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在钻井过程中,有时会遇到硫化氢(H2S)污染钻井液.H2S主要来自含硫地层,也可因某些磺化有机处理剂以及木质素磺酸盐在井底高温下分解而产生.H2S不但对人有很强的毒性,在其浓度为800mg/L 以上的环境中停留就可能导致死亡,而且对钻具和套管有极强的腐蚀作用,尤其对高强度钢的腐蚀可以说是灾难性的.因此,当H2S污染严重时,只有及时地通过化学方法清除它,才能保证人员的安全及钢材不受损害,才能保证钻进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2.
炼油厂酸性水注碱汽提新工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提出了一种对炼油厂含硫含氨废水处理的新工艺,一般炼油厂处理这类废水的方法都是采用单塔或双塔汽提工艺,以脱除废水中的硫化氢和氨,H2S的脱除率较高,但废水中的NH3-N仍有80-300mg/L。本文重点介绍了这种部分残存NH3-N的形态分析,并针对其固安铵含量,等当量注入苛性碱,使酸性废水中的NH3-N含量直接降至30mg/L以下。  相似文献   

3.
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型硫化氢清除液(自行研发的SJ-1型清除液、2.5 mol/L甲基二乙醇胺(MDEA)水溶液、2.0 mol/L络合铁水溶液和纯水)对受限空间内硫化氢气体的清除效果;研究了硫化氢初始浓度、进气流量等因素对清除性能的影响规律;系统评价了SJ-1型清除液对受限空间内高浓度硫化氢气体的清除效果。  相似文献   

4.
氧化铝厂硫化氢废气燃烧法处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平  王学谦 《环境工程》2001,19(2):27-29
用燃烧法处理氧化铝厂的硫化氢废气 ,H2 S转化SO2 的转化率接近 10 0 % ,H2 S燃烧过程热量可自求平衡 ,H2 S经燃烧后用氧化铝厂赤泥附液吸收 ,SO2 吸收效率大于 98% ,当H2 S浓度低于 4 3%时直接用赤泥附液吸收 ,H2 S吸收效率达 90 2 % ,排气浓度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二级标准 (GB16 92 7 1996 )。  相似文献   

5.
一种新型"Turn-on"荧光探针用于硫化氢可视化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硫化氢(H2S)是表征水体污染的重要参数之一,对其进行快速、有效地检测十分重要.荧光检测法由于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以2-(2'-羟基苯基)苯并咪唑为荧光团,基于H2S的亲核性,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检测H2S的荧光探针.该探针与H2S作用后,荧光强度随H2S浓度的增加逐渐增强,颜色由淡黄色变成紫色,因此能够进行可视化检测,可视化检测限为3μmol·L-1.探针的最佳激发/发射波长为320/460 nm,对H2S表现出了良好的选择性和很快的响应速度(5 min),在较宽的p H(6~9)范围内,仍然表现出较好的荧光性能,荧光检测限为6μmol·L-1.该探针为H2S的检测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硫化氢中毒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为无色气体,有臭鸡蛋味.化学式H2S.分子量34.08.相对密度1.19g/L,比空气重.熔点-82.9℃.沸点-61.8℃.蒸气压2026.3kPa(25.5℃).易溶于水,亦溶于醇类、石油溶剂和原油中.  相似文献   

7.
基于16S rDNA的PCR-DGG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技术研究了倒置A2/O(anoxic-anaerobic-aerobic)工艺处理染织废水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从兼氧、厌氧和好氧区共取6个不同处理阶段的样品,测量了不同处理阶段样品的COD、pH、NH4+-N、H2S、总磷(TP)、污泥含量(TS)、色度及其脱除率,并分析了这些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COD在处理后期降到了145mg·L-1,NH4+-N的脱除率可达到85%,硫化氢的去除率达到了90%以上,磷的脱除率可达80%以上,TS处于逐渐升高的趋势,色度的脱除率达到65%.DGGE图谱显示,好氧处理阶段的微生物多样性明显比兼氧处理和厌氧处理的阶段的要丰富.  相似文献   

