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植物提取液处理恶臭气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袁为岭  黄传荣 《化工环保》2005,25(6):441-445
介绍了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关于植物提取液治理恶臭气体的研究成果,内容包括植物提取液的应用研究、除臭机理研究及植物提取液提取方法的研究;指出对恶臭气体中的胺类和醚类除臭机理、对植物提取液提取工艺优化的研究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恶臭污染及其治理技术(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立清  杨建康 《化工环保》1995,15(4):219-223
恶臭污染及其治理技术(续)李立清,杨建康,陈昭宜(湖南大学,长沙410082)(续1995年第3期)3.4吸收法3.4.1水吸收法让恶臭气体与水接触,使恶臭物质溶于水中,达到除臭的目的。此法仅对水溶性的恶臭物质有效,但存在二次污染问题,一般只作为预处...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生物净化工艺,并利用此工艺处理某石油化工污水厂的恶臭气体,研究生物净化装置的效果。该污水厂的主要恶臭成分为氨和硫化氢,经生物除臭后检测数据表明,排放量远低于国家相关标准,净化效果较好,在污水厂恶臭治理具有极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重点以某垃圾填埋场恶臭污染检测结果为依据,通过120 h不间断检测,对垃圾填埋场所有恶臭气体源和其影响半径6 km范围内的所有周边区域进行采样检测,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按照恶臭气体产生的时间规律、距离规律,分析在不同情况下恶臭气体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总结恶臭气体产生源以及恶臭产生规律,为采取有效的除臭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王刚 《化工环保》2014,35(3):235-239
简述了炼油装置区恶臭污染源的主要分布、恶臭气体组成和排放规律,介绍了恶臭治理的基本方法。通过治理实例,重点分析了目前常用的吸收法、燃烧法、生物法和吸附法等恶臭治理技术的优势和相对不足,并对恶臭治理应用技术方案的选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处理硝基苯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水处理技术主在利用高压毫微脉冲发生装置,在气液混合体中发生高压脉冲放电产业高能电子,紫外线以及气体放电产生臭氧多因素综合作用,增强处理效果,达到降解有机物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酸性和碱性条件有利于硝基苯的降解。  相似文献   

7.
恶臭气体生物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恶臭气体的种类、危害、特征、处理方法及原理;概述了恶臭气体的3种主要生物处理方法:生物滤池、生物滴滤池和生物洗涤器,介绍3种方法的工艺流程、技术特点及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生物法处理恶臭气体亟需解决的问题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处理含氮硫废气以及恶臭气体的反应机理和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与催化、吸附、光催化等技术的联合技术,分析了低温等离子体联合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介了在高压电器设备中的放电作用下,SF6绝缘气体可能产生的各种分解产物及其转化:重点论述了这些产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0.
等离子体烟气脱硫脱硝工业试验装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等离子体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原理及发展现状,等离子体烟气脱硫硝工业试验装置的工艺流程、技术参数及了调节系统、加速器辐照处理系统、脉冲电晕放电处理系统等。  相似文献   

11.
炼油污水处理装置恶臭气体源强估算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安伟铭  杨宏  潘峰  仝纪龙  马岩 《化工环保》2014,34(6):566-570
以某炼油污水处理装置为例,根据其运行现状及恶臭气体的监测结果,使用卫生防护距离反推法、源强经验估算法以及地面浓度反推法3种方法对恶臭气体源强进行估算,并利用AERMOD模式进行预测,对预测值与监测值进行方差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监测得到的NH3和H2S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0.113,0.006 mg/m3的条件下,卫生防护距离反推法得到的NH3和H2S的无组织排放源强分别为2.395,0.127 kg/h。源强经验估算法得到的NH3和H2S的源强分别为0.255,0.080 kg/h,地面浓度反推法得到的NH3和H2S的源强分别为3.120,0.250 kg/h;源强经验估算法为炼油污水处理装置气体源强估算的最优方法。  相似文献   

