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文 生态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应用胡代泽l,3 多层次棋栩综合评判在林业土壤评价中的应用张建辉l: 8 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发展我国粮食生产林干龚绍文 杨成志l,13 四川粮食生产面临的间题和对策甘书龙黄为窗凌波 l:17浅释城市生态地貌学丁锡扯l,21综合开发云南有色金属资源黄仲权1,24胭脂鱼仔幼鱼的摄食习性及其生长邓听蔡明艳马 狡邓中舞余志堂姜华文志豪2:翻多时域航空影象与GIS应用—武昌县土地资源变迁分析 万幼川2:’72水资源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袁小良由念正2:76城市环境水文问题分析侯宇光2,80远安县林业深度开发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遥感图象上,构成土地资源的各种要素一般都有较清晰的影象显示。通过遥感图象判读与地面实况调查相结合,多种遥感资料与其它科研成果、统计资料综合分析,遥感技术与常规方法的调查研究成果相关复合,是查清土地资源质量、数量、分布及其变化情况的科学方法。一、遥感是土地资源调查的重要方法四川的土地资源遥感调查开始于1975  相似文献   

3.
区域土地资源利用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存储、兼容、管理、分析、显示与应用土地信息的计算机监控系统,是建立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工具之上,并在ComGIS组件Mapobject 2.0平台支撑下进行设计和开发应用的.该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可为区域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规划与产业布局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特别是对高强度开发下的长江三角洲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较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土地开发复垦潜力分析初探——以四川省彭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川省彭州市为例,对彭州市待开发复垦的土地进行了潜力分析,包括耕地后备资源的调查、待开发复垦土地的适宜用途评价、潜力分级、经济效益及前景分析。结果表明:在耕地后备资源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待开发复垦土地的潜力分析,可以明确土地开发复垦后的适宜用途、土地开发复垦的难易程度以及空间布局和数量分布,这是对县(市)域进行土地开发复垦潜力研究的有效方法,也是在实际运用中具有较强指导意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区域土地资源利用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存储、兼容、管理、分析、显示与应用土地信息的计算机监控系统,是建立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工具之上,并在ComGIS组件Mapobject2.0平台支撑下进行设计和开发应用的。该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可为区域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规划与产业布局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特别是对高强度开发下的长江三角洲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较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流域开发对环境的累积影响日渐受到关注。文中以西藏巴河流域水电开发为例,从累积影响环境因素的指标层和指标分析入手,提出运用AHP对累积影响程度进行估算,初步研究发现:巴河流域水电梯级开发必须建立在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土地、森林、草地资源适度开发及合理规划布局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以多时序土地利用、遥感数据为基础,通过GIS技术结合土地利用动态度、空间叠置与转置模型,分析了2003—2012年大连开发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演变机理。研究表明:①速率变化模式呈现各土地利用类型中草地减少的速度最快,交通运输用地增长的速度最快;②数量变化模式呈现出草地与园地面积大量减少,建设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增加,草地向建设用地转移的趋势;③空间格局演变趋势呈现建设用地沿交通干线和海岸线分布,由西部向东部扩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研究辽宁省城市土地利用综合绩效,对实现辽宁省城市工业经济持续发展与土地资源高效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辽宁省城市土地利用概况与综合绩效内涵,采用AHP法、功效函数、模糊综合评判法验证。结果表明:①2001—2010年,辽宁省及14城市土地利用综合绩效都在提升,但提升幅度不同;②辽宁省域经济投入产出和社会经济发展绩效逐渐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绩效从2007年起呈下降趋势;③城市功能定位、区位资源与产业结构是促使各城市土地利用综合绩效时空分异的重要驱动因素,提出辽宁省城市土地利用综合绩效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9.
分析粮食与耕地资源态势,研究省域土地整理区域差异与对策,为合理制定土地整理规划目标、确保粮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四川耕地质量差,耕地后备资源贫乏,人地矛盾日益尖锐,粮食安全保障问题日益凸显.为确保粮食安全,经济较发达、人地矛盾尖锐的成都平原区和盆地丘陵区应以农村居民点和农地整理为主,加强中低产田土改造,从深度上挖掘耕地资源潜力,提高耕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经济较落后的川西南山地区、盆周山地区和川西北高山高原区,土地整理应与退耕还林、治水治沙相结合,改善生态环境,搞好灾后土地整理复垦规划,加强土地整理复垦工作.全省应重点抓好成都平原区农村居民点整理、川南喀斯特地貌农地和炼磺污染地整理、攀西地区土地复垦开发重点工程,以及地震灾区土地整理复垦、生态恢复与重建.  相似文献   

