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4 毫秒
1.
为改善企业传统作业票手工开票出错率高、与设备检维修活动联动性差、过程繁琐等问题,依据石化企业HSE管理体系、作业安全管控及设备管理等相关制度,结合石化企业生产实际,对电子作业票系统现有功能进行优化升级,打造施工作业“管控+智能”新模式。结果表明:该模式实现了对全厂范围内“7+N”类高风险施工作业的全流程电子化管控,提升了企业施工作业过程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炼化企业检维修作业重大风险多、安全管理难度大、事故频发的现状,固化优秀的安全管理模式和经验做法,梳理形成标准化程序,针对作业现场人员、设备和作业活动关键风险进行节点控制,设计开发教育培训、设备入厂、现场检查、视频监察、考核评估、地理信息展示等多个功能模块,并集成了移动手持终端、便携式视频监控终端等硬件设备,形成了软硬件结合的一体化平台。通过现场试点应用表明,该平台有效提升了现场施工作业监管的全面性、针对性、实时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当前针对危险废物生产、贮存、运输、处理、处置全环节的社会安全及环境要求日益提高,而现有的行业安全管理水平尚未满足这一需求。本文探索基于物联网技术在危险废物的全过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设计基于物联网技术、GPS技术、视频技术、移动终端技术、移动互联网等建立危险废物智能内部监管平台,通过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探索以RFID射频传感为基础的物联网技术、GPS技术、视频技术、移动终端技术实现对危险废物的全流程、可视化、可溯源的管理,实现降低处置企业运营风险,提高企业效率和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电力线路作业属于野外高风险作业,作业过程受环境影响较大,传统安全管控方式完全依靠现场作业人员经验,存在作业安全难以保证的问题。为提高电力线路作业安全性,某油田电网通过对作业过程中的风险要素进行评估,针对关键因素采取信息化手段对作业过程中的环境参数、线路状态、安全措施、现场视频、作业流程等数据进行监控,实现了作业前的安全评估、作业过程流程管控和图像智能识别,纠正危险作业260多次,提升了安全管控水平。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管控炼化装置检维修作业过程中危险物料与能量的意外释放,建立了能量隔离与上锁挂牌管理程序,开发了能量隔离管控系统和智能锁定设备。基于装置能量隔离点位信息和作业活动实际建立能量隔离管控方案,采用RFID设备标签对现场隔离点位进行确认,通过智能钥匙在线授权实现对隔离点位的锁定,隔离锁定操作信息实时传输到系统后台,实现能量隔离与上锁挂牌的过程管控和状态监测。该管控系统在某石化企业大检修工作中得到部署应用,有效保障了检维修作业安全。  相似文献   

6.
在销售企业HSE管理体系的运行过程中,其重点是HSE程序文件在公司机关和油库、加油站、运输公司等基层单位设备设施新、改、扩建、装潢、检维修诸施工作业活动中的应用,而运输公司的油罐车检维修作业又是其中一个难点.中国石化江苏盐城石油分公司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和尝试,现以油罐车检维修作业为例,介绍一下HSE管理程序在具体施工作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对污水处理场日常检维修项目进行分类,分析不同类型检维修作业工作危害,将不同类型的HSE施工作业指导书结合到进装置作业施工作业票的签批中,规范执行风险评价过程,并落实风险削减措施,以深化日常小型检维修作业的HSE管理。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炼化企业作业过程事故频发、本质安全理念不深入、"三基"工作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物联网的作业现场安全管控技术方案。以现有作业现场安全管控为基础,分别在入场关、作业前审查关、作业过程监护关和离场验收关几个主要业务环节,增加多道自动识别监管防线,构建施工作业安全防护屏障,建立作业现场传统安全+物联网安全管控新模式。经过炼化企业的现场验证,表明该技术能够显著提升作业现场的工作效率,强化责任落实效果。  相似文献   

9.
JSA已成为炼化工程和检维修项目的重要风险识别工具,但限于现场施工环境的复杂和人员能力的参差不齐,存在着风险分析过程流于形式,风险识别不全面、不到位等问题。以炼化装置的设备设施构造、作业环境和承载介质特点为切入点,分类、分级构建规范的JSA树;同时将JSA树的各个步骤库关联到七大特殊作业,形成一一映射的关系;组织专家分析研究各步骤的风险和控制措施,构成特殊作业和物质的JSA数据模块。基于"JSA树+两大数据模块"的JSA流程化管控工具,根据作业的复杂环境快速生成风险全面、规范的JSA基础模板,可作为基层人员使用的风险识别快捷工具,确保现场作业活动风险管控措施的全面落实。  相似文献   

10.
针对检维修作业的风险特点,提出了检维修整个过程中的控制重点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