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铬渣中含高浓度的六价铬,属于危险废物,未经无害化处置的铬渣泄露将严重污染水体和土壤,破坏生态环境.经银河化学公司研发的干湿法结合的“增压隔氧法”解毒工艺处理后,铬渣样品中总铬、六价铬去除率达99%以上.解毒后铬渣样品中总铬、六价铬含量满足《铬渣污染治理环境保护技术规范》(HT/T 301-2007)要求.铬渣解毒后不属于危险废物,可以综合利用于水泥混合材料生产中.  相似文献   

2.
解毒铬渣浸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柱子法和间歇法分别对干法和湿法两种解毒铬渣浸出特性进行研究.建立了铬渣在浸出过程中总铬和六价铬的释放模式,该模式可用于预测堆存的铬渣在自然环境淋浸过程中总铬和六价铬的排污量.  相似文献   

3.
土壤-植物系统中铬的环境行为及其毒性评价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戴宇 《环境科学》2009,30(11):3432-3440
由于铬及其化合物的使用和含铬废弃物的大量排放,空气、土壤、水和食品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铬污染.对于铬污染,尤其是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土壤系统铬污染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热点.其中铬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备受关注.本文详细介绍了铬的基础化学、土壤-植物系统中铬迁移转化的影响因素(土壤理化性质、铬的供给形态、浓度、植物种类等)以及该系统中铬的生态毒性,总结了通过综合分析土壤-植物系统中植物、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的生态毒理数据来评估土壤-植物系统中铬生态风险的方法,并指出了这一领域研究工作的不足之处,对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菜地土壤和蔬菜铬含量及其健康风险评估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对北京市97种蔬菜的345个蔬菜样品和54个菜地土壤中的铬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菜地土壤中铬含量的含量范围、算术均值、中值、几何均值分别为25.4~86.3、44.5、42.2、43.4 mg·kg-1,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的蔬菜地土壤质量标准,但显著高于北京市土壤铬背景值.蔬菜铬的含量范围、算术均值和几何均值分别为0.4~1034、64.6、22.7μg·kg-1.叶菜类和根茎类蔬菜的铬平均含量显著高于特菜类,其它类型的蔬菜铬含量差异不显著.北京市本地产蔬菜和裸露地蔬菜的铬含量均分别显著高于市售外地产蔬菜和设施栽培蔬菜.甘蓝的铬富集系数较高,小白菜、云架豆和冬瓜次之,而西红柿、黄瓜、大葱、叶甜菜、萝卜、大白菜、茄子和辣椒和部分特菜等铬富集系数最低.北京市居民从蔬菜中摄入铬的量为每人50.5μg·d-1,目前已存在一定的潜在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5.
铬胁迫对3种草本植物生长及铬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为了阐明铬胁迫对白花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3种草本植物的毒害机制,为铬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盆栽试验,在土壤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铬[Cr(Ⅵ)](K2Cr2O7为0、100、200、300和400 mg.kg-1),研究重金属铬对3种草本植物生长、生理特性、重金属铬累积与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花三叶草、高羊茅和紫花苜蓿的平均耐性指数分别为62.5、48.3和36.33.在铬浓度为400 mg.kg-1处理条件下,白花三叶草和高羊茅叶绿素含量、SOD和POD活性分别为对照的57.14%、51.51%、35.76%和63.27%、52.96%、41.36%,而紫花苜蓿无法生存.在铬胁迫下,3种草本植物的株高、根长、地上(下)部干重均表现降低,其降低大小顺序为紫花苜蓿〉高羊茅〉白花三叶草,但MDA含量增加,并且紫花苜蓿增加幅度最大,高羊茅次之,白花三叶草最小.三者对铬的耐受性表现为白花三叶草〉高羊茅〉紫花苜蓿.3种草本植物叶片积累的铬主要贮存于细胞壁,其次是细胞质,而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含量较低.叶绿体和线粒体中铬含量与叶绿素、MDA含量、SOD和POD活性存在明显的相关性.随着铬浓度增加,3种草本植物叶片亚细胞组分中铬含量增加,并且总是紫花苜蓿〉高羊茅〉白花三叶草.当铬处理浓度为300 mg.kg-1时,与白花三叶草、高羊茅相比,紫花苜蓿叶片富集铬浓度最高,达51.44 mg.kg-1,其中分配于叶绿体(19.09%)和线粒体(18.04%)中铬的比例也明显较高.白花三叶草、高羊茅和紫花苜蓿地上部和地下部富集系数平均值分别为1.22、1.54;1.16、1.44和1.26、1.62,转运系数平均值分别为0.78、0.78和0.74.在重金属铬污染土壤治理中,白花三叶草和高羊茅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铬胁迫对芥菜型油菜生理特性和铬富集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重金属铬胁迫对芥菜型油菜来凤芥菜和四川黄籽的出苗率、幼苗生物量、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铬的亚细胞分布和铬富集的影响.目的是为阐明植物遭受铬胁迫的毒害机制和铬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低浓度铬能够促进芥菜型油菜生长,提高出苗...  相似文献   

