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聊古一井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本井在台湾Ms7.6地震时(1999.9.21)记到的水震波特征,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聊古一井的构造位置特殊,其水位资料是地震前兆灵敏测项,IN-3型数字式水位仪是良好的水位观测仪器.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外部地震形变监测成果的分析,阐述了大坝地震形变监测的基本内容,简述了三门峡水利枢纽及其与库区水位相关的变化规律,提出了解决水利枢纽地震安全监测中剔除库水位干扰的通用方法。  相似文献   

3.
利用地下水静水位对潮汐应力的响应,分析了通河台1号井含水层对一些地震孕育过程中,应力变化的响应形式。对其出现的异常资料进行了系统分析,统计了异常与地震的对应关系,总结了该井静水位的映震特征。结果表明,异常形态均属于水位扰动型异常。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北京市昌平地震台东三旗井数字化水位观测中出现的锯齿型“凹型”阶变现象进行了研究,并结合观测环境条件、同井孔体应变观测、区域地震活动、GPS地面沉降观测等分析,探析了该异常现象的成因。结果显示,该变化可能与环境变化引起区域周围电磁场的改变有关,可能是地震活动或应力应变引起电磁量增加导致水位仪器电信号干扰异常引起,是前兆异常特征的可信度低。  相似文献   

5.
汶川地震前周至深井观测数据的异常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汶川地震前后周至台流体数据异常特征,特别对该台水位、流量数字化资料分钟值的的毛刺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用水位的整点值做了潮汐变化分析和小波分析.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前,该台流体观测有一定的前兆显示,为流体学科的异常判定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天马井LN-3型水位观测仪记录的水位观测曲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在厦门地区,对一个封闭水层而言,水位的变动以降雨量的影响最为严重,可以用回归分析方法从观测数据中消除降雨影响,使加工后数据更好地体现地震影响。2.通过记录到的水震波图像,可以得出同一井孔对同一断层上的响应方式是一致的,只是对震级大的地震响应幅度大...  相似文献   

7.
整理和分析兴济1井的静水位观测以来的水位和气压观测资料,发现该井水位线性下降趋势明显,存在峰谷形式的年变周期,滑动速度分析显示出一定的异常信息;数据散点图显示水位观测结果受固体潮影响大,滑动分析显示固体潮规律畸变时可能存在前兆信息;主要的异常前兆表现形式为水位的下降方向脉冲,可能与井址附近区域或者井址北东方向的天津和唐山老震区相关断裂带上的地震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8.
呼和浩特市地下水水位动态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多年地下水水位监测点动态资料,对呼和浩特市地下水水位动态特征及地下水水位变化趋势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对其影响因素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通过整理和剖析兰聊断裂带中南部及其周边地震重力观测资料,分析研究了兰聊断裂带中南部重力场时空变化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特别是2003年来兰聊断裂发生的几次ML4级左右地震的前兆特征,研究了强震孕育发生过程重力异常特征及探讨断裂带周边重力特征。  相似文献   

10.
草海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是我国典型的高原喀斯特生态湿地系统。基本生态水位是保证草海正常运行的最低水位,常规计算方法有天然水位资料法、湖泊形态分析法和生物空间最小需求法,但由于缺少水位数据,无法使用天然水位资料法,因此本文从湖泊形态分析法和生物空间最小需求法推算了草海基本生态水位。  相似文献   

