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建立我国西北地区跨境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指标与标准,应用B-IBI (benthic-index of biotic integrity,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评价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的健康状况. 于2012年7月、8月、10月及2013年5月在额尔齐斯河全流域设10个典型采样点,进行4次大型底栖动物调查,从23个候选生物指标中筛选出适用于构建额尔齐斯河B-IBI评价体系的参数,主要包括总分类单元数、EPT(蜉蝣目、襀翅目、毛翅目)分类单元数、前3位优势分类单元个体相对丰度、襀翅目个体相对丰度和黏附者个体相对丰度. 以参照点B-IBI的25%分位数作为健康评价标准来确定B-IBI的评价等级:B-IBI>2.04为极好,1.53<B-IBI≤2.04为好,1.02<B-IBI≤1.53为一般,0.51<B-IBI≤1.02为差,B-IBI≤0.51为极差. 结果表明:在所有采样点中,6个采样点处于健康状况极好或好的状态,3个采样点健康状况一般,1个采样点健康状况较差;各采样点B-IBI在不同月份变化各异. 整体来看,额尔齐斯河的水体健康状况较好,但局部河段水体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基于B-IBI的健康评价结果与其他生物指数〔Chandler计分制生物指数、BMWP(biological monitoring working party)分数系统分值〕评价结果相一致,表明所构建的B-IBI评价指标与标准对额尔齐斯河的健康状况评估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作为额尔齐斯河流域水体环境监测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4,(4):135-137
为加快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民委在2000年发起了兴边富民行动,该行动旨在开发边境地区。兴边富民行动实施以来,广西边境教育在兴边富民行动中得到较大的发展。总结在兴边富民行动中广西边境教育的发展,厘清兴边富民行动对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总结兴边富民行动教育项目的经验,并提出下一步在兴边富民行动中应促进广西边境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处理好政府经费资助与教育自身发展的关系;制定兴边富民行动中教育发展的科学规划;加大对教学仪器设备、教师队伍建设、图书资料等办学条件的投入力度;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增进边境学校与非边境学校之间的互助。  相似文献   

3.
在广东省梅州兴宁盆地霞岗-永和一带,产出中国东部罕见的、与早侏罗世层状镁铁-超镁铁质杂岩体有关的大型钒钛磁铁矿(铬铁矿)矿床,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经济价值。本文介绍子霞岚-永和钒钛磁铁矿成矿带的地质特征,从成矿带沉积建造、区域构造和岩浆活动等方面阐述了成矿带的形成条件及控矿因素,并指出了成矿带远景、找矿目标及其科学意见。  相似文献   

4.
<正> 本文对库茨涅茨克-阿尔泰成矿带汞矿床的特点进行了描述;指出了它们与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化阶  相似文献   

5.
<正> 一、区域地质概况 蒙库铁矿是新疆阿勒泰铁矿带的一个大型铁矿床,位于阿勒泰褶皱系可可托海地背斜褶皱带之中段,卡拉额尔齐斯复背斜和克兰复向斜接合部位之蒙库复背斜的次级向斜构造中(见图1)。  相似文献   

