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所谓体温调节,指的是在环境气候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人体通过对体内产热和散热过程的调节来保持体内温度的相对稳定,从而实现对环境气候变化的适应。服装材料性能对人体皮肤的热调节功能产生影响。它对人的工作效率和服装穿着舒适性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体极少处于稳定的环境中,而是处于在各种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和出入各种环境条件的动态中,了解服装材料对体温调节的影响,可以使民众知道如何获得较好的着装舒适性,  相似文献   

2.
在“人体-服装-环境”这个系统中,服装起着调节人体热平衡的作用。寒冷气候下,服装的主要作用是减少人体体热的散失。冬季服装往往存在着过于厚重的问题。穿着厚重的服装,人体受压迫程度高,也妨碍身体的运动。因此,冬服保暖材料的开发与研究应致力于提供足够的保暖量,同时又减轻服装的重量。在冬服的整个体系中,絮料以其蓬松、含有大量空气的结构特性,在外层防风面料的保护下可以维持其内部空气的静止程度,在以热传导为主的传热途径中能够起到良好的隔热保暖效果。长久以来,人们使用天然的棉絮、羊毛絮、羽绒等居多。天然絮料由于其吸湿性较…  相似文献   

3.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选择服装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舒适”。对于一件普通服装来说.如果能满足人们对舒适的要求,就已不简单,对于职业装来说,它的功能设计就更加复杂多样了。那么什么才是合理的职业装.哪些基本功能是必须的呢?本文引入服装穿着“层系统”的概念,从基础层、中间层、外层各自的功效和特点出发,简略介绍功能性职业装的保护和舒适着装理念。  相似文献   

4.
服装与安全     
王文安 《劳动保护》1994,(11):41-42
服装与安全王文安现代人着装,除了讲求美观、舒适,还应考虑健康和安全问题。关于服装的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服装本身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如易燃性、静电火花、对皮肤的刺激性等;二是外界环境非气候因素给人体和服装造成的不安全问题,如尘土脏污、微生物...  相似文献   

5.
刘茜 《劳动保护》1997,(10):47-48
假人还会出汗?原来,这种假人是专门用于防护服装测试的仪器。服装除满足美学方面的要求外,更重要的是保护人体免受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如机械运动、冷、热、湿、化学腐蚀、辐射等等。衣服的保暖性主要取决于环境条件和活动标准。日常着装可根据经验和惯例自行调整,但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服装的热舒适性显得尤为重要,其性能的测试数据通常被用来评价服装系统的功能性。在理想的热平衡条件下,人体通过新陈代谢所产生的热量应与人体散热相等。人体散热主要通过皮肤进行,而大部分皮肤则是被服装所遮盖。服装的保暖主要取决于服装材料的性…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人是一个恒温的生物体,人体的核心温度一般保持在37℃左右,偏离该温度轻则会使人感觉不舒适,重则对人体造成伤害.甚至危及到生命安全。在人类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外界环境的温度大多和人体所需要的温度范围不一致。冬天,特别是在我国北方地区,最低可达-30℃~-40℃。在一些需要低温的工厂,例如冷库等.也  相似文献   

7.
服装舒适性评价与出汗假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前言 服装不仅起修饰和象征的作用,还具有保护身体不受外界侵害与污染的功能。消费者对服装的品质要求,大体可分为三个方面:(1)购买时的魅力;(2)穿着时的舒适性;(3)耐穿用和维护简单。这里的第二条即是指舒适性。 着穿时的舒适性主要由服装和皮肤之间的微气候(服装和皮肤间微小气候的温度、湿度、气流),服装压(服装对皮肤的压迫力),肌肤感(衣服与皮肤的接触感)三个主要因素来决定。日本因多高温、高湿环境,对“汗”的研究非常感兴趣,对与温热、湿润感密切相关的衣内微气候研究项目很多。  相似文献   

8.
1997年至1999年,在对全军男女官兵进行大规模抽样测量(利用自行研制的人体尺寸非接触测量系统)的基础上,我军建成了历史上第一个“中国军人服装用人体尺寸数据库”。该数据库包含12058名男军人、3964名女军人各36个测量部位的人体尺寸数据。为改进军服和某些单兵防护等装备的研究设计,研究制定军服号型标准,方便军服的生产供应提供了必要的人体尺寸数据资料。同时,也可以为其他行业制服、防护装备的研究设计参考。但是,一个人体尺寸数据库要能满足以上使用要求,必须应有足够的样本量且该样本的组成也必须具备某些条件,以使该数据反映出的人体尺寸特征能够代表全军军人的体形特征。我们认为,“中国军人服装用人体尺寸数据库”能够满足以上使用要求。其样本组成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9.
服装功能研究,是人类工效学研究内容之一。它是研究人-服装-环境之间的关系及其规律性的科学。十几年来,我们针对我军指战员生理、心理特点及其在特定气候、地理环境中作战训练的规律性要求,就服装的保暖机理及与人、环境的关系等进行了比较深入、细致的理论探讨和应用研究,并取得一些研究成果。现将有关研究工作的情况介绍如下,以期为我国的人类工效学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防静电无尘服的功能与设计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静电无尘服装又称为洁净服,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微电子、精密仪表、精密机械、食品工业、生命工程、精细化工等行业。在这些洁净程度要求非常高的生产场所里,人体及其附属物是微尘的主要来源.因此穿着服装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阻止微尘向环境中扩散.从而保证洁净工作室中的空气保持一定的悬浮粒子洁净度。防静电无尘服装的使用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防止人体在工作时产生静电,避免高压静电对产品的损伤和人体的伤害。  相似文献   

