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电絮凝技术处理镀铜废水中,研究了溶液的pH值、电流密度、极板间距、电解时间、以及Cu2+的初始浓度等因素时电絮凝技术对镀铜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为6.5~8、极板间距为50mm、电流密度60mA/cm2、电解时间为80 min反应条件下,电絮凝法净化低浓度镀铜废水效果较好,可以使废水中重金属离子去除率达99.7%以上,COD的去除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
采用电絮凝法预处理兰炭废水中COD。在装有可溶铁阳极、石墨阴极的PVC电解槽中进行了COD的去除研究,针对影响电絮凝工艺的主要影响因素(反应时间、进水pH、电流密度及极板间距)进行了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在电絮凝进水pH为9~11条件下,极板间距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当进水COD为22 920 mg/L时,在电絮凝反应时间为3 h、进水pH为10、电流密度120 A/m2和极板间距为20 mm的条件下,COD去除率为22.9%;在此条件下,去除1 kgCOD消耗电能0.464 kW·h,消耗铁0.17 kg。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电絮凝和化学混凝深度处理焦化生化外排水,研究了化学混凝pH、混凝剂种类及投加量、助凝剂、反应时间和静置时间对COD去除率的影响,以及电絮凝pH、电解质、电流密度、极板间距和电解电压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H为8,混凝剂投加量为0.3mL/L,反应6min后静置3min,化学混凝对COD去除率最高为32.9%;pH为8,极板距为3cm,电流密度为7mA/cm2,电絮凝对COD去除率最高为41.6%。  相似文献   

4.
不锈钢-铝电极电絮凝处理含铜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锈钢-铝为电极的电絮凝法对含铜废水进行了处理试验研究,模拟废水铜离子浓度为150 mg/L,以废水中的铜离子浓度和COD去除率为考察指标,在电流密度为15 mA/cm2、极板间距为3 cm、pH值为7、电解时间为120 min的条件下,Cu2+的去除率平均能达到99%以上,COD的去除率亦能达到97%;在此基础上,应用于实际的电路板腐蚀液废水的处理试验,发现Cl-浓度在200 mg/L以上时,对废水先进行相关预处理也能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该研究对进一步探讨Cl-对电絮凝的影响机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对含铜废水对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问题,提出了电絮凝法处理含铜废水中的Cu2+,讨论了溶液初始pH、电流密度、电极间距、电絮凝时间等因素对去除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电絮凝条件,即在初始pH=5.0,电流密度为6 mA/cm2,电极间距为1 cm,处理时间为30 min的工艺条件下,含铜废水中Cu2+去除率为98.5%.  相似文献   

6.
电絮凝法处理生活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可溶性阳极材料(Fe,A1)通过电絮凝法处理生活废水。实验研究了可溶性阳极材料、电流密度、废水的pH、电导率和电解时间等因素对废水浊度及COD去除率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工作条件。结果表明:A1电极较Fe电极具有更好的处理效果,电絮凝法对生活废水的浊度和COD去除率分别可达95%和59%。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保障油田正常安全生产,促进油田含聚污水的循环利用。方法采用电絮凝技术单因素研究方法开展净化含聚污水的静态实验研究,探讨外加电流密度、极板间距、初始pH及聚合物浓度等因素对净化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当初始pH为7.0,电流密度为4.0 m A/m2,极板间距为1.0 cm,电解16 min时,综合处理效果最佳。此时,含油量与浊度去除率分别为98.85%,99.93%,处理每克油平均消耗为0.0494 g的Al,处理每立方米含聚污水的能耗为0.2895 k Wh。污水中的聚合物浓度越小,净化效果越好。结论中性处理,极板间距为1.0 cm,外加电流密度为4.0 m A/m2,通电16 min是最佳处理条件。  相似文献   