12.
张婷婷  乔秀臣 《化工环保》2021,40(6):594-600
采用同轴喷雾式介质阻挡放电(DBD)反应器处理2,4-二氯酚(2,4-DCP)模拟废水,考察了水质、废水流量、载气流量、放电频率等关键操作参数对2,4-DCP去除的影响。自来水中的CO32-/HCO3-能够中和生成的硝酸/亚硝酸(载气含N2),同时也能清除放电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因而不利于2,4-DCP的去除。在DBD反应器的操作参数中,载气流量对于活性组分的产生及气相到液相的传质有显著影响,是最为关键的操作参数。反应器操作参数的变化会影响放电过程。同轴式反应器和废水雾化对污染物的矿化有利。在废水流量50 mL/min、载气流量15 L/min、放电频率17 kHz的最佳条件下处理60 min,2,4-DCP和TOC的去除率分别为69.77%和31.85%。  相似文献   

13.
双介质阻挡放电法再生吸附五氯酚的活性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汪星星  李杰  鲁娜  吴彦 《化工环保》2011,(2):97-100
采用双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反应器对吸附了五氯酚的活性炭进行放电再生处理,考察了放电电压、放电时间、氧气流量和活性炭再生次数对再生活性炭的五氯酚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再生的最佳条件为:放电电压23 kV,放电时间1.5h,氧气流量2.0 L/min.随活性炭再生次数增加,再生活性炭的五氯酚去除率和活性炭再生率...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技术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最新研究成果.概括出DBD等离子体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影响因素和一般性结论;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总结和分析了DBD等离子体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作用机理;探讨了DBD等离子体技术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技术瓶颈以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介质阻挡放电处理气态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招莲  侯惠奇 《化工环保》2007,27(3):230-235
介质阻挡放电(DBD)由于具有分解效率高、能耗低、占地少等特点而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介绍了DBD的特点、降解气态污染物的机理及发展历程;阐述了DBD单独处理、DBD-催化、DBD-紫外光、DBD-臭氧、DBD-湿式洗涤协同处理技术在气态污染物处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DBD处理气态污染物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概述了二恶英、重金属、酸性气体、灰渣等垃圾焚烧的主要污染物,以二段式(往复)焚烧炉为例,介绍了炉排炉焚烧处理工艺和污染控制设备。提出通过控制垃圾焚烧条件、尾气处理以及吸附等方法,可以有效控制二恶英类污染物的排放;重金属的控制可以用除尘器或使用相应的吸附剂处理;采用较为成熟的烟气处理技术,可以控制处理酸性气体;灰渣可采用固化稳定化或酸提取法处置。  相似文献   

17.
胡志军  王志良 《化工环保》2017,37(4):466-470
探讨了脉冲电晕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分解NH_3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采用比色法和离子色谱法分析了反应产物。考察了低温等离子体分解—水吸收联合工艺对含NH_3气体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低温等离子体分解NH_3符合准一级动力学经验模型kt=ln(ρ0/ρt)=-ln(1-D),其中k=0.007 9P-0.190 3(P≥24.08);NH_3的去除主要通过高能电子作用直接分解或与中间产物反应生成NH_4NO_3和NH_4NO_2两种方式;该联合工艺不仅可去除NH_4NO_3、NH_4NO_2等水溶性降解产物,同时臭氧遇水生成的·OH还可进一步分解水溶液中溶解性NH_3。  相似文献   

18.
Treatment of methylacetate waste gas using a trickle-bed air biofilter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trickle-bed air biofilter (TBAB) performance for methylacetate (MA) removal from waste gases was evaluated under different gas flow rates and influent concentrations. In the pseudo-steady-state conditions, the elimination capacity increased but the removal efficiency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MA loading. More than 95 and 90% removal efficiencies were achieved for influent MA loadings below 390 and 727 g/m3/h, respectively. The TBAB appears to be a very effective treatment process for controlling MA emission under low to high loading conditions, and the effectiveness could be maintained over 190 days of laboratory ope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