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作平 《环境科技》1995,15(4):79-84
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予测环境污染的经年变化趋势时,有时会遇到几个数据相同的情况,如果仅按照年度顺序分别赋予不同秩值,则对结果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会得出相反的结论。本文提出三种方法,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环境地学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十多年来,我国环境科学,包括环境地学,取得了显著进展,很有必要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剖析,以推动这门新兴学科的发展。本文就环境地学方面的几个问题谈些认识。 一、环境地学的内容及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在讨论环境地学问题时不可避免地会涉  相似文献   

3.
目前,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而常规的水处理方法有时会引起二次污染.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绿色化学处理技术获得了广泛应用。基于此点,本文就基于当前科技的水污染绿色化学处理方法进行浅谈.期望能够对水污染的有效治理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4.
<正> 地球的早期演化——这是地球科学和天体演化学共同研究的领域。这些边缘学科领域是特别有意义的,因为有时出乎意外,在这些领域中最有可能发现新的重要规律。此外,边缘科学本身,以及填补学科间的空白,会把一些重要的更正带进这些学科中,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程实施的大背景下,立体几何高考命题是一道最富有特色的亮丽风景线,同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立体几何无疑又成为高考数学学科命题的突破口、试验田,有时还会成为风向标。这些改革尝试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独立思考,从数学角度去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加以探索和研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本文结合实例解读立体几何命题的两大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它是以关于两个事物某些属性相同的判断为前提,推出两个事物的其他属性相同的结论的推理。在数学解题过程中,运用类比推理,往往能实现知识和方法的正迁移,能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武汉阳逻砾石层ESR地层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武汉"阳逻砾石层"是长江中下游新生代的一个重要的岩石地层单位,其形成年代一直是地质和地理学者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更深入地探讨这一问题,在它的两个典型的剖面中采集了8个样品进行ESR地质年代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阳逻砾石层形成于新近纪早更新世中晚期。将本次ESR测年数据与前人的热释光的测年数据、江汉平原西缘和北缘相同岩石地层层位和相同地貌位置的砾石层的测年数据、长江中下游网纹砾石层的测年数据比较发现,它们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空气生物学(AerohioIogy),这一术语自1942年在美国开始使用以来,在许多国家书刊中均有出现,其学科内容已向更深更广的范围发展。 空气生物学是一门涉及多种学科、与工、农、牧、林业和医药各个领域关系密切的科学(图1),近年来国内外对空气污染十分重视,已成为环境科学不可缺少的研究课题,而空气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正是这一课题的组成部分,现仅就其进展与应用的某些问题扼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环境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建立和发展,只是最近几十年的事。它所涉及的学科很广,内容庞杂,需要多学科、多部门的相互配合,协同工作。然而,用唯物辩证法指导这一学科的科学研究,则是十分重要的根本方针。怎样认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对环境科学的指导意义,想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正>新课程教材中,元素化合物的内容较大纲版老教材有较大幅度的删减,其教学时间仅有高一第一学期近两个多月的时间。如何把握这一部分内容的深广度,是每个高中化学教师必须注意的问题。一、元素化合物在课标中的要求从新课标中课程性质来看,要求高中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从课程的基本理念来看,要求高中化学教学"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  相似文献   

11.
由于在制定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三个标准时考虑到了“三合一”的问题.同时三个标准均采用PDCA运行模式、均具有基本相似的框架结构和相同或相似的要求(有许多可兼容的公共内容),因此三个标准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在实践中,已有企业建立、实施了整合体系并通过了认证,证明是可操作的。  相似文献   

12.
人文精神和科学技术是一个国家发展和进步的两个平行的车轮,不可偏废。教育工作者应该从"人文"与"科学"这两个方面出发思考问题,重视科学学科教学,才能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并具备一定科学技能的下一代。综合考核学校,推进学科应用,切实改革教学,全面整合课程是解决淡化科学教学问题的最佳办法。  相似文献   

13.
<正>昆士兰大学和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的研究人员调查珊瑚在几个月内分裂产卵是否更能成功地将其后代传播到不同的珊瑚礁。"在澳大利亚的大堡礁上,所有珊瑚群落通常每年只产卵一次。"研究报告的共同作者,来自CSIRO海洋和大气层的Christopher Doropoulos博士说,有时珊瑚会连续两个月分  相似文献   