11.
将锅炉水位表异常显示区分为非真实水位与不稳定工况水位。重点就不稳定工况水位产生的原因及现象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2.
呼和浩特市主要以开采地下水来满足工农业生产及居民生活用水,本文就呼和浩特市地下水水位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地下水水质作出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3.
抽水对地壳形变观测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抽水引起地面沉降问题早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取用地下水的国家共同面临的严重环境保护问题。我国地面沉降研究工作的开展已有10多年的历史,主要方法是利用沉降模型进行模拟推测,其弊端较多。由于缺少地下水水位和地面沉降的实际观测资料,难以进行细致的研究.蓟县地震台进行地形变监测已有十几年的历史,在长期的地形变观测中,不仅能监视到抽水引起地面倾角的地变化(经换算可得地面垂直方向的变化),还能监视地面因抽水引起地面水平方向的变化.为具体研究人工抽水与地壳形变的关系进行抽水实验。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的双重影响下,湖泊生态系统面临严重威胁,保障湖泊生态系统稳定的生态水位研究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文章围绕湖泊生态水位计算方法进行综述,以湖泊生态水位概念为出发点,采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工具分析该领域研究重点,并总结各方法的提出背景及计算内涵。通过对湖泊生态水位研究的分析可知,我国学者多数的研究存在仅考虑湖泊水量需求而忽视水文连通性的问题,且提出的计算方法多为经验和半经验法。因此,未来应加强考虑研究区域内部空间异质性和水文连通性的湖泊生态水位研究,并在推广3S等新技术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多学科融合的定量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采用生态水位法对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了计算.该方法主要是从湿地的水文条件出发,通过对其长序列的水文资料分析,得出该湿地较适宜的水文条件,然后再与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对照分析,从而得出湿地的理想和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通过计算,得出白洋淀湿地的最小生态水位系数是0.94,理想生态水位系数大于1.10.由此,进一步计算出生态水位和生态环境需水量,该生态水位系数也为其它类似湿地提供了生态水位计算标准.白洋淀全年的月平均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为0.87×108m3,理想生态环境需水量为2.78×108m3.计算结果表明,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夏季最大,冬季最小,符合季节气候水文条件变化规律;从实践角度看,其生态水的配置是可行的.同时,该方法可为国内其它湿地的生态环境需水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研究实际操作中汽包水位的变化趋势,对锅炉灭火后水位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得出锅炉灭火后汽包水位升降的3个阶段,指导实际操作。  相似文献   

17.
濮阳市地震台位于豫北的东北部,其东部的40平方千米为东濮凹陷和聊兰断裂带,这一区域地震较多。濮阳台计算出的震级与省台网震级相比普遍偏低,严重影响我台地震速报的正确性。经过分析该区域地震偏低的原因,认为加校正值是比较好的应对方法,并计算出了本区域地震震级的校正值。通过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基于对滇池海口闸水资源管理多年的工作实践,深入分析了滇池存在的蓄泄矛盾,结合滇池实际情况,提出合理调控滇池汛限水位,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9.
湖泊水位变化对挺水植物影响分析:以洪泽湖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湖泊水位波动的幅度、频率、持续时长、规律性等是影响湖泊水生植被状况、水资源调配的关键因素。以往研究主要通过选取部分水位变化指标来识别主要的生态影响。而要维持湖泊生态健康进行合理水位调控,需要综合水位变化的多指标,从整体上分析湖泊植物对湖泊水位变化的响应特征。以洪泽湖为例,基于IHA/RVA法,重点分析了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后洪泽湖水位变化对挺水植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后洪泽湖3,5,7,9月月平均水位以及最小30 d平均水位等指标发生较大改变,对挺水植物面积的影响是最显著的,其他IHA指标改变度小,影响不明显。3月平均水位超过13.4 m,挺水植物萌发抑制明显;当5月平均水位在13.1 m,7月平均水位在12.7 m时,挺水植物面积显著增加;9月平均水位高于13.4 m,挺水植物面积大幅减少。当最小30 d平均水位<12.0 m时,挺水植物面积平均减少14.32 km2。为满足洪泽湖挺水植物生长和繁殖需求,确定3,5,7,9月适宜生态水位为13.20,13.10,12.70,12.85 m。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00~2020年长系列监测数据,分析了太湖水文、水环境、水生态变化特征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2000~2020年太湖水位较1980~2000年抬升明显,2000年以来太湖水体总磷和叶绿素a浓度波动上升,沉水植物分布面积波动下降.长期来看,太湖水位对沉水植物分布面积具有一定影响,1~2月水位、3~4月水位、1~4月水位、5~7月水位、水位超过3.5m天数与当年5月沉水植物分布面积之间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太湖年均水位、8~9月水位、水位超过3.5m天数与次年5月沉水植物面积之间显著负相关,水位对8月沉水植物面积的影响相对较弱.东西山之间水域、东茭咀水域是现阶段太湖沉水植物重点恢复区.结合沉水植物生活史,研究提出太湖适宜生态水位建立方法,建立的适宜生态水位具有较好的水文节律,且与太湖沉水植物水位需求吻合.沉水植物对太湖长期高水位具有一定的适应性,短期内正常的水位波动不会导致沉水植物分布面积剧烈降低,但受人工水草收割影响明显.降低水位是恢复太湖沉水植物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当前流域防洪、供水、水生态、水环境对太湖水位有不同需求,应在优化完善水草收割方案前提下,尽快建立太湖多目标统筹协调调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