8.
电絮凝去除废水中多种重金属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以铁作为电极,研究电絮凝法处理含多种重金属废水的影响因素及效果。方法通过控制pH、停留时间、电流密度、电导率、废水初始浓度等因素至不同水平,考察处理效果、能耗及极板消耗的变化。结果随着停留时间、pH值及电流密度的升高,处理效果越好,但升高至一定程度后,处理效果提升并不明显;电导率对处理效果影响并不显著,但过低的电导率会增加能耗;废水初始浓度越高,要达到处理目标所需的能耗及极板消耗均越高。结论当pH为8.5~9.0、进水电导率为1500~2000μs/cm、停留时间为3~4 min、废水初始质量浓度20 mg/L、电流密度为13.2~19.8 A/m2时,处理效果最理想,对总铜、总镍、总铅、总锌、总镉及总铬的去除率达到99%以上,且能耗与极板消耗均为最低,电絮凝法更适合于重金属废水的深度处理。  相似文献   

9.
天然水体中的细菌多以游离形式存在,主体物质为蛋白质,一般带有负电荷。本实验采用电絮凝-微滤法对饮用水进行杀菌实验的研究,并探讨了电流密度、极板间距、pH值、氯离子对杀菌效率的影响及杀菌机理。实验表明电絮凝-微滤杀菌效果显著,且在电流密度为15.8A/m^2,极板间距为1.0cm,pH值在酸性范围内杀菌效果比较好,此外氯离子的存在有利于除菌。  相似文献   