10.
利用航拍技术与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技术相结合,通过对航拍照片的校正、DEM(DigitalElevationModel,数字高程模型,简称DEM)高程数据提取、占地面积与土地利用状况分析、土地复垦方案的编制、土方量的测算等,探讨了航拍技术在油气田土地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国外土地生产潜力计算方法的评述,展示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前沿和发展动态,提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2.
宜兴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基础和十分宝贵的资源,寻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土地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宜兴市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快速的经济发展已对有限的土地资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文章通过对宜兴市土地资源进行可持续利用的初步研究,分析了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和可持续利用中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GIS在水污染控制中的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专门用于地理空间信息处理和管理的计算机技术系统,造成城市水污染的污染源及其相关数据均具有空间分布特性,这决定了GIS可在该领域发挥重要作用。GIS能支持与水环境有关的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管理、分析、模拟和显示,以解决复杂的水环境综合治理问题和水污染控制问题;同时,建立完善的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为环境保护部门和科研部门提供研究与决策支持。本文就GIS在水污染控制这一领域的应用做一定探讨。  相似文献   

14.
河池市处于典型的喀斯特地区,土地资源成为制约该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关键因素,且土地资源安全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区域资源环境安全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根据河池市土地资源压力状态和承压状态,选定24个评价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对河池市2005-2010年土地资源安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域2005-2010年土地资源安全程度逐年升高,评价结果符合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5.
为从更高的宏观管理层次对农用地进行规划利用,给管理决策者提供一种客观科学的决策工具,以适应土地整理工作的未来发展.通过对国内外土地整理成功经验的总结分析,依据研究区现状及未来规划,借鉴已有的土地整理模式,结合GIS技术,建立了农村土地整理决策信息系统,并应用于具体区域.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遥感技术,探讨了巴颜喀拉山北坡-青海省达日县段高寒草地资源及其退化高山草甸草地的成因、分布和判断标志将研究区划分为5个草地类型和3个退化草地型,重点分析了高山草甸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和影象特征。  相似文献   

17.
以安徽省泗县开发区为例,从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管理绩效和可持续发展状况4个方面构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GIS技术、特尔斐法,选择评价模型确定权重后对泗县开发区进行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泗县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状况.结果显示,泗县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总体水平为中等集约利用,土地利用状况和用地效益度方面存在着一定问题.基于反映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明确区域建设用地开发标准的前提下,评估建设用地的合理性,对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及政策制定有着重要意义。基于GIS和RS技术,实现对区域可建设用地情况的评估。针对大连市西山水库上游地区,利用VM-Map Info构建50m×50m矢量格网为基础数据载体,借助高程、坡度等地形因子得出研究区域的可建设用地情况,将土地分为适宜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3种类型,选取2014年Landsat 8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在Arc GIS平台下提取土地实际利用信息,将实际土地利用情况与可建设用地进行比较分析,评估大连西山水库上游地区建设用地的合理性。研究发现,大连西山水库上游建设用地强度为43.41%,可建区内土地开发殆尽,在限建区和禁建区内有大面积的建设用地,建设强度大,土地开发存在不合理性用地。  相似文献   

19.
利用耦合协调理论构建城市化发展—土地资源效应的协调度模型,分析城市化与土地资源利用之间的耦合关系,并以辽宁沿海经济带为研究案例开展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与土地资源利用之间存在明显的耦合关系,且不同类型城市所体现的特点不同。通过改造协调度模型,求解出城市化与土地资源利用的最大协调度以及最优的土地资源效应。通过基本的条件假设,求解最大协调度和最优土地资源效应,提出适用于不同城市化与土地利用关系的优化配置模型,分别为高能模式、高效模式和提升模式,用以指导区域土地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20.
土地生产潜力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国外土地生产潜力计算方法的评述,展示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前沿和发展动态,提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