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一) 科技成果商品化是体现“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方针的归宿点之一。总的来看,环保科技成果也脱离不了商品化这个轨道。除为各级人民政府决策提供依据的专题调查、环境区域调查以及环境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等课  相似文献   

2.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正在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而环境资源管理问题是整个经济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提出和探讨环境资源商品化问题并非无益。众所周知:在生产投入中主要消耗土地、矿产、动植物、水和空气等,使资源减少,生态失去平衡,因此必须投资加以恢复,保护资源和生态平衡;在产出中过去往往只注意到了产品而忽略了产生的废弃物,这些废  相似文献   

3.
面临21世纪的到来,我国的农业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都十分突出,影响和制约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办好农业院校的资源环境专业,培养面向21世纪的农业资源环境专业人才,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迫切的问题。最近国家重新修订的本科专业目录,把原有的土壤、植物营养和农业环境保护等专业合并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使这一专业的涵盖面更宽,同时也给这一专业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这里仅就我们近年来从事农业环境教育的体会提出几点看法。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目标与特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目…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出发,通过分析河西农业资源利用以及农业发展现状,着重指出了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并针对农业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文化商品化引起的民族文化保护和利用的问题思考是民族旅游地可持续发展关注的焦点问题。通过对民族旅游开发中出现的文化商品化现象进行过程分析,发现其中涉及到旅游伦理问题。从伦理学的道义论和后果论来思考民族旅游开发中文化商品化现象的实质伦理,认为民族旅游开发中出现的文化商品化现象能得到部分的伦理辩护。在文化商品化进程中应建立一种合理的程序伦理,包括在民族旅游开发中确立文化商品化评价的伦理原则,建立文化商品化的综合效用评估机制,提高利益相关主体的伦理素养和责任意识,扩大少数民族群体、社会公众、游客群体的参与,以便对民族旅游开发中的文化商品化进程进行科学有效的引导和管理。  相似文献   

6.
今年什么商品走俏?名列走俏商品第一的是环保商品。资源的再利用、废弃物的处理,反污染等环境问题都是产品规划的重点。除畅销的再生纸外,会有更多与环保有关的商品出现。摘自《中国石油报》1994年3月16日市场展望今年走俏商品  相似文献   

7.
循环农业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农业发展模式。本文分析了吉安市从构建支持循环农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扶持机制、发展模式人手,探索实践发展循环农业的情况,并提出了发展循环农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条件下江西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述了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农业资源综合开发提出的新要求,分析了目前江西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综合开发江西农业资源,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应遵循的原则及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邹国俊 《四川环境》1995,14(1):32-34
在科技成果日益商品化的形势下,必须考虑科研的有效产出,同时降低科研经费的成本,尽可能做到投入小于产出;本文结合我所多年的实践,从科技运行机制和会计制度的应用和基本理论,技能和方法,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提出一些观点,以适应科研工作和会计核算和需要,促进科研供给制向着经营型转化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人类不合理的农事活动所引发的6类农业环境地质问题——水资源匮乏及水资源污染、土壤污染、土壤侵蚀、土地沙化、土地盐碱化、土地非农业利用及农业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农业环境地质问题是一项长期行为,必须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使农业生产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概况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宝贵的生物质资源,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传统的观念和条件的限制,综合利用程度不高。随着石化资源的日趋枯竭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及人们对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和循环经济的追求,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日益成为农业、能源、建材、化工等领域的聚焦点,各种综合利用技术不断被开发并投入产业化。  相似文献   

12.
前言氮、磷、钾是植物生长必不可少的三种主要养分,而磷矿石既是贸易的商品资源,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当土壤中缺少磷元素时,就必须进行补充才能使农业获得高产。因此,磷矿石(phosphaterock)在农业与贸易方面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磷矿石是由含磷酸钙的矿物磷灰石,以及象石英、方解石之类的脉石和粘土与氧化铁等所组成。  相似文献   

13.
迁西县农、林、牧、渔农业结构发展不协调。在系统分析了迁西县山区农、林、牧、渔各业发展中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立足资源优势和农业发展潜力,寻求一条适合迁西县情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道路,并提出3点对策,即以板栗、安梨、小尾寒羊、淡水鱼等特色农产品为主导,发展特色农业;依托迁西县人文、自然、农业等旅游资源优势,发展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生产一创收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型现代农业;利用农、林、牧、渔优势互补,发展“资源-产品-二次资源”的生态循环农业。  相似文献   

14.
资源循环型农业理论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资源循环型农业是在循环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形成的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以青岛为例,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论证了资源循环型农业对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农业模式.  相似文献   

15.
云南兰花生物技术的商品化开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云南是我国兰科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云南兰花共100属472种,中国传统的观赏兰花-兰属植物和具开发潜力的热带兰种类多、分布广,使云南成为天然的兰花资源基因 。近年来,采挖性的商品开发导致云南丰富的兰花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16.
关于发展湖北省循环农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农业生产方式仍以落后、粗放、资源消耗型为主,加之湖北省农业资源短缺且浪费严重,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面对制约湖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种种问题,农业发展方式的改革与升级成为必然。系统概述了循环农业的兴起及其概念、特点,并根据湖北省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循环农业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湖北发展循环农业的战略思想和办法措施,以促进湖北循环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四荒地”的开发利用是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手段和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内容。林业科技成果的配套应用是开发荒山、荒沙、荒地、荒滩地的必然选择,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的综合运用是发展生态经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8.
我国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旅游产业发展迅速,但旅游购物却是旅游产业链中的“短腿”,旅游商品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长期徘徊在20%左右,低于国际平均水平30%,比旅游业发达国家低20%-40%。且我国旅游商品辗转于“零团费”与“纯玩团”的困局,其前景堪忧。从游客对旅游商品需求调查人手,以张家界为样本,分析旅游商品供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症结所在,以探求促进旅游商品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立足于辽东山区微型小流域的地域空间,以经营开发“特色农业”为主线,着眼于山区小流域的特产资源的培育与开发。通过资源培育和初级产品的深加工,将山区小流域的资源转化为产品优势和商品优势,从而实现山区流域经济运行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0.
农业开发贵在综合王伟伦(常熟市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管理局,常熟市农业区划办公室,常熟215500搞农业开发,首先要从观念开发入手,关键要在“综合”上做文章。1观念开发1.1变粮食观念为食物观念传统的农业观,搞农业就是种粮食,种粮食就是为了吃饱肚子。由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