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建筑能耗是重要的社会能源消耗主体。采用宏观能源统计方法,利用综合能源平衡表估算上海市1999-2009年住宅能耗和公共建筑运行能耗的变化及其特征。结果表明,上海市民用建筑总能耗由1999年的687.82万tce增加到2009年的1 774.91万tce,平均年增长率为4.68%;住宅建筑能耗呈上升趋势,而单位面积能耗逐年下降,单位面积住宅建筑能耗均值比公共建筑低35.30 kgce/(m2.a);公共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变化呈略增态势,2009年单位建筑能耗比1999年高9.64 kgce/(m2.a)。研究结果可为建筑节能减排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制药行业存在能耗大、污染重、资源浪费、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2010年2月,环境保护部发布的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制药工业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7%,而污水排放量却占到2%。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工信部2012年7月11日就加强工业节能工作下发指导意见: 一、认清形势,抓住时机,开创工业节能新局面.国家“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实现面临严峻挑战,去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73.74%、高耗能行业能耗占工业能耗的78.9%,远高于世界主要经济体在工业化过程中的最高占比,且还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4.
数字     
9.16% 2009年,通过全行业共同努力,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前三季度,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9.16%。  相似文献   

5.
针对“十一五”期间广东省纺织行业存在的单位产品能耗偏高的问题,提出加强能耗统计分析的重要性.介绍了纺织能耗统计的一般原则,产品产量、能源消费量及单位产品能耗统计方法,给出了能耗统计指标表.分析了纺织产品能耗与先进值、全国平均水平之间差距的原因,提出加强能耗统计分析、开展能效对标及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等节能对策.  相似文献   

6.
赵敏 《中国环境科学》2012,32(9):1583-1590
以对数平均指数法(LMDI)方法为基础,探讨了包括生活能耗在内的上海市终端能源消费CO2排放影响因素的分解方法,定量研究了能源强度下降、能源结构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规模和人口数量等影响因素对CO2排放变化量的贡献率.研究表明,上海市2005~2009年CO2排放增长了2949万t,如果不采取任何减缓措施,经济增长和人口数量增加将导致CO2排放增长量相当于现在的2.5倍.能源强度下降、能源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减缓CO2排放增长的作用,对减缓CO2排放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8%、-50%和-22%.与2000~2005年对比分析发现,工业部门能源强度下降和能源结构优化的减缓作用都有所下降,而产业结构调整开始发挥减排的作用,但贡献率还很低.生活能耗的CO2排放影响因素中,相较于人口数量增长,人均生活能耗上升是导致CO2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且贡献率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我国工业企业的能源消耗量占全国能源消耗量的70%,部分工业建筑在一些领域的能耗甚至占到该行业总能耗的35%~50%。为此,从规划设计阶段就开展绿色工业建筑理念和技术措施的分析、研究、实施工作,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长期的、基础性的指导作用。2010年8月,《绿色工业建筑评价导则》由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  相似文献   

8.
上海工业节能全市总动员.将七管齐下确保今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3.6%以上的目标,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近R已与工业集团.区县代表签订了2010年工业节能目标责任书。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陕西省1989~2008年统计年鉴中工业总产值和工业三废、工业二氧化硫以及烟尘排放量的数据,建立陕西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并对其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工业固废与工业废水总体上符合传统的倒"U"型曲线,但经过转折点后下降趋势不是很明显;而工业废气和工业二氧化硫呈现直线式上升,烟尘排放量最符合典型的"倒U"曲线。文章最后对经济和环境的相关指标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8.7%,全年能源消费总量同比增长6.3%.单位GDP能耗下降2.2%,“十一五”前四年累计下降14.380h):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工业能源消耗占全国总能耗的71.2%,同比增长3.65%,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6.62%。  相似文献   

