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论重大危险源监控与重大事故隐患治理   总被引:19,自引:12,他引:19  
重大危险源是指工业活动中危险物质或能量超过临界量的设备、设施或场所。工业活动中重大火灾、爆炸、毒物泄漏事故 ,尽管其起因和影响不尽相同 ,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其根源是存在大量的易燃、易爆、有毒物质或具有引发灾难事故的能量。重大危险源同重大事故隐患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前者强调设备、设施、场所中存在或固有的危险物质 (能量 )的多少 ,后者则可以认为是出现明显缺陷 (人的不安全行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或管理上的缺陷 )的重大危险源。从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到重大危险源普查 (申报 )、监控是预防重大事故理论与技术的进步 ,是从源头抓预防 ,是落实预防为主 ,关口前移的具体体现 ,也是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强制要求。笔者论述了重大危险源监控、重大事故隐患治理与重大事故预防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用事故是能量意外释放的观点 ,论述了安全是相对的、危险是永存的、事故是可以预防的 ;分析了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控体系与重大事故预防控制体系的几大要素 ,即危险源辨识、评价、分级管理与监控 ,应急救援等。  相似文献   

2.
建设工程危险源与事故隐患辨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危险源与事故隐患、重大危险源与重大事故隐患是4个重要但又不相同的术语.为此,介绍了危险源与事故隐患、重大危险源与重大事故隐患的定义和分类,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关系.<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中的重大危险源针对的只是危险物质,建设行业重大事故隐患辨识标准也尚未制定.为此,提出了对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和建设工程重大事故隐患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江苏劳动保护》2007,(7):35-35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临时生产、搬运、使用、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所谓临界量,是指对某种或某类危险物品规定的数量值,若单元中的危险物品数量等于或者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应定为重大危险源。具体危险物质的临界量,由危险物品的性质决定,如储存汽油超过20吨,储存氯气超过25吨,即为重大危险源。  相似文献   

4.
正12月10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发布《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公告六条规定》(总局令第70号),要求企业公开自身安全生产危险危害因素信息。该规定明确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在企业醒目位置、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重大危险源和存在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场所、有重大事故隐患和较大危险的场所和设施设备上,公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高危企业的不断涌现,重大危险源及重大事故隐患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多,火灾、爆炸、中毒等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也时有发生.事实表明,尽管这些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起因和危险程度不尽相同,它们都是失控的偶然事件,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损害.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管理,有效预防和减少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12月10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发布《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公告六条规定》(总局令第70号),要求企业公开自身安全生产危险危害因素信息。该规定明确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在企业醒目位置、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重大危险源和存在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场所、有重大事故隐患和较大危险的场所和设施设备上,公告相关危险危害因素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1 危险源、危险点、危险控制点 危险源,即潜在危险的根源,指生产过程中固有的本质对人身具有某种伤害危险的物质和能量。危险源应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危险源指的是物质和能量。这些物质和能量的非正常逸散会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危险的根源。而人或某项作业或某种设备和设施,就不能简单地被认为是危险源,若将它们定为危险源,则难以揭示危险的本质和规律。人是物质  相似文献   

8.
英国重大危险源监管主要依据《重大事故危险控制条例》(COMAH),后来,又建立了以《重大事故危险控制条例》为母法,健康安全执行局、环境保护部为主,地方政府参与的重大危险源监管体系. 重大危险源监管的实施 根据《重大事故危险控制条例》,英国负责重大危险源监管的机构主要有英国健康安全执行局、环境保护部及地方政府.依据危险性和数量,《重大事故危险控制条例》将重大危险源分为高危和低危两个等级;并将设施分为低危险性和高危险性两类.  相似文献   

9.
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活动中,我们经常把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作为重点工作来抓。进一步理解两者之间关系,对于正确辨识重大危险源和确认重大事故隐患,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控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是加强安全专项检查。10月中、下旬自治区安委会将组织开展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公共集聚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检查。二是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三是加强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对各类事故隐患,能立即整改的要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紧盯不放,加快动态检查、跟踪督查。四是落实强制措施。凡存在重大隐患不能确保安全生产的生产经营单位一律停产整顿。  相似文献   

