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与模型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为了客观准确的评价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引入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法,提出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灰色关联优势分析复合模型,并以安徽省芜湖市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为例,根据芜湖市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调查与监测资料,进行了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芜湖市区域农业生态环境已经受到了明显的污染,并且各区域污染水平具有一定的差异;芜湖市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优劣的关联序依次为:南陵县、芜湖县、繁昌县和城市郊区。   相似文献   

2.
灰色关联分析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4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度模型进行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并与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了对比,表明用灰色关联度进行环境质量评价是较为简便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尝试运用模糊评判法,结合GIS技术,构建由自然资源、社会经济资源、社会经济发展、环境质量4类要素共32个指标组成的区域环境容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GIS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区域可持续性做进一步探究,分析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程度,实现区域环境容载力定量化研究。最终,将研究方法具体运用于介休市区域环境容载力评价,使其更具实际意义。结果显示,评价结果与实际基本一致,GIS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适用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张磊  张波 《环境科技》1995,15(2):43-49
本文在以往的单个要素灰色聚类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灰色关联聚类法,用于区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针对浦东新区的五个规划小区,进行区域综合环境质量和灰色关联聚类评价,确定各规划小区的评价等级以及优劣顺序,并结合各小区的规划功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大气环境质量属性识别理论评价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依据属性识别理论中有关属性集、属性测度、有序分割类等基本概念和置信度准则,建立了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属性识别模型.结合大气环境监测实例探讨了属性识别理论在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并将实例研究结果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灰色系统理论方法、物元分析等6种不同评价方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实例分析表明将中国学者独创的属性识别理论应用于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是可行的.此外,还可用于区域内不同环境监测点或者不同的区域环境之间大气环境质量的优劣评价比较.  相似文献   

6.
区域环境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模糊综合评价与求逆权值分配环境质量评价就其研究内容来看,主要是一种方法论的探讨。它研究如何建立一种合理的数学模式,以对监测资料作科学的汇总,从而客观地描述区域环境质量的时空分异。鉴于区域环境的多元多相特性,以及组成环境的每种介质又分别受到数种以至数十种污染物程度不等的影响,因此,每一介质对区域环境整体质量的贡献也分别不等。迄今,国内外各种环境评价系统的模型,赋权依然是最无把握且最易引起争议的难点。北京师范大学汪培庄教授认为,通过求模糊综合评价的逆问题,可在多种权值分配方案中,帮助抉择适合地区环境实际状况的最佳赋权方案。  相似文献   

7.
以ARCGIS为技术平台,基于空间数据,利用空间分析、统计学、遥感等多种方法,通过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评价,采用主导因素法对区域环境功能进行识别,综合考虑评价单元具有重要影响的主导因子及相关的政策、规划,对区域环境空间管控格局进行解析。以瑞丽市为例进行研究,系统划定城市环境资源上线、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构建城市发展的环境约束的底线框架。  相似文献   

8.
区域环境质量评价的一种系统方法-FCAP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Fuzzy原理,将动态聚类、综合评判和模糊概率相结合;在对总区域环境进行动态聚类区划的基础上,先行各亚区域环境质量评价,然后考虑各亚区域在总区域环境中的权重,综合给出区域环境内环境的“总”质量评价,三种途径相结合并互相补充,使评价方法系统化。  相似文献   

9.
环境质量是一个涉及多因素多层级的模糊概念,用经典数学进行环境质量评价,评判环境质量的等级只能用一个绝对判据来划分,无法处理模糊因素边界不清晰、中间过渡不分明的问题。本文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在单环境因素模糊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了总体环境质量模糊综合评价的探讨,结合某区域环境实例,对其总体环境质量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用经典数学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比较表明,环境质量模糊评价方法较经典数学评价方法更客观更准确。  相似文献   

10.
关于区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公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人 《环境科学》1991,(1):75-79
本文对几种区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公式进行了比较,提出一个区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标识法.在评价区域内筛选十个以内评价因子,每个因子划分为六个级别,用上下标识法进行评分,即可得知各个因素的污染情况,确定整治目标.  相似文献   

