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目的研究破解高寒地区雷达装备保障问题的对策。方法采取查阅文献、实地查看、实装操作等方法分析研究高寒地区环境对雷达装备保障的影响。结果从打牢基础、精心保障;未雨绸缪、超前保障;紧贴实战、专项保障;机关指导,高效保障四方面,提出了破解高寒地区雷达装备保障问题的对策。结论高寒地区环境因素影响降低了雷达装备环境适应性,降低了其原有的作战效能。研究分析结果将对预防高寒地区雷达装备故障、延长装备服役年限,提高装备保障水平和作战能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某炮弹地面制导装备维修器材平战一体化保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初步探讨某炮弹地面制导装备维修器材的平战一体化保障。方法结合平、战时维修器材消耗规律、修理任务分工、保障形式、保障要求等方面的差异,对维修器材平、战时的储备、保障等环节进行分析。结果建立了平战结合的维修器材标准,平战结合的维修器材储备模式和平战结合的维修器材保障手段。结论为建立灵活、高效的维修器材保障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保障装备高原环境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提高保障装备高原保障效能。方法运用环境工程理论,从研究对象、环境特点、影响分析、适应性要求、评估和设计方面研究装备高原环境适应性问题。结果通过研究发现,环境指标已突破了原先的设计界限,环境因素将制约保障装备保障效能的发挥。结论通过对保障装备系统性的适应性评估,为环境适应性设计提供了依据,对提高装备的高原适应能力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战场环境下装备保障信息系统安全风险与防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宇明  耿斌 《装备环境工程》2015,12(2):91-94,124
目的研究战场环境下装备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方法从装备保障及装备保障信息系统的概念、分类和复杂战场环境下装备保障信息系统所面临的安全威胁入手,依照五分法把装备保障信息系统安全风险划分为5个等级,推导出风险评估模型,提出实施装备保障信息系统安全防护的技战术策略。结果战场环境下,为确保整个作战进程中装备保障活动安全、有效、稳定地进行,装备保障信息系统防护必须遵循统一协调、综合利用的积极防护原则,采用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加以应对。结论通过积极探索和发展装备保障信息安全与防护理论,找准战场环境信息防护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了装备保障信息安全防护策略,加强装备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最终提高我军装备保障信息系统的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5.
通用航空的空管运行保障能力直接影响通用航空飞行安全,因此规范通用航空空管运行保障、细化运行保障标准、增强其指导性和操作性具有重大意义。通过调研国内外有关通用航空空管运行保障能力建设情况,研究现有规范性文件,建立了通用航空空管运行保障评估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分析构建了针对通用航空空管运行保障的灰色层次评价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及各指标权重可靠;根据评价结果提出通用航空空管运行保障分类的建议,以为通用航空空管运行保障规范的制定和完善提供更为具体、可行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广州亚运会对水环境质量保障提出较高的要求,水环境监测是水环境质量保障的重要一环,本文在全面分析了广州亚运会所面临的水环境质量压力和水环境监测所遇到难度,从监测环节和保障环节介绍了广州亚运水环境质量保障监测系统的建立思路、组成和特点,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确保系留气球在使用与维修过程中能提供与其相匹配的保障资源。方法根据使用与维修工作分析的特点,分别采用确定保障工作项目、细化保障工作、确定保障资源、汇总资源的步骤进行分析,最后进行综合分析确定系留气球所需的保障资源。结果通过该方法在实际研制型号中的运用,给出了系留气球使用与维修工作分析的流程、数据记录、以及保障资源汇总的具体要求和方法。结论使用与维修工作分析可解决系留气球所需保障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与科学性,适用于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8.
信息化战场环境下装备精确保障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装备保障当前所面临的信息化战场环境,阐述了信息化战场环境下装备精确保障的必要陛,对装备精确保障的概念进行了新的界定,分析了装备精确保障的内涵,对装备精确保障的实现方法进行了辩证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信息化战场环境下实现装备精确保障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为了减少机坪保障车辆的不安全事件,本文在分析某机场近7年机坪保障车辆的不安全事件的基础上,对影响保障车辆不安全事件的人为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并运用HFACS理论,构建了一种改进的适合分析机坪保障车辆不安全事件的HFACS差错模型成因分类框架;同时,鉴于保障车辆不安全事件统计数据较少、原因划分模糊等特点,选择灰色关联分析法,以驾驶差错为例,对驾驶差错与差错成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计算了机坪保障车辆不安全事件成因的关联度,确定了机坪保障车辆事故各成因的重要程度,并得出影响驾驶差错的主要成因排序为:问题未纠正彻底、监督违规、培训不足、排班不合理、机坪噪音大、车辆服务的顺序发生变化等;最后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对加强机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信息化战场环境下装备精确保障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装备保障当前所面临的信息化战场环境,阐述了信息化战场环境下装备精确保障的必要性,对装备精确保障的概念进行了新的界定,分析了装备精确保障的内涵,对装备精确保障的实现方法进行了辩证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信息化战场环境下实现装备精确保障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河北环境保护》2008,(5):F0003
4月17日至25日,国家环保部张力军副部长及迎奥运空气质量保障工作检查组先后对我省廊坊、保定、石家庄等涉奥城市的迎奥运空气质量保障工作进行了检查。检查组与省政府就检查情况进行了座谈,并对我省迎奥运空气质量保障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省政府孙瑞彬副省长参加了座谈会。  相似文献   