11.
<正>高空飞行密闭服装就是在飞行员的周围造成一座"微小加压舱",即是一种带密闭头盔的密闭飞行服装,由不透气材料制成。它把人体与周围空间完全隔绝开,人体处在此密闭空间里,由输往密闭服装内的气体对人的体表施加均匀的气体压力,能保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能力。多使用于长时间飞行的高空侦察机、海军飞机等。  相似文献   

12.
刘茜 《劳动保护》1997,(8):45-46
荷兰阿克苏公司的Sympatex产品是防水透湿服装最新技术的结晶。阿克苏公司宣称,它的Sympatex薄膜的高超技术使其在欧洲全天候服装市场上独领风骚。全天候服装的市场日益扩大,竞争日趋激烈。Sympatex和它的主要竞争对手Goretex都是将合成薄膜应用于层压织物中,而且代表了所谓“防水透湿”的最高水平。涂层织物和采用超细纤维特殊织造并整理的高织物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赋予织物防水透湿功能,而Sympatex所不同的是其薄膜没有微孔,它是通过结构聚合物的亲水性有效地将服装内的汗汽传递出去。最近几年,阿克苏公司在生产和销售方面都取得了…  相似文献   

13.
这一期,想与读者交流一个新的话题。很多个体劳动防护装备,在发展中都曾有过从初级到高级或是功能不断拓展强化的过程,而有的个体防护装备(设施)却常常需要邀约另外的产品来“加盟、叠加”,以有利于拓展和延伸本身的功能——如,劳动者的防护服装和户外运动服装,运动中的车辆或作业中的大型施工设施等,在黑夜中或是在可视性较差的高风险环境中,服装或设备上被添加的反光材料,就会“自动”向外界“透漏”其附着物体的空间信息。那一束反光,既是“通报”也是“警示”,为避免事故和人身伤害、应急救援的搜寻等起到了显而易见的效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在寒冷气候下人身体各部位应如何保持温暖,本文对人体的温度调节、产生热量、散发热量进行了介绍,对各部位的防寒服装进行了功能分析,并提出了各部位服装的穿着建议。  相似文献   

15.
穿衣对于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再熟悉不过的事情了,但是其内含的科学知识却不是每个人都知道的。仅就其最重要的保暖性能,很多人还是凭经验来决定穿多少衣服。春、秋、夏天由于外界温度不是非常低,通常不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伤害;但是在寒冷的冬天,人们就需要认真地选择防寒服装了。通常人们根据服装材料的材质来判断保暖性能的好坏,认为羽绒比棉的保暖性好。  相似文献   

16.
人体基本部位尺寸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的基本部位,是基准人体模型或服装号型中对人体和服装的统领部位。人体的基本部位尺寸特征,反映了人体最重要的体型特征,是对人体进行体型特征研究、研制基准人体模型、搞好服装研究设计以及军需装备品和其它防护装备品工效学设计的基础。一般认为,基本部位的选择应满足以下条件:一是便于测量;二是对应于构成服装整体的某一服装部位;三是与人体其他重要部位尺寸应具有较高的相关程度,以便用人体的基本部位尺寸计算出人体其他部位的尺寸,实现人体模型的参数化处理。  相似文献   

17.
2003年12月8日,中航一集团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宇公司”)在襄樊成立。他是从事航空人-机-环境系统集成装备研究、试制和生产.集科工贸为一体的国家级大型企业,不仅要为飞行员打造一艘艘“蓝天生命之舟”.而且要把人们在陆地上生存的环境“移植”到天空,他一成立就倍受各界瞩目。  相似文献   

18.
1概论 火灾环境下,应急防护服装不仅要求具有阻燃性能,还应有较好的隔热防护性能,使人体皮肤免遭高温烧伤或灼伤,评价一件火灾应急防护服热防护性能的好坏是依据其热防护性能值(Thermal Protective Performance——TPP)的大小,TPP值定义为到达防护服装表面热流量值与着装人体皮肤达到二级(三级)烧伤所需的时间乘积,  相似文献   

19.
为更准确地评估低温环境下应急救援人员冷应激情况,避免低温伤害。基于国家推荐性标准GB/T 24254—2009确定我国低温冰冻灾害应急救援作业工作服装热阻(IREQ),并引入适合描述我国低温冰冻灾害高强度应急救援作业的人体储热率参数,对所需IREQ模型进行改进。计算分析低温冰冻灾害环境下应急救援人员的修正服装热阻、有限持续暴露时间、体温恢复时间。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 IREQ模型计算所得的基本需求热阻更高,有限持续暴露时间更低,对提高低温环境下的应急救援作业安全性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劳动保护》2004,(3):89-89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中有一部分论述了高低温对人体的影响。众所周知,人是一个恒温的生物体,人体温度一般保持在37℃左右,偏离该温度都会使人感觉不舒适,过高或过低的温度还会对人体造成非常大的伤害,甚至危及人的生命安全。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外界环境的温度大多和人体所需要的温度范围不一致。在冬天,特别是中国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