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石榴石是许多岩浆岩、变质岩和交代岩的特征矿物。对镁质矽卡岩建造和钙质矽卡岩建造中的钙质矽卡岩来说,钙铝榴石-钙铁榴石系列同辉石一样,是主要的造岩矿物。这类矽卡岩往往具有金矿化。此外,铁铝榴石是变质花岗伟晶岩杂岩体的组成部分,而镁铝榴石是角砾云母橄榄岩、纯橄榄岩、  相似文献   

2.
长江中下游中酸性侵入岩中的黑云母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区中酸性侵入岩中的黑云母属镁铁系列。有铁叶云母、铁黑云母、铁质黑云母及镁质黑云母四种类型。Ⅰ型长江系列为镁质黑云母;江南系列为铁质黑云母。A型苏州式为铁叶云母和铁黑云母;大龙山式则为镁黑云母—金云母。黑云母的成分与其生成条件有关,在榍石—磁铁矿—石英—角闪石矿物组合中,黑云母含铁度高者(ΣFe/ΣFe+Mg>0.5)其氧逸度随温度上升而增高,形成温度低则压力高,岩体侵位深。含铁度低者(ΣFe/ΣFe十Mg<0.5)氧逸度随温度上升而降低,形成温度高则压力低,岩体侵位浅。各类云母均有自己的成矿专属性。  相似文献   

3.
<正> 近年来,地球化学、同位素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沉积岩和变质岩作为变质岩中某些矿床类型(铁和金、多金属、铜黄铁矿、云母粘土、稀有金属及其他矿床)形成时的成矿物质来源具有重要的作用。作者以北拉多加湖沿岸(波罗的地盾东南部)在宽温度范围内(以绿片岩相到麻粒岩相)和不同压力下(红柱石-  相似文献   

4.
<正> 为了了解化学变化与形变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研究了阿尔卑斯粗粒金云母橄榄岩中剪切带内岩石和矿物化学的横向变化,以及主要矿物相的光性、结构和实际含量的变化,及详细的层错显微构造。本文总结了这项研究的矿物化学方面,着重于矿物组成的变化及其与剪切应变增强的关系。详细的化学变化和显微构造变化将在以后的文章中发表。  相似文献   

5.
基于12个微量元素、10个稀土元素和24个同位素分析结果,作者认为本区钾质火山岩系中超基性岩和极大多数基性岩有接近原生岩浆的成分,岩浆都是地幔岩石低程度部分熔融形成的,其源岩成分为受流体交代的金云母石榴石二辉橄榄岩。综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及地质三方面资料分析,论证本区火山活动的构造背景是大陆裂谷。  相似文献   

6.
在Redlich-Kister方程的基础上,云母和2m(Na,K)Cl水流体之间的Na-K逆向交换数据,已用来模拟白云母-钠云母固溶体的热力学混合特性。对这种二元云母,G_m~(ex)可表示为: G_m~(ex)=(1-X_(ms))X_(ms)[A+B(1-2X_(ms))+C(1-2X_(ms))~2] 式中A=11222+1.389T+0.2359P B=-1134+6.806T-0.0840P C=-7305+9.043T T以K为单位,P以bar为单位,G_m~(ex)、A、B和C以J/mol为单位。 G_m~(ex)在450℃和620℃之间计算结果最可靠,但也可以谨慎地外推超出该温度范围。计算出的“溶隙”钠云母端员偏斜。当压力达到15kbar时,临界温度(T_c)和临界成分(X_c)可表示为P的函数,其方程式为 T_c(以K表示)=977.68+7.53×10~(-2)P+2.45×10~(-7)P~2 X_c(以X_(ms)表示)=0.2624-2.34×10~(-6)P式中P以bar为单位。 根据KAlSi_3O_8-NaAlSi_3O_8-Al_2O-3-SiO_2-H_2O体系描述了计算出的白云母-钠云母固溶体的相关系。这些数据可适用于包括云母、碱性长石、一种Al_2SiO_5多形体和石英的特定组合,通过这种组合可以计算出它们平衡时的P、T和α_(H_2O)。原则上,该溶离线的白云母一侧可用于获得共存白云母-钠云母对的地热温度测量数据,只要平衡压力是单独知道的即可。但是,这种用法目前必须局限于理想的白云母-钠云母连接线上的云母。如果平衡的P和T都?  相似文献   

