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在为企业进行HSE/GB/T28001/ISO14001一体化管理体系咨询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企业未按要求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常见的问题之一是组织确定的环境目标、指标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已经评价出来的"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而是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和重大危险源清单之外的问题.问题之二是组织制定的若干个管理方案,解决的问题不是按照正确的方法确定的环境目标、指标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这样编制出来的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就与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和重大危险源清单发生了脱节.  相似文献   

2.
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是环境监测,环境监测 工作最重要的生命线是环境检测质量管理.当前我们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环境监测的任务也日益加重,对检测工作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基础工作的落后,工作的客观环境因素和国家标准化建设的要求相比较,依然存在不小的距离.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来,对环保产业的重视以及与国际接轨,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已成为当今企业的共识,而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将引导企业针对其存在的环境因素加强预防与控制,改善企业的环境表现,自觉遵守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改进工艺,促进清洁生产的发展.在建立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初期,如何正确的把握组织自身存在的环境因素,是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最为关键的基础.笔者结合自身的环境咨询工作,针对企业一般性存在的环境因素的辩识,提出一种较为简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述了非环境因素的环境管理,通过经济杠杆因素、社会舆论因素、行政管理因素、宣传教育因素、科学技术因素等非环境因素,探讨治理环境的关键杠杆.  相似文献   

5.
识别、评价和控制环境因素是建立、实施和保持EMS的基础,组织通过建立实施EMS。识别、评价和控制环境因素.约束规范环境行为.不断持续改进、不断提高环境绩效,为社会作出贡献。产品环境因素是GB/T24001—2004标准4.3.1要素要求识别评价的三大环境因素之一.也是当今EMS审核中易关注不够的方面.今就其有关方面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6.
ISO14001:2004标准4.3.1条款要求:“识别其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它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在笔者教学和审核实践中,经常遇见对“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的不同理解。如何界定这类环境因素呢?首先回顾ISO14004:2004标准4.3.1条款的指南:  相似文献   

7.
在了解紧急情况时的环境因素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紧急情况的内容,然后了解其相关的环境影响和确定相应的环境因素,确定应急准备和响应管理的对象。通常的紧急情况包括自然灾害(天灾)、人为灾害(人祸)和经济灾害三方面的内容,其相关的环境因素和相应的环境影响如表1、表2和表3所示。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ISO14001:1996标准规定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它针对的是那些组织可以控制,以及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因此任何一个组织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是对环境因素的识别以及对重大环境因素的判定。换句话说,若环境因素识别充分,重大环境因素判定合理,环境管理体系才有明确目标,才会最终产生绩效。反之体系如空中楼阁,形同虚设。  相似文献   

9.
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辨识是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针对企业在实施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辨识过程中遇到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描述不准确、辨识程度如何掌控、三种时态和状态的运用、重大危险源的确定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对标准要求的理解和具体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
ISO14001标准4.3.1条款要求:“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重要环境因素加以考虑。”在标准随后的条款中阐述了如何对重要环境因素进行管理和控制。  相似文献   

11.
GB/T24001-2004/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4-3.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规定:“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a)识别适用于其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环境因素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应遵守的要求.并建立获取这些要求的渠道:b)确定这些要求如何应用于组织的环境因素。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这些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加以考虑。”笔者想针对4-3.2a)和b),尤其b)的理解谈谈自己的认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当今社会,环境因素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不约而同地提高了对环保的监测力度,不断开发和发展有机绿色产业,以改善我们的生态环境,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此时代背景要求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指出目前环境监管体系所存在的问题,探讨完善环境监管体系的方法,以期提高环境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3.
本书根据ISO19001:2000、IS014001:2004、GB/T28001:2001标准编写,书中分析了建筑行业的特点及三体系的特点;阐述了体系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可以整合的要求;描述了体系整合的原则、方法和步骤,给出了完整的整合管理手册及全套程序件和部分三层次件(包括本行业通用的制度、法律法规目录、环境因素和不可承受的风险清单);阐述了整合体系的运行要求及认证审核要求,可供建筑企业、认证咨询人员使用,具有较强的操作性。由中国计量出版社出版,预计2005年8月下旬出版。  相似文献   

14.
飞机温度环境适应性要求分析和确定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环境适应性要求包括装备寿命期要遇到的各种重要环境因素作用的综合性要求,准确的环境技术要求对装备的研制和使用中的环境适应性水平都有着决定性意义.介绍了飞机环境技术要求的内涵和编制该要求时应遵循的原则,详细阐述了飞机温度环境适应性要求及其分析确定技术和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在第七讲中,我们介绍了产品设计的开发过程。在第八讲中,我们将继续介绍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如何将环境因素整合到产品的设计过程中。介绍整合环境因素所需要使用的工具和策略等内容,满足环境要求的设计工具和技术能够帮助设计人员就重要的设计参数做出决策,对最终产品的设计方案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从环境因素和环境影响的两种因果关系——直接因果关系和间接因果关系入手讨论环境因素的识别,提出对环境因素识别时应同时兼顾具有直接因果关系和间接因果关系的环境因素才能保证识别的充分性。  相似文献   

17.
巩青歌  石福丽 《装备环境工程》2014,11(5):97-102,118
目的研究器材类武警装备环境适应性评估模型。方法通过分析武警装备环境适应性要求类型及特点,提出器材类武警装备环境适应性评价因素集,分析环境因素的影响特征,基于历史数据和问卷调查确定各环境因素影响的隶属函数。结果建立了考虑时间的器材类武警装备环境适应性模糊综合评估模型。结论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模型合理,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8.
本文总结了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工作的经验,在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的策划、识别评价方法的选择、环境因素识别和更新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9.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是环境管理的基本方法.通过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找出与环境有关的管理点(环境因素),评价出环境管理需要管理的重点(重要环境因素),制定方法(目标指标方案或运行控制)加以控制和改善.这就是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和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荆门分公司洪湖输油处有5个输油站,每站2台加热炉.根据测厚数据和现场目测,10台加热炉对流管及弯头、集合管壁厚腐蚀减薄达不到安全生产要求,需要进行检修.检修加热炉时,另一台加热炉处于备用或停运状态,吹扫管线无蒸汽源,因此施工现场位于重点要害监控部位.在检修施工中,我们严格按照HSE管理体系文件中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程序>和<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程序>的要求,严格执行HSE管理程序,不断完善管理内容,逐步形成了较为实用的检修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