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5 毫秒
1.
本刊5卷5期刊出拙文《地面水中非离子氨浓度换算方法》后,收到一些意见,有必要再谈一下。 一、GB3838—88规定使用的附表的实质和使用方法:GB3838—88在非离子氨参数项中规定测得结果是以氮(N)计的氨氮浓度,然后再根据附表,换算为非离子氨浓度。但没有给出附表。在修订说明中给出附表1《氨的水溶液中非离于氨的百分比》和附表2《总氮(NH_3+NH_4~+)浓度,其中非离子氨浓度0.020mg/l NH_3》。从两表的数据可以判断,附表1的全部数据是用拙文提出的式(6)从附表2  相似文献   

2.
新《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已颁布实施。非离子氨未规定标准分析方法,执行标准时,须将以氮计的总氮(NH_3+NH_4~+)浓度,根据相应的pH值及水温换算出对应的非离子氨浓度。执行换算时颇为烦琐,且易出差错。为执行标准的便利,现据有关氨的性质,提出如下计算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原国家环保局于1994年12月16日正式颁布了《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非离子氨换算方法(以下简称《方法》)。该《方法》提出了两种非离子氨的换算法。一是由测定温度和pH值查氨的水溶液中非离子氨的摩尔百分比表得到f值,再根据氨氮浓度测值换算出非离子氨浓度;另...  相似文献   

4.
氨氮与非离子氨间的浓度换算方法已有许多报道。用SHARPEL-5100S型计算器编制一个简单运算程序,只须输入水温、pH及氨氮浓度测定值便可换算得非离子氨浓度值。 1.计算公式选定 根据酸碱离子理论在氨的水溶液中存在着平衡关系:NH_4(?)+H_2O=H_3O+NH_3.  相似文献   

5.
我国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中,氨氮项改为以非离子氨浓度为依据,并规定了各类水质非离子浓度的限值.为了配套使用,引进了美国1976年公布的换算表,作为附表下发.该表列出了在不同温度和pH值氨的水溶液中非离子氨的百分比,由总氨浓度可换算出非离子氨浓度.由于该表温度、pH值数值间隔较大,用内插法计算起来麻烦,不少人提出了各种计算方法.关镜辉提出:E%=(0.020/c)×100……(1)吴国平提出:P=[1+10~F]~(-1)  相似文献   

6.
总氨与非离子氨换算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氨氮的浓度以非离子氨提供基准实验资料,规定分析方法测试结果为总氨,必须进行换算。目前,我国换算利用美国环保局1976年公布的《氨的水溶液中非离子氨的百分比》表(以下简称“百分比表”)和《总氨NH_3+NH_4~+浓度换算表》,由于测试次数有限,不可能将能测得的pH和水温值都测算出非离子氨的百分比列于表中。事实上,表中只取水温等于5、10、15、20、25、30℃(摄氏度)六个数字和pH等于6.0,6.5,7.0,7.5,8.0,8.5,9.0,9.5,10.0九个数  相似文献   

7.
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氨氮标准样品和实际样品,用氨气敏电极法和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进行同步测试。结果表明,2种分析方法在水样氨氮质量浓度在0. 159~2. 81 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可比性、精密性和准确性。氨气敏电极法的检出限为0. 03 mg/L,平行6次测定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 4%~4. 2%,加标回收率为85. 0%~110%;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的检出限为0. 025 mg/L,平行6次测定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 5%~6. 4%,加标回收率为93. 0%~99. 8%。同时氨气敏电极法在样品预处理、试剂配制和分析时间上要优于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氨气敏电极法能够满足地表水自动监测在线比对实际工作的需求,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国外研究证明:氨的水溶液中起主要毒害作用的是非离子态氨。一些国家已将非离子氨作为地面水关系保护水生生物的参数而取代氨氮参数,我国去年四月发布GB 3838-8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首次应用该项成果设置该参数。具体换算原理及方法未见报导。 水溶液中的无机氨可分为离子态和非离子态,非离子态主要是氨合物,包括氨水合物(NH_3·H_2O)和氨络合物(主要是过渡金属离  相似文献   

9.
本刊自第2卷第1期发表《关于非离子氨的计算方法》一文后,引起了广大作者的兴趣(本刊发表了不同观点的文章)陆续收到众多作者的来稿,我们表示热情感谢!有关非离子氨浓度计算的公式及有关换算表格存在分歧和争论,有些甚至有错误.现将我们的观点概述如下:第一,非离子氨占离子氨和非离子氨的总浓度C_T百分比的公式为:  相似文献   

10.
国家环境保护局在1988年发布的《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中,列入了非离子氨这个参数,目的是用来保护水生生物.当氨溶于水时,一部份氨与水反应建立起有非离子氨(NH_3)、铵离子(NH_4~+)和氢氧离子(OH~-)的化学平衡:  相似文献   

