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申报、审核与管理的工作流程及业务需求,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信息平台进行设计,并建立了B/S模式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信息平台,为用户提供示范区申报、整改、审核验收、数据查询、统计报表等服务。通过"互联网+生态文明建设"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申报及评审工作进行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加强了环保部、评审专家、创建单位等各网络节点间的直接联系,提高了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效率,实现了信息技术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2.
构建国家环境红线管理制度框架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中国的环境危机和建设中国生态文明,必须建立底线思维和环境红线体系。本文阐述了实施国家环境红线管理体系的现实意义,介绍了目前在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领域红线管理的现状。从顶层设计出发,建立了"质量—总量—风险—生态"的"四维"环境红线体系,提出了加快推进国家环境红线管理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提升到了一个全新高度.近年来,深圳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积极开展工作,2008年5月被环保部选定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后,深圳以此为契机,努力探索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的科学发展道路.主要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资源环境问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谈到我国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时,把"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列在第一位,并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工作关系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关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人民生活和子孙后代。做好新时期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工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李烈荣感言  相似文献   

5.
国家“十三五”资源环境生态红线框架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已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十三五"时期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为实现绿色发展,必须树立底线思维,建立资源环境生态红线。本文阐述了构建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的现实意义,回顾了我国在资源环境生态领域红线管理的实践经验,从顶层设计出发建立了"资源利用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框架,并提出了推进建立资源环境生态红线体系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八大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其意义是深远的。通常,人们见到"生态文明",脑海里一般都会立即浮现出生命、环境、绿色、生态等这些自然要素,把生态文明建设主要理解为搞好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修复等工作。但事实上,生态文明建设不等于生态建设,其重心是落在"文明"上的,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不  相似文献   

7.
"甘青新重点区域和行业发展战略环境评价"的工作成果显示,推进新疆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需要将区域环评提出的主要战略对策体现到地方产业规划和政策法规的制定中;以工业园区管理为抓手,优化产业布局,推进实施循环经济试点、示范战略;将生态敏感区的保护放在突出位置,全力建设生态安全屏障。  相似文献   

8.
西藏地处我国边疆,是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西藏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西藏因其特殊的区情、社情、民情,环境宣传教育工作也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本文分析了西藏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主要方向和思路对策,以期为"美丽西藏"建设提供舆论保障。  相似文献   

9.
《世界环境》2011,(3):60-63
为进一步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全民环境意识,建立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依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的要求和"十二五"时期环境保护工作部署,特制定《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十一五"环境宣传教育情况和面临的任务"十一五"期间,环境宣传教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服务大众的方针,以《关于做好"十一五"时期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做好新形势下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为指引,有力地服务和配合了环保中心工作,全社会环境意识明显提高,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实践都发生了重要转变,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生态文明,圆满完成污染减排任务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为深入探讨环境健康风险管理制度建设路径,建立健全环境健康监测、调查与风险管理制度,推动环境与健康工作常态化发展,由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主办、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承办的"我国环境健康风险管理制度建设研讨会"于2019年5月30日在北京召开。来自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中国安  相似文献   

11.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要求及"要把建好用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这项基础工作做好"的重要指示,青海省环境保护厅充分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智能信息技术,不断加强环境信息化及生态监测网络建设,有力支撑了生态环境监管,提升了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决策和公共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于"生态大省、生态强省"建设,切实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相似文献   

12.
<正>为深入探讨环境健康风险管理制度建设路径,建立健全环境健康监测、调查与风险管理制度,推动环境与健康工作常态化发展,由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主办、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承办的"我国环境健康风险管理制度建设研讨会"于2019年5月30日在北京召开。来自政府部门、高校和研究机构等数十家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围绕生态环境部开展环境健康风险管理工作的方向和切入点展开了热烈讨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伟大号召,这是新时期党的理论建设的重大创新和突破,必将对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建设生态文明,赋予了环境保护事业全新的内涵,也给环境出版工作带来了发展的大好机遇。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是国内唯一一家环境  相似文献   

14.
专家名片     
《环境保护》2014,(9):1
正赵浩明,环境保护部西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曾任青海省环境保护厅党组书记、厅长,《青海环境》编委会主任、青海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等职务。从事环境保护行政及执法工作近30年,熟悉环保管理、环保执法、环保督查等领域的各项政策、法律、法规和要求,较为全面地掌握各污染行业现状和问题,并对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有一定研究。出版了《生态立省战略与生态文明建设》、《青海环保三十年》、《环境保护执法工作手册》等书籍,组织并参与编制了《青海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青海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青海省农牧区环境综合整治规划(2009-2015年)》、《黄河源国家级重要生态功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网格和网格化的发展,总结典型城市环境网格化管理实践经验,提出环境网格化管理思路。根据环境总体规划中环境空间管控要求,将环境"一张图"与环境网格化管理相结合,提出建立"行政网格+标准公里网格"的环境网格化管理平台。以长吉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为例,通过建立层次分析法模型,实现水、大气、生态等环境要素"一张图"管控,识别网格保护优先等级,为下一步环境网格化平台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以《有关做好"十一五"阶段环境宣传教育工作规划》为主要方针,国内各省区环保部门、宣传教育部门在积极开展本地区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同时,积极动员社会各行各业人士参与到当中,截至目前已取得明显成效。现阶段,该工作对于增强各行各业领导以及公众的环保意识、生态文明环境的建设推进、环境保护发挥了积极的影响作用。当前由于国内环境污染情况加剧,就为环境保护工作增添了不小的难度。对于此,为切实做好新时期国内环境教育宣传活动,要求全社会内形成自觉环境保护的意识,并在与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力量的结合之下,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本文将据此提出系列建议和论述,希望可为相关领域从业人员提供一些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重庆市巴南区落实市委"五个决不能"要求和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布局,以"五大环保行动"和"大美巴南"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生态文明建设和环保工作成效显著,环境质量飞速提升。蓝天、碧水、宁静、绿地的生活环境让群众真切触摸到生态文明建设的脉动。  相似文献   

18.
《环境保护》2014,(17):69-70
重庆市南川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推进"蓝天"、"碧水"、"宁静"、"绿地"、"田园"环保五大行动。结合地区产业发展特点与需要,南川区积极开展企业环境标准化达标工作和清洁生产审核、推动龙岩组团、南平组团规划环评工作,提升了地区服务业水平,改善全区生态环境质量;以环保五大行动为抓手,推进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建设,开展清查取缔"黑作坊",消除环境安全隐患专项行动、城区噪声整治专项行动,努力创建市级安静小区、市级生态乡镇和市级生态村,开展中小学环境教育系列活动,改善全区生态环境质量,全力推进国家生态区建设。  相似文献   

19.
在精神生态失衡导致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实效下降的背景下,以生态人文理念对高校思政教育管理环境建设,是一种基于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双重作用下的环境建设范式转换.它转变了传统思政教育管理环境以教师为中心、以管理为中心的固有思路,探讨了高校思政教育管理环境自然价值和学生对幸福追求的内在关联,确立了以生态人文理念为核心的理论观念,拥...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建成相对系统的环境科技研究体系,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环境科技创新成果,为环境质量改善、环境风险防控、生态安全保障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随着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推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形势必将发生深刻变化,生态文明建设亟需环境科技做全面支撑,环境基础和前沿研究有待加强,环境保护"卡脖子"的关键技术问题亟待突破,对此,环境科技要提前谋划做好支撑工作。我国环境科技要准确把握未来发展目标和方向,做到"六个融合",提升创新维度和手段,落实好体制机制保障,以全面提升环境科技创新和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