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创建绿色环保社区活动的背景为提高城市居民环境保护意识,创造清洁、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保障人民身体健康,2000年青岛市在市内七区开展了以创建10个环保达标街道办事处、100个环保达标居(家)委会和1000个环保达标楼院为主要内容的创建环保达标“十、百、千”活动。通过开展活动,全市涌现出一大批环保达标街道办事处、居(家)委会和环保达标楼院,广大群众环境意识显著提高,生活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人民群众对环保工作的满意率和支持率大幅上升,有力地推动了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环境科学》2010,(3):F0002-F0002
2010年6月5日是第39个世界环境日,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和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在新华广场隆重举行纪念“6·5”世界环境日暨低碳减排·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大型环保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3.
杨伟利  李绍钊 《环境》2005,(8):58-59
广州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广州辖各区创模进展情况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全市创模的整体推近日,本刊记者就海珠区的创模工作采访了海珠区环境保护可尧局长。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我省以及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创建现状阐述了创建环保模范城市的意义、作用以及推动此项工作的措施,通过创建环保模范城市,必将提高城市环境管理水平,促进城市环保工作,改善城市面貌,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5.
赵海林 《环境保护》2011,(13):57-58
2004年建设部决定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基础上,开展创建"生态园林城市"活动.宝鸡市委、市政府立即部署,在全市迅速展开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活动.2006年以来,宝鸡城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的天数连年达到300天以上.先后获得了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等一系列殊荣.  相似文献   

6.
提高环境空气质量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任务,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是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城市新文明的开创性实践活动,广州市将二者很好的结合起来,通过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有力的提升了环境空气质量,打造出一个适宜发展和居住的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7.
论宏观视角的中国城市环境治理制度及其体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经过三十多年的实践和探索,中国创立了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环境"城考"制度、城市创建制度等城市环境治理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是城市政府和排污单位对环境质量负责的行政管理制度。环境"城考"制度是通过实行定量考核,对城市政府在推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中的活动予以管理和调整的一项环境监督管理制度。城市创建制度则包括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环保模范城市、创建生态城市、创建绿化城市、创建森林城市、创建园林城市等一系列治理措施。这些制度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宏观城市环境治理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8.
根据国家提出的城市环境保护“要建成若干个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示范城市”的要求,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自1997年5月开始在全国各城市开展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活动,至今已有17个城市、2个城区先后被命名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区),分别为山东  相似文献   

9.
环境保护是发展问题,也是重要的民生问题。近年来,重庆市坚持发展惠民、环保为民。四大行动致力改善环境质量,创建环保模范城市提升重庆品质,深入基层解决环境问题,为市民描绘出一片蓝天,守护住一库清水,营造了一份宁静,满足了群众期盼,深获群众好评。满足群众期盼全力改善环境质量重庆市委、市政府连续多年将环保  相似文献   

10.
1加快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构建小康水平的环境基础 今年是我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关键一年,要把"创模"作为今年环保工作的首要任务,尤其是在国家提高创模考核指标的形势下,要加快工作进度,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1.
绿色经济与绿色GNP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给出了绿色经济与绿色GNP的科学内涵,论述了其演进过程,提出了构建绿色经济体系的主要对策,其中包括:调整产业结构的力度要不断加强,绿色技术和清洁生产工艺的应用与推广,推进清洁生产和ISO14000认证,研究适应绿色革命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杨珂 《世界环境》2008,(2):69-71
2007年6月,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CEEC)作为代表中国的国家会员组织加入了国际环境教育基金会(FEE).  相似文献   

13.
《环境保护科学》2015,(5):22-25
面对当前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动绿色发展,倡导绿色生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必然选择。文章阐述了绿色生活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分析了绿色生活面临的挑战,介绍了"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团推进"3种推动绿色生活的模式,以期为我国全面实现生产生活的绿色转型提供思路和探索。  相似文献   

14.
单力  李丽娟 《环境》2005,(7):60-63
“一湾江水绿,两岸荔枝红”,那是千年名胜荔枝湾美名的写照。  相似文献   

15.
推行生活方式绿色化,要在人的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消费观念,形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良好风气和社会氛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因此,应该加强生活方式绿色化的顶层设计,完善制度,加大宣传力度以提高公众意识,领导干部和公众人物率先垂范,将绿色化融入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积少成多、变小为大,生活方式绿色化将成为人们的社会风尚和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6.
绿色龙江     
<正>绿色龙江是黑龙江省一家民间自发形成的、非政府、非营利的环境保护类组织。绿色龙江致力于黑龙江流域生态保护和公众环境教育,号召本地社区与公众、政府、民间团体、企业和媒体等共同参与环境治理,推动公民社会发展。2002年底,哈尔滨市的大学生环保志愿者自发形成高校环保社团联盟,并于2005年4月29日在东北虎林园举行正式成立仪式。在发展过程中,绿色龙江坚持以  相似文献   

17.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每况愈下,不仅空气、江河湖海、土壤、生物遭到破坏,就连近地面的大气也变得"高温"难耐。地球变暖了,进而导致地球生态失衡、物种减少……现实的境兄不容懈怠,是到了我们着手解决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8.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环境保护的历史要短得多,几乎是到1972年3月的官厅水库鱼污染事件才理国家高层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绿眼晴     
绿眼睛全称"中国绿眼睛保护组织",是中国最活跃的以"保护动物打击犯罪和促进公众参与环境运动"为使命的民间保护组织之一,于2000年建基中国温州,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并在全国各地建立志愿者团队.与公众一起,以民间力量制衡不公平、不公正的环境公共事务,实现人类的可持续生存是绿眼睛的运动理念,代表公众及保持独立是绿眼睛的重要精神,因此也被比喻为构建和谐社会的"苦口良药"和"制衡利器".  相似文献   

20.
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对我国的产品出口造成很大的冲击,本文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研究了绿色壁垒的产生背景、世界贸易组织和技术贸易壁垒协定(WTO/TBT)的宗旨以及质量进化的层次。在此基础上,提出绿色壁垒的产生源于消费者需求层次的不同,是质量观念的不同,出口产品要适应国外的市场环境,强调适者生存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