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全》2008,29(8):58-58
大型公共设施常常也是大规模人群集散的场所,节假日、大型活动等特定条件下,可能聚集大规模的密集人群。为保障人群的安全,需要对人群流动做出规划,预测人群的运动及可能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道路、台阶、通道等设施和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防止气矿开采及运行发生天然气泄漏事故对社会公众造成影响,确保突发情况下快速有序有效地将受到影响的社会公众转移或疏散至安全地带,最大限度保护群众的安全,通过对山区井场周边人群疏散的现场实验,获取山区环境下人群疏散的行为特征、疏散时间、运动速度等数据,为山区地形条件下大规模人群疏散模拟计算提供基础性实验数据,并为井喷事故发生时人员应急疏散组织和管理提供参考。本文及后续文章将报道气矿井场周边人群疏散演练的实验研究。这里,主要对实验方案包括疏散人群、疏散路径及测试方案等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3.
12月2日是全省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日,当天,建瓯交警大队组织122、急救中心、车单位、学校等部门组成摩托车方队、出租车队、彩旗方队,以“关爱生命 安全出行”为主题,进行了大规模的交通安全踩街活动,同时在市区人群集中处设立交通安全咨询台解答群众疑问,发放宣传资料,长时间播放交通安全宣传片。  相似文献   

4.
电视机和有线通讯设备的生产,均采用流水线作业方式,390名生产工人的主要慢性肌肉骨骼损伤有手疲劳、右臂疲劳及肩痛,与对照人群比较,P〈0.05差异显著。手痛、腕痛、颈痛及上下背痛虽多于对照人群,但无统计学意义,这与Laopajarri和shihan 等报告不同,这可能与当时工厂定额相对较低,全天纯劳动工时相对短有关  相似文献   

5.
机械加工作业十分普遍,通过对140名机加工工人的调查,发现手、腕、臂、肩、颈和上背的疼痛及腕、上臂和上背的压痛与对照人群比,P< 0.05差异明显,下背酸痛虽较对照人群高,但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机械加工时需取低头、颈前弯、上背前倾体位及勿需常弯腰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
烈性呼吸道传染病防护装备链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烈性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微生物通过空气传播的致命的强传染性疾病,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肺鼠疫等。为防止烈性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保护健康人群和环境.必须采取可靠的隔离措施,以切断传播链。传染病的传播链是指传染病在人群间传播所经历的所有路径,与传染病传播链相对应,防护装备链是针对传染病传播可能的路径所建立起来的一系列的物理防护屏障,主要包括针对健康人群,特别是医院内的医护人员的个体防护装备;针对传染病人转运的隔离装备以及传染病人的治疗单元等多个环节。传染病防护装备链的建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地铁出行已成为居民出行的重要途径,但地铁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地铁站火灾和消防安全的问题。地铁换乘站是一种人流量大、空间复杂的地下空间,一旦发生火灾,人员疏散困难,极易发生群死群伤的重大灾害性事故。开展了火灾情况下某城市地铁换乘站内大规模人群疏散特征研究,选取某个地铁换乘站作为计算仿真案例,对地铁换乘站内的建筑环境进行调查,确定出该地铁换乘站内的待疏散人数、疏散人群特点及疏散通道限制条件;运用人员疏散模拟软件Pathfinder分别对高峰时期和列车满载这2种不同疏散规模进行了仿真模拟,在16个火灾场景下分析了地铁换乘站火灾情况下大规模人群疏散的瓶颈,获取了火灾情况下某城市地铁换乘站内大规模人群的疏散时间;并根据疏散瓶颈,优化了人员疏散的路径,缩短了总疏散时间,发现在高峰情况下,人员疏散基本满足地铁设计规范的6 min要求。  相似文献   