12.
从野战气象装备保障的实际出发,简要、定性地分析了野战气象装备当前所面临的电磁环境,提出了野战气象保障分队必须强化野战气象装备指挥、维修、器材供应及防护等"四个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野战气象装备保障建设和准备需把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基于HLA的建模仿真技术在装备保障仿真领域中的应用,促进大规模装备保障仿真建设,分析了HLA FEDEP的开发步骤,并利用多种建模方法和工具,通过弹药供应保障实例,详细开发和设计了弹药供应保障联邦对象类、交互类以及对象类之间的交互等,实现了FEDEP在装备保障仿真的应用,为下一步开发FOM/SOM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绿色奥运”是申办北京奥运会时我国承诺的三大奥运主题之一,也是北京奥运会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我省环绕京津,秦皇岛又承担着奥运赛事,做好奥运空气质量保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我们必须肩负特殊的责任。我省在做好奥运空气质量保障方面,始终把奥运空气质量保障工作作为重要而紧迫的政治任务来抓,出色圆满地完成了国家和省委、省政府下达的各项。奥运环境保障任务,本刊专程采访了河北省迎奥运空气质量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马永贤副处长。  相似文献   

15.
2014年8月南京青奥会的成功举办,留下了一笔丰富的物质遗产和精神遗产.青奥会环境保障目标全部实现,通过对筹备和运行期间环境监测工作的成功经验进行思考,总结出青奥环境监测保障:在组织架构上,四级监测保障团队要高效协作;在工作制度上,形成了例会制度、值班制度、协调制度和采访制度等;在保障管理上,确立工作程序、制定应急、统筹安排资源和落实保障经费.基于上述分析阐述了青奥保障期间南京市监测系统的工作机制,以期为其它城市举办大型国际赛事所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为切实做好奥运环保保障工作,6月24日,由42名人员组成的7个省奥运环保保障督导组,分别开赴石家庄、保定、唐山、秦皇岛、廊坊、承德、张家口等七个涉奥城市,开始了为期3个月的全省奥运环保保障专项督导工作。  相似文献   

17.
大型盛事空气质量保障工作初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中国举办的大型盛事越来越多,但同时由于近年来环境空气质量问题日渐突出,大型盛事的空气质量保障工作越来越重要。近些年来,全国各地在大型盛事空气质量保障工作上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尤其是大连市在十二运期间环境空气质量保障工作上开创许多先进做法,为大型盛事空气质量保障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以大连市十二运空气质量保障工作为例,介绍了大连市的典型做法及空气质量保障工作成效,初步探索了中国大型盛事空气质量保障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8.
高原环境对保障装备的影响及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8,他引:3  
高原地区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对保障装备的保障及其功能的发挥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通过对高原地区的环境特点进行分析,对保障装备按照其性能受高原环境影响的程度进行分类,分析了各种高原环境因素对保障装备各系统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提高保障装备各分系统高原环境适应性的应对措施,进一步强调了环境适应性研究在装备保障中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19.
着眼于探究导弹装备技术保障中面临的复杂电磁环境问题,阐述了复杂电磁环境的涵义,分析了导弹装备技术保障工作中的复杂电磁环境产生机理和复杂电磁环境对导弹技术保障工作的作用形式,最后从导弹装备设计生产、导弹装备工作环境以及导弹装备业务训练3个方面,提出了在复杂电磁环境下进行导弹技术保障工作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基于高原环境的保障装备适应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寻找和发现现役保障装备在高原保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评估装备的高原工作性能,全面提升保障装备高原环境适应能力。方法依据高原环境特点,全面、准确定量掌握现役保障保障装备在高原环境下的实际性能,找出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高原环境保障装备适应性技术研究。结果从技术措施、调试工艺、各分系统间的匹配这三个方面提出提高保障装备高原环境适应性技术。结论通过适应性技术高原型保障装备可达到功能完备、性能可靠、适应高原环境现役主战装备的保障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