s have been obtained for the analysed companies – especially concerning reductions in water consumption, wastewater emissions, and utilisation of fish ‘waste’ for valuable by-products. Still, more focus could be placed on the reduct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 change of packaging types,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in other stages of the products life cycle.Authorities and companies have mainly focused on on-site reductions of wastewater emissions, but life cycle assessments show that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given to the reductions of environmental impacts in other parts of the product chain, e.g. fishing operations and transport as we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