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生活及工作场所的局部空气净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讨论了局部净化的原理和设计.从公式推导中可知,当污染物在工作空间内连续排放,净化器连续工作时,污染物在空间的浓度C和污染物排放量G,过滤器净化效率η,紊流掺混系数K以及净化风量有关,但有与空间容积大小V无关,并举一例加以计算.  相似文献   

2.
沈阳市工业污染源指标化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研究沈阳市工业污染源构成基础上,根据沈阳市水系统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提出了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指标化控制目标.通过污水治理技术经济分析,探讨实现工业污染源环境目标管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应用流体力学基本原理,导出了烟流扩散新模式,讨论了利用照相法估算烟流污染物浓度的方法及步骤,以高架点源烟流扩散为例,应用新模式结合照相法估算烟流污染物浓度,并与利用高斯模式计算的烟流污染物浓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4.
长江九江段水质公众健康危害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相应的数学模式分别计算了长江九江段水质的放射性污染物、化学致癌物、非致癌污染物对公众健康的危害.结果表明:长江九江段饮用水源经饮水途径所致危害个人危险为3.99×10-5a-1,未超过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最大可接受值5×10-5a-1,为可接受水平.危害作用最大的污染物是Cr6+r和As.群体年危险为12.68人·a-1,危害程度是:化学致癌物>放射性污染物>非致癌性污染物.  相似文献   

5.
合成生物柴油排放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合成生物柴油的组成,并将1#、2#合成生物柴油与0#柴油在5种不同的工况条件下.分别进行了污染物排放特性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0#柴油相比,在相同的工况条件下,使用合成生物柴油排放的尾气中污染物平均降低程度为:CO14.33%.HC7%、NOx19.4%、PM37.6%。分析了使用合成生物柴油排放尾气中污染物下降的因素,并确认柴油-水-生物质能添加剂混合而成的合成生物柴油是今后柴油机代用燃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焦化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虹  张志杰 《陕西环境》1998,5(3):27-29
对于焦化废水,目前普遍采用的常规活性污泥法处理,出水COD仍较高,主要是由于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进一步降低焦化废水出水COD的关键是去除这类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在这方面的有关研究.进一步深入探索了这些难生物降解有机物的降解特性.降解机理.最佳工艺条件.并对其发展动态进行了系统地评述。  相似文献   

7.
日光照射对街道峡谷污染物扩散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日光照射对城市街道峡谷机动车污染物扩散的影响.对街道峡谷日光照射的物理模型进行了简化.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对日光照射下的城市街道峡谷内气体流动和机动车污染物扩散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日光照射是研究城市街道峡谷内污染物扩散必须考虑的因素。在污染物扩散受日光照射影响较大的街道峡谷内部.当街道地面或迎风面受日光照射时.街道峡谷内部将出现2个方向相反的漩涡,并导致迎风面建筑物一侧的污染物浓度升高.这与不计日光照射的特征有显著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焦化废水的处理及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测定(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了焦化废水的来源及处理,讨论了GC—MS条件以及用L—L萃取和C18与硅胶微柱层析法对水样进行前处理,测出了244种有机污染物,指出了各类有机污染物去除难易的顺序.  相似文献   

9.
我国采取的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税费政策 实行排污收费制度 排污收费制度是一项重要的环境管理制度.在我国经历了试行、实施和不断完善与发展的过程。按照“污染者付费”原则.我国从1982年开始实行排污收费制度,2003年又进行了重大改革,颁布了《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规定向大气、海洋、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应按照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缴纳排污费.其中向水体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的.要加倍缴纳排污费,对固体废弃物以及超标排放的噪声也要缴纳排污费。  相似文献   

10.
玄以涛 《环境科学》1993,14(B09):93-96
目前我国城市地表水普遍受到污染,其污染物仍以有机物(化学需氧量,挥发酚氨氮)为主,有机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是工业排放的高浓度有机废水.为此于1984年开始对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开展了4项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城市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最大排放量模型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建立了城市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最大排放量模型.把该模型应用于广东省某市SO_2总量控制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的应用效果是较理想的.为城市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所研究江段的有机污染物主要来自两岸工业排放的废水,生活污水,工业废弃物及生活拉圾。污染源主要位于右岸,上游右岸沉积物中有机污染物的总浓度高于左岸,下游两岸沉积物中有机污染物的总浓度趋于一致。两岸沉积物中污染物总浓度随距离的规律如下:右岸:C=92.044S^-0.3028 R=-0.962 左岸:C=9.231e^-0.005s R=0.946在该段沉积物中共检出51种有机污染物。其中致  相似文献   

