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留民营生态农业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和生态效率的计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留民营生态农业系统是一个包括农、林、牧、副、渔各业生产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在该系统中,既要发展生产,全面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并为城市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又要保护生态环境,避免生产发展带来的污染与生态环境的破坏,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因此,对系统  相似文献   

2.
生态城市是结合了社会、经济和自然的区域综合.生态城市因其追求人与人、人与环境的高度和谐,成为21世纪城市发展的新模式.西部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污染严重,建设生态城市存在着种种困难.近郊生态农业具有促进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近郊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提升城乡居民的生态文明意识的作用,城市生态建设与近郊生态农业发展都以取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相统一为目标.在近郊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促进生态城市建设进程.建设生态城市,也能够为生态农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倡导生态农业和生态城市共同建设,二者相互影响,从而实现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生态农业及生态示范区建设,是依据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现代农业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和措施,是恢复我省生态环境质量的极为实际的基础性工作.根据我省自然环境的特点及生态破坏的具体情况,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生态示范区建设.  相似文献   

4.
港上镇位于徐州邳州市东北,辖26个行政村、44个自然村,总人口5万、耕地5.3万亩,地势高、水源不足,农业资源条件一般,1984年以后连续几年农业生产处于徘徊状态。1988年,该镇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利用本地生物资源,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进行区域规划设计,把生态学和农业科学结合起来,优化、调整农业生产经济结构;把农副产品加工业作为联合各业实现农村经济良性循环的主链,紧紧围绕种植、养殖加工业建立转化增殖与循环的生产流程,促进各业协调发展;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指导农业生产。通过几年不懈努力,生态农业建设给港上镇带来了巨变:粮食人均产量由1978年的200多千克增加到600多千克,农民纯收入由1978年的44元升到850元。现今港上镇已成为苏鲁边界重要的农贸市场和商品集散、外贸交易的中心,成为以生态学原理规划、管理和建设的生态镇。港上镇生态农业建设实践,说明生态农业是农村经济高速度发展的必由之路。 1 加强农业生态资源开发 农业生态资源的开发是生态农业综合开发的基础。这个镇根据生物资源分布特点以及开发利用状况,因地制宜制定建设“四片两线一园”开发区及村庄、水域、田、林、路综合治理的开发规划。  相似文献   

5.
垦区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国有企业,在三十年的土地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由于历史原因和技术水平,不可避免地对自然生态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要实现垦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把建设生态农业作为一项主要任务来抓。 1 生态农业的含义和作用 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原理为依据建立起来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它是利用生态学原理因地制  相似文献   

6.
进行区域生态建设,必须以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以协调经济,社会,环境,建设为主要对象。我国生态示范区有生态农业,农工商一体化,生态旅游,生态破坏恢复和城市化等类型。通海县生态示范区通过优化产业结构,综合治理札麓湖,建设基础设施和重视科教等主要措施,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景观生态学在农业景观生态规划和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入手,阐述景观生态学在农业景观生态规划中的应用。认为农业景观规划设计不仅关注景观的“土地利用”、“土地肥力”以及人类的短期需求,更强调景观的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及其带给人类的长期效益。农业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中心任务就是创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区域生态系统。中国生态农业是典型的持续农业。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和典型生态农业模式经验,探求中国生态农业景观特征及其景观生态学意义,进而针对农业景观的生物生产、经济发展、生态平衡和社会持续4大功能,提出农业景观生态规划应遵循的5项原则,即提高异质性原则、继承自然原则、关键因子调控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和社会满意原则。  相似文献   

8.
环境生物学     
X171 9701997肇东市生态农业建设的设想/张树森…(黑龙江省肇东市农业环保监测站)//农业环境与发展/农业部环保科研监测所一1996.1,(4)一1~5 环信X一120 肇东是黑龙江省国家级生态农业试点县之一。为了达到生态农业市(县)的目标,从具体的市情出发,将全市划分为4个生态农业区,并通过进行10项生态工程建设和社会、经济措施,保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本文概述了进行生态农业建设的设想。林治草;用生态工程原理,因地制宜种草种树,育林育草;加强管理,合理利用草原,恢复植被,减轻风蚀。参4X171一9701998生态学中的千扰理论与应用实例/魏斌…  相似文献   

