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夜宿魔鬼城     
西虎 《环境教育》2009,(12):19-20
2009年6月19H,一支民间NGO组织的西部水资源考察队由地质、水利专家杨勇率领从成都出发,前往江河源区的青海,开始了长达4个月行程约5万公里的考察。考察区域包括青海、新疆、甘肃、宁夏、内蒙、陕西、山西,最后返回成都。这是继06、07年两次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独立科考的第三阶段考察,重点了解以上地区主要河流及用水现状,为国家西部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较为详实的一线资料。  相似文献   

2.
大通县水资源保护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德良  马富明  马君 《青海环境》2005,15(3):128-130
大通县是西宁市城市用水的主要供给地,又是全国五百家粮食大县之一。中央、省驻县工业企业相对集中,工农业用水量大。做好水资源保护工作,是确保大通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相适应。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通过对大通县水资源情况的调查和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水资源保护的对策与建设。  相似文献   

3.
黄钧 《四川环境》1994,13(4):73-74
由中国微生物学会环境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承办,于1994年10月11-15日在成都召开了“全国环境圬染的微生物防治与资源化研讨会”,这是专业委员会成立以来召开的第二次全国性学术会议。来自全国各省市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环境管理部门和环境监测等。34个单位近70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西北地区多处于干旱气候带,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为实施西北地区生态恢复与重建,必须合理开发和利用该区有限的水资源,科学地确定社会用水同生态用水的比例,积极保证生态用水,合理利用生态用水,注重生态用水的多重效益。结合西北干旱区实际情况,就这一地区生态用水的开发和利用做了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因素时,应从影响水资源供需平衡关系的因素入手供水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影响供水结构的因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因素。在分析用水结构及其影响因素时,要明确农业用水在社会各业用水中所占比例最大。作好农业用水影响因素的分析工作,就可以节约用水。除了提高农业用水的经济效益外,还需重视农业生态用水,给农业生产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在新疆要改变长期以来在用水方面形成的重农田轻林牧的传统习惯,用水分配要照顾维护生态的需要。工业生产大量用水,同时排放大量废水,又是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源。解决工业用水紧张的最有效措施是注意工业废水的净化处理,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解决城市用水紧张的关键,也在于城市内部各用水单位对废污水的净化处理,严禁污染水源地。在水资源承载力因供需关系变化而具有的几种不同的涵义中,我们期望探讨的是适度承载力。它是在社会经济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有很大提高的前提下得出的,它必须遵循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生态学原则。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以不引起生态环境退化,能够持续稳定地保证供水,不仅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要使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三者均处于最佳  相似文献   

6.
针对石油天然气勘探钻井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用水问题,运用水平衡测试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节约用水措施,健全了用水管理制度,使钻井生产耗水量降低到合理值,有效地控制了废水的产生量。  相似文献   

7.
对构成塔里木河沿岸地区农业用水资源的大气降水、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进行了全面评价,提出了合理利用该地区有限农业用水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成都生态城市建设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远清 《四川环境》2004,23(2):40-44
本文从城市发展面临的生态问题及其未来发展趋势阐述了建设生态成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根据成都自然资源、人文、社会及经济等条件提出了成都生态城市建设的战略选择和策略。  相似文献   

9.
唐瑶  李碧清  张杰 《四川环境》2013,(6):142-146
建立了10过程工业清洗用水数学模型,分析了10过程的工业清洗用水流量、进出口浓度、杂质传质速率之间的关系,并转化为一个有约束条件的优化问题。提出了一套基于遗传算法-模拟退火法-单纯形法的工业清洗过程用水的优化方法,编制了清洗过程用水的应用程序。优化结果表明:新鲜水可由252.42t/h降至152.82t/h,节水量99.60t/h,污水减少量99.60t/h,节水率达39.5%。  相似文献   