8.
胡成 《安全》2009,30(11):57-58
1 社会安全需求 公共场所人群聚集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公共场所一旦发生人群聚集所带来的各类事故,会造成人员伤亡、恐慌等结果,而人群聚集所带来的事故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诱发原因众多、发生突然、难以控制、伤亡巨大等特点。人群聚集造成事故的特点决定了现场的救援措施效果很难达到理想的状况,事前预防成为一种比较有效的策略。因此,利用人群安全技术建立一套人群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油气管道事故中城镇大规模应急疏散的智慧决策,构建基于改进的自适应蚁群算法的应急疏散路径优化模型,开发基于油气管道典型事故后果分析的城镇大规模应急疏散决策优化系统平台(LSSED)。LSSED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上,针对油气管道泄漏引起的扩散、喷射火、池火、BLEVE、蒸气云爆炸等典型事故进行事故后果分析,对疏散通道当量长度和疏散时间成本函数进行定量评价,实现大规模应急疏散方案的智慧决策和避难方案的全局优化。案例分析表明,LSSED平台实现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典型事故时变环境信息和应急疏散路径优化算法的数据传递及系统集成,实现了基于事故后果分析的城镇大规模人群疏散路径和避难方案优化,可为城镇安全规划和应急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执法力量不单纯指人,它是执法机关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应该涵盖执法人员、执法理念、执法装备、执法监管机制等多个方面的内容。由于部门机构编制的限制,目前,安监部门还不可能大规模的扩充执法队伍,要解决执法力量不足的问题,必须坚持多管齐下,立足内部挖潜,不断增强执法队伍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1.
李伟  李凤 《安全》2007,28(6):27-29
北京西站是全国最大的客运枢纽站,西站地区管委对大规模、高密度人群的管控具有丰富的经验.我们对2007年西站地区春运工作进行了详细调查,与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进行了广泛交流,结合计算机模拟,研究分析了针对密集人群管控的经验和部分现行的管控措施,总结了一些有关人员在特定场合、位置的参数,使对密集人群管控的经验、措施能够更广泛地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人群密集场所客流安全隐患早发现,辅助管理人员早决策,人群聚集风险区早疏散,提升对灾难的预见性和主动性。在国内外人群异常聚集监测预警现状分析基础上,对比分析得出监控视频分析技术是解决人群密集场所精准预警难题较为理想的解决方案;构建以视频智能分析的人群计数、密度估计、行人追踪、活动烈度识别为核心技术的人群密集场所风险预警技术框架;将该技术框架应用到某大型商圈的商业街区,获得监控区域内的人群总数、密度分布、行人轨迹和异常活动等特征。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视频分析的人群密集场所风险预警技术框架可为城市大型商圈、交通枢纽、大型活动场所等城市公共场所的安全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中国劳动科学》2009,(1):61-6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为应对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可能导致企业大规模裁员问题,切实发挥失业保险保障生活、促进就业、预防失业的作用,维护社会稳定,现就做好当前失业保险工作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4.
人群密度的调查研究对公共场所的安全疏散研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天津站地铁换乘中心为研究对象,对其人群密度分布进行了实地调查,通过直接计数法、图像计数法等调查方法采集初步数据,经分析和处理得出此地铁换乘中心人群密度随空间和时间的分布及变化情况,并结合此大型公共建筑的自身特点,分析人群密度分布变化的原因、人群密度较高区域可能发生的事故种类,针对性地提出减缓人群拥挤风险、缓解客流分布不均的具体措施,以便减小因人群密度过大而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15.
大规模客流对我国各大城市铁路车站旅客的安全潜伏着极大的隐患,车站旅客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显得十分重要。分析在大规模客流条件下,车站旅客可能发生的主要安全问题,包括拥挤踩踏、灾害、公共卫生、犯罪、自身发病等意外事件;提出建立旅客安全保障体系的层次结构,研究了旅客安全保障体系的流程;从车站客流组织和管理角度、车站设计角度、服务设施角度等方面来研究大规模客流条件下车站安全保障工作中应采取的措施。保障旅客安全是车站工作的重点,必须通过科学的手段,从各方面综合、严密地进行管理和组织,才能实现铁路车站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16.
人群流动的波动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在现代社会中,公共场所拥挤人群现象常常发生,人们对拥挤人群的机理研究较少,在公共场所因对拥挤人群的疏导或管理不当频频发生而伤亡事故。针对公共场所拥挤人群的安全管理需求,根据波动理论,特别是激波理论,来研究拥挤人群的基本特性,如密度、速度与激波的关系等。在人群拥挤时,可将其视为一连续介质,人群中产生的任何扰动(直接表现为密度的变化)都将以波的形式在人群中传播,同时由于人群中个体间的差异,导致波发生非线性畸变,最后可能导致激波的产生,即拥挤事故。通过特征值解法及Matlab软件,求解了对于不同的初始密度分布曲线、不同的速度,预测激波将在何时何处发生,即揭示激波产生的规律,总结了消除激波的一些措施,如改变边界条件、控制初始密度、设置畸点等,以避免拥挤事故的出现。  相似文献   

17.
《中国劳动科学》2007,(3):13-15
传统产业关系:在稳定的传统产业关系中的稳定工作 许多有关现代产业关系或由于工作形成的人际关系理论完全建立在二战后的西欧和北美经验的基础之上,这个时期大多数西方国家的工业快速增长。其增长是靠国内市场的迅速膨胀、发达国家间的贸易增长以及与前殖民地国家的贸易增长所维系的。持续增长也得益于生产技术的大规模应用,这种技术使大规模蓝领工人的产生成为可能,相应地,它也成为现代工会主义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江苏劳动保护》2008,(5):48-48
如同紫外线、汽车尾气、吸烟等,通宵上班隐藏着使人患癌症的潜在风险。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把通宵夜班列入“可能致癌因素”。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研究显示,通宵上班的女性和男性中。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高于日常上班人群。相对较高的癌症发病率并不能证明通宵上班“引发”癌证,但科学家怀疑通宵上班存在健康风险,因为它打乱了人体生物钟,而人体内能抑制肿瘤产生的褪黑激素一般在夜间分泌。  相似文献   

19.
为寻找公共建筑人群疏散极端负荷流线,构建疏散流线负荷的拓扑解析模型。首先,通过分析建筑空间布局的构成要素,引入移动空间、障碍空间、移动节点等概念,构建公共建筑疏散空间的拓扑网络;其次,定义节点最迟疏散结束时刻、节点最早疏散开始时刻等时间参数,以某时刻作为初始状态,计算疏散网络节点时差,构建极端负荷流线的拓扑解析模型,探析公共建筑人群疏散流线拥堵特征;最后,采用Agent技术对某会展中心人群疏散流线负荷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流线的拓扑网络节点总时差反映了流线负荷分布特征,人群疏散的极端负荷流线符合拓扑解析模型结果,能为公共建筑人群疏散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世界卫生组织对”饮用水水质准则”(以下简称准则)的解释是:符合“准则”的水就是安全饮用水。它包括微生物、毒理学、感官性指标等。任何一项指标不合格都可能在同一时间内造成大面积人群发病或死亡。因此要求有很高的合格率,这要求出厂的自来水达标,同时在输水管网中不能受到二次污染。[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