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5 毫秒
1.
水葫芦对重金属有较强的生物富集作用.在利用蚯蚓堆制技术处理水葫芦时,蚯蚓可通过生物放大作用进一步累积重金属.为了研究蚯蚓堆制技术处理水葫芦过程中,蚯蚓对重金属的富集规律,测定了模拟废水中生长的水葫芦茎叶部和根部的Cd(Ⅱ),Cr(Ⅵ),Pb(Ⅱ),Cu(Ⅱ),Ni(Ⅱ)含量,研究了蚯蚓堆制处理水葫芦茎叶过程中蚯蚓蚓体和蚓粪中的重金属含量.研究结果表明,术葫芦虽然可富集重金属,但主要集中在根部,茎叶部含量较少,以茎叶部饲养蚯蚓是较为安全的.当以茎叶部饲养蚯蚓时,受重金属污染的水葫芦可导致蚯蚓生长速率下降.但蚯蚓对重金属有一定耐受力,蚓粪中重金属含量远大于蚯蚓蚓体中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程静  张娆挺 《福建环境》1994,11(2):21-22
通过测定龙湖不同区域的水生植物凤眼莲结果表明,凤眼莲对水体的Zn、Mo、Pb、Cu等都有较大的吸收富集能力。其根部富集能力略大于其茎叶部位。通过测定表明,龙湖在重金属污染方面基本上处于未污染状态至轻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3.
凤眼莲净化水体中甲萘胺,苯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凤眼莲有发达的须根和根毛,具有生长繁殖快,耐污性强等特点。它在吸收污水中的营养成分同时,也吸收水中的有害物质,使水中污染物浓度逐渐下降。有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元素,在凤眼莲根部和叶都富集后不继续降解;有些有害物质如氮、磷作为营养物质而被吸收;而酚、洗涤剂等有害物质在凤眼莲体内被逐渐降解。对凤眼莲净化酚的研究文献较多[‘,’],证实根、叶的细胞对含酚污水的净化能力明显,水体中酚含量小于ling/L时不会在凤眼莲植株中残留,酚量大干20mg/L时凤眼莲出现中毒现象。对凤眼莲净化水体中重金属的研究更多卜一‘],…  相似文献   

4.
凤眼莲对几种污染物的吸附能力凤眼莲对重金属有很强的吸附能力,用于处理含铜590mg/L、铅300mg/L、铬250mmg/L和汞750mg/L的废水,其植株未出现中毒症状,铅浓度达150mg/L时,根部才变为竭色,但对含砷、镉和银离子的废水耐受力则较...  相似文献   

5.
凤眼莲净化印染废水过程中根系微生态系统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天华  刘振鸿  林少宁 《环境科学》1990,11(3):24-27,57
当用凤眼莲净化印染废水,且停留时间为4天时,根部灭菌的凤眼莲的氧化缸和无凤眼莲的氧化缸对COD的去除分别为13%、15%。相比之下,未灭菌的凤眼莲氧化缸靠其根部微生态系统的协同净化作用,对COD的去除率可达35%,当废水停留时间为8天时,此项去除率达46%。三者对PVA、表面活性剂、印染废水中常见的几种染料的去除率也与上述情况相似。不能为凤眼莲直接吸改的有机物,特別是易礙聚的污染物首先被粘附、吸着、固定到根部,然后由根系微生态系统的强大净化作用降解。  相似文献   

