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种耐酚菌种及其固定化细胞降解含酚废水性能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通过对土壤及污水的采样、分离、纯化,得到了一种降解苯酚的菌种,经过一系列驯化实验,使其苯酚耐受能力达915 mg/L。在此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确定了该菌种固定化细胞制备的最优操作条件。之后,对游离细胞和固定化细胞的降解苯酚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2种类型细胞的降解苯酚过程均符合Monod模型,并且固定化细胞的降解效果明显高于游离细胞。   相似文献   

2.
固定化细胞流化床处理含酚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改性聚丙烯酰胺为载体对苯酚降解菌进行固定化,采用流化床反应器对模拟含酚废水进行降解实验。考察在不同曝气量、pH和苯酚浓度下,固定化细胞降解苯酚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有效容积为6L的反应器内固定化细胞凝胶的投加量为1.4g/L、pH6~8、曝气量为70L/h时,24h内可使浓度为700mg/L的苯酚完全降解。当采用有效容积为5.5L的流化床反应器对模拟含酚废水进行连续降解实验时,在进水苯酚浓度为400mg/L,曝气量为60L/h,进水流量0.6L/h,HRT为9.5h时,出水苯酚浓度可降低到20mg/L以下。连续使用30d后固定化细胞凝胶的机械强度和弹性仍较好。说明固定化细胞有更好的苯酚耐受性、较高的降酚速率和更广泛的pH,且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3.
高效降酚菌Bacillus sp.JY01的固定化及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海藻酸钠作为载体将降酚菌株Bacillussp.JY01进行固定化包埋,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该菌株固定化细胞制备的最优条件;研究并对比了固定化细胞和游离细胞的降酚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固定条件为:海藻酸钠质量分数3%菌液量:海藻酸钠水溶液体积比4:30、氯化钙含量为3%、钙化交联时间8h;固定化细胞降解苯酚的最适温度是32℃,最适pH值范围为7.0~7.5,最适条件下能高效降解质量分数为1300mg/L的苯酚溶液,固定化细胞重复利用8次苯酚降解率仍可达到96.8%,该固定化细胞降酚性能优于游离细胞。这将为该细菌进一步应用于含酚工业废水的生物处理提供可靠的控制条件。  相似文献   

4.
以PVA(聚乙烯醇)作为载体将降酚菌株Corynebacterium sp.JY03进行固定化包埋处理,正交试验确定该菌株固定化细胞制备的条件,然后对固定化细胞的降酚性能进行研究。试验确定最佳固定条件为:PVA质量分数为6%,菌液量/PVA水溶液体积比为6/30,氯化钙含量为2.0%,钙化交联时间为8 h;固定化细胞降解苯酚的最适温度为30~35℃,最适pH值为6.5~7.5,在初始苯酚浓度为700 mg/L,装液量50 mL,培养42 h后,苯酚降解率达99.1%。固定化细胞重复利用6次苯酚降解率仍高于85.2%,其性能优于游离细胞,这将为该菌株进一步应用于含酚废水的生物处理提供实践条件。  相似文献   

5.
固定化细胞技术处理含酚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固定化细胞技术的关键是所用载体材料的性能。本文力求寻找一种价格低、寿命长、效率高的载体。通过同一菌种在固定状态和游离状态降解含酚废水的实验对比,证明红砖碎粒是一种优良的载体材料。利用正交实验,确定了该菌种在固定时的最佳运行条件。并对游离细胞和固定细胞降解苯酚的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在两种情况下,该菌种降解苯酚的过程均符合Monod模型。  相似文献   

6.
基于膨润土凝胶固定镰刀菌反应器对苯酚废水的降解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新型膨润土凝胶将镰刀菌固定化,研究了镰刀菌不同固定方法处理苯酚废水的效果,考察了固定化微生物反应器间歇与连续运行处理不同苯酚浓度的降解性能.结果表明,膨润土凝胶吸附固定镰刀菌对苯酚的降解速率最大,速度常数达2.5882h-1;反应器间歇运行时,苯酚的降解率随初始苯酚浓度增加而有所下降,不同浓度的苯酚降解过程基本上遵循零级反应动力学;反应器串联连续运行条件下,停留时间为9.5h时,苯酚浓度100mg·L-1的总降解率稳定在95.5%左右.  相似文献   

7.
固定化细胞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前景   总被引:59,自引:5,他引:54  
综述了固定化微生物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发展过程和固定化细胞技术在废水生物中的应用,包括去除BOD物质,硝化-脱氮,酚,氰的降解,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或回收以及印染废水的脱色处理等。最后,对固定化细胞应用于废水生物处理的前景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8.
固定化细胞技术在环境工程中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介绍了细胞固定化方法、影响因素、固定化载体的选择及固定化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并对该技术今后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治理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综述了90年代以来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用于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治理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这些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包括:酚类(苯酚、氯代酚、甲酚、硝基酚等),芳香烃类(单环芳烃、多环芳烃、杂环芳烃)及其他化合物(酰胺类、氰、农药、杀虫剂、合成洗涤剂等)。并对固定化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细胞固定化方法、影响因素、固定化载体的选择及固定化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并对该技术今后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以聚乙烯醇、海藻酸钠为复合载体,固定化Pseudomonas stutzri JFL2008,通过响应曲面法优化活化培养基,考察活化培养的固定化细胞降酚能力。结论:在连续完全降解1 000 mg/L苯酚过程中,活化培养比未经活化培养的固定化细胞多运行10个批次,表明响应曲面法适用于活化培养基的优化。  相似文献   

