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我国低温地区的城市污水,开展了A2/O工工艺中试研究,考察溶解氧浓度对A2/O工工艺运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A2/O工工艺并延长好氧池HRT,在系统水温为10℃-14℃的情况下可获得良好的污水处理效果。A2/O工工艺中好氧池末端的溶解氧浓度宜控制在2.8mg/L左右,此时的系统平均出水COD、氨氮、总氮和总磷浓度分别为40mg/L、3.8mg/L、13.0mg/L和0.7mg/L,平均COD、氨氮、总氮和总磷去除率分别为92.4%、83.8%、72.7%和87.1%。  相似文献   

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B/Fe2O3共掺杂TiO2复合光催化材料,并用XRD、荧光光谱(F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对粉体进行了表征。XRD显示催化剂以锐钛矿存在的纳米颗粒,硒显示了颗粒的光谱特征,DRS显示掺杂B能极大提高催化剂可见光响应。以2,4-二氯苯酚(DCP)为降解物质,在紫外和可见光下分别研究了复合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掺杂B能使吸收光谱红移至可见光区,而进一步掺杂Fe203大大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  相似文献   

3.
甲基橙是一种较难降解的有机苯环偶氮染料之一,研究其降解性能对其他染料废水体系的降解研究具有普遍参考价值。通过研究Fenton试剂降解甲基橙过程中的H202浓度、Fe2+浓度、反应时间和反应体系pH值对甲基橙降解的影响,确定其最佳降解工艺条件为:当甲基橙浓度为20mg/L、pH值为3、Fe2+浓度为1.5mmol/L、H2O2为32mmol/L时,降解率达到最大值(98.95%)。  相似文献   

4.
微波辐射棉秆制备优质活性炭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研究了以棉秆废料为原料,采用微波辐射氯化锌法制备活性炭的可行性,探讨了微波功率、活化时间及氯化锌浓度对产品活性炭各项指标的影响。得到了微波辐射氯化锌法制备活性炭的最佳工艺:微波功率560W、活化时间6min、氯化锌浓度50%。用此工艺条件制得的活性炭碘吸附值:1030.2mg/g、亚甲基蓝脱色力180mL/g、得率36.82%。工艺所需活化时间为传统方法的1/36,产品活性炭吸附性能超过了国家一级标准。该工艺方法为农村棉秆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找到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氧化法处理水中酚的研究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氧化法处理含酚废水的方法有化学氧化法即臭氧氧化法、Fenton试剂氧化法等,酶催化氧化法以及光化学氧化法即光敏化氧化、光催化氧化法等;分析了它们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即臭氧-生物活性炭、臭氧辐射、臭氧-H2O2技术,水溶性酶制剂连接到固体载体上制成固化酶,H2O2-BAC、O3-H2O2-BAC联用技术等。  相似文献   

6.
费通法治理糠醛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Fe2+提高过氧化氢氧化能力的方法称为费通法,即Fe2+— H2O2法。使用费通法处理糠醛废水,可明显改善糠醛废水的可生化性。试验结果表明:当初始pH值小于3、Fe2+投加量为H2O2/Fe2+=6时,CODCr去除效果最好;双氧水投加量H2O2/CODCr值为0.5~2.0时,CODCr去除率可达到50%~75%,处理后废水的可生化性明显提高,BOD5/CODCr由0.15升至0.3以上。  相似文献   

7.
温室气体CO2的减排问题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火电行业是CO2排放量的主体。燃煤电厂实施碳减排和碳零排放是走向清洁能源必由之路。目前,燃煤电厂实施CO2的减排主要是从常规燃煤电厂烟道气分离CO2,其中,电厂CO2捕集技术路线主要包括燃烧后脱碳、燃烧前脱碳、富氧燃烧以及化学链燃烧技术。  相似文献   

8.
介绍煤基电厂CO2排放的特征,并从燃烧前、燃烧后和富氧燃烧三个方面介绍了CO2捕集技术的特点。通过分析国内外煤基电厂CO2捕集技术的发展现状,提出我国煤基电厂CO2捕集的主要问题,指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电厂CO2捕集发展方向。最后对我国全面开展煤基电厂CO2捕集技术基础研究和工业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简单论述硅藻土的特性及其作为催化剂载体的特性的基础上,论述了以硅藻土为载体,添加单一的Ti O2、Fe2O3或一些混合物质所制备的复合催化剂在处理染料废水、有机废水、含重金属废水以及含甲醛废气的应用,并展望了该类复合催化剂在制备工艺、材料选取、处理范围以及处理效果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采用厌氧-缺氧-好氧生物脱氮工艺(简称A^2/O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的工程设计和运行基本情况,并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