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分析中,通过对交通事故中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发现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交叉路口的人车相撞是一种严重的事故形式,而能量释放论和轨迹交叉论能有效地用于对交叉路口事故进行安全分析.能量释放论能解释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害的本质原因,不仅可以确定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前提条件,而且能将事故致因进行甄别,确定主次关系;轨迹交叉论则明确了交通事故发生的必要条件,并据此提出通过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保证道路交通的参与方在时间或空间上具备各自的安全运行轨迹,是避免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分析近几年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发生的事故表明,由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事故占80%-90%,因此,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预防事故发生的关键。本文将分析影响行为安全的因素,从安全文化角度分析实施HSE观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人的不安全行为心理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心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减少事故发生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许多资料显示,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70%~80%.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奇经过大量研究,认为存在着"88:10:3"的规律,即100起安全事故中,有88起纯属人为,有10起是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只有3起所谓的"天灾"是难以预防的.由此可见,要控制事故的发生,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关键.  相似文献   

5.
为提升组织行为控制的有效性,强化"三违"行为纠错效果,基于24Model定位不安全动作为"事故"事件,采用解构思维原理设定不安全动作关联要素分析路径并确定了影响模式,展开了路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重构后形成的不安全动作关联要素分析路径包括7条直接原因路径和42条作用路径,涉及激活、触发、未控制3种影响模式,可实现不安全动作直接关联要素的全覆盖,适用于特定目标人员不安全动作相关因素的系统化分析与展示。该研究结果有助于组织行为管理方式由"三违"行为表征约束到潜在致因控制的深层递进,可为组织制定系统化行为纠错策略、提高管理效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中国社会中,大概各个阶层、各个行业的人员对事故处理"四不放过"原则都不会感到陌生,这当然应归功于全民安全法制观念的增强和事故问责力度的加大之力.笔者久在安全管理岗位工作,对此一直坚信不移并奉行不悖.然而,一次长距离的飞机旅行,使我有机会看到了一个故事,启发了我对事故处理工作思路的深度思考,故忍不住将此故事和浅见奉献给读者,希望能够起到开拓视野、奇文共赏之效.  相似文献   

7.
我国煤炭行业事故频发,而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了88%的事故,因此运用行为安全控制方法来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对减少煤矿事故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煤矿企业行为控制方法应用现状的基础上,认为我国煤矿企业在行为控制方法应用中存在着轻视行为控制方法的作用、对行为安全含义理解有误、缺乏行为控制手段等问题,并据此以行为安全"2-4模型"为基础,提出了安全行为控制模型。该模型针对企业事故发生的根源、关键、间接和直接原因分别提出了大量的行为控制方法,并给出了不安全行为的综合解决对策,可以有效地预防煤矿工人的不安全行为,从而减少煤矿企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广州石化要求各专业中心、生产作业部在内部例会设置“安全分享”议程,安排管理人员参加安全分享,将每次会议分享落实到个人。“安全分享”可为事故、事件(险情)案例、“三违”现象或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的处置等方面内容.可为亲身经历或看到、听到、读到的内容,以及对安全生产管理、安全教育方面体会等。  相似文献   

9.
目前,防"非典"用消毒剂主要用过氧乙酸等危险化学品配制而成,由于普通居民和有些单位对这些化学品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安全措施不到位,在昆明、上海、北京、南京等地相继发生了多起火灾、爆炸、中毒、灼伤事故.因此,有必要对这些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储存、运输、经营等各个环节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和预测,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以保障防"非典"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0 问题的提出 事故成因五大要素中,人是第一要素.人的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工作责任心都是事故成因中最关键的因素.据统计,现有事故90%以上是由于"三违"造成的,造成"三违"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素质低、安全意识淡薄.血的事实告诉我们,由于人的安全技术素质低而产生的不安全行为是引发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大对劳动者安全教育的力度,把知识、技能有效地转化为劳动者的素质,是摆在我们安全管理工作者面前最为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某企业两个下属单位,甲单位连年安全生产创佳绩,乙单位却事故屡发.在分析原因时,甲单位注重行动落实,管理部门及管理人员把工作精力放在基层,放在一线,态度务实,不做表面文章,不搞花架子,基础工作抓得牢,所以安全生产就有保障.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危化品运输事故多发,运输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的现状,依托多学科交叉的教学改革和科技计划项目研究,以"不倾翻、泄漏收集、全方位监控"为技术目标,从事故防控和过程监控两个方面出发,介绍了危化品运输安全智能化管控的四大关键技术,即重点区域车路协同监控技术、车辆识别跟踪及安全预警技术、侧翻事故主动防控技术和泄漏事故主动防控技术,并以宁波石化基地为工程背景,借助区域动态场景沙盘对涉及交通工程、信息工程、车辆工程、消防救灾等多学科知识领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集成应用示范。结果表明:四大关键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升危化品公路运输安全的保障性,可支撑国家公共安全风险防控的重大战略需求。  相似文献   

13.
针对2004年11月11日发生的一起硫化氢中毒事故,在事隔一年后,荆门石化焦化车间在当年的事故现场开展了一项以"珍爱生命,保障安全"为主题的事故反思会.  相似文献   

14.
安全生产事故频发,员工不安全行为是主因。要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必须改善员工的不安全行为,深入研究影响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因素和原因,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而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5.
企业工伤事故的主要根源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无法完全消灭的,但可以减少。要想不发生或减少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关键是要控制和约束人的不安全行为。  相似文献   

16.
安全生产是石油化工行业永恒的主题.中国石化近年的事故统计表明,事故数量尽管逐年下降,但时有发生,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仍是事故的主要原因.如何杜绝违章使每名员工从内心深处重视安全,掌握安全本领,自觉遵章守纪,做到"三不伤害",是安全管理中的一个难点,笔者认为,创建和打造具有石化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不失为一良策.  相似文献   

17.
巴西海顺远洋运输公司曾经有一条引以为豪的海轮,名叫"环大西洋"号,后因一次海难事故而永远沉没于大海.为了使公司员工永远记住那段伤心的往事,避免同类事故再次发生,该公司门前至今仍树立着一块5 m×2 m的石碑,上面刻着那段令人悲痛而又发人深省的事故.分析研究这起事故,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检讨管理方法,完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无疑是时下使用频率最高的安全词汇之一.之所以如此"火爆",自然与当前安全管理理念的转变密切相关.但是,"以人为本"究为何物?至今尚无一个完整、准确的定义.包括一些职业安全工作者在内的大多数人,对它的理解也仅限于减少和杜绝事故发生,最大限度地保护人的生命安全.其实,这种理解十分狭义和肤浅,并未理解其完整内涵和全部精髓,故有必要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9.
解释结构模型在航空事故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航空事故分析的有效性,促进飞行安全,运用系统工程中解释结构模型(ISM),以发生的航空事故为例建立ISM并进行了系统分析.将事故的12种原因分为4个层次,明确了不同层次中的要素及其关联影响.该方法能为航空事故预防和分析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对航空公司的安全管理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禁令(试行)>于今年7月颁布,经过各单位职代会审议通过后,已在中国石化全系统实行.<禁令>剑指"三违",是集团公司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从严治企,减少一般事故,防止和避免重特大事故发生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