7.
<正> 黑森林先肯采尔附近克莱茵金齐希塔尔的原生榴云岩以界线模糊的夹层产于堇青石-石榴石-黑云母-斜长石片麻岩中。其矿物共生组合是石英-黑云母-斜长石(An36)-石榴石-堇青石/块云母±夕线石±铁尖晶石。俄顿瓦尔德的榴云岩产于一套富石英的云母片岩、白云母石英岩或含石墨石英岩及白云母-黑云母-斜长石片麻岩中,后者局部具有堇青石,但总是含有白  相似文献   

8.
对西澳大利亚金伯利岩和钾镁煌斑岩的差别和相似性重新进行研究,旨在解决岩石成因论问题。与金伯利岩岩筒不同,在火山口钾镁煌斑岩中常有玻璃质和多孔状火山碎屑物,在火山口带发现有岩浆岩。在矿物学上,钾镁煌斑岩含有金伯利岩中非典型的矿物,特别是白榴石、钾碱镁闪石、柱红石和钾钙板锆石。钾镁煌斑岩的组成变化较大,是低压分离作用以及橄榄石、铬尖晶石、透辉石、金云母和钙钛矿分离的结果,尽管它们可能不是来自同一母岩浆。高压结晶作用在北金伯利和东金伯利地区的金伯利岩岩墙中更为显著,这可用金伯利岩中相对普遍地产出诸如镁铬矿、钛镁铝榴石、辉石、尖晶石和锆石等矿物的巨晶来说明,而在钾镁煌斑岩中这些矿物巨晶非常罕见或不存在。 在西澳大利亚钾镁煌斑岩和金伯利岩岩筒中,地幔捕虏体罕见并常有蚀变。对存在的岩石类型(包括纯橄榄岩、石榴石橄榄岩、石榴石二辉橄榄岩、方辉橄榄岩)进行了阐述。没有发现榴辉岩捕虏体,但金刚石中的包裹体以及重砂精矿含有榴辉岩套的矿物。从而得出结论:金伯利地区下方的地幔是耐火耐熔的亏损地幔,可能含有一些榴辉岩。 象金伯利岩一样,钾镁煌斑岩也被认为是形成于地幔深部的、体积很小的部分熔触体。而西金伯利地区的钾镁煌斑岩,象云母质(含云母的)金伯利岩一样  相似文献   

9.
本书叙述了关于铌和钽的络合物,关于温度、压力、溶液成分和pH以及其他因素对相成分和溶液中铌和钽的浓度的高温实验资料。作者根据地质-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砚察和实验结果描述了某些在成因上相反的钽铌矿化类型(即碱性层状侵入体、碳酸岩、碱性交代岩、锂云母-微斜长石-钠长石花岗岩和稀有金属伟晶岩等矿床)的模拟实验。最后划分出了影响钽  相似文献   

10.
<正> 对布格河流域中部(乌克兰地盾)超镁铁岩的建造,采用我们所拟定的构造,矿物、岩石,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等标志进行了鉴定。此处划分出两种建造:纯橄榄岩-方辉橄榄岩建造(超基性岩建造)和纯橄榄岩-橄榄岩-辉长岩-苏长岩建造。但是,如果所研究的区域由于结晶岩石出露不好而为复盖区时,利用构造标志的可能性就受到了限制。在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11.
对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罗斯伯里和赫利尔、昆士兰查默斯山和魁北克米伦巴赫)中金分布的研究表明,金有两种组合:(1)在富锌块状硫化物透镜体上部的金-锌-铅-银组合(如罗斯伯里和赫利尔》;(2)在富铜矿床的下部及细脉带中的金-铜组合(如查默斯山和米伦巴赫)。在每个矿床中,金总是以其中一个组合形式出现,而不出现另一个组合形式。 火山成因流体的热力学模式(Large,1977;Eldridge 等,1983;Pisutha-Arnond和Ohmoto,1983)表明:在富锌块状硫化物透镜体上部的金是以Au(HS)_2~-的形式迁移的,而在富铜块状硫化物矿床的底部和细脉中的金则以AuCl_2~-形式迁移。成矿流体的pH值和f_(o_2)直接控制金的沉淀及品位。重晶石-碳酸盐-(长石)脉石矿物组合表明,接近中性并具有氧化性的低温(150—275℃)流体有利于在富锌硫化物中形成高品位的金,而斑铜矿或重晶石或赤铁矿脉石则表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高温(275—350℃)流体有利于在富铜硫化物底部和细脉中形成高品位的金。后一种流体还具有较强的酸性,因为脉石矿物中还有高岭石出现。 根据f_(o_2)-T图,金以Au(HS)_2~-形式的迁移只发生在黄铁矿的稳定区域中,并且温度较低(<300℃)。而以AuCl_2~-形式的迁移则不受铁矿物平衡的限制,但在高温(>300℃)和高氧逸?  相似文献   

