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4 毫秒
1.
数字     
<正>8283起3月1日起,浙江严管严惩8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现已处罚各类行为近11万起。在此次行动中,争议最大的便是处罚非机动车行人闯红灯、行人过马路不走人行横道两类情况。浙江省此次规定,行人只要被交警现场查获到有闯红灯和过马路不走斑马线行为便会被处罚5至20元,并且为此投入大量的警力,范围之大、处罚之严在全国来说尚属  相似文献   

2.
上海金桥镇与浦东交警、专业机构共同研发了“行人闯红灯自动监控报警系统”,一旦行人闯红灯,该系统就会不停发出语音提示,同时电子屏幕上即时播放行人违法的抓拍图,可实现24小时全天候监控、记录、统计和分析,对规范行人过马路的交通行为、降低行人乱闯红灯引发的交通事故和提高市民交通安全意识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美国人良好的公德似乎总被中国人羡慕,譬如说,美国人很注意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不闯红灯.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在美国,闯不闯红灯还要看是车是人,无论何时,汽车都不能闯红灯,但行人却有闯红灯的"绝对自由",比如,在纽约这样拥挤的大城市里,行人也常常乱穿马路.  相似文献   

4.
美国人良好的公德似乎总被中国人羡慕,譬如说,美国人很注意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不闯红灯。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在美国,闯不闯红灯还要看是车是人,无论何时,汽车都不能闯红灯,但行人却有闯红灯的“绝对自由”,比如,在纽约这样拥挤的大城市里,行人也常常乱穿马路。不过,总体来说,美国确实没有什么行人闯红灯,其原因有二,一是大多数人都开车,除了在闹市,行人本就不多;二是大多数非闹市区车道都是为车设计的,车速快,行人实在不敢冒这个险。但中国人却常冒险。有个笑话,一个中国人因在美国过马路时闯红灯,被美国女友甩了,说你连红灯都敢闯,还有什…  相似文献   

5.
<正>前些年,有很多网友将我国部分行人集体闯红灯的现象调侃为"中国式过马路",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虽然这个当年的"流行语"现在已没那么"流行",而且通过各地交通管理部门的努力,这种现象目前已大幅减少,但对于其折射出的诸如管理手段不完善、行人安全意识及规则意识淡薄、很多人易受从众心理影响而放弃"底线"等种种问题,安全工作者仍应始终给予足够的关注与重视,特别是要重视企业中存在的"中国式过马路"现象。  相似文献   

6.
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采用行为观测方法研究了上海市小学生的交通行为特征。采用视频观测小学生过街,对行为特征进行编码,利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研究行为特征规律。研究发现整体上小学生安全过街行为表现很差,在路边正确位置等待和正确左右观看两方面表现尤为欠缺。研究特别对小学生过街行人组合(一人、结伴、家长陪同)、路口过街方式(一次过街2、次过街)和性别对其交通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发现过街行人组合显著影响等待位置、是否闯红灯、是否正确左右观看,路口过街方式显著影响等待位置、是否闯红灯、是否正确左右观看、有无不良交通行为,小学生的性别对过街时的交通行为无显著影响。因此对小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需要针对小学生交通行为特征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研究摩托车驾驶员闯红灯的行为意向。设计调查问卷,获得160份有效样本;采用最优子集法筛选TPB基本变量、扩展变量和人口统计学变量,得到包含态度、危险认知、过去行为、预期情感、是否有汽车驾照和是否发生过交通事故等6个变量的最优子集;使用分层回归分析最优子集对闯红灯行为意向的解释能力,并提出相应的交通安全干预措施。结果表明:该子集可以解释闯红灯行为意向方差的29.6%,态度对闯红灯行为意向有最显著的正向影响,危险认知对闯红灯行为意向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过去行为和是否有汽车驾照在显著性水平为0.1时也对该意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应重点从纠正摩托车驾驶员对闯红灯的态度、提高危险认识和加强交管部门监管等方面,制定安全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声音     
背景:2012年12月11日,北京朝阳区民警在某路口对“中国式过马路”行为(不看红绿灯,凑一堆人就走)进行集中整治。仅半小时就查处了19名闯红灯的行人,并每人罚款10元。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水平,以计划行为理论(TPB)为框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外卖配送员闯红灯(RLR)行为。以t检验确定不同特征人群心理变量均值的差异性;采用分层回归和基于人口变量的分组回归方法,分析TPB基本变量、扩展变量及人口变量对闯红灯行为意图的解释能力。结果表明:对于不同教育程度的外卖配送员,在所有变量中,仅交通环境对其闯红灯行为意图具有显著影响;所有变量可解释闯红灯意图的总体方差为57. 3%~69. 6%,态度、示范性规范、从众倾向、交通环境以及教育背景和从业时间是外卖配送员闯红灯行为意图的显著影响因素,其中,态度对闯红灯行为意图的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上海一位女硕士因过马路闯红灯,又不接受交巡警纠导和处罚,还态度蛮横,谩骂执法人员,结果进了拘留所。此事经媒体曝光后,女硕士对自己藐视法律的行为深感惭愧,觉得无颜面对同事,于是黯然辞职。只因过马路闯红灯这等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建筑行业非正式群体安全氛围对建筑工人行为的影响,基于已有文献,结合人际关系理论和群体动力学理论,构建非正式群体安全氛围与建筑工人安全行为的影响机制模型。通过问卷回收和筛选,得到有效问卷465份,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和Bootstrap法进行实证研究和假设检验。结果表明:非正式群体安全氛围显著正向影响建筑工人安全行为;非正式群体自发形成的行为规范以及建筑工人的个体行为意向在非正式群体安全氛围与建筑工人安全行为之间发挥显著中介作用。从结果来看,要想降低建筑行业事故率,对于在建筑行业中所形成的非正式群体因素不容忽视,且应该时刻关注建筑行业中的非正式群体行为规范,并积极引导非正式向正式靠拢,改变建筑工人个体不正确的行为意向,才能进一步减少建筑行业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为整治非机动车辆以及行人闯红灯行为,山西省临汾市一交警对骑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等闯红灯者,给予抄写100遍交规中"红灯停、绿灯行"的处罚。此事引发舆论关注。闯红灯问题,一直是一线交通管理的"顽疾",不少人法律意识淡薄,由行人、自行车违法导致的交通事故频发。对此,基层交警和交管人员频出"怪招"。而这次"罚抄写"的执法行为,实际效果如何?公众怎么看?是否合理、合法?闯红灯罚抄写,因何出此"怪招"?  相似文献   