11.
模糊数学方法在矿山环境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环境质量是一个涉及多因素多层级的模糊概念,用经典数学进行环境质量评价,评判环境质量的等级只能用一个绝对判据来划分,无法处理模糊因素边界不清晰、中间过渡不分明的问题。本文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在单环境因素模糊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了总体环境质量模糊综合评价的探讨,结合某区域环境实例,对其总体环境质量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用经典数学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比较表明,环境质量模糊评价方法较经典数学评价方法更客观更准确。  相似文献   

12.
石油开采在规模不断扩张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面积的采区环境污染,严重降低了生态环境质量.为探索石油开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有效方法,通过对石油开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及综合评价现状的分析,精选指标构建了石油开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专家调查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相对权值,并构建了石油开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选择胜利油田某采区进行了综合评价的应用研究,对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3.
灰色聚类法在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除了常用的综合污染指数、模糊综合评价法外,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灰色聚类分析法、灰色局势决策法已被成功地运用于环境质量评价中.采用灰色聚类法对七台河市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4.
X822 9400535灰色关联分析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杨继东(山东省环保所)…//环境工程/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1993,11(3)一58一61环情X26 介绍了灰色关联模型和实例应用,并与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比较,结果认为:应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对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既弥补了模糊综合评判法的不足,同时又具有以下特点:m计算方法简便、可行;②实测得到的所有有效数据对评价结果均产生影响,评价过程没有丢失信息的现象;眨评价结果不仅反映出不同级别样本环境质量之间的显著差异,而且反映出处于同一级别的不同样本之间环境质量的优劣;④评价结果汽观,可靠。…  相似文献   

15.
灰色聚类法在福建晋江水系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除了常用的综合污染指数、模糊综合评价法外,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灰色聚类分析法、灰色局势决策法已被成功地运用于环境质量评价中。根据泉州市2003年晋江水系的水质监测资料,运用了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聚类法评价了晋江水系各水段的水质状况。结果表明该江段的水质状况为大部分监测断面水尚清洁,部分监测断面水质状况差,污染偏重。  相似文献   

16.
环境承载力本质上是环境系统组成与结构特征的综合反映,超载率是指环境质量现状超过该区域环境承载量阈值的百分比。应用该种方法进行环境承载力评价,可以从评价结果清晰地看出某地区的环境质量现状与理想值或目标值的差距。本论文在石家庄市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超标指数分项测算的基础上,集成评价形成环境污染物浓度超标指数的综合结果,进而对2015年石家庄市大气环境承载能力做出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石家庄市大气环境综合承载力均呈超载状态。  相似文献   

17.
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我国区域环境现状评价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在地理信息系统PURSIS的支持下,作者设计了一种离散点插值或趋势面拟合扩展的方法,将以往侧重于监测点逐点评价扩展为在整个空间区域上进行评价,即通过扩展模型获得评价因于浓度空间分布图,在此基础上进行环境因子单项或综合评价。在福建湄洲湾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中,用这种方法,可以统计出污染物的超标面积及分布区域,并进行年际比较,取得了更为科学、实用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8.
水质评价的模糊综合——灰色分析复合模型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依据模糊集理论,运用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长江马鞍山段水持进行初次评价,并在此结果的基础上,引入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法,对其水持进一步评价,结论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长江马鞍山段水质较好。文章提出了环境质量分级与评价的模糊综合--灰色分析复合模型,它既克服了一级模糊评价时,因素过多,权重难以反映因素不同层次,导致仅重分配的问题。又避免了二级模糊评价时,对于最大隶属度同为一个级别的样点,其间的环  相似文献   

19.
灰色局势决策在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晓华 《环境科技》1998,11(3):35-37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方法,将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多目标评价归结于单目标决策,比较直观地反映出某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水平。运用灰色局势决策法对南通市及其六县(市)的大气环境作了评价,克服了采用单一因子评价带来的不足,客观地反映出了各污染因子对大气环境质量的贡献程度,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灰色系统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及变化趋势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灰色系统原理引入环境质量评价中,可通过对某个时间段内污染物原始监测数据的灰色处理,从动态演变中找出最大贡献因子,客观地判定各污染因子所起的作用。并对各因子在下一个时间段的发展趋势作出判断,增加了评价的准确性。经过实例运用分析表明,该方法科学、简便、精确、所得结果与唐山市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相符合,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