12.
金的吸附成矿作用是表生和低温条件下的一种重要成矿机制。本文综述了黄铁矿吸附-还原金络合物的实验研究方法,探讨了黄铁矿吸附-还原不同金络合物的反应机制和影响因素。黄铁矿对Au-S络合物的吸附作用主要是黄铁矿与Au-S络合物之间的静电吸附以及表面络合,由于吸附的Au-S络合物的还原反应相当缓慢,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很容易发生解吸附作用;而黄铁矿对Au-Cl络合物的吸附作用实质上是黄铁矿表面金络合物迅速的还原反应,通过还原作用形成自然金而使得解吸附率极低。As掺杂形成的p型黄铁矿以及和n型黄铁矿构成p-n结是导致金络合物在黄铁矿表面发生电化学沉淀的驱动因素。目前有关金的吸附实验都是在温度小于90℃的表生条件下进行的,开展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的吸附成矿实验,尤其是利用电化学方法原位研究高温高压下黄铁矿-金络合物溶液之间的界面反应以及原电池效应对金络合物还原作用的影响,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正> 自然金的化学成分是其形成条件的最重要的标志。自然材料的研究及实验资料表明,金的成色除取决于溶液中金和银的浓度比以外,还取决于其他许多因素,包括热液温度、氧化还原条件、酸碱条件和热液阴阳离子成分等参数。成矿沉积时的温度条件基本上决定了金银元素的类质同象混溶性和金-银系列矿物的成色。同时,温度还以各种方式影响着不同成分的溶液中各金属元素的沉淀和结晶的动力学特征。目前,解决自然金成分与其沉淀温度相互  相似文献   

14.
俄勒冈州西南部海岸的几个橄榄岩含高压矿物组合,即镁橄榄石、铝顽火辉石和透辉石,以及尖晶石。结构关系和矿物化学表明,橄榄岩是在高温(1100°到1200℃)和压力从19千巴下降到5千巴的范围内重结晶的。橄榄岩代表上地幔物质,它从中生代海岭以下的深度被扩张的大洋板块向东搬运。后在中生代晚期由冲断层固态置入加里福尼亚州西部边缘。  相似文献   

15.
<正> 在许多矿床的蚀变近矿岩石中,广泛分布着一种称之为“绢云母”的浅色细鳞片状云母。绢云母是交代岩和变质岩(诸如黄铁细晶岩、石英-绢云母交代岩、绢云母岩、绢云母板岩、千枚岩等)的标型矿物。长期以来,细鳞片状云母的鉴定都依靠光性数据,少数情况下依赖化学分析和热分析的结果。进一步研究查明,绢云母的特征是K和H_2O以及Al、Si、Mg和Fe的含量变化相当大。它的光学性质和其它性质也有明显改变。结构分析表明,它包括结构特征极不相同的云母。由于这些情况,在矿物学文献中,绢云母常常有“细鳞片状钾云母”、“细分散状浅色云母”和“细鳞片  相似文献   