8.
石油集输系统中硫酸盐还原菌的分布和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罗丽  刘永军  王晓昌 《环境科学》2010,31(9):2160-2165
分别用亚甲蓝比色法、MPN法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方法,研究中国长庆油田(陕北)石油集输系统中原油和水样中H2 S的分布以及硫酸盐还原菌(SRB)的分布和多样性.结果表明,从油井井口经石油计量站再到石油综合处理站的集输系统中,原油中H2S的含量依次为105.80、99.70、24.57 mg.L-1;SRB的数量依次为98、300、680 CFU.100 mL-1.水样中H2S的含量依次为1.13、2.80、3.49 mg.L-1;SRB的数量依次为9 500、40 000、76 000 CFU.100 mL-1.集输系统中水样中SRB的数量平均为原油样品的100倍以上.原油井口中高浓度的H2S抑制了SRB的生长,SRB数量较少;随着H2S浓度的降低,抑制作用削弱并消失,使集输系统中SRB的数量逐渐增加.水样中H2S初始浓度较低,SRB数量较多,系统中H2S的含量随着SRB数量的增大而逐渐增多.由16S rRNA基因的序列分析表明,能够同时在水样和原油样本中检测到与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naceae sp.)以及脱硫球菌属(Desulfococcus sp.)相关的SRB基因序列.但是,在水样中能够检测到与脱硫念球菌属(Desulfomonile sp.)、脱硫弯杆菌属(Desulfotomaculum sp.)和脱硫八叠球菌属(Desulfosarcina sp.)相关的SRB基因序列,而在原油样本中未检测到.在石油集输过程中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水样和原油样品中SRB的多样性都有一定的增加.  相似文献   

9.
含硫污水汽提装置设计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述我厂主要加工任丘原油,自实现了常压渣油催化裂化新工艺及分馏塔顶采取注氨措施以来,含硫污水中硫化物及氨氮含量一直较高,PH 值达9以上。一九八三年污水氧化脱硫装置投产后,未能完全满足工艺要求。一九八四年又建了一套含硫污水单塔加压汽提装置,因未上抽氨设施,所以只能脱除 H_2S。含硫污水中硫  相似文献   

10.
中石油东部炼油企业设备腐蚀与控制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原油炼化过程中对设备与管道造成的腐蚀破坏作用,分析了主要腐蚀性介质单质硫、硫化氢、环烷酸及HCl+H_2S+H_2O体系的来源、形成机制、腐蚀机理,介绍了中石油东部七个石化企业所加工原油的含硫、含盐和含酸情况,依据炼油流程分别对比阐述了这些企业的原油脱盐脱水、常减压蒸馏、催化裂化、加氢裂化、延迟焦化和其他流程中主要设备和管道的腐蚀与控制现状,并提出了中石油炼化企业和相关的研究机构今后在这方面的研究与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11.
金属改性碳脱除黄磷尾气中的H_2S和PH_3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综合利用黄磷尾气中的CO,通过钢瓶配气及气相色谱GC-14C测定的方法,研究了Cu2+和某金属离子Mn+改性碳脱除黄磷尾气中的PH3和H2S的相关问题。结果表明:实验范围内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95℃,浸渍液浓度0.3mol/L,粒径3.5mm,氧含量1%,焙烧温度300℃和气体流量0.4L/min;再生方案对含磷物质的再生效果基本可行,对含硫杂质的再生不甚理想;工厂中实际黄磷尾气实验证明该净化方法实用可行;建立的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金属改性碳上吸附催化反应后PH3和H2S的出口浓度。  相似文献   

12.
水煤气中硫化氢在燃烧时会转变成二氧化硫,对环境产生污染。文章采用厌氧生物滴滤塔法对冷煤气进行脱硫处理。因煤气对氧的严格限制,通过设计生物滴滤塔,经挂膜驯化后在厌氧条件下对浓度在1~5 g/m3左右的硫化氢进行脱除处理,考察滴滤塔运行条件对脱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挂膜25 d后,生物滴滤塔达到稳定,喷淋液pH值为2.23,ORP值为283 mV,溶解氧为0.4 mg/L,对溶液中硫离子氧化效率达到94%。滴滤塔在液气比0.15,空塔气速0.088 m/s,pH值5.0~7.0,填料高度为82 cm,塔温为25~30℃左右时,达到较优的运行条件,此时该滴滤塔对以CO、CO2、H2和1 940 mg/m3H2S组成的模拟水煤气的脱硫效率达91.2%。  相似文献   