10.
以铁作为极板,采用周期换向电絮凝法处理含铬废水,考察了初始pH值,电流密度,处理时间,初始质量浓度及周期换向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始pH值为8.0~9.0,电流密度为16.37A/m2,处理时间为3.0min,初始浓度为40mg/l时,总铬和六价铬的去除效果理想,去除率均在99.5%以上;10~15min的换向周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极板钝化问题,可降低10%~20%的能耗.实验结果表明周期换向电絮凝法处理含铬废水效果好,且可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11.
利用电絮凝法处理受到污染的高氟地下水,研究了电极间距、原水pH值、电流密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电絮凝法去除地下水中的氟和TOC时,不需改变原水的pH值。在电极间距为1.0cm,电流密度为32.4A/m2,反应10min后,出水中F-浓度<1.0mg/L,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TOC的去除率达到66%左右,优于传统给水处理工艺对TOC的去除效率。电絮凝对地下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机理包括电絮凝、电化学氧化和还原以及电气浮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Treatment of tannery wastewater by electrocoagulation with low cell current(≤1A)and soluble electrodes(mild steel electrodes and aluminum electrodes)was studied.Compared with aluminum electrodes,mild steel electrodes were more effective for the removal of sulfide,with a removal efficiency of over 90%.But during the treatment process,black color precipitate typical to iron(Ⅱ)sulfides was produced.While aluminum electrodes were effective to eliminate the colority of the effluent,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sulfide was lower than 12%.The mechanisms of the removal of chemical oxygen demand,ammonia,total organic carbon,sulfide and colority with the two soluble electrodes(mild steel and aluminum electrodes)were discussed in detail.In order to exert the predominance of diffenent types of electrodes,the tannery wastewater was treated using mild steel electrodes first followed by the filter and finally by the aluminum electrodes,the elimination rates of chemical oxygen demand,ammonia,total organic carbon,sulfide and colority were 68.0%,43.1%,55.1%,96.7% and 84.3%,respectively,with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s 2413.1 mg/L,223.4 mg/L,1000.4 mg/L,112.3 mg/L and 256 dilution times,respectively.The absorbance spectra and energy consumption during electrocoagulation process we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
Ti/SnO2-Sb2O5/PbO2阳极电化学氧化降解苯甲酸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研究了TI/SnO2-Sb2O5/Pbo2在两室电解池中氧化降解苯甲酸的性能,主要考察了电流密度、初始pH值、初始苯甲酸浓度和支持电解质这四个参数对TOC去除效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在电流密度为30 mA/cm2,初始苯甲酸浓度为0.5 mmol/L,支持电解质(Na2SO4)为0.1mol/L的条件下,经过6 h反应...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三维电极电Fenton法对制陶工艺含酚废水进行处理,选择pH、时间、电压、FeSO4·7H2O投放量、通气量、电解质投放量以及电极间距为单因素,设置不同水平,研究苯酚和COD的去除效果,同时探讨了该方法的电化学能耗。结果表明:在pH为3,电压为15 V,FeSO4·7H2O投放量为1.8 g/L,通气量为9 L/min,Na2SO4粉末投加量为1.0 g/L,电极间距取10 cm,反应120 min的条件下,废水中苯酚及COD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4.13%和86.67%,处理效果明显,且能耗较二维电极大大减少,可为该方法在含酚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隔油-共沉淀-Fenton预处理制药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隔油-共沉淀-Fenton法对含有大量的苯、甲苯、铝及苯甲酮的制药废水进行处理。经隔油处理,COD由147 490.8 mg/L降至139 518.4 mg/L,后通过调节pH值来去除大部分的铝离子,pH=7时效果最佳,COD大约降至10 000 mg/L。Fenton最佳氧化条件为:pH为7,H2O2的投加量为1.6 g/L,H2O2和Fe2+的投加量比为14,反应去除时间为5 h,在此条件下COD降为840 mg/L,去除效率为91.6%;Fenton氧化预处理后废水的可生化性也得到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6.
城市污水的混凝处理及混凝污泥厌氧消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聚合氯化铝与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复合投加的方法,对上海市闵行污水处理厂曝气沉砂池出水进行一级强化处理,研究了其对浊度、COD的去除效果,确定最佳投药量。在确定最佳投药量后,对混凝所产生污泥进行厌氧消化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1)有机絮凝剂与聚合氯化铝复合投加的强化效果明显优于单独投加聚合氯化铝;同时,聚合氯化铝与阳离子型有机絮凝剂复合投加的效果要优于阴离子型,并且可以进一步降低聚合氯化铝的投加量;使用聚合氯化铝与两性型有机絮凝剂复合投加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与使用阳离子型有机絮凝剂的效果接近。(2)综合考虑COD、浊度和药剂投加量,当聚合氯化铝投量为30mg/L、阳离子型有机絮凝剂KP1205E投加量为2mg/L时,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3)被处理水的水质变化对化学一级强化的处理效果有很大影响,被处理水中溶解性的有机物组分越高,处理效果相应越差。(4)采用厌氧消化对混凝污泥进行处理,在投配比为5%时,单位VSS的产气量最大,达到0.76L/g,污泥的可消化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臭氧-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港口化学品洗舱废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臭氧-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对广东某港口化学品废水进行处理。针对此类废水COD高、水质变化大、成分复杂的特点,探讨了废水的初始pH、臭氧投加量和催化剂等因素对臭氧氧化的影响,臭氧对废水可生化性的改善情况、不同曝气生物滤池停留时间对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进水化学需氧量(COD)约1700mg/L,在臭氧投加量538~716mg/L,BAF水力停留时间30h的情况下,经组合工艺处理后出水COD低于250mg/L,处理后废水达到排放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废水接纳标准。  相似文献   

18.
纺织洗布废水回用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纺织洗布废水具有较高的COD,浊度,电导率,处理此类废水一般都采用普通的生化处理使其达标排放。采用臭氧-曝气生物滤池(BAF)组合工艺对广东某纺织品有限公司洗布废水的生化处理出水进行深度处理以达到企业确定的回用标准。经试验表明:臭氧投加量为30mg/L时,深度处理系统的COD去除率超过62.5%,出水COD控制在30mg/L以下,浊度<1NTU,完全达到企业确定的回用标准。纺织洗布废水回用新工艺具有处理成本很低,处理效果稳定,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