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苏鲁皖地区布设的跨“郯庐断裂”定点短水准资料及“霍山窗”内流动水准资料进行整理。根据断层活动速率求解断层形变异常强度,基于其变化特征与本区中强地震的对比研究,发现在研究区域断层活动整体处于断层形变强度较低的背景下局部断层活动异常对地震预测有一定的指示意义,中强地震多发在异常强度加强的年份或者其后,可以视为中尺度时间的...  相似文献   

2.
2014年11月22日在青藏高原东缘的鲜水河断裂带上发生了康定Ms6.3地震。通过分析康定Ms6.3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余震分布特征以及震害基本情况,对比了鲜水河断裂带南东段各次级断裂的全新世活动性特征,认为此次地震的发震断裂为鲜水河断裂带南东段的色拉哈-康定断裂,并初步判断该地震可能为一次强震的原地复发事件。同时,综合地表变形特征及震害特征等情况,认为此次康定地震没有出现具有构造意义的地表破裂,其造成的房屋震害与建筑物结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介绍了处理跨断层水准数据的2种方法,包括断层垂直形变速率合成分析法和断层形变趋势累计率分析法。文中概括了各种方法的特征以及在分析苏鲁皖地区断层活动趋势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以合肥台跨郯庐断裂短水准数据为基础,结合华东地区中强震及安徽地区小震释放能量分析了历史测量资料在地震期间的变化,研究了辅助资料对测量资料的影响,得出:(1)降水虽可能造成敏感地块的断层形变异常,但在区域应力作用断层到一定强度时断层形变异常仍具有一定的前兆意义.(2)华东地区中强地震、安徽地区小震(群)与合肥台断层形变存...  相似文献   

5.
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发生MS6.5地震。通过对鲁甸地震震源机制解、余震分布、断裂组合样式及区域地质构造背景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根据地震等震线长轴衰减方向、震源机制解、震后前期强余震分布样式及地表破裂,判定本次地震的发震构造为包谷垴-小河断裂;根据莲峰断裂、昭通断裂和包谷垴-小河断裂之间的构造组合样式、地表GPS水平运动速率及水平缩短速率的差异性判断包谷垴-小河断裂为同向差异逆冲型捩断层;根据莲峰、昭通断裂带上的地震震源深度分布规律,认为在断裂带下15~20km处地壳物质呈塑性流动状态,在来自大凉山次级块体南东向运动给予的应力挤压下,形成了包谷垴-小河捩断层,并且导致了鲁甸地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汶川地震孕震机理的研究及其对地震预报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大地震突发在现今并不活动的龙门山断裂带上,引起社会及学术界的巨大反响,该地震的孕震机理及如何预报问题更引起广泛关注.本文试图从纵横两个侧面来研究汶川地震发生的机理,即:先利用GPS资料研究地表的变形场,然后运用数值方法对横跨龙门山断裂带的一个剖面进行模拟.文中的计算结果显示:①汶川地震前龙门山断裂带及附近地区地表的主应变率的方位与该区域的地应力方位基本一致,但形变量值很小,表明断层处于闭锁之中;②对地震发生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的结果,显示等效应力及变形能量密度在空间分布由分散状态逐步向龙门山地区集聚,龙门山断裂带上地震复发周期约为3 163年.因此,根据前人的研究结果及本文的研究认为汶川大地震的动力成因可能为:随着印度洋板块对欧亚大陆的不断挤压碰撞,青藏高原隆升后形成的物质东流在向东运动过程中由于受到稳定的四川盆地的阻挡,一部分东流物质在川西地区囤积,造成龙门山隆升;高角度、铲状的龙门山断层面上的正应力随着川西高原的向东运动而不断增大,再加上断层附近介质刚性大,这就导致该断层的闭锁程度增高;但另一方面随着高原东流物质的不断向东运动,龙门山下部地壳囤积的东流物质不断地向斜上方推挤龙门山断层上盘,这样会导致龙门山断裂带上的剪应力越来越大;当剪应力超过摩擦强度时,断层解锁发生地震.最后,针对这种发震机理的新型地震,提出了今后关于地震预报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7.
对安徽及周边地区断层水准观测资料分析认为,郯庐断裂带南段安徽和江苏境内的断层以继承性构造运动为主,伴有幅度较大的波动变化;中段山东境内的断层活动主要反映了季节性变化和构造活动。整体上看,研究区内断层活动速率不高,断层均处于正常活动状态。个别断层垂直形变变化趋势与地球自转有一定的相关性,与区域主压应力轴方位角变化比较一致,这种相关表明其垂直形变变化与区域应力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8.
天水地震台流体异常与汶川8.0级地震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天水台(包括子台)2008年流体资料分析,在汶川8.0地震前天水流体资料短临异常明显,同震效应突出。模拟水氡观测震前1~3月开始出现异常,5个测点基本同步变化,其特征表现为测值迅速下降,然后出现转折,在上升过程中发生地震。数字化水温资料则出现同震效应,表现为水温测值大幅下降或上升,然后在几小时内恢复。数字化水位资料出现了震后效应,表现为测值持续下降,逐渐放缓下降速率,并保持低值未恢复到原来状态。通过总结分析天水台流体资料异常,对天水台及邻区的地震趋势判断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9.
运用小波变换方法分析了跨断层形变观测资料不同尺度的小波变换的细节信号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尺度小波变换分解的细节信号显示出不同的时变特征.当尺度为1时,日均值的细节信号主要为噪声;尺度为2、4时,日均值细节信号主要为非平稳信号;尺度为5、6时,细节信号主要为平稳周期信号;2)每月观测一次和每4月观测一次的跨断层形变资料在尺度为3时的细节信号有较好的年周期特征;3)关中地区垂直形变小波处理结果与测点附近200km左右范围内的中强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口镇-关山断裂2005年最新资料显示异常,应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10.
芦山地震是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一次破裂,其性质为角度较低的逆断层,破裂未通到地表,没有形成连续而规模显著的地震断层,但存在断续的地表形变,如公路10~20 cm的垂直位移等,显示地壳缩短及次级构造的微弱变形。本次地震形成了滑坡、崩塌、地裂缝、砂土液化等地震地质灾害。除了同震形成的滑坡和崩塌,震动和变形造成岩土体的松动和不稳定,震后地质灾害成为灾区潜在的威胁。  相似文献   

