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劳动科学》2006,(7):60-60
近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提出“城乡就业并重”的工作方针,实施“广东省百万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统筹城乡就业,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五”期间,全省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260多万人,比“九五”期间翻了一番;2005年全省农村劳动者从事非农产业的比重首次突破50%,达到51.2%;当年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的务工收入达到1500多亿元。今年第一季度,全省又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8万人,培训8.5万人,其中减免费培训达5.6万人,安置就业5.2万人,均创历史同期新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步伐进一步加快。  相似文献   

2.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组织化程度还很低—以福建省为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本实现了市场就业。在劳动力市场机制下,政府承担的是提供服务,引导劳动力有序流动的任务。政府一方面通过制定法规政策,保证劳动力市场规范运行;另一方面通过提供一系统的就业服务,促进劳动者顺利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城市化速度的加快以及即将加入世贸组织的现实,促使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越来越重要和迫切。众所周知,培训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环节,对农村劳动力实现顺利转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劳动部门开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落脚点到底应该放在什么地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发展之路会是什么样?带着这些问题,前不久我们来到山东莱州市就有关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问题进行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并要求,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加强引导和管理,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围绕做好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  相似文献   

5.
继上个世纪70年代末知青返城、90年代国企工人下岗浪潮后,第三次就业高峰已经到来。2006年2月,国家发改委联合其他部门共同发布的《2006年就业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显示,2006年,劳动力供大于求压力进一步加大,16岁以上人口增长达到高峰,劳动力资源增量有1700多万人。“高校毕业生、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转移劳动力、下岗职工、退役军人……种种因素使就业刚性矛盾仍然突出,劳动力总量增加以及产能过剩、贸易摩擦等原因,即将到来的第三就业高峰形势严峻,有可能超过前两次。”目前,我们国家的就业形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程度,无怪乎国内有学者称,我国的就业问题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就业战争”。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仅国家应当承担责任,而且应当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我国前两次面临就业高峰时,正值我国从国家用工转向市场就业,正是由于劳动力市场机制的形成与发展,才使我国化解高失业带来的社会风险。  相似文献   

6.
"十二五"时期探讨落后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已然成为工业化城镇化整体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由于区域经济差异,西北贫困落后地区农村劳动力更趋于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2008年,金融危机使宁夏农村劳动力区外输出受到重创,仅2009年宁夏区外转移就业同比减少312%。农民返乡迫使宁夏政府必须通过拉动区内经济发展.内部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而通过积极探索农村劳动力就近创业.成为转危为机的新出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为了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我国实行了积极的就业政策,其中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建立公共就业服务制度。 为了解我国公共就业服务的状况,我们开展了对辽宁省公共就业服务实践满意度的问卷调查。调查样本涵盖沈阳、抚顺、辽阳三市,调查对象包括下岗失业人员、4050人员、新成长失业青年、就业转失业人员以及农民工等其他失业人员在内的390名求职者,  相似文献   

8.
盘点2003年就业,发现劳动力供求紧张的状况并没有改变,下岗职工和长期失业人员再就业相当困难,资源型城市就业困难十分突出,大学生就业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更为重要的是,2003年,我国面临了非典的考验,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受到较大的冲击,影响了经济增长速度,并对就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800万农村流动就业劳动力回流到农村地区,农村流动就业劳动力和城市灵活就业劳动者的收入受到较大的影响。但另一  相似文献   

9.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就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这种快速的农村就业扩张,主要是通过以下三条途径来实现的:第一,农村长期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经营模式,使农村劳动者有了自主有效利用自身劳动力资源的机会;第二,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使农村非农就业有了惊人的增长;第三,城市经济的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环境,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加强引导和管理,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如何进一步改善就业环境,为农民进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是我们必须重视和解决好的问题。现就山东省的实际情况谈一谈。  相似文献   

11.
就业是民生之本,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处理好多方面的关系,其中包括处理好各就业群体的关系.在我国,以农村富余劳动力为主体的流动人口就业规模日趋增大.据有关资料,进城农村富余劳动力约占京、沪、穗等城市实际人口的1/3到1/4.因此,要保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就必须处理好本地就业群体、外来就业群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我国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这是《就业促进法》出台的重大背景因素.然而,对就业形势严峻的认识,大多停留在劳动力供求矛盾的量化描述上.例如,到2010年,全国劳动力总量将达到8.3亿人,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5000万人,而劳动力就业需求岗位只能新增4000万个,劳动力供求缺口在1000万个左右.又如,年均1360万人的新增就业年龄人口,总量1100万以上的下岗失业人员,此外还有1.5亿需要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三支“求职大军”的汇集,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河北省威县从今年起在全县初、高中应、往届毕业生中全面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把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作为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威县是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常年农村富余劳动力9万人。随着周边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政府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威县外出务工农民越来越多,并呈现出低龄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
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通过对贵阳市情况的调查研究发现,要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应挖掘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推进城镇化改革,加强基层平台的支撑作用,积极维护农村劳动者的各项权益。  相似文献   

15.
湖南省贫困县桂东县通过劳务输出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据统计,该县2005年实现转移就业达3.37万人。全县农民外出务工年总收入达2.67亿元,农民年人均增收达200元。  相似文献   

16.
三农问题,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问题之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农业人口多,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就业、维权、社保等问题越来越突出。武进区劳动保障部门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城乡统筹就业,开展阳光监察,土地置换“城保”,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和谐在武进。  相似文献   

17.
在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劳动力几乎未被纳入需要解决就业问题的群体之内。在一些人看来,促进城镇人员下岗失业再就业已经很难,哪里还顾得上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然而现实中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日益凸显。统筹考虑包括农村劳动力在内的就业大计,已经不可回避。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人多地少,农村劳动力数量大,剩余多。解决好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始终是中国政府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加强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充分发挥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的公共就业服务职能作用,努力打造基层就业服务平台,扎扎实实做好乡镇(社区、村委)就业再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社会保险等劳动保障事务工作,有效地促进了全区的社会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是当今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现象。虽然以“农民工”身份进入城镇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已近1亿,我国农村仍然还有1.5亿农业富余劳动力,每年还要新增劳动600万人,农村就业比重目前仍高达65%。农民,特别是新成长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将会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