11.
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将非离子氨作为水质指标之一,但目前非离子氨未规定标准分析方法,执行标准时需将氨氮换算为非离子氨,方法是查表得出非离子氨摩尔百分比α(pH,t),再用公式计算出非离子氨浓度。这种方法处理个别数据时简单方便,对大批量数据处理则有多次查表的麻烦,同时当PH值和水温超出表所给范围时,无法查表换算;而且只要pH值和水温之一不等手表值,就必须用差值法求解,过程繁琐且存在偏差。为此,我们根据α(pH,t)表中数据,求出氨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结合经典理论公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  相似文献   

12.
富士电机公司和建设省土木研究所共同开发用生物传感器氨分析仪。使用微生物自动测定水中氨的浓度。 过去氨浓度测定用离子电极法或比色法,测定时间近1小时,而且需要大量药品。 该装置采用生物传感器选定消解点,药品仅用氨标准溶液,而且用量很少,测定时间缩短到8分钟左右。  相似文献   

13.
关于水中非离于氨浓度的计算已有若干论文发表,并有总氨浓度和非离子氨浓度的换算表供查用.然而,对于非高于氨的计算公式和表格的含义及应用仍存在分岐,计算方法亦有争议,我们认为有必要对此进一步讨论,以澄清业已引起混淆的概念.1.非离子氨的浓度分数氨溶于水,生成氨水合物.已知氨有两种水合物——NH_3.H_2O(m.p.为194.15k)和  相似文献   

14.
水中氟化物的测定,目前主要采用文献[1]中离子选择电极法。现行离子选择电极法中校准曲线法,则需根据电极斜率的大小来计算样品溶液的浓度。本文推荐离子选择电极法中另一种方法,即双标准比较计算法,它不需求得电极斜率,便能直接获得准确的分析结果。1实验部分1...  相似文献   

15.
环境监测中的离子选择电极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离子选择电极法具有很多优点,因此在环境监测中有广泛应用。本文从分析方法标准化的高度评价离子选择电极法在环境监测中所处的地位,还从电极抗干扰能力、稳定性以及与其它分析技术联用等方面,提出离子电板分析法的改进方向。 离子选择电极法是一种正在发展中的新的分析力法,它不仅能直接测定水体中的污染物,而且通过吸收、分解、提取、灰化等前处理,也能测定大气、土壤、生物体等环境样品中的污染物。气敏电极可直接测定气相组分。再由于离子选择电极具有制作简单、使用  相似文献   

16.
自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将“非离子氨”作为水质评价参数列出标准值后,由于“非离子氨”没有直接测定方法,只能由实测的“氨氮”值换算得到.目前,在本刊及其它刊物上已见到几种不同的换算方法.我们曾谈过这个问题,现再作如下分析.一、所谓“非离子氨”  相似文献   

17.
非离子氨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离子氨的计算滕恩江(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北京100012)水体中被关注的几种形式的氮,是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和有机氮。由于氨对水生生物等的毒性主要是由非离子氨造成的,而离子氨则相对基本无毒,因此,各先进国家的水质质量标准中均列有非离子氨的参数。...  相似文献   

18.
博物馆室内微环境中碱性气体的被动采样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博物馆微环境中的碱性污染气体-氨气,采用自行研制的被动采样器,建立了一套适合博物馆馆藏文物保存环境中氨气含量分析的被动采样-离子色谱检测方法,应用于博物馆的实地采样分析,通过与主动法采样对照,获得了被动采样器在博物馆微环境中氨的吸收系数,从而获得采样点空气中氨气的浓度,为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监测提供了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9.
笔者曾于本刊发表过计算方法,后来又见到其他方法出现。为了正确应用科研成果,确立正确的方法,有必要对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供仲裁参考。 由于废水中可能有氨络合物存在,计算更复杂,不在本文讨论。 一、附表《氨的水溶液中非离子氨的百分比》中给出的数据是指非离子氨与氨的水溶液(NH_3·H_2O)之比还是非离子氨与总氨(NH_3+NH_4~+之比? 文献均对此没有明确说明。不同的配对得出的结果相差极大,不明确这点该表提供的数据无法利用;文献给出的数据多而准确,以该附表作为基础进行验证比较可靠。  相似文献   

20.
测定水中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通常采用碘量法和膜电极法。为观察膜电极法的适用性,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物质研究所BOD5 标准样品和一些水样作膜电极法与碘量法比对试验。膜电极法测定BOD5 所用仪器为YSI 5 0 0 0型溶氧仪,探头为5 0 1 0型。两种方法对水样BOD5 的比对测定结果见表1。由表1可见,两种方法测定标准样品的结果均在其保证值范围内,对各种水样测定的相对误差(以碘量法为基准) <5 % ,表明膜电极法测定水样结果与碘量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膜电极法完全可用于BOD5 的测定,尤其适合大批量样品的测定。表1 两种方法对水样B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