11.
张泽 《环境》2006,(11):32-34
清洁生产的目标可概括为“节能降耗、减污增效”。2005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为22.2亿吨标准煤,今后这个消费量还将持续增长。20多亿吨标准煤的能源如何高效利用,并在能源利用过程中最大可能地降低污染,是我国无法回避的现实、严峻的问题,也是我国推广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单位GDP能耗与节能降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单位GDP能耗作为一项重要的约束性指标被列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并进一步被纳入地方政府工作绩效的考核,单位GDP能耗这一指标得到了举国上下前所未有的关注。然而,在利用这一指标进行节能工作考核时,有的地区存在误用的现象。如将本地单位GDP能耗是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作为衡量是否达标的标准;将本地的单位GDP能耗与发达地区、发达国家进行比较,期望以此找出差距……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能源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源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战略资源,能源问题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刚性约束问题。节能减排是重庆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能源消费量的预测对节能减排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能源预测中的因素确定问题,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来确定能源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以便能源消费量的预测。对重庆市能源消费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研究重庆市能源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2050年中国能源消费的情景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与全球气候变化紧密相关的能源消费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特别是中国能源消费规模、能源消费峰值和消费结构等更是关注的重点.论文在简要评述中国能源消费峰值、能源消费预测方法和模型的基础上,系统回顾了国内外对中国能源消费预测研究成果,侧重于人口和经济等驱动中国能源消费的两大主要因素,参考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均能源消耗及人均累计能耗变化规律,对中国未来能源消费趋势进行了定量预测分析.结果表明:① 中国人均能耗、总量和人均累计消费量均有较大的发展潜力.2050年中国人均能耗大致在4.75~9.31 tce,上限也只相当于美国人均能耗峰值的76%;中国能源消费总量还将持续增长,2050 年的能源消费总量在61.91×108~121.33×108tce;1870-2050 年,中国人均累计能耗最佳分布区间为207~294 tce,只相当于1870-2012 年美国人均累计能耗的46%、德国的56%、英国的57%.② 文献梳理表明,当前预测中国能源消费峰值的各种研究成果大多认为在62×108~79×108tce,而峰值年份则出现在2035-2045 年,论文认为除美国、英国和德国情景将有峰值出现外,其他情景尚不可能出现峰值;③ 法国情景下中国能源消费“零”增长将于2040 年左右出现;日本、韩国以及基准情景预测显示,2035 年以后中国能源消费将进入到2%左右的低速增长期.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未来能源消费预测采用法国、日本、韩国情景较为合理,2035 年以后,中国能源消费将进入低速增长期.当前,中国人均收入不高,人均能耗尤其人均累计能耗处于较低水平,过早乐观承诺能源消费峰值,易使气候变化谈判陷入被动;从中国国情出发,需给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留有能源消耗空间;促进能源资源的节约集约使用,积极倡导节能型生产生活方式,是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障能源安全、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5.
结合2001年~2007年统计数据,从能源消费量、能源种类、重点行业企业能源消费、能源消费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包头市能源消费现状,并就单位GDP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等能效指标,与同期全国部分省市及全区各盟市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为包头市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环境质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马棚良 《环境科技》2000,13(1):10-12
给出了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或二级以上的常规处理工艺流程,指出了流程中主要消耗能量的设备及能量消耗的计算方法.从技术的角度提出了降低能耗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全球能源消费与CO2排放量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收集全球能源储量和流通状况的基础上,综述了世界各地区能源消费量和各国人均能源水平,汇总了全球CO2排放总量及各大洲对全球CO2排放量的贡献率,到2100年,全球C矿量预计将从目前60亿t/a增加到360亿t/a,同时,旨出1996年中世界人口18.8%的北美、欧洲、日本、CO2排放31.6亿t(碳),占全球当年CO2排放总量的52.4%。  相似文献   

18.
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出节能降耗的重要性,用经济学分析节能和GDP的关系;重点指出调整产业结构对节能的意义,并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节能降耗工作.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一种能耗低、效率高、快速生产臭氧的新装置。文中对该装置的工作原理、臭氧的生产过程、影响臭氧产率的因素以及该装置的特点等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曹飞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3,(5):147-150,161
组合预测理论及建模技术对于信息不完备的复杂经济系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鉴于能源消费系统的复杂性及非线性的特征,文章首先利用陕西能源消费量的历史数据,分别采用指数回归模型、能源需求弹性回归模型及灰色模型建立了陕西省能源消费系统的单项预测模型。其次,采用标准差法进行非负权重分配,建立了陕西省能源消费量的组合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加入时间虚拟变量和分段建模的预测精度明显提高,且组合预测模型的精度高于单项预测模型。最后,应用该模型对陕西未来10年的能源消费量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