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黄曦 《福建环境》1995,12(2):21-23
在分析福建农业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的基础上,根据福建农业资源与生产状况,确立福建农业的发展道路-集约持续农业之道,提出了福建农业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烟台市当前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今后农业发展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当前农业发展已具备的基础与条件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了发展持续高效农业的总体思路及主要对策并进行了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3.
从现在到21世纪,农业担负着支撑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十分艰巨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使命的唯一途径是确保农业的持续发展。作者在深入分析现阶段我国农业所面临的许多不利环境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培育农业持续发展条件,良化农业持续发展环境的可行对策。  相似文献   

4.
枣庄市属城乡相互交错、相互结合的中小城市。工业相对分散,农业比较发达。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三废”排放量在不断增加,农药、化肥的施用量也呈上升趋势,农业环境污染已经相当突出,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防治农业环境污染,发展“可持续农业”,已被认定为促进枣庄农业生态与农业生产协调发展的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5.
论江西省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论述持续农业提出的背景及其内函和意义的前提下,分析了江西目前存在的主要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江西农业持续发展的6条对策和措施,对江西持续农业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同时对南方有关省市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农村能源建设滞后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高效而稳定的持续农业的发展。本文从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出发,论述了农村能源建设是实现持续农业的重要前提,对农村整体具有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并分析了农业环境问题及持续农业、粮食保障与土地可持续利用之间的相互关系;论述了保护和改善环境是持续农业和乡村发展(SARD)的目标要求,进而提出农业环境政策的制定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和一体化原则;最后分析了这一领域的相关法律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环境及其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珂珊 《环境与开发》1996,11(3):4-7,12
从现在到21世纪,农业担负着支撑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十分艰巨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使命的唯一途径是确保农业的持续发展。作者在深入分析现阶段我国农业所面临的许多不利环境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培育农业持续发展条件,优化农业持续发展环境的可行对策。  相似文献   

9.
西藏农业持续发展途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藏是世界农业地理上一个十分独特的区域,西藏高原农业持续发展在世界农业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本文分析了西藏农业生产条件和历史与现状,对不同农业生产类型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并从农业生产稳定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每一种农业生产类型进行初步评估,进而探讨其农业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论21世纪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关理论与实践的讨论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文章讨论了可持续农业的定义与实际含义,对发展与环境、现代农业的功与过、替代还是发展、传统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关系等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见解,重点是强调生产持续性、经济持续性与生态持续性三者的统一,强调前进而不要后退。文章还探讨了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与道路,根据中国农业45年成就与不足以及面临的难题,提出21世纪目标──实现农业现代化,而集约持续农业是中国式通向农业现代化的具体道路的体现。强调集约(高产高效)与持久发展的结合,在农业上要狠下真功夫。  相似文献   

11.
波罗的海农业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波罗的海地区西方国家农业的可持续性方向转变所面临的挑战。就农业生产方式的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而言,对西方和东方国家的未来起决定作用的驱动力主要有四种:市场和公众意见、环境立法及其实施、经济手段以及农民技能的发展或“良好的农业实践”。  相似文献   

12.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对我国农业碳减排提出了新要求。明确农业碳排放特征是制定农业碳减排政策的基础。本文对2012—2020年我国31个省(区、市)农业碳排放情况进行了测算,分析了我国农业碳排放的时空演变特征。我国农业碳排放总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下降速度快于增长速度。从农业碳排放结构来看,农资投入和畜牧业的碳排放下降是近年来农业碳排放下降的主要原因;从农业碳排放空间变化来看,我国农业碳排放呈现出“西升、东降、中略降”的空间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农业低碳发展应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前提,在保证农产品产量的同时进一步减少农资投入,统筹制定地区农业碳减排政策。  相似文献   

13.
1、南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提出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发大会,118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会议商讨环境与发展问题,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核心的《二十一世纪议程》,于是可持续发展成了全球关注的热点。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就是“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需求能力的发展”。南阳盆地作为全国可持续发展五个示范区之一(农业类型),针对即将进入21世纪所面临的农业综合生产力水平不高、抗灾能力差、农业经济不合理、投人效益不…  相似文献   

14.
陈锋  林肇森 《福建环境》1997,14(5):27-27
该文简要回顾了福建省农业部门“八五”期间在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所做得工作,探讨了“九五”期间,为保证福建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部门开展的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15.
青岛市崂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和优先领域。青岛市崂山区担负着发展高科技、大旅游和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新城区的重要历史使命,要实现该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具有超前意识和现代观念,做到高起点、大思路、高效益,使崂山区不仅成为青岛市的高效、优质、创汇农业基地和名特优农产品生产基地,而且向都市观光型农业、现代化高效生态农业迈进。  相似文献   

16.
本文纵观分析了“都市型农业”产生的时代背景,宏观展现了“都市型农业”国际、国内发展基本态势,对一都市型农业”的内涵和特征进行理性思维和探索;面对21世纪,展望了我国大城市“都市型农业’发展前景,探讨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朱文琳 《环境保护》1996,(12):40-41,18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农业持续发展道路朱文琳一、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了解决环境与发展的突出矛盾,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制定并通过了全球《21世纪议程》,提出了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我国政府多年来坚持的对资源的合理利...  相似文献   

18.
山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屏障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一个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没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就无从谈起。但是,由于历史、地理、气候等客观条件和资金、技术、管理等人为因素的限制,山东省目前面临的农业生态环境形势非常严峻,这已成为影响全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必须从战略高度全方位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9.
持续农业带来现代农业的新方向,但仅局限于物理环境的改善不能实现农业的持续性。只有重视环境问题的社会性因素,寻求解决社会与环境问题的新方法,才能真正保持农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持续发展是当代新的关于发展的战略思想,是科学家经过20多年探讨和酝酿形成的。1981年美国农业科学家R.Brown出版的《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把经济学中“稳定社会”概念发展成“持续发展”的概念,开辟了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新纪元,成为21世纪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相互关系的全球共同发展战略。1987年联合国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持续发展”给出定义:“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满足当代的需求,而不损害后代满足他们需求的能力。”1993年对该概念进行补充,认为待续发展不仅要追求代际公正(即不应损害下代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