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化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生态效应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角度对从化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实施的生态效应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1996-2005年从化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总体趋势是耕地、林地、牧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在减少,园地、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在增加;从化市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增加了0.0690亿元,增加率为0.21%。从化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基本可行,其实施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生态效应,但与规划预期目标相比尚有一段差距。  相似文献   

2.
何光宝  周沁  张军  姚建 《四川环境》2009,28(6):97-100
在引入Costanza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基础上,参照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功能价值表,尝试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评价指标定量评价成都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成都市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将从1996年的115.0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15.99亿元,净增加值为0.93亿元.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价值呈上升趋势,表明该市的土地利用规划基本是合理的,其实施对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包头市为例,根据包头市1996—2006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利用Co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方法和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表,研究了包头市近十年来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研究表明,包头市1996—2006年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189.49亿元增加到192.34亿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上升了2.85亿元,价值变化率为1.48%,说明包头市土地利用环境整体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但是各单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发展还不十分平衡。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参照相关研究成果,根据土地利用变化对渭干河流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1999—2007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发生了较大变化,水域面积减速和建设用地面积增速最快;研究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了34.58亿元;生态系统各单项服务价值呈减少趋势,水源涵养与土壤形成和保护所占比例最大;敏感性指数小于1,研究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5.
在3S技术的支持下,以1990年和2005年的TM图像解译数据为基础,采用谢高地的评价方法分析了乌苏-奎屯-独山子地区景观类型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变化特征,为研究该地区水土开发与生态环境演变提供了依据。结果表明,1990-2005年,乌苏-奎屯-独山子地区农田、灌木林地、城镇及工业用地、盐碱地、水域和未利用地面积增加,其他乔木林地、草地、冰川和沼泽面积均减少;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从1990年的9 182.84×106元减少到2005年的8 627.96×106元,减少量为554.87×106元,减少率为6.04%。保护区域生态环境,恢复和提高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该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生态环境演变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其研究对于促进区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有重要意义。根据1976年和2006年玛纳斯河流域两期遥感影像资料,基于生态经济学的最新方法采用卫星遥感技术以及Costanza等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手段,对期间玛纳斯河流域生态服务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玛纳斯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在30年间表现为草地、林地、不断减少,而耕地、水域、沙地和建设用地不断增加,反映出人类因素及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②该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总额由1976年123.831 08元减少至2006年101.521 08元。减幅:18.02%,年均减少0.741 08元,通过对玛纳斯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评价,为玛纳斯河流域生态开发和治理,以及环境整治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运用谢高地等人提出的生态服务价值系数,根据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简称兵团)的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结果表明①兵团生态服务价值在2001-2009年呈增加趋势,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从2001年的5234.13元/hm2.a-1增长到2009年的5354.19元/hm2.a-1,增长率为2.29%。②2001-2009年,兵团林地和水域的生态服务价值分别增加了10.73×108元和10.39×108元,牧草地、园地和建设用地的生态服务价值有略微的增加,耕地和未利用地的生态服务价值有略微的减少。③研究区生态经济的发展已经处于协调水平的边缘,需要加强对生态保护的力度。  相似文献   

8.
基于单位面积价值当量因子法计算2015年京津冀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压力的空间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京津冀地区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价值量为8539.4亿元。不同生态系统类型提供生态服务的价值依次为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不同生态功能类型的价值量依次为调节服务价值>支持服务>供给服务>文化服务。京津冀三地各生态系统的总价值分别为788.3亿元、812.9亿元和6938.2亿元京津冀地区单位面积的生态服务价值与2010年全国平均水平持平,为395.3万元/km^2。京津冀地区人均生态功能价值分别为3727.5,8072.0,9521.4元/人,生态压力北京>天津>河北,但都远远低于全国平均的27941.2元/人。京津冀地区生态资源少,人口数量多,生态压力较大,迫切需要三地通过多渠道保护和共建生态环境,不断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周兴民 《青海环境》2009,19(4):167-171,178
文章比较详细的阐述了生态系统服务的项目,中国不同草地类型的服务价值、不同区域草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和不同区域草地生态系统年服务总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以乐山市金口河区为例,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法,对其1996-2005的土地利用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全区的土地利用环境整体朝环境有利的方向发展,但各单项生态服务功能和各乡镇的发展还不十分平衡.该结果能够为金口河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是认知区域人地关系状况的有效途径之一。基于1985年、2000年、2015年3个时相的遥感数据,利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及空间分析方法定量刻画长春市土地利用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变,并探讨两者间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①长春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显著,其中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耕地面积减少;土地转移变化中耕地与建设用地、耕地与林地间的转移分别居于主要地位和次要地位。②长春市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中未利用地动态变化最显著,耕地变化较缓慢。③长春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下降趋势,林地、耕地与水域三种类型构成了长春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主体;生态服务价值空间聚集趋势日益显著,冷热点格局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2.
以辽宁省长海县为研究区,选取2002年、2006年、2009年和2013年遥感影像数据与土地利用数据,参照已有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成果,基于长海县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后,对长海县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初步估算。结果表明:12002—2013年,长海县的土地利用变化非常明显,主要表现在建设用地面积增幅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幅明显,建设用地土地利用动态度为1.12%;2长海县2002—2013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趋于减少,11年间减少了591.99万元;3长海县生态系统单项服务功能价值多数呈减少趋势,水源涵养和废物处理所占比例最多;4长海县各地类敏感性指数小于1,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随着价值系数变化的变化量小,对其敏感性小。  相似文献   