7.
2011年的云南曲靖铬渣污染事件时至今日仍历历在目.铬渣污染了当地的土壤和水体,引发了严重的人畜中毒事件.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指出,云南曲靖铬渣非法转移倾倒并非偶然事件,其暴露出的是中国在危险废物监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铬渣严重危害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面对严重的铬渣污染事件,对非法倾倒行为加强监管固然是必要之举,而同样重要的是从源头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生成,甚至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在减少污染的同时收获资源,推动发展与环保同步共进.多年来,国家和各级政府出台一系列法规政策,对铬渣的无害化处理提出了严格要求.但是铬渣治理是世界性难题,一直缺乏有效的处理方法,导致类似曲靖的铬渣污染事件始终难以杜绝.  相似文献   

8.
以CaCl2,二乙基三胺五乙酸(DTPA)和三乙胺TEA(TEA)作为提取剂,用简化的3步连续提取法对铬渣中铬的形态进行分析,研究了活性炭的用量、活性炭的类型、浸提液pH值、吸附温度以及吸附时间对浸提液中的铬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铬渣中的铬主要以可活动态和残渣态的形式存在.处理3 g铬渣,硝酸改性活性炭用量为0.3 g,在20℃,pH值为4,吸附时间为60 min时活性炭对铬的吸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王丹  魏威  梁东丽  王松山  胡斌 《环境科学》2011,32(10):3113-3120
通过盆栽试验和室内化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外源铜、铬(Ⅵ)单一和复合污染中土壤金属形态转化及其对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铜、铬(Ⅵ)单一污染土壤中,铬主要以残渣态和有机结合态形式存在,而铜则主要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形式存在.铜、铬(Ⅵ)复合污染时,低浓度铜(≤400 mg.kg-1)促进铬向交换态转化...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用木浆造纸废水处理铬渣”试验.将铬渣浸泡在木浆造纸废水中,生成木素铬盐.再将木素铬盐分解成为铬酐、水和二氧化碳.把浸除后的铬渣尾矿物,经解毒处理后,不再含铬,用于烧砖或还田,填坑造田做为耕作层的母质层覆盖耕作土壤层,扩大城乡耕地面积.取得以废治废变废为宝,综合利用铬渣和造纸废水,生产有用的物资,作了综合利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原位生物稳定固化技术在铬污染场地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建荣  李娟  许伟 《环境科学》2013,34(9):3684-3689
原位生物稳定固化方法是控制铬污染场地地下水风险的有效方法,通过实地工程试验,初步验证了原位生物稳定固化法治理南方某铬污染场地的修复效果.实地工程试验的场地面积约600 m2,位于整个污染场地的上游,受高浓度铬污染,总铬含量高值为11 850 mg.kg-1,六价铬含量高值为349 mg.kg-1,污染最为严重的土层为-0.5~-2 m.通过对在试验场地范围内设置注射井注射还原剂和微生物调节剂等,并通过监测井监测分析不同时间不同深度范围内在药剂注射的作用下地下水中六价铬和总铬的浓度变化.工程试验结果表明,原位生物稳定固化技术显著改变了土壤中铬的形态,进而降低了铬的迁移性,消减了地下水污染风险.注入的药剂对注入井(有效范围)内的地下水六铬污染治理效果很好,六价铬转成三价铬并固定稳定率达到94%~99.9%,总铬固定稳定率达到83.9%~99.8%.试验结果对于浅层地下水深度较浅、土壤以粉质黏土和砂质黏土为主的污染场地修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典型铬渣污染场地的污染状况与综合整治对策   总被引:31,自引:7,他引:24  
对比了国内外污染场地的管理现状.通过方法学筛选国内2处化工厂的铬渣堆存场地作为典型铬渣污染场地,并对土壤和地下水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这2处铬渣污染场地均存在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特别是在铬渣堆积区域的土壤中w(总Cr)超过当地土壤背景值的数倍~数十倍,地下水中w(Cr6+)超过Ⅴ类地下水质量标准达1 000倍.Cr6+极易迁移扩散,污染面积大,其中1号铬渣污染场地污染土壤总量约19.5×104 m3,2号场地污染土壤深度约达4 m.通过分析2处典型铬渣污染场地污染特性,提出了全国铬渣污染场地综合整治对策的技术路线和规划.   相似文献   

13.
铬渣是铬盐行业在重铬酸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重金属危险废物,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危害极大.我国是世界主要铬盐生产国,由于生产工艺落后,铬渣产生量巨大,大量的铬渣未得到无害化处置,直接排放到环境中,甚至部分铬渣堆存于重要水源地和人口稠密区,严重污染了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  相似文献   