13.
新的交通法规出台已有一个多月了,白天大多数行人能遵守交通法规,可是在夜幕降临时,不少行人开始把马路当作自家庭院,有的行人对红灯视若无睹,有的行人大摇大摆过马路。凡此种种,构成漠视交通安全的行为。希望行人在任何时间都要遵守交通法规,毕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相似文献   

14.
将SOR理论引入个体安全行为研究领域,探讨了情绪智力与具身认知对施工人员安全行为的影响机制和效应.分别从企业、组织及领导者3个层面选取安全氛围、非权变惩罚及道德领导作为外在刺激变量,以情绪智力及具身认知为中介变量,对来自建筑业施工人员的357份问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安全氛围和道德领导对施工人员情绪智力与具身认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非权变惩罚则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施工人员情绪智力与具身认知对其安全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两者在SOR模型中发挥着完全中介作用.研究结果不仅证实了 SOR理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行为预测理论,还弥补了以往研究中忽视个体情绪与认知双重作用对施工人员安全行为影响的缺陷,进而为施工企业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人员安全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凑够一撮人就走,和红绿灯无关"的"中国式过马路",从去年开始就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为了破解这一城市交通管理的顽症,各大城市管理者也是费尽心思。浙江省推出的一系列治理举措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今年年初,浙江省政府把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列为2013年十大为民办实事之首位,而严管行人闯红灯、酒后驾车、违法停车等8类影响交通秩序的违法行为是治堵迈出的第一步。浙江省公安厅将其作为2013年的"一号行  相似文献   

16.
<正>相信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行人在道路交通事故中,都是属于弱势群体,涉及行人的交通事故,其他方面一般都要负有主要责任,但广东省中山市的这起行人闯红灯事故,给所有看手机的低头一族敲响了警钟。日前,这起行人未按交通信号灯提示横过马路造成的法律纠纷,在中山市第一法院依法宣判,肇事行人被以交通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缓刑1年。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升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从社会网络的视角分析了施工组织非正式网络的结构特征对组织安全行为的影响关系,构建了施工组织非正式网络结构特征、安全沟通和组织安全行为的理论模型,实证分析了91个施工组织非正式网络的结构特征,使用多层回归分析的方法验证了上述模型。结果表明:网络密度对组织安全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安全沟通在密度与组织安全行为的关系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出度中心势对组织安全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安全沟通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入度中心势对组织安全行为没有显著影响,安全沟通没有起到中介作用;中间中心势对组织安全行为没有显著影响,安全沟通没有起到中介作用;平均路径长度对组织安全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安全沟通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聚类系数对组织安全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安全沟通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行人违章过街行为心理成因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深入了解行人在交叉口违章过街行为,调查影响行人在长周期信号控制交叉口违章过街的心理成因,采用计划行为理论(TPB)制作了行人违章过街心理行为问卷。利用此问卷,对上海居民进行过街违章心理研究,得到250个覆盖各年龄层的有效样本。信度效度分析验证了行人违章过街心理行为问卷能够用来解析行人的违章过街心理成因。在对问卷中自述违章过街行为和心理要素的聚类分析筛除明显隐瞒自身违章过街行为的行人后,对心理要素和现实行为违章行为进行判别分析。结果表明:问卷中2个TPB的心理要素:知觉行为控制和行为意向能够用来推测行人的实际违章行为,准确率为73.9%。其中,代表行人对交叉口交通情况和自身时间约束的心理要素知觉行为控制对行人违章行为有关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定量分析信号控制路段行人过街安全性,首先通过实地调查分析行人过街特性;然后提出安全熵概念,在修正传统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基础上构建安全熵模型;借助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影响行人过街危险度主成分求解模型,运用模糊理论划分安全等级,并将模型用于评价南京市儿童医院外一处信号控制路段行人过街安全性。研究表明:绿灯惯性心理和红灯截尾心理是支配信号控制路段行人闯红灯的主要心理;水平截集α越高对安全等级评估越保守,α=9时所得熵值集合可作为安全等级划分依据;实例应用得到南京市儿童医院外一处信号控制路段行人过街安全等级为C级,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20.
红绿灯下     
十字路口,车来人往。每天早上7点半,人们就能看到繁忙的十字路口、靠左边的隔离栏边上,站着个面带笑容、个子不高,却十分壮实的中年男人,他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红绿灯下的行人。每当有人欲闯红灯,便会“瞿”地一声响起,把闯红灯的人惊醒,立即退到马路旁。如果碰到视而不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