16.
<正> 西德韦斯特费尔的德雷舍魏尔是一个晚第四纪低平火山口型火山,由于其火山渣扇形地中产有大量超镁铁岩包体而著名于世。根据Frechen(1963)的详细工作,德雷舍魏尔的包体可以分为四种不同的组合(Ⅰ到Ⅳ),它们由纯橄岩、二辉橄榄岩、方辉橄榄岩、异剥橄榄岩和各种类型的辉石岩组成。这个分类中只含橄榄岩的Ⅰ组在后来又被划分为Ⅰa和Ⅰb两个亚组(Frechen,个人通讯,1977),本文仅涉及Ⅰa和Ⅰb这两组橄榄岩包体的地球化学和矿物学的对比。 对于德雷舍魏尔的超镁铁岩包体的不同成因观点  相似文献   

17.
<正> 安徽岳西榴辉岩及伴生石榴石橄榄岩岩体包括碧溪岭石榴石橄榄岩-榴辉岩(以下简称碧溪岭岩体)和南山岭榴辉岩-石榴石橄榄岩(以下简称南山岭岩体)。两岩体相距约5km,均位于大别地块中部,围岩分别为早元古代大别群程家河组和桥岭组片麻岩。 碧溪岭岩体以榴辉岩为主体,石榴石橄榄岩呈条带状或透镜状分布于榴辉岩中,两者之间界限清晰,在石榴石橄榄岩中时见榴辉岩包体。榴辉岩主要由石榴石(50—60%)、单斜辉石(30—50%,多半为绿辉石)、石英(0—10%  相似文献   

18.
云母钛珠光颜料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不使用有机溶剂获得云母钛珠光颜料、水性金属效果云母钛珠光浆、珠光涂料的环保型制备工艺和性能.采用液相沉积法获得了不同厚度的纳米TiO2薄膜包覆层而显示银白、金、红、紫、蓝、绿等各种色彩的系列珠光云母颜料;应用珠光云母颜料与分散剂等水性助剂混合,获得了水性金属效果云母钛珠光浆的制备工艺;应用云母钛珠光浆与乳液配合,获得了云母钛珠光涂料的制备工艺.制备的云母钛珠光涂料系列多彩,白度高、反射率大、珠光效果好,硬度、附着力、耐候性等指标优异.  相似文献   

19.
<正> 金伯利岩中铬尖晶石的矿物共生、性质和成份 铬尖晶石是金伯利岩中含量较低的矿物,但它稳定地出现在金伯利岩中,并且由于它的一些特点而有着重要作用。金伯利岩和玄武岩的许多二辉橄榄岩捕掳体中铬尖晶石的存在,正是在较大的压力和温度范围内进行能够导致上地幔含尖晶石橄榄岩中间压力相析出的实验研究的基础。同时,铬尖晶石也是金伯利岩含矿(含金刚石)性的重要标志之一,并在直接  相似文献   

20.
新疆马热勒铁金矿床特征及其流体成矿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热勒铁金矿床产于中泥盆统北塔山组安山岩和安山质凝灰岩间的韧性剪切带中。矿体呈脉状 ,主要为蚀变岩和含金石英脉。矿石由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黝铜矿、自然金、银金矿、毒砂、辉铋矿、磁铁矿、石英、绢云母、绿泥石、方解石等矿物组成 ,围岩蚀变有硅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和绢云母化。金矿成矿主要经历黄铁矿—石英—金、石英—金属硫化物—金、石英—碳酸盐—金三个阶段。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中泥盆统北塔山组含金建造。流体包裹体研究显示 ,成矿温度为 16 0℃~ 2 80℃ ,成矿压力为 (73.4~ 12 1.9)× 10 5Pa ,成矿时成矿流体pH为 4 .2 0~ 5 .0 1,呈酸性 ,Eh为 - 0 .6 6~ - 0 .4 5eV ,属还原环境 ;流体为Na+ —Ca2 + —HCO3 -—Cl-型体系和Na+ —Ca2 + —HCO3 -—SO42 -—Cl-型体系的酸性—弱酸性流体 ,流体中成矿物质金主要以[AuCl2 ]-、[Au(HS) 2 ]0 等络合物形式存在并运移 ;流体的溶液来自岩石建造水、古大气降水及变质水组成的混合水。区域构造应力作用、成矿流体环境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古大气水不断加入、成矿流体与围岩的蚀变反应等引起成矿流体周围一系列环境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 ,是马热勒铁金矿床成矿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