13.
Fe/Cu体系湿式催化氧化一步高效脱除H2S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提出了Fe/Cu体系室温湿式催化氧化一步高效脱除H2S废气的新方法,阐述了反应机理、实验装置和工艺流程;考察了Fe3+、Cu2+浓度和H2S入口浓度对H2S脱除效率的影响及Fe3+、H+与添加剂NaCl浓度对CuS氧化浸出的影响,分析了Fe3+、Cu2+、H+浓度和废气中O2含量对fe3+、Cu2+再生的影响;并进行了综合实验.结果表明,当废气中O2体积分数为5%时,新方法中含40g·L-1Cu2+及80g·L-1Fe3+的吸收体系即能对体积分数为1000×10-6的H2S废气100%稳定脱硫,体系除消耗O外,过程不消耗任何原料,不产生二次污染,体系无降解问题.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Zn/Fe体系湿法催化氧化脱除沼气中H2S新工艺,阐述了反应机理、实验装置和工艺流程,考察了各单因素操作条件对H2S脱除效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综合条件实验,脱硫效率都维持在99.6%以上,净化后沼气中H2S含量低于国家标准。过程不消耗任何化工原料,不产生二次污染,体系无降解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炼油加工能力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石化企业开始加工进口原油和高含硫原油,以提高生产能力,降低成本。高含硫原油的加工给安全生产带来了隐患,硫化氢中毒死亡事故频繁发生。本文就某石化公司发生的一起严重硫化氢中毒死亡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止硫化氢中毒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了将人类活动排放的含有甲烷的废气用于聚-β-羟基丁酸酯(PHB)合成过程,以M.trichosporium OB3b为菌种,考察硫化氢(H2S)和甲硫醚(DMS)对甲烷氧化菌生长和PHB合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H2S浓度高达2 500μmol/mol时对甲烷氧化菌生长及甲烷单加氧酶(MMO)活性基本无影响,含H2S时的PHB含量和产率比无H2S时高,甲烷氧化菌经H2S培养后PHB合成能力增强。然而,DMS浓度为200μmol/mol时即可明显抑制甲烷氧化菌的生长及MMO活性。在DMS存在条件下,PHB含量和PHB产率都明显降低,经DMS培养后甲烷氧化菌的PHB含量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17.
在海上原油外输作业过程中,外输软管的主要作用是将原油从FPSO输送到穿梭提油轮,为了降低因外输软管内外压力突然异常所导致的原油泄漏风险,不同类型外输软管需要配套使用不同类型的断开式联轴节(Breakaway Coupling)。  相似文献   

18.
在pH值5.9~6.1,吸收液浓度≥1 mol·L-1的条件下,分析了模拟烟气的NOx氧化度、O2和SO2浓度,以及添加液相S(Ⅳ)氧化抑制剂Na2S2O3对SO2、NOx吸收脱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可高效吸收脱除SO2和NO2,但对NO的吸收脱除效率几乎为0,因此,NO氧化是其吸收脱除NOx的前提.吸收液S(Ⅳ)浓度是影响NO2脱除效率的关键因素,气相O2浓度越高或SO2浓度越低,吸收液S(Ⅳ)浓度降低越快,继而使NO2吸收脱除效率降低越快.通过添加S(Ⅳ)氧化抑制剂S2O23-到吸收液,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其氧化,从而延缓NO2吸收脱除效率的降低.  相似文献   

19.
宁平  王学谦 《环境工程》2001,19(2):27-29
用燃烧法处理氧化铝厂的硫化氢废气,H2S转化SO2的转化率接近100%,H2S燃烧过程热量可自求平衡,H2S经燃烧后用氧化铝厂赤泥附液吸附,SO2吸收效率大于98%,当H2S浓度低于4.3%时直接用赤泥附液吸收,H2S吸收效率达90.2%,排气浓度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二级标准(GB16927-1996)。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采用FeCl3·6H2O、ZnCl2和环丁砜(TMS)复配形成的Fe/Zn-TMS体系脱除催化裂化(FCC)干气中的H2S,并用30%H2O2氧化再生Fe/Zn-TMS体系.同时,研究了各活性成分比例、吸收液体积浓度、吸收液pH值等对脱硫效率的影响,以及H2O2用量、吸收富液pH值对Fe2+氧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FeCl3·6H2O)∶n(ZnCl2)∶n(TMS)为0.45∶0.55∶1,吸收液pH为0.75,体积浓度(W)为50%的条件下能长时间高效脱硫,最高脱硫率达99.9%;在n(Fe2+)∶n(H2O2)为2∶1,吸收富液pH为0.65的条件下,Fe2+氧化率达96.7%.体系可循环使用3次,且能耗低、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