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迪庆藏族稍自治州地处生态系统极不稳定的亚高山生态脆弱带。保护好原始森林和天然草场,是迪庆州生态保护的必由之路。实现迪庆州生态保护战略的根本途径是调整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在力发展“绿色产业”和“无烟工业”以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最终实现本地区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迪庆州生态文明建设基本情况,分析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应继续深化"生态立州"发展战略,有序开展生态创建工作,全面推进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政策引导、严格环境管理,增加环境建设与管理投入。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分析了目前生态环境对农业可持续发展造成的压力,提出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发展量化的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指标及其定量评价方法研究是当前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评价和监测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和程度,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和协调管理机制的基础,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管理的依据。目前国际上引进了“生态透明度”这一概念来评价可持续发展的状态、条件和趋势。本文介绍了生态透明度的两种指标体系:经合组合的PRS(压力-状态-响应)模式和“生态足迹”概念及其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5.
生态思维——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伦理基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实现社会发展的和主体模式,传统发展观下的社会环境伦理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本文提出以生态思维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伦理,并从生态思维范式的兴起入手,讨论了生态思维的特点及其作为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基础的条件和实施的准则。  相似文献   

6.
关于城市生态建设与建设生态城市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思华 《城市环境》2002,16(5):4-8,17
文章阐述了城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生态与经济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努力开创城市经济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现代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姜堰市通过建设生态求救区这一综合措施,遵循生态经济原理,积极推广应用清洁生产工艺和生态技术,注重环境保护,推进绿色产业,落实了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为自然生态系统相似,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农村平原地区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生态示范区建设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姜堰市通过建设生态示范区这一综合措施,遵循生态经济原理,积极推广应用清洁生产工艺和生态技术,注重自然保护,推进绿色产业,落实了中央可持续发展战略,为自然生态系统相似、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农村平原地区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朱同林  杨凯 《上海环境科学》1998,17(9):32-33,42
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是一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区域实践试点工作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在区域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和生态经济学原理指导下进行具体运作,示范区建设规划要突出多目标的特点,并建立多目标的监控和预警措施,以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创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正成为全球热点之一,但关于生态城市指标的研究目前尚处于概念性层次上。根据对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国际进展的调研,本研究从不同学科角度采用5个模型来综合评价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1)基于经济学的货币化模型——环境近似调整的国内生产净值和真实储蓄串;(2)基于生态学的模型--生态足迹;(3)基于社会政治学的模型——真实发展指数和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在此基础上,根据模型的计算结果和案例城市的实际情况,通过指标的筛选和比较,提出了一套基本适合案例城市情况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建立起了综合评价方法,为政府和各级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1.
城市生态化建设与城市化进程中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进程带来了环境的恶化,城市生态化建设是城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文章从城市生态化建设的提出谈起,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化建设的内涵,并结合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及现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化建设的战略对策,树立科学的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加强政策引导,健全生态城市发展的有效机制,完善生态城市应用研究的技术、资金保障体系,加强公共教育及文化建设,普及生态文化。面向新世纪,城市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道路、建设生态城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2.
旅游用地是土地的一种利用形式,是发展旅游业的物质基础。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开发和保护的矛盾越来越成为旅游地发展旅游较为突出的矛盾。目前国内旅游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给旅游用地内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沉重的压力,资源环境破坏的现象普遍存在。在这样的背景下,以生态学、旅游学、土地学、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相关理论为指导,遵循生态学的相关规律,结合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探讨旅游用地的规划内容对于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沈阳市2001年-2006年生态足迹分析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足迹从具体的生物量角度研究自然资本消耗的空间,为核算地区资本利用状况提供框架,进而可判断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文章在简要介绍生态足迹的概念与计算模型基础上,定量研究了沈阳市2001年-2006年六年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变化规律和特征,根据计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类负荷超过其生态容量,生态承载严重不能满足生态足迹的需求,社会经济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为使沈阳市的生态建设可持续的发展提出生态恢复措施。  相似文献   

14.
建设生态社区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杨芸  祝龙彪 《重庆环境科学》1999,21(5):18-20,23
建设生态社区作为21世纪解决人类居住地环境恶化和生态破坏问题的方法,正日益受到重视和肯定。生态学在城市社区规划和建设中的应用为社区研究提供了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本文尝试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探讨社区建设中社区规模、生态流、可持续性等问题,寻求社会、经济、自然三个子系统持续发展的生态社区规划和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工业生产与环境污染之间的问题日益突出,工业生态学将工业社会视为一个生态系统,成为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研究了环境信息披露的有关内容,提出了工业生态学指导下的环境信息披露涵义,重点要披露生态系统下企业间合作的环境信息,同时就如何加强我国环境信息披露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restor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 now a driving paradigm. It is increasingly recognized that ecological principles, especially landscape ecology theory, are not only necessary but also essential to maintain the long-term sustainability worldwide. Key landscape ecology principles--element,structure and process, dynamics, heterogeneity, hierarchies, connectivity, place and time were reviewed, and use Beijing area as a case study to illustrate how these principles might be applied to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restoration, to eventually achieve sustainability. An example to more effectively incorporate the ecological principles in sustainable planning in China wa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7.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   总被引:258,自引:10,他引:258  
本文分析了土地利用系统和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特点,阐述了土地利用的持续性是土地利用适宜性在时间上的扩展,从生态、经济和社会3方面建立了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主导因素也不同,从田块-农场-流域或景观-区域或国家-全球,土地利用可持续利用的主要约束因素分别是农业技术-微观经济-生态因子-宏观经济和社会因子-宏观生态因子,依据这一特点,提出了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评价过程。  相似文献   

18.
矿区废弃地的恢复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矿区废弃地的恢复生态学研究已成为恢复生态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本文论述了恢复生态学的主要理论及采矿废弃地的恢复工程技术,并对矿山生态恢复中的生物多样性、景观生态学、植被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安全经济学及可持续发展等学科领域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与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国胜 《福建环境》2001,18(1):23-25
从城市生态角度看,应充分利用生态学原则,把城市作为特殊的生态系统来研究,才能解决好城市的环境问题,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带动和促进城市经济、社会文 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