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AERMOD模型地表参数标准化集成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需求,构建了基于全国高分辨率土地利用数据、GIS地理信息系统、AERSURFACE地表参数处理模块的集成系统.该系统以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类型为核心,着眼于通过标准化、自动化的方法提高AERMOD的模拟效果,最终建立一套全国地表参数综合数据库.结合内蒙古上都电厂的现场监测结果,对该系统修正后的地表参数进行模拟验证,结果表明,修正后模拟结果的FB值和RHCR值分别为0.37、1.41,相比于修正前的结果更加接近0和1,说明了经AERSURFACE修正后的地表参数更能反映真实的扩散情况.  相似文献   

2.
针对重污染废水监测面临检测难度大、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修正模型的重污染废水监测系统,该系统使用先进的电子微监测分析仪,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同时引入一种数学模型进行数据的修正.通过数据修正运算能够有效的对水中的重污染物进行高精度的测量.实验证明:监测系统可以解决对重污染废水中监测精度不高的问题.并且通过实验进行了有效的验证.实验证明,该方法对水域中的重污染废水的污染准确检测,抗干扰能力和精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3.
国际水协提出的活性污泥模型ASMs是目前最具代表性的活性污泥数学模型。ASM活性污泥模型包括ASM1,ASM2,ASM2D,ASM3,随着模型研究的不断深入,ASM模型目前主要应用在两个方面,一是建立模型后,根据污水处理的实际状况对模型进行修正二是建立模型后,将活性污泥模型与其他模型耦合,组件适宜实际情况的新模型后并加以修正,两者都具有对水处理工艺系统功能、控制条件进行调整的意义,同时也有为开发设计新工艺是否能够满足设计需求,对设计工艺提供参考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系统主要包括污染气象模型、大气扩散的数学模型的建立,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按照污染事故发生的地理位置,将模型的数值解和GIS相结合,从而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对污染扩散进行分析,得到不同地点的污染物浓度和污染程度,获取受污染范围内的人口和周边单位等重要信息;从而预测污染事故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现场救护和灾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论文以高速公路切割的耕地地块为研究对象,根据权属调整的不同方向,将权属调整分为所有权置换和使用权流转两种类型,并将权属调整的方法分为面积法和价值法;在GIS服务软件SuperMap iServer支持下,建立了一个交互式权属调整应用系统,以保阜高速顺平段沿线的高于铺镇、腰山镇土地整治项目区中的切割耕地为案例,应用系统生成了项目区高速公路沿线切割耕地的权属调整方案。研究结果表明,线性工程切割耕地需进行权属调整以保障农业生产,研究采用的权属调整方法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利用权属调整系统可以自动生成推荐权属调整方案,并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调整,同时系统可以对权属调整相关数据进行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6.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武汉城市圈地质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以武汉城市圈已出现的环境地质问题和发生的地质灾害作为评价对象,应用GIS层次分析法(AHP)对影响武汉城市圈地质环境质量的岩石环境、土壤环境和水环境三个子系统分别进行了评价,通过分析影响各子系统的主要因子,建立了子系统层次结构模型和质量指数数学模型,得出了各子系统的质量指数,从而评价各个子系统的质量状况,在此基础上,对武汉城市圈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系统评价。  相似文献   

7.
严修儒 《环保科技》2004,10(2):24-26
随着计算机技术、GIS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 ,以及数学模型的广泛实践 ,环境质量评价已进入到一个新领域。文章着重阐述了环境质量评价在数学模型辅助及高新技术支持下的发展与研究。  相似文献   

8.
牟建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36(10):121-124,134
介绍常用玻璃量器的检定原理和方法,并详细叙述了修正系数K(t)的数学模型建立的全过程。全面分析了模型中所有参数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对模型进行了优化,去除了模型中次要参数,大大简化了数学模型,同时,修正了JJG196-2006《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中忽略大气压力参数的影响,导致可能出现检定结论出错的问题,并给出了优化后的数学模型表达式,分别给出了大气压力在110~50KPa之间的钠钙玻璃和硼硅玻璃量器的K(t)值表。  相似文献   

9.
针对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环境事故,提出应集成运用数据库、GIS、数学模型、专家系统等多种技术手段,特别是提出采用CBR技术,开发世博会突发环境事故应急预案系统。以提高世博会运行管理时期对各类突发环境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处置能力;指出环境事故应急预案的主要研究工作应包括应急预案的种类、内容、支撑技术体系,以及应急预案系统的规划、建设与运行管理等;给出了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和系统开发方案。  相似文献   

10.
环境质量评价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计算机技术、GIS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以及数学模型的广泛实践,环境质量评价已进入到一个新领域。文章着重阐述了环境质量评价在数学模型辅助及高新技术支持下的发展与研究。  相似文献   