11.
论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吴宗之(劳动部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29)1引言重大危险源是指工业活动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危险物质或能量超过陆界值的设备、设施或场所。工业活动中重大火灾、爆炸、毒物泄漏事故,尽管其起因和影响不尽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  相似文献   

12.
孙连捷  谷玉兰 《安全》2008,29(10):1-4
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是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隐患,加强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控制管理,对于预防特大安全事故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第三十一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指标控制体系、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实行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责任考核和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例会,专题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协调、解决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组织有关部门和重点生产经营单位,加强对重大危险游和重大事故隐患的监控整改工作.每年制定危及公共安全的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计划并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安全科学技术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不统一问题,基于公理化方法,阐明危险源、隐患、风险、安全等基本概念的内涵,归纳安全生产领域的4个安全技术公理。研究表明:危险源实质上是高能量、危险物质、危险状态的载体,包括装置、场所、过程、活动等,危险源的固有风险是确定的。隐患实质上是生产系统中控制危险源的安全措施(包括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的缺陷或失效。隐患增大现实风险。成熟技术的现实风险是可接受的,隐患排查治理是保证现实风险不增大的关键。基于风险分级的安全管理/监管策略,是实现安全目标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摸清重大事故隐患的特性与重大危险源的关系,更准确的把握、更有效的治理,防止隐患演变成事故。对具体隐患产生的机理、危害状况、治理效果进行深入的分析,结合对隐患的排查实践、对50余处煤矿近几年来发现的大量隐患及其认定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从一般隐患的研究入手,深入到对重大事故隐患的研究。通过研究,提出了隐患的六大特性和三种状态,提出了对隐患的处置方法和排查治理体系的构建与机制的完善等内容。  相似文献   

16.
重大危险源辨识的模糊性与分级控制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大危险源辨识是防止重大工业事故的第一步,作为重大危险源的标准应该是明确的。但由于在工业活动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危险物质或能量临界量的划分模糊,重大危险源辨识是一个模糊概念,这些概念的类属也是不明确的,而且,由此引发的分类、判断和推理也反映了其模糊性。它在质上没有确定的含义,在量上没有明确的界限.它是危险性差异之间过渡的结果。工业活动过程中失控的偶发事故既可能发生于危险物质或能量超过临界量的单元,也可能发生于危险物质或能量未达到临界值的单元。根据我国国情,应该对重大危险源辨识和控制管理进行分级。  相似文献   

17.
吴爱香 《安全》2014,35(4):51-52,55
正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是企业预防重大事故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政府主管部门对重大危险源实施分级监督管理的主要依据。目前,危险化学品企业辨识重大危险源依据的标准是《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对辨识出的重大危险源进行分级则是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附件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尽管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分级都有各自法律层面  相似文献   

18.
通过应用高新技术手段,对一个大型化工企业进行工业危险源和事故隐患普查辨识的成功实践,建成了企业危险源、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信息管理系统,为安全管理、安全决策及事故防范提供了技术支持条件。  相似文献   

19.
为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以及减少事故发生造成的损失,生产经营单位需要对其生产过程中的所有程序进行危险源辨识与评价。依据某工厂提供的有关资料,对其新建项目丙烯酰胺一期工程的工艺、设备、设施及公用工程、辅助设施进行危险源辨识,然后运用预先危险性分析、安全检查表法、危险度评价法、事故后果模拟评价法等评价方法,对危险源的危险程度进行评价,使工厂通过对危险源的有效管理,可以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而且一旦发生重大事故,能将事故的损失控制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20.
以正在实施中的"江苏省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中心"科技公共服务平台项目为背景,提出江苏省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的宏观框架建设构想;根据我国在安全生产领域强化重大危险源监管的总体要求,从深化、完善重大危险源监控体系建设出发,将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划分为两大体系,即基于网络化的固定重大危险源监控体系和基于GIS,GPS的移动重大危险源监控体系,以及配套的重大危险源装置检测与预警系统、事故原因鉴证与仿真系统、重大事故隐患整治系统;同时需要有相应的技术基础研究与重大危险源基础数据与重大事故隐患评估整治数据系统作为技术支持。该项研究与实践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技术来支撑安全生产监管成效的重大举措,必将对江苏省和全国的安全生产事业产生积极影响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