6.
江西武夷成矿带铜多金属矿产资源远景评价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南武夷山地区处于扬子、华夏两大构造单元交接叠加地段,构造变形复杂,中生代岩浆活动强烈,具有十分优越的成矿条件,矿产资源潜力巨大.本文以正在武夷山成矿带开展的矿产远景调查工作和资源评价工作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为基础,分析了武夷山成矿带的成矿地质背景、主要矿床类型及近几年的找矿勘查成果,并对武夷成矿带江西省境内铜多金属矿产资源潜力进行了初步评价,划分了十七个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7.
利用地球化学定量预测理论方法技术,建立了武夷成矿带紫金山铜金矿等7个典型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圈定了54处AB级预测区,并利用地球化学定量预测法分别估算了每类预测区的铜资源量,为科学评估武夷成矿带的铜矿资源潜力和该成矿带地质矿产勘察工作部署提供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华东地区是我国钨、铜、铁、金、银铅锌多金属、铀等产业基地,区内分布的重要成矿区带有南岭锡、钨、铅锌成矿带(华东地区主要包含其东段-赣南地区)、武夷山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带和长江中下游铁、铜、(硫)金成矿带。此外,作为扬子、华夏两大地质板块的交接部位-钦杭接合带,铜、铁、稀有金属等也显示出巨大的找矿潜力。本文对该区矿产资源勘查工作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实现华东地区矿产资源勘查重大突破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江苏段)硫铁矿床成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5,(3):165-171
通过分析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江苏段)区域成矿地质条件、硫铁矿典型矿床及区域成矿特征,建立了陆相火山岩型和矽卡岩型硫铁矿床成矿模式。结合典型矿床成矿、物化探异常特征,提出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江苏段)硫铁矿床找矿模型,这对于该区域找矿预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武夷山成矿带是我国十九个成矿带之一,分布着众多的萤石、叶腊石、石墨等非金属矿床及铜铅锌银等多金属矿床,矿床类型多样。本文在讨论葛山坞萤石矿成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该矿床的成因进行了探讨,对北武夷地区下一步寻找萤石矿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疆阿勒泰地区位于哈-中-蒙世界级有色金属成矿带中部,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是新疆重要的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稀有会属、贵金属、非金属成矿带和勘探开发基地.目前已发现矿种94种,占全国拥有矿种数的54.97%,储量位居国内前10位的矿产有白云母、铍、钾长石等12种.  相似文献   

12.
<正> 地处新疆北部的阿勒泰地区是一条重要的稀有金属成矿带。区内分布着大量的岩浆岩,从中基性岩到中酸性岩都有。在本文所研究的可可托海、青河一带出露的花岗岩类岩石主要有: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类、二云母花岗岩类、  相似文献   

13.
利用额尔齐斯河2010年监测数据进行水质评价。用模糊综合评级法对水质状况进行评价,判断水质级别;用主成分分析法判断主要污染物类型,确定各污染物的主要贡献率。并将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与单项指标评价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在水质评价中水质级别判断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水质主要污染物判断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用两种评价方法结合起来对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较准确。  相似文献   

14.
以额尔齐斯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布设106个土壤采样点,采样测定表层0~40 cm土壤中重金属Cu、Zn、As、Pb及盐分含量,应用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的方法分析数据的统计特征和结构特征,借助GIS技术,讨论了额尔齐斯河流域重金属及盐分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重金属Cu、Zn、As和Pb在土壤中的累积量分别介于17.110~157.540,56.360~2 032.980,6.370~19.880,12.19~131.520mg/kg之间,且Zn和Pb的含量远高于新疆土壤重金属元素背景值,表明了研究区Zn和Pb是区域主要污染物,具有高度累积的趋势;重金属As与Pb的块金系数最高,空间相关性较弱。而Cu与Zn的块金值相对较低,空间相关性较高,揭示重金属结构性变异和随机性变异的复合作用。土壤盐分为线性模型,主要为随机性变异,pH呈现高斯模型,结构性变异程度明显;重金属空间分布差异明显,Cu与pH、全盐的空间分布呈现较好的一致性,空间分布呈现环岛状,Zn含量分布东北多西南少,As与Pb分布北多南少,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性和随机性。研究对流域重金属污染的风险评估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据日本总理府对1992年公害投诉的统计,公害投诉总件数76713件,比上年度增加3.3%。其中传统公害46650件,减少5.5%;而新的公害如废弃物、日照、电磁波污染等投诉36300件,增加20.6%。总体呈上升趋势;公害投诉中仍以噪声最多,共16830件,但比上年减少8%;尤其卡拉OK投诉减少10%以上。其次恶臭15060件,减少8%;大气污染9489起,减少0.1%;但  相似文献   