14.
资源科学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华  李艳 《自然资源学报》2005,20(3):447-452
资源科学的研究领域涉及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但其研究对象不应是具体的资源,而应是区域资源系统。资源科学是建立在地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等众多学科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是钱学森所倡导建立的“地理科学”这一科学体系中的一门一级分支学科,其研究对象属于区域发展所依托的“地球表层”的资源范畴。资源科学的学科特点有三:综合性是资源科学区别于其他学科单项资源研究的特色体现,为资源科学的立身之本;区域性是资源科学实现综合研究的途径体现,是研究方式的具体表达,是资源科学的立命之道;交叉性是资源科学研究课题的来源体现,是学科形成的根源,是资源科学的立世之基。资源科学的学科体系可从两个角度来构建,即按内容层次建立资源科学的内容学科分类体系,按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研究的方法角度建立资源科学的类型学科分类体系。二者的交叉,可以形成资源科学众多的分支学科,它们共同构成了资源科学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5.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与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并行提出并逐步发展起来的以城市人与自然关系为主题的较为经典的理论。两个理论的形成具有相同的时代背景,并都借鉴了系统科学的研究范式,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在理论形成的学科基础、思想基础、学科范畴、研究对象、研究尺度、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由于两个理论产生于不同学科领域,在理论形成过程中彼此借鉴、吸收和融合较少,部分学者对二者差异性的认识较为模糊,并存在争议。在今后的研究中,建议生态学、经济学、城市科学领域的学者加强相关理论的交叉研究,这有利于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和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理论的完善,并有助于产生新的交叉学科和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6.
公路工程对水的影响及其减轻措施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华娣 《交通环保》1998,19(1):45-50
构筑排水沟并经常加以维护.以保护公路及其邻近坡地。环境评价的目的之一是确保这种排水系统相容于周围环境。公路会改变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流量和质量.有时甚至导致洪水、侵蚀、淤塞或地下水位下降。这些变化反过来又会对自然植被、野生动物以及人类活动产生重大影响。对水系的影响可能远远超出公路的邻近区域.有些表面上看来微不足道的问题往往也会造成较严重后果。设计优良的公路工程可通过保持水源或自然优点.或减少洪水和排清不卫生的死水而改善周围环境。敏感区域均应在地图上标出.以便在设计时选择合适的路线和重要结构的位置.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学基金的官民混合特色 目前,中国科学基金存在从完全官办的国家基金会到完全民办的民间基金会这两个极端之间的连续谱系。官办和民办其根本区别在于基金的来源、管理、工作人员性质不同,这是中国特色的科学基金谱系。由于中国改革开放是个历史进程,所以官民交混格局将长期存在。官办科学基金和民办科学基金之间有时界线模糊,时而互相转换。  相似文献   

18.
4.1引言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讨论工业生态学的内容,工业生态学是以将工业系统比喻成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根据工业生态学的概念,工业系统应遵循支配自然系统的同样的原则.目的在于去模仿更高的总效率。像生态经济学家一样,工业生态学家认为经济蕴育在地球的生态系统之中.这是经济遵循自然原则的另外一个原因。事实上,正如我们在这一章将要看到的一样.工业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是密切相关的.但更侧重于产业和产品。继续按照这种思路思考下去.顺着以下章节更进一步的看到两个具体的工具.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下游地区石炭系白云岩段的层位与时代问题,是地质界比较关注的问题之一。自1959年夏邦栋提出其层位可能相当于苏联的纳缪尔阶并取名为“老虎洞白云岩”以来,历经肖立功、陈敏娟、黄建辉、杨敬之、盛金章等的研究,以及江苏、安徽二省区调队的工作,已取得不少的成果。但目前尚存在分歧,如:它到底是晚石炭世早期还是早石炭世晚期?是一层还是两层?为什么在不同地点岩性相同而化石内容相异?由于白云岩段涉及铜铁矿床的赋存,因此解决这一问题,在生产上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世界环境》2009,(6):5-5
上海 “美中两国共同面对的问题就是.我们如何在人口增长的同时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并减少我们二氧化碳的排放。很显然。在美国以及其他很多发达国家,人均能耗量都比中国的人均能耗量大,不过在中国成长的过程中。能耗量也会增加。因此,我们需要找到新的战略,这符合我们两国的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