11.
地壳形变是地震最直接的伴随现象,在孕震过程中会出现形变前兆的阶段性特征,查阅2003年淮北台、泾县台水平摆及自记水管仪观测原始记录曲线,发现在中强以上地震前后,能记录到“加粗扰动”、“散点”等异常形态。这些信息对于地震研究和地震预测预报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郯庐断裂带庐江段嘉山-庐江断裂位于大别山东侧的山前盆地内,断裂线性特征较明显,沿一系列NNE向长条状低丘边缘展布。本文对该断裂开展了野外调查,为了确定断裂的形迹及其活动性,我们沿长条状低丘边缘进行详细的追索,发现了多个典型的断层剖面,并采集了断层泥ESR年龄样品。3条剖面中断层特征相似,倾角都较陡,沿断面可均见近水平擦痕,显示该断裂是一条倾角较陡的以走滑为主的断裂。结合断层地貌特征、断层泥测年结果及区域内重要断裂的构造对比,认为郯庐断裂带庐江段嘉山-庐江断裂是一条中更新世断裂。断裂的第四纪活动情况与断裂所在地的弱地震活动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三峡库区区域地质构造、活动断裂及库区水文地质特点建立三峡库区区域地震模型;根据蓄水后岩石的库水与地质相互作用对该区水文地质及构造影响,对该区水库诱发地震进行理论分析,浅释了三峡库区水库地震孕震机理;以三峡遥测台网测震资料及宜昌台地壳形变手段在蓄水前后的监测的地壳动态变化特征为基础,对三峡水库诱发地震作了初步探讨及趋势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云南省“95计划”期间改造过的14个数字化高精度水温资料,对数字化改造前后的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异常特征及映震效能。结果表明,数字化改造后观测质量有所提高,信息量更大,对应云南地区5级以上中强地震的能力较好。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云南省“95计划”期间改造过的14个数字化高精度水温资料,对数字化改造前后的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异常特征及映震效能。结果表明,数字化改造后观测质量有所提高,信息量更大,对应云南地区5级以上中强地震的能力较好。  相似文献   

16.
2013年11月23日山东省莱州市发生Ms4.6级地震,该地震发生在沂沭断裂带东侧.该地震序列类型为主余型,但是地震序列的h值小于1.根据地震的等震线长轴、震源机制解和地质资料分析认为发震断层呈NE向.该地震打破了华北地区6个月的ML4级地震平静,可能预示着华北地区中强地震活动复苏,拉开华北地区中强地震活动序幕,对华北地区6级地震具有指示意义.此外,该地震是1995年苍山Ms5.2级地震后,山东内陆地区发生的最大地震,引起了广泛的政府和社会关注,具有重要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7.
泗县数字石英摆倾斜仪异常与地震关系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泗县地震台数字石英摆倾斜仪的工作原理,用已记录到的震例,初步分析研究了不同方向、不同区域发生的中强地震、在震前,所出现的异常波对该套仪器的不同影响,对研究未来郯庐断裂带附近的中强地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兰州形变台的台址条件及其资料的基本情况,并对1987年以来水管倾斜仪(FSQ)、石英伸缩仪(SSY-11)、石英水平摆倾斜仪(SQ-70B)观测资料以及与地震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总结。结果表明,观测资料可靠稳定,具有良好的映震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描述了六安地震台TJ-Ⅱ体应变仪钻孔的地质构造特点与钻孔岩芯物理特性,介绍了TJ-Ⅱ体应变仪在六安台运行情况。通过六安台TJ-Ⅱ一年观测资料的同震效应与区域前兆异常分析,初步探讨了地下形变对大别山区未来中强震预测研究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汶川地震、集集地震和土耳其地震中发震断层10km范围内的梁桥和拱桥破坏严重,本文统计了因直接震害导致损毁或严重破坏的桥梁共51座,其中直接跨越发震断层的10座桥梁中有9座因落梁而丧失通行能力。这些近断层或跨断层桥梁的主要震害表现为全桥垮塌,落梁或主梁严重移位,墩柱压溃、剪断、倾斜,支座滑脱失效,主拱、横撑、拱座开裂等严重破坏。初步分析揭示造成震害的主要原因为断层地表位错、强地震动、碰撞、基础失效、桥台破坏对主梁纵向约束不足、滑动支座对弯扭效应约束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