10.
成都市可持续发展的功能测试及其建设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生产力、稳定性、维持性和公正性四个方面对成都市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定量化分析;在充分考虑成都经济与环境发展现状和水平的基础上,设置了成都市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与效益、人口及生活质量、资源与环境、社会稳定与社会保障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五个层次的41项目标;并着重从产业经济、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环境保护和城市集约化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成都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城市水环境建设问题对策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科学发展观回顾以往水资源利用与城市水环境建设的实践,并以成都市水环境为例,发现包括上游河流水资源过度开发使下游河流生态受破坏;城市内水环境建设过多地填埋与覆盖原有水系河道造成城区缺水与污染隐患;城市上游优质水资源浪费;城市污水处理厂布局不合理,过多的集中在下游排放使纳污河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等问题,提出了一些研究项目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唐静  姚建  雷蕾  何璠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22(2):103-104,136
在分析成都高新南区河流龙爪堰、栏杆堰水质现状的基础上,计算出区域水环境允许纳污量:COD331t/a、氨氮12t/a。目前高新南区水污染物排放现状为:COD464.28t/a、氨氮48.48t/a,已超过允许纳污量,因此必须对高新南区的水污染物进行削减。计算出了南区水污染物削减分配方案,并提出了保证区域总量控制目标实施的措施和意义。这为成都高新南区的水污染物实行总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对其它中小区域水环境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根据成都市西部南河的水文、水质资料和沿岸排污情况,以水质敏感点(某企业取水口)为节点,对河流进行计算单元划分,采用河流二维水质模型,计算对比不同典型年(偏丰年、平水年、偏枯年)水文条件下南河的COD和NH3-N的环境容量,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从而计算得到不同典型年各计算单元的污染物入河削减量,尤其是提出偏枯年条件下针对南河实际的排污总量控制建议,以达到南河的水质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机场除冰液对水环境的影响,包括对水体中溶解氧和水生生物的生态毒性影响,指出我国亟需开展机场除冰液对其周边水环境影响及其污染控制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5.
水生态环境保护事关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本文阐释了我国从水污染防治向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三水”统筹转变的新时代水生态环境保护内涵,从国内视角梳理我国水污染防治实践取得的成效,识别美丽中国水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制约性问题,首次在全国层面与欧美发达国家的水环境质量、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保障情况进行国际对标分析,提出以水生态系统保护目标为指引、以流域生态环境空间管控为基础、以“三水”统筹系统治理为路径、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水生态环境保护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丛溧  周萍  方访 《四川环境》2002,21(2):79-80,82
本文就广元市境内嘉陵江流域水环境的形势、问题和达到的目标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嘉陵江广元段流域水防治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结合近年来对江苏泗阳县城区内河(沟)水质监测和调查,分析六塘河泗阳段水环境污染现状和成因,并对控制淮河流域重点控制断面——六塘河石渡段面(泗阳县)水质达标,结合泗阳实际情况,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的研究都表明,从保护人类、野生动植物和自然生态环境健康角度出发,按照水体自然属性并结合人类对水体的使用和保护要求对水体进行功能划分,制定合理与水体使用功能相适应的水环境质量标准,并采取控制措施使水体水质达到该标准,是既合理、经济,又能有效保护水环境的方法.其关键是如何按照水质标准对水环境质量进行客观准确评价,这既是保护水环境的基础性工作,直接关系到水环境保护和排污控制措施的有效性,也是我国目前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对美国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体系作了概要介绍,然后对我国水环境质量评价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对比美国和我国的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对我国水环境质量评价提出了建议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岷江上游流域震后水质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汶川大地震是我国建国以来强度最大、破坏最严重的一次地震,使本就脆弱的岷江上游生态环境和水环境受到极大影响,岷江是成都市和都江堰市的主要水源,本次地震又发生在这两大城市的上游,震区中岷江水质直接关系到这两个城市的用水安全。本文根据跟岷江映秀段的水质监测结果,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研究震后岷江水质特征,为岷江的水环境保护及成都与都江堰的饮用水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改善流域水质是目前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议题,然而我国目前的流域水污染排放管控体系和手段还存在诸多不足,在流域尺度还未形成一套系统性的水污染管控体系。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水环境质量目标的流域排放管控体系,构建了三种具有一定普适性的排放管控模式,并以成都江安河流域为案例开展实证研究,对比了三种模式在固定源排放管控方面的差异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管控模式能很好地实现水质达标目的,并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不同时段水环境容量的利用率。在相同的边界条件下,流域标准管控模式的方案和流域精细管控模式的方案对于固定源的逐月允许排放量分别为流域简化管控模式的1.3~1.6倍和1.5~2.0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