13.
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定量评估有利于考核流域生态综合治理效果。本研究构建了基于能值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方法体系,核算了黄河流域2000—2015年省级及地市级尺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及导致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1)近15年,黄河流域生态状况有明显好转,除河南和山东外,增幅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的中上游(7%~27%),增幅最大的为甘肃;(2)黄河流域的117个地级市(地区、自治州、盟)中,有77个地级市(地区、自治州、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不同增幅(0.46%~210%);(3)黄河流域"源""过程""汇"区位不同保护重点不同,要根据其所提供生态服务的能力及改善情况动态制定分区分类保护策略;(4)近15年的林地面积增加对所提供的服务提升效果明显,湿地(湖泊、沼泽地)的减少变成黄河流域上、中、下游省份服务下降的最大驱动因素。本研究能够为黄河流域生态治理及城市绿色发展提供基础性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CA-Markov模型的新疆克州土地利用动态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3S"技术及IDRISI软件中的CA-Markov模型,以2005年为起始时刻,对新疆克州2015年土地利用格局进行模拟预测.研究认为: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结构呈现"两大、四小"的特点,即:草地及未利用土地面积大,而耕地、林地、水域及城乡居民工矿建设用地面积较小;与2005年相比,模拟的2015年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不大,仍然是以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为主,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也不大,其中,耕地、林地和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将略有增加,而草地、水域面积将有所减少,未利用地面积也有一定的增加,总体上,研究区内生态环境将可能进一步呈恶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评估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韩祎  孙辉  唐亚 《四川环境》2005,24(1):20-26
生态系统服务和产生这些服务的自然资本对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功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们间接或是直接的为人类提供福利,并因而成为地球整体经济价值的一部分。本文在生态系统服务的定义、功能及内涵的基础上,系统归纳了当前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实例和主要评价方法研究进展。已有的研究表明对自然资源实行生态系统管理需要对生态系统服务进行多堆的,不同时空尺度上的评价,同时也要建立合理的评价标准体系。由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存在时空异质性,当前的研究中还没有提供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本文最后讨论了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中综合考虑区位等因素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安徽省2000年森林资源统计资料及Costanza等的评价方法,对安徽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安徽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约为3563.41×106$·a-1,约占全国森林生态系统总价值的3.04%,其中营养循环的贡献最大(约占42.08%),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别占总价值的74.13%、19.67%和6.2%,反映出其极强的生态功能;在安徽省各树种中,阔叶林的生态服务价值最高(占40.2%).  相似文献   

17.
基于CA-Markov模型的大连开发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定量化分析了2000—2014年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结合CA-Markov模型对研究区2021年的土地利用格局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①14年间大连市建设用地面积急剧增加,由西向东不断扩张,其面积由2000年的9031. 50hm~2增加到2014年的17484. 39hm~2,最终占比为43. 83%,耕地和水域面积持续减少,主要转为建设用地,草地面积先减少后增加,林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②模拟期内,大连市建设用地面积仍将持续增长,2021年将占到研究区总面积的47. 37%,而水域面积将减少为0. 94%,草地、耕地、林地也呈现减少趋势,有关部门应注意合理利用土地,促进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友好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综合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广州市为案例,对其近年来的土地利用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①2000-2007年广州市土地利用的生态服务价值不断上涨,但与GDP的比值远小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处于下降态势;②这7年间不同土地类型生态服务价值增长量最大的是城市绿地,耕地、城镇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则呈现出负增长状态.  相似文献   

19.
土地利用变化对浙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理论可定量估算各类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服务的经济价值.土地是一切陆地生态系统的载体,在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各类生态系统的状况,进而影响到它们为人类提供的服务与功能.以浙江省1990年、1995年、1999年和2002年的土地利用类型数据为依据,结合浙江省的具体情况对生态价值计算方法进行修正,估算了该省生态服务价值的动态变化环境效益.结果表明,浙江省的生态服务价值经历了一个先缓慢上升后迅速下降的过程,其中水分调节和水分供应项变化的幅度大,而且不同土地类型发挥了不同的效应.  相似文献   

20.
农牧交错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宁夏盐池县为研究对象,以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4期TM影像为数据源,综合运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指数、敏感性指数和空间分析法,对研究区近15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5年,盐池县林地、水域和建设用地持续增加,耕地、沙地和未利用地减少;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主要以较高值区为主,且增加1.35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