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巨大挑战,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气象灾害频发,碳达峰与碳中和成为世界发展趋势。2020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双碳"目标,即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工业化阶段,要在不到9年的时间内实现碳达峰并在其后30年内实现碳中和,中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2.
正电力行业是中国最大的煤炭消费和碳排放部门,其煤炭消费量和碳排放量占中国总量比重分别达到50%以上和40%以上。控制电力行业煤炭消费总量对于中国实现"30·60"双碳目标(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意义重大。在2021年4月的气候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已明确提出中国将严控煤电项目,"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  相似文献   

3.
正2020年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和气候雄心峰会等重要会议上,提出了争取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愿景。为逐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中国必须加快低碳法律制度体系的构建,而碳排放交易制度是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低碳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且随着碳排放交易市场全球化,  相似文献   

4.
我国承诺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60年前碳中和已被确定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碳减排和碳增汇是实现碳中和的两个决定性因素,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文献调研,讨论我国碳中和对生态系统碳汇的需求和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总结提出进一步提升我国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的4条途径,即提高生态系统质量、扩大生态系统面积、开发利用残余生物量、建立碳汇价值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5.
正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全球性挑战。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进一步强化气候安全,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进一步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 2020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能源体系向清洁化、低碳化发展,对于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在新一轮能源革命中占据主动地位、掌握发展先机具有重大意义.核电是被世界广泛认可的经济、高效的清洁能源,是中国能源低碳化、清洁...  相似文献   

7.
正2020年9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在《巴黎协定》承诺的基础上,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设立的更高目标,表示了中国推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的决心。这一承诺的宣布引起了各方的积极评价和关注,也向社会公众引入了一个气候变化领域的重要概念:碳中和。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向国际社会宣示我国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为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擘画了宏伟蓝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与2060年前碳中和愿景,任务十分艰巨,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当前,要锚定实现碳中和愿景,牢牢抓住"十四五"的关键窗口期,统筹谋划目标任务,抓紧制定并实施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推动能源结构低碳转型,深化重点领域低碳行动,推动形成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强大合力,切实提升气候治理能力,以更加积极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为全球气候治理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0年9月22日的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发言时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将努力争取在2030年之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努力争取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在2020年12月16-18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他又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的工作作为2021年的八项重要任务进行了具体部署。本文就碳达峰、碳中和问题的由来、本质以及如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出一些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0.
《环境》2023,(2):10-13
<正>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我国力争二○三○年前实现碳达峰,二○六○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推进“双碳”工作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标志着中国正式确立了碳中和、碳达峰战略(简称“双碳战略”),这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既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当前,中国正迈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第二个百年新征程。“双碳战略”目标实现将贯穿整个发展新阶段,是实现新时代生态文明、美丽中国与现代化的重要内涵。  相似文献   

12.
王坤 《世界环境》2023,(1):45-47
<正>碳达峰是指按年度计,人为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最高点即碳峰值,此后其排放量逐年降低,中国的目标是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指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的数量和吸收数量达到平衡,即实现人为二氧化碳的零排放,中国的目标是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足迹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中,直接或间接排放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总量。如每件产品都有碳足迹,即从原料开始,到制造、运输,再到销售、使用,最后到废弃回收,  相似文献   

13.
正01/中国承诺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02/中国明确2035年发展蓝图擘画生态环境保护愿景03/科学研究新成果发布,提升对生态环境安全风险和生态红线认知04/首个"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庆祝活动在韩国举办05/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污水"入海方案引发抗议06/气候变化影响加剧,全球气象灾害频发07/欧盟实施《欧洲绿色协议》《欧洲气候法》,为绿色低碳目标护航08/中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获关注09/拜登做出重返《巴黎协定》承诺10/世界各国须确保化石燃料的产量每年降低6%,方能扭转灾难性气候危机  相似文献   

14.
正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2021年重点工作里提到:"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新能源,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这是近年来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用"积极"的字眼来形容核电发展工作安排。核电再次成为热点进入公众视野,运行核电厂对环境的辐射影响及中国的防控措施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15.
<正>一、深刻认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大意义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新发展阶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对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管理成本低、社会融资相对容易、行业带动性较强等因素决定了重点企业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担纲者之一。但重点企业在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还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挑战,包括碳中和管理机制不健全、关键技术创新相对薄弱、高层管理者认识相对不足、以重点企业为核心的绿色供应链不够完善。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完善法规标准、制定长期发展战略和路线图、构建绿色供应链、强化关键共性技术突破、提升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期间,中国提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然途径是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交通行业作为碳排放重点行业,实现交通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近零排放的电动汽车是绿色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环境》2021,(1)
正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2021年八项重点任务之一。各级生态环境部门目前正瞄准2030年前碳达峰的战略导向,启动区域碳达峰的靶向研究。根据2016年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分析,全国许多地方能源活动领域碳排放占全社会排放在80%左右,能源保障、能源消费水平亟需向高端发展,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基础能力不强,"降碳"形势较为严峻。为此,笔者认为,各地应跑出"十四五"开局碳达峰工作"加速度",  相似文献   

19.
正2020年9月22日,中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首次提出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绿色发展目标重要宣示不仅展示了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及最大发展中国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建设全球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20.
碳中和是《巴黎协定》提出的到21世纪末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人为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与大自然吸收总量相平衡,这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终极目标。本文从碳中和的目的、本质和进展分析入手,提出了在实现碳中和问题上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