12.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是一种高效的废水生物处理技术,具有能保持高效菌种,稳定性强,反应易于控制,污泥产生量少,能够去除高浓度有机物及难降解物质等优点。对载体的选择及常用的固定化方法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各种方法与载体在应用中的优缺点。重点叙述了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含难降解有机物废水、含重金属离子废水、含高浓度有机废水、含氮含磷废水中的应用现状。但要实现其工业化,仍然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主要包括:固定化参数的建立、载体的选择、运行成本的削减等。  相似文献   

13.
固定化细胞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9,自引:1,他引:48  
黄霞  俞毓馨  王蕾 《环境科学》1993,14(1):41-48
固定化细胞处理废水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废水处理新技术,其优点是:①能在生物处理装置内维持高浓度的生物量,提高处理负荷,减少处理装置容积;②污泥产量低,固定化活性污泥的剩余污泥产量仅为普通活性污泥法的1/4—1/5;③可选择性地固定优势菌种,提高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效率;④抗有毒物毒性能力强,在废水处理中显示出极大潜力。本文主要介绍国内外有关固定化细胞技术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降解法处理含酚废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微生物降解法处理含酚废水作为一种简便、高效的处理方法具有传统方法所无法比拟的优点。文中从降酚菌的来源、苯酚的生物降解途径以及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处理含酚废水中的应用等方面介绍了微生物降解法处理含酚废水的最新研究进展,预期该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从太原市焦化厂废水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出一株苯酚降解细菌,经生理生化反应和16S rRNA鉴定,该菌株为Diaphorobacter属细菌,命名为PD-07.代谢机制研究表明,苯酚可诱导该菌合成邻苯二酚2,3-加氧酶降解苯酚.为了提高该菌株对苯酚的降解率,以海藻酸钙为材料,对该菌株进行包埋固定化研究.首先采用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筛选出影响固定化菌株苯酚降解率的关键因素,然后采用最陡爬坡实验逼近最大苯酚降解率响应区域.最后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及响应面回归分析,应用二次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拟合曲线与实验实测值相关性良好,最佳条件为海藻酸钠浓度3.83%(m/V)、CaCl20.3mol/L、菌胶比1:26.73、固定化时间2h、摇床转速180r/min、培养温度30℃、初始pH值7.2、液固比4.86:1,在此条件下苯酚降解率可达96.89%.  相似文献   

16.
从太原市焦化厂废水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出一株苯酚降解细菌,经生理生化反应和16S rRNA鉴定,该菌株为Diaphorobacter属细菌,命名为PD-07.代谢机制研究表明,苯酚可诱导该菌合成邻苯二酚2,3-加氧酶降解苯酚.为了提高该菌株对苯酚的降解率,以海藻酸钙为材料,对该菌株进行包埋固定化研究.首先采用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筛选出影响固定化菌株苯酚降解率的关键因素,然后采用最陡爬坡实验逼近最大苯酚降解率响应区域.最后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及响应面回归分析,应用二次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拟合曲线与实验实测值相关性良好,最佳条件为海藻酸钠浓度3.83%(m/V)、CaCl2 0.3mol/L、菌胶比1:26.73、固定化时间2h、摇床转速180r/min、培养温度30℃、初始pH值7.2、液固比4.86:1,在此条件下苯酚降解率可达96.89%.  相似文献   

17.
李轶  胡洪营 《环境科学》2007,28(9):2112-2116
以苯酚-四氯苯酚共代谢体系为对象,研究了中空纤维聚砜膜作为细菌固定化材料对该共代谢过程的强化作用.结果表明,该膜具有内、中、外3层的结构,Pseudomonas putida菌可被固定在膜的表面和中间层;固定化后,细菌对高浓度有毒底物的忍受限度增强,从而得以持续生长,并在29 h内将600 mg/L和120 mg/L的苯酚和四氯苯酚完全降解.在膜的制作过程中添加了一定量的活性炭后,发现膜对苯酚和四氯苯酚的吸附能力增强,同时结构上更疏松,对四氯苯酚的降解效率得到了提高.固定在活性碳中空纤维膜中的Pseudomonas putida可以将1 000 mg/L和200 mg/L的苯酚和四氯苯酚在51 h内完全降解,比不加活性炭的情况缩短了37 h,中空纤维膜可以连续多次使用,对相同浓度的四氯苯酚的降解速度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8.
固定化细胞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引言固定化细胞(也叫固定化微生物)是指经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固定之后繁殖的细胞(微生物),它是生物工程领域中的一项新兴技术。在水处理中采用固定化细胞,有利于提高生物反应器内的微生物浓度;有利于反应后的固液分离;有利于除氮、除去高浓度有机物或某种难降解物质...  相似文献   

19.
固定化细胞处理废气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固定化细胞的制备方法、载体选择及在SO2、H2S、NH3、VOC、NOx、硫醇类恶臭废气治理的最新研究,并阐述了固定化细胞技术在废气污染控制的应用前景、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常用的固定化细胞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简述了几种常见的固定化载体 ,并介绍了该技术在废气治理领域中的应用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