14.
络合剂和酸度控制对土壤铬电动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添加络合剂和控制阴极池溶液酸度对铬在黄棕壤中电动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EDTA 柠檬酸和乳酸的加入明显改变了电动过程中电渗流的大小和铬在土柱中的分配,其中柠檬酸因可与土壤中的 Cr(III)发生较强的络合作用而显著增加了土壤总铬的去除率(29.8%);改变阴极池溶液酸度不仅影响了电动过程中电流、电渗流的大小和铬在土柱中的分配,同时也显著改变了总铬的去除率.其中在 pH 6.0 和pH 10.0 时,总铬的去除率分别达 25.3%和 24.0%,较 pH 4.0 和 pH 8.0 时增高近 1 倍.所有电动处理以后土壤中剩余的六价铬浓度均显著减少,约降低 80%,表明电动处理对土壤中六价铬(铬的主要有毒形态)的去除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制革业铬鞣废水的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革加工是以动物皮为原料,经化学处理和机械加工而完成的.皮革加工过程中产生废水分为鞣前废水、鞣制废水、鞣后废水三部分.由于裸皮经铬鞣制后,皮革革身柔软丰满、细致、湿热稳定性好,因此铬盐作为鞣制剂被广泛运用于皮革生产中,研究表明皮革结合铬约占使用量77%,过多的铬则留在废铬液中被排放.铬鞣废波是制革废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含有大量Cr3 (40%),过多的铬如果不经处理就直接随废水排放,将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本文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对国内外目前常采用铬鞣废水治理方法进行综合叙述.  相似文献   

16.
铬污染土壤介电性质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复介电常数法在铬污染场地进行监测的可行性,通过试验比较了不同铬污染物质量分数、土壤含水率和孔隙比下的土壤介电性质的频散特性.结果表明,污染土壤复介电常数呈较为明显的随着频率升高而降低的频散特征,频率低于50 MHz时,土壤复介电常数的实部和虚部变化较为明显;随着铬污染物质量分数、含水率和孔隙比的增大,土壤复介电常数的实部和虚部均有增大的趋势.通过分析土壤复介电常数和含水率、铬污染物质量分数及孔隙比的变化关系,推导了土壤含水率与介电常数实部、铬污染物质量分数与介电常数虚部的关系模型,并能够对铬污染土壤的铬污染物质量分数及含水率进行分析评价,为介电常数法用于土壤中铬污染物质量分数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酵母菌吸附重金属铬的生理代谢机理及细胞形貌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细胞的生理代谢及微观形貌方面研究了1株酵母菌富集废水中铬的机理.阳离子运输实验表明:酵母菌在吸附铬的过程中,伴随着K 、Mg2 、Na 、Ca2 等阳离子的大量释放,铬离子和质子的跨膜运输与胞内阳离子释放相耦合;反应30 min,细胞对铬的吸附接近饱和,阳离子与铬的交换达到平衡.同时细胞分泌酰胺和蛋白等有机分子,作为Cr(Ⅵ)的还原性物质及离子主动运输的载体,促进了铬的胞内积累.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能谱分析吸附铬前后细胞微观形貌、元素含量变化:细胞表面高毒性铬的沉积、细胞膜通透性的增强、铬与细胞内有机大分子的螯合作用,及胞内大量维持细胞结构的阳离子向体外扩散等行为破坏了细胞的微观结构,致使细胞产生空壳、内陷甚至裂解等现象.  相似文献   

18.
铬革渣资源化处理研究 Ⅱ.由铬革渣提取蛋白质和铬(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铬革渣是制革工业废弃物,经碱水解脱铬提取蛋白质.蛋白质与作为载体的糠麸混合,烃干燥后粉碎,制成饲料蛋白粉.剩余的碱性滤渣用硫酸提取硫酸铬,该盐可作为铬鞣剂,提铬后的酸性滤渣可用作花肥.  相似文献   

19.
柠檬酸淋洗去除土壤中铬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铬渣污染场地常常对其周边的土壤及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因此,亟需探索修复铬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技术方法.本文以某典型铬渣堆存场地内采集的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配置了浓度分别为0.01、0.05和0.1 mol·L-1的柠檬酸溶液,通过振荡洗脱批实验和淋洗柱实验对柠檬酸去除土壤中铬的效果和机理进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柠檬酸对土壤中可还原态与可氧化态铬的淋洗效果显著优于去离子水,其对土壤中总铬的淋洗率可达80.7%,而去离子水仅为49.9%;在振荡洗脱批实验初期,土壤中50%左右的铬可以快速扩散到溶液中,且不同淋洗剂间淋洗效果无显著差异;柠檬酸的存在,使得反应体系中的六价铬逐渐被还原为三价铬,且还原速率随柠檬酸浓度的升高而增大;p H并非影响柠檬酸去除土壤中铬效果的唯一主要因素,柠檬酸对土壤中铬的去除机制还缘于其对土壤中三价铬的解吸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矿区选矿废水污染河流的底质进行采样分析,探讨了底质颗粒物粒径与砷、铬含量的关系及其砷、铬的吸附特性与吸附贡献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底质中砷污染十分严重,而铬污染程度较轻.在垂直方向上底质中砷的分布无明显差别,但铬的分布差异性显著.砷、铬含量随着污染底质颗粒的变小而增加,呈负相关关系,且砷达到显著性水平.底质中砷、铬吸附贡献率具有相似的特性,2条贡献率曲线呈"双峰型",最大吸附贡献率出现在粒径为250~500 μm和710 μm~2 mm处.粒径500~710 μm处有一低谷,质量分数对铬吸附贡献率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相关系数0.999.为了使河流免遭二次污染,组织人力物力清理河流底质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