11.
应用英国CRTN88模式和GIS进行道路交通噪声预测与规划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一种将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式CRTN88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结合的方法及基本框架。实例研究证明,应用该方法所开发的系统能为道路交通噪声的实时预测和规划提供方便、高效的工具。并探讨了提高系统的实用性、集成度和预测精度的两点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结合云南某公司10t/h冷风冲天炉烟气除尘脱硫和烟气余热利用的工程实例,介绍和分析了冲天炉烟气净化与余热利用系统工程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系统分析了南淝河丰水期和枯水期表层水及沉积物中As、Cd、Cr、Cu和Pb的含量,结果表明:Cd污染最为严重,表层水中Cd含量属于劣Ⅴ类地表水标准,沉积物中Cd含量超过合肥市土壤背景值,最高值达到背景值的7.5倍;单因子水质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Cd未达到水体功能区目标,其余元素基本达到了水体功能区目标,地累积指数评价结果表明各采样点污染程度在无污染到轻度污染之间,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结果显示各采样点均属于中度生态危害水平,3种评价结果均显示Cd是主要污染因子。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南淝河沉积物中不同时期重金属污染来源存在一定差异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RS和GIS技术的区域农田灌溉量预报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尺度上开展农田灌溉量预报需要考虑土壤、作物和大气的空间差异性。论文针对农田灌溉现状分别建立了需水量灌溉预报模型和土壤湿润层灌溉预报模型,并在预报模型中引入RS和GIS技术来考虑预报参数的空间差异性,初步实现了区域尺度上250 m分辨率网格化的农田灌溉量预报,并在北京地区冬小麦灌溉量预报中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北京地区2010年冬小麦6月灌浆期间和11月下旬越冬前冻水的预报灌溉量分别为375 m3/hm2和600 m3/hm2,均较现行农业生产中建议的灌溉量明显偏少,具有节水经济效益潜力。这些结果显示了RS和GIS技术在区域尺度上农田灌溉预报中的良好应用潜力,且预报结论和应用效果能达到较好统一。  相似文献   

15.
烟气净化系统是氧气顶吹转炉炼钢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对于环境保护、炼钢生产有重要意义。随着炼钢技术的发展 ,生产节奏的加快 ,解决转炉烟气净化中存在的问题是环境保护和炼钢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役燃煤电厂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后部分出现NOx排放不达标的现象,为解决燃煤电厂该工程实际难题,对燃煤电厂SCR脱硝系统数值模拟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开展了横向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为进一步提高SCR脱硝系统数值模拟精确度,应采用非均匀的烟气入口边界条件和采用考虑基于灰层抑制的焦炭燃烧模型;导流板改造应加入对导流板厚度与烟道内烟气流动特性关系之间的考虑;喷氨系统及混合器改造是导致改造成本及引风机能耗较高的重要原因,对工程改造与改造后能耗增加的成本和节省催化剂成本间的对比研究是未来研究的热点。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燃煤电厂SCR脱硝系统工程改造的技术路线,以期为工程实际提供理论指导及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的露天煤矿土地复垦信息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露天煤矿土地复垦特点和GIS强大功能的分析,阐述了露天煤矿矿土地复垦信息系统建立的设计思想,系统结构,功能和实现途径,并在安太堡露天煤矿人工重建的生态系统上进行运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18.
遥感与GIS辅助下的非点源模型空间参数提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点源模型的应用面临着数据收集和管理困难等难题,本文以SWAT模型在芦溪小流域的应用为例,阐述了遥感与GIS技术在非点源研究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利用TM影像提取土地利用信息,利用GIS进行插值,划分子流域和信息提取。研究表明,遥感与GIS能够在相当程度上解决非点源模型应用中的数据收集、分析和管理困难。遥感能经济快速获取空间信息。GIS在空间数据综合分析、空间数据的插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建议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加强研究空间数据对非点源模型模拟结果的误差传递。  相似文献   

19.
向海湿地功能及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合理开发利用向海区域湿地资源 ,充分发挥湿地资源功能中 ,应利用 3S技术准确获取湿地资源要素信息 ,建立湿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确定湿地环境综合评价指数。多途径、多层次地开发利用湿地资源 ,走以内涵发展为主道路的同时 ,对于受破坏的湿地资源进行积极的调整、恢复 ,以保持原有湿地功能。  相似文献   

20.
在环境地学研究中应用GIS急需解决的问题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理信息系统已经成为环境地学的常用工具,但主要被用来存储和显示地图,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本文认为多源空间数据集成、空间数据分析和挖掘队及模型集成等是其中三个最主要问题。多源环境数据集成是基础,空间分析是连接多源数据集成与模型集成的桥梁和纽带,数据通过这个桥梁传输给模型,模型对环境系统进行模拟和仿真。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利于更好地在环境地学中应用地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