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劳动保护》杂志于1998年第二期刊登了王新南同志《谈谈降低工伤事故的几个理论问题》一文后,引起了西安市劳动保护学会冶金安全分会同志们的强烈反响。为此,组织与会同志进行了讨论。与会者一致认为,该文章提出的有关“安全目标管理”是中国传统安全管理、下达伤...  相似文献   

2.
吕景嘉 《劳动保护》1999,(11):13-15
读《也谈伤亡指标管理》一文后,给人以很大启示。它从另一个侧面验证了安全目标管理的积极意义,即零伤亡指标的可行性。我认为零伤亡指标,作为安全目标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现实而有意义的。但是,如果不分范围,不分事故性质,不分企业施工险性程度,片面地把零作为“一刀切”的安全指标,那是不切合实际的。安全目标管理成绩是显著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正如《也谈伤亡指标管理》一文所列举的那样。“自80年代初期逐步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以来,从1981年到1990年10年间,死亡人数连年下降,年平均人数下降到91…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 我们在处理职工伤亡事故过程中,遇到以下问题,请给予解答. 1.1964年4月全国总工会劳动保险部下发的<劳动保险问题解答>第54问,对职工因工伤亡和比照工伤范围做了明确规定,请问现在还有没有因工伤亡和比照因工伤亡之划分?  相似文献   

4.
任何一个企业的安全管理都有一种模式,只是优劣不同而已,重要的是如何优化模式。优化安全管理模式首先是优化安全管理目标,在高水平的目标指导下优化安全管理体制与机制体系。安全管理目标对不同管理层有不同要求。政府部门实行宏观管理,可以用伤亡大样本的统计值作为基础,在强化管理,加大安全技术经济投入,提高人机环境系统本质安全化水平的前提下,制定先进的伤亡控制指标,作为政府的安全管理目标。企业应以事故为零作为目标,制定事故隐患辨识及治理标准,建立安全管理目标体系,不宜以伤亡指标分解作为企业  相似文献   

5.
《安全生产法》在赋予从业人员人身安全权利保护的同时,又对其事故伤亡的经济权利予以确认。法律第一次就从业人员事故伤亡的工伤保险补偿和民事损害赔偿的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这是历史性的突破,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广大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的切实保障。在生产安全事故多发的情况下,从业人员在事故伤亡时应有的经济权利及其保障的问题非常重要但又相当复杂,长期未能法律化、制度化。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由于缺乏明确的章法,各地处理伤亡人员  相似文献   

6.
伤亡指标管理应适时废止黄贵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有些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产生的管理模式也应逐步改革。比如,安全生产领域广为推行的“伤亡指标管理”就应当适时废止,而代之以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法制管理和现代科学管理。从我国安全生产领域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7.
为使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能够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第83条和劳动保障部《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作出了相关规定。然而从以下两个案例可以看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和法院在处理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争议案件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非法用工单位与其职工建立的是否劳动关系问题;在处理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争议中是否需要工伤认定问题;非法用工行为的法律责任问题。等等。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更好地落实法规政策.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本刊在此组织讨论。[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安全生产法》在赋予从业人员人身安全权利保护的同时,又对其事故伤亡的经济权利予以确认。法律第一次就从业人员事故伤亡的工伤保险补偿和民事损害赔偿的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这是历史性的突破,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广大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的切实保障。  相似文献   

9.
在制定安全生产考核目标和下一年度安全生产的目标时,尽管制定伤亡目标总让人觉得内疚,但却年年如此,又不得不制定。近几年来,笔者总在考虑,伤亡指标应定为“零”才是真正对人民负责,然而能做得到吗?可能许多人还不敢这样制定,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人们对生命...  相似文献   

10.
《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的规定实质上属于工伤待遇的范畴,当事故发生时非法用工单位的职工应与合法用工单位的职工享受同样的待遇。但是,目前《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高于《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规定的一次性赔偿,所以,应在立法层面上缩小两者的差距,完善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赔偿制度,以达到社会公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国际频道     
联大通过全球道路安全危机决议联合国大会11月5日讨论并通过了由中国在内的55个国家提出的《全球道路安全危机》决议草案,对全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交通死亡人数迅速增加表示极大关切。根据决议草案,2000年全球估计有126万人死于交通事故,道路交通伤亡每年给世界经济造成5180亿美元的损失,其中发展中国家承担1000亿美元。提案国表示,道路交通伤亡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全世界需要努力提高对道路交通事故所造成的伤害的健康影响和社会经济代价的认  相似文献   

12.
纪爱亮 《劳动保护》2001,(12):45-45
安全目标管理是目标管理在安全管理方面的运用,从理论上讲,它是以企业总的安全管理目标为基础,逐渐向下分解,使各级安全目标明确具体,并围绕制定的目标,明确企业各级领导、各级组织、每个职工在安全目标管理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和职责,通过具体的措施,来实现企业安全目标。但是,在安全目标管理中给企业制定一个职工伤亡的指标,则是极不科学和极不合理的,这是当前安全目标管理所存在的一个误区。 首先,伤亡是弥补不了的。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生产计划。假设产品产量是按件计算,计划年产1000件,而上半年却只生产了400件,…  相似文献   

13.
笔者以为,从《劳动法》的立法宗旨和《条例》的立法原意以及最有效地保护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的合法权益出发,在处理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争议中,不需要进行工伤认定。  相似文献   

14.
《劳动保护》2011,(2):I0006-I0007
新修订的《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已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第56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3年9月23日颁布的《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9号新修订的《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已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第56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3年9月23日颁布的《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16.
对《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次性赔偿办法》第三条“事故伤害”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道路交通安全法》对“交通事故”的定义,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道路上的交通事故每天都在“上演”着,因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而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人数众多。那么,他们是以何种罪名被判处刑罚的呢?  相似文献   

18.
控制伤亡指标管理中的利与弊浙江省临安市劳动局林忠兴多年来,人们衡量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安全生产形势是否严峻,最简明的标志就是这个地区或部门发生事故所造成的伤亡人员的多少,因为事故的最大危害就是直接伤害了人的生命和造成财产的损失,而安全生产的首要目的就是...  相似文献   

19.
《道路交通安全法》对“交通事故”的定义,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相似文献   

20.
针对石化企业伤亡事故率的复杂性和与企业运行的系统相关性,为了科学地预测伤亡事故率,提出了利用系统动力学对石化企业伤亡事故率进行仿真试验的方法.在对石化企业伤亡事故率进行了系统动力学分析之后,建立了石化企业伤亡事故率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对某石化企业进行了仿真试验,并分析了仿真试验的结果.试验应用表明,利用系统动力学对石化企业伤亡事故率进行仿真是科学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