16.
建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成效评估方法体系,掌握“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实施成效,分析评估结果中发现的问题,对于提出新时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对策与建议具有重要意义. 额尔齐斯河流域具有极其典型的“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特征,额尔齐斯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实施为探索西北干旱地区生命共同体保护修复模式提供了示范作用. 基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从生态系统格局、质量和服务三个角度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比非生态保护修复期和生态保护修复期内评估指标的时空变化情况,综合评估额尔齐斯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生态环境成效. 结果表明:①生态系统类型的生态级别整体由“低”向“高”转变,草地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得到遏制且面积得到恢复,水域生态系统面积由2010年的1 802.02 km2持续增至2020年的1 994.84 km2,林地生态系统面积仍有所减少. ②工程建设区生态系统质量指数先降后增,其中生态保护修复期内生态系统质量指数增长相对明显. ③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后,各生态系统服务指标变化率均有所增长,其中防风固沙指数增长最为显著. 研究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成效显著,但由于工程建设区内生态本底的差异性,整体上各工程分区生态保护修复成效由北向南逐渐递减. 在后续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中,建议基于额尔齐斯河流域中部和南部自然地理单元分布等区域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进一步恢复生态用地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特征与区域地质构造的研究 ,证实湾坝—冶勒地区地球化学分区和物理分区与构造单元划分有极强的对应关系 ;通过元素明显浓集区的研究 ,推测有两个隐伏岩体存在 ,主要成矿元素富集带与构造成矿带一致。  相似文献   

18.
边境贫困县的土地利用、城镇发展与脱贫攻坚事关边境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大局。论文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龙州县为案例研究区域,以2011年和2016年高分影像作为主要数据源,结合社会经济数据,探讨该县近年建设用地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龙州县主要建设用地的增幅达10.08%,其中城镇用地、农村宅基地、独立工矿用地、交通设施用地和旅游设施用地的增量分别占建设用地增量的37.74%、25.48%、20.96%、15.49%和0.33%;2)县城涉及的龙州镇、上龙乡建设用地增加较快,边境口岸城镇的建设用地增速也较快;3)从建设用地扩展模式来看,县城龙州镇为填充式扩张,其他乡镇为边缘式扩张;4)城镇发展提速、农民新房建设、工业园区建设、交通设施建设是建设用地扩张的直接驱动因素,近年来精准扶贫战略的深化落实、边境贸易活动的不断增多,是重要的政策驱动力。研究建议:深化落实贫困县建设用地倾斜政策,针对贫困县的建设用地,在省市层面要明确总量、增加流量,在县域层面要用好增量、优化布局、提高效率,切实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9.
边境贫困县的土地利用、城镇发展与脱贫攻坚事关边境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大局。论文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龙州县为案例研究区域,以2011年和2016年高分影像作为主要数据源,结合社会经济数据,探讨该县近年建设用地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龙州县主要建设用地的增幅达10.08%,其中城镇用地、农村宅基地、独立工矿用地、交通设施用地和旅游设施用地的增量分别占建设用地增量的37.74%、25.48%、20.96%、15.49%和0.33%;2)县城涉及的龙州镇、上龙乡建设用地增加较快,边境口岸城镇的建设用地增速也较快;3)从建设用地扩展模式来看,县城龙州镇为填充式扩张,其他乡镇为边缘式扩张;4)城镇发展提速、农民新房建设、工业园区建设、交通设施建设是建设用地扩张的直接驱动因素,近年来精准扶贫战略的深化落实、边境贸易活动的不断增多,是重要的政策驱动力。研究建议:深化落实贫困县建设用地倾斜政策,针对贫困县的建设用地,在省市层面要明确总量、增加流量,在县域层面要用好增量、优化布局、提高效率,切实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0.
<正> 众所周知,白云鄂博-狼山一带;东川-易门一带皆是我国重要的层控矿床大成矿带之一。笔者近几年在研究白云鄂博-狼山矿床时认为它与“东川式铜矿”有许多共同点。两矿床的粗略对比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