13.
抚仙湖马料河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效果评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污染物去除百分率、污染物削减量及污染物表面负荷去除量等不同角度对抚仙湖鸟料河人工湿地的水质净化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N、NH3-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约为60%、60%和50%,平均掣减量约为14kg/d、5kg/d和1kg/d,去除污染物表面负荷平均为0.72g/m^2.d、0.22g/m^2.d、0.06g/m^2·d.  相似文献   

14.
建筑物尾流区气流与污染物扩散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了细网格非静力能量闭合边界层模式和随机游动模拟方法建立了一套分析建筑物尾流流场和污染物扩散的数值模拟系统.作为应用研究的例子,在对某城市地下交通隧道排废气的风井塔尾流区流场和浓度场进行风洞流体物理实验的基础上,利用所建的模拟系统对风井塔尾流区气流和污染物扩散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的模拟系统的模拟结果与风洞试验的结果吻合较好,对一些小尺度带有明显湍流不均匀性的流场和局地空气污染物散布的情况有较好的模拟效果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室内空气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甲醛和氨作为污染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对人体存在着严重的危害。监测人员对哈尔滨市110户装修住宅进行室内空气污染物甲醛和氨进行了测定,甲醛达标率为12.7%,超标率达到了87.3%;氨达标率为42.7%,超标率为57.3%。在哈尔滨市住宅室内甲醛和氨慧在着严重的污染状况,人们对此应当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苏州七子山垃圾填埋场渗沥液设计水质的估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垃圾填埋场渗沥液污染物的转化、溶出规律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污染物溶出模式和污染物负荷计算模式,并结合苏州七子山垃圾填埋场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其渗沥液在不同条件下的水质。研究表明,在填埋场填埋稳定期的枯水期和丰水期的CODcr和BOD5浓度分别为27.24~40.86mg/l、13.17~19.75mg/l和13.46~20.21mg/l、6.51~9.77g/l;在填埋场封场后枯水期和丰水期的CODcr和BOD5分别为4.88~7.33g/1、2.36~3.54g/l和2.22~3.34g/l、1.08~1.617g/l。  相似文献   

17.
有机污染物迁移是环境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内容.它直接影响着环境质量。本文以长春市某橡胶防老化剂厂污染饮用水井事件为题,以色质联机对该有机污染物进行了跟踪分析论证了该有机物的迁移去向。为法律纠纷进行了仲裁.为迁移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双酚-A对Medaka的类雌激素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周群芳  江桂斌 《环境科学学报》2005,25(11):1550-1554
利用Medaka进行了双酚-A与17β-雌二醇的短期暴露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实验室建立的流水式暴露体系可为实验提供连续、恒定的污染物暴露浓度.利用肝肉指数可灵敏响应和指示污染物暴露.双酚-A可以剂量相关的方式诱导雄性Medaka肝脏产生卵黄蛋白原,从而有效证实了其类雌激素效应.  相似文献   

19.
黄河水体颗粒物对石油类污染物生物降解过程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黄河水体颗粒物对石油类污染物生物降解速率的影响及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水体颗粒物的存在显著影响石油类污染物的生物降解过程,且在降解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影响效果;其影响机制主要包括:颗粒物的存在影响体系中石油降解菌的生长,且固液两相中石油降解菌的生长规律不同,颗粒物影响石油类污染物在固液两相的分配,两相中石油类污染物的降解动力学不同,液相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而固相的降解符合3/4级反应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20.
上海市机动车排气污染负荷的估算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根据机动车行驶工况和污染物排放系数测定,定量计算了近年来上海市机动车在实际行驶工况下的污染物排放量,匀速行驶时间仅占13.8%,1995年机动车排放的CO、NMHC和NOx负荷已占中心城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的76%,93%和44%,机动车已成为造成上海市区大气污染的主要排放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