9.
一、生态农业的概念 生态学是探讨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和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的科学,生态农业就是要遵循生态学原理的农业生产。 生态农业是全面规划、协调发展的、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就是通过人的劳动和干预,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与功能,建立起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以比较少的投入得到较大的产出,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生态农业建设规划研究--以大连市旅顺口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顺口区是大连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农业主要由以经济作物为主的种植业和畜牧业以及水产业构成.目前总体上具备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条件.然而,土地垦殖率与农业利用率低、水资源缺乏等问题制约该区生态农业的发展.在此首先介绍了生态农业的概念、内涵及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内容,运用生态学及生态经济学原理,规划旅顺口区农业以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效益农业为主体的现代农业,并进一步提出旅顺口区未来生态农业建设的重点项目及实现生态农业建设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1.
张雪秋 《环境科学》1989,10(4):79-81,44
本文报道湖南南县在生态危机日趋严重的情况下,运用生态学原理,把传统的有机农业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试行全方位的立体农业系统工程方法,探索生态农业之路,出现了一批生态农业典型;阐述生态农业在发展农业经济中的作用;提出有关努力建设生态农业、加速县级农业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认为生态农业是县级农业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科学之路。  相似文献   

12.
浅谈生态矿山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山开采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地表景观破坏、土地资源破坏和生物多样性损失等,鉴于此,生态矿山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从根本上解决矿山生态环境污染与防治问题,有利于国家生态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其次有利于消除矿山重大灾害源,显著减少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的发生;第三,有利于充分利用矿产资源。生态矿山建设的原理主要是生态学原理,其建设内容可分为矿山开采期间的生态恢复建设和矿山服务期满后的生态恢复建设两部分。  相似文献   

13.
《留民营生态农业系统的建设与研究》课题经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评定通过,荣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14.
生态农业的概念及其内涵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把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和社会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规划和组织实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它以发展农业为出发点,按照整体、协调的原则,实行农、林、水、牧、副、渔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并使各业互相支持,相得益彰,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多层次利用和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建设生态社区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杨芸  祝龙彪 《重庆环境科学》1999,21(5):18-20,23
建设生态社区作为21世纪解决人类居住地环境恶化和生态破坏问题的方法,正日益受到重视和肯定。生态学在城市社区规划和建设中的应用为社区研究提供了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本文尝试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探讨社区建设中社区规模、生态流、可持续性等问题,寻求社会、经济、自然三个子系统持续发展的生态社区规划和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为完成国家科委在沈阳市建设高效持久型农业的试点工作,解决郊区乡镇工业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问题,通过对沈阳市东陵区五三乡作为建立城郊生态农业建设模式研究地区的现状调查和资源优劣势分析,从生态学观点找出现存问题,并提出今后发展城郊型农业生态模式的意见。城郊是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的边缘和最活跃的交换地带,也是生态上最脆弱敏感的地带。沈阳市这样大的工业城市,城郊农业生态模式探讨尚处在初期发展阶段。为在城郊建立一个农、林、牧、副、渔,工商业持续发展、协调稳定的生态农业提供科学依据;两年来,通过对五三乡进行了现状调查与资源优劣势的分析,提出今后发展城郊型农业生态模式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生态农业建设的五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在最近的10年间,中国生态农业建设迅速发展,现已成为中国农村发展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生态农业建设利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及系统工程学方法进行农业规划、设计和管理,寻求农村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本文从资源管理的角度讨论了中国生态农业建设的5个基本问题:经济规模、农民接受程度、市场、资金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王延 《山东环境》1999,(2):31-32
生态示范区是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以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为主要目的,实行统一规划,综合建设,实现生态良性循环,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一定行政区域。它是一个相对独立,又对外开放的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示范区建设是区域可持...  相似文献   

19.
2001年,国务院发布《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首次正式提出以“三区”为重点,全面推进我国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从根本上遏制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趋势.要点包括:第一,对重要生态功能区实施抢救性保护,重点是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实行严格保护下的适度利用和科学恢复;第二,对生态良好地区生态环境实施积极性保护,主要通过批建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示范区、生态市、生态省的建设,开展生态农业县的建设,积极引导,努力实现生态环境良好地区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使生物多样性丰富地区得到有效保护;第三,对重点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实施强制性保护,主要是加大立法执法力度,强化监管,防止重要自然资源开发时对生态环境造成新的重大破坏,把资源开发对环境的破坏降低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几十年来该村生产实践的成功经验,根据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所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集约经营管理的综合生产体系。1993年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命名为“全球500佳”之一。提出,根据国情,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是90年代全面振兴农业,繁荣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