6.
环境因素对凤眼莲生长及净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凤眼莲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及对各类污水污染物的高效净化作用,而被大量研究和广泛应用于水域净化和污水处理。本文总结了凤眼莲在污水处理中,气候因子(光、温度等)及污水中污染物成分(氮、磷、盐分、氰、酚、重金属等)对凤眼莲生长及净化作用和效率的影响,为凤眼莲进一步应用于污水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凤眼莲发酵产氢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加热预处理的厌氧活性污泥为接种物,对凤眼莲进行发酵产氢研究.结果表明,凤眼莲茎叶的发酵产氢能力优于整株凤眼莲,讨论了不同预处理方法和温度对凤眼莲茎叶发酵产氢的影响规律.在凤眼莲茎叶酶水解前采用强碱(NaOH)的预处理方式优于低酸(稀H2SO4),发酵反应温度35℃比55℃更有利于代谢产氢.将凤眼莲茎叶经NaOH预处理和酶解后,控制发酵液pH值为6和温度为35℃时,得到单位产氢量为49.7mL/g,最大产氢速率为0.48mL/(h·g).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页岩气钻井废水绿色环保无害化现场处理,选取页岩气井场附近的土著水生植物凤眼莲(Eichhorniacrassipes)、水花生(Alligator philoxeroides)、鱼腥草(Herbahouttuyniae)、狐尾草(Alopecuruspratensis)、菖蒲(Acoruscalamus)、雍菜(Swamp mrningglory)为试验植物,考察植物单一养殖与5种植物(凤眼莲、水花生、鱼腥草、狐尾草、菖蒲)组合作用时对页岩气钻井废水中Cu、Pb的去除率及生物富集特征.结果表明:凤眼莲对钻井废水中Cu的去除效率最高,达到83.04%,对Pb的去除效率达到88.89%,根部吸附重金属离子能力较强;鱼腥草对废水中Cu、Pb富集能力较强BCF(富集系数)达400以上,地上转运系数在0.5以上,Cu、Pb主要富集在茎叶;雍菜对页岩气钻井废水的毒性物质较为敏感,不易存活.水生植物组合养殖时,对废水中Cu、Pb的降解速率大于单一养殖,分别达到82.17%、88.03%.试验用土著水生植物对页岩气钻井废水中Cu、Pb的BCF均达到200以上.研究显示,通过土著水生植物对页岩气钻井废水中的Cu、Pb可以进行有效降解.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凤眼莲在生长过程中可吸收污水中大量氮、磷和其它重金属的特性,对比分析凤眼莲在滇池草海放养生长中的实验数据,认为在滇池草海放养凤眼莲治理滇池蓝藻,改善滇池水质的措施是可行的,论文还对凤眼莲的综合利用提出了方案。  相似文献   

10.
土壤汞在水萝卜中的分布与积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刚  郭明新 《环境与开发》1994,9(3):294-298,302
本文通过盆栽试验,表明水萝卜、苗期在土壤含汞量达30mg/kg时生长受到抑制,后期消失。水萝卜汞含量与土壤汞含量显著相关,与土壤有效汞含量显著相关。当土壤汞含量小于1mg/kg时,水萝卜根部含汞量低于茎叶部,土壤汞含量超过3mg/kg时,水萝卜、根部含汞量则远大于茎叶部。  相似文献   

11.
人工湿地植物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作用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工湿地污水系统由于具有独特的净化机理和功能而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处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湿地植物在人工湿地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但可以直接摄取和利用污水中的营养物质、吸收富集污水中的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而且还能输送氧气到根区,提供根区微生物生长、繁殖和降解过程中对氧的需求.文章通过详细阐述植物对水中营养元素的吸收作用,说明了植物在人工湿地处理污水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环境中重金属抗性基因(Metal resistance genes,MRGs)的迁移转化作为环境及生态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近年来备受关注,但目前环境中重金属是否是MRGs的重要驱动因素则尚不明确.本研究采用宏基因组技术对华中地区水库沉积物MRGs进行了定量,并分析了不同形态重金属在MRGs迁移转化过程中起到的作用.结果表明,trcop (抗Cu基因)及arsM (抗砷基因)是水库环境中的主要MRGs,供水水库之间MRGs分布并无地域性差异.czrA (多抗基因)的潜在宿主菌较为广泛,trcop及arsM很可能位于同一种可移动遗传元件上进行水平转移.重金属总量与MRGs之间并无明显联系,而可交换态及碳酸盐结合态(B1)则是环境中MRGs的重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3.
14.
湖南香花岭矿区地下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湖南香花岭是我国有色、稀有金属的重要生产基地,其环境已经受到矿山活动的强烈影响,对矿区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研究对矿区污染分布调查和环境治理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离子比例系数分析对湖南香花岭地区的地下水的水化学组分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利用phreeqc模拟软件及重金属浓度分布图来探究研究区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形成机制.结果表明:人为活动特别是采矿活动和水岩相互作用一起影响了矿区地下水的化学成分;碳酸盐岩与非碳酸盐岩交界地区岩溶溶蚀作用表现更为明显;重金属元素经过碳酸盐岩分布区时受到拦截,不易进入地下水中.  相似文献   

15.
金属(常量金属、重金属)矿产开采污染土壤环境,土壤中重金属累积, Fe、Al在表土淋滤,深部富集;膏盐矿开采造成不同程度土壤次生盐渍化(盐化和碱 化)。金属矿床酸性废水直接污染地表和地下水体,诱发土壤酸化;膏盐矿的咸(卤) 水、盐泉是重要的环境污染源。重金属对生物(人)体产生危害,常量金属元素也是危 害生物(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矿山生态环境学是21世纪地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 一,应在我国加强该领域的研究和科技投入。  相似文献   

16.
根表铁膜作为污染物进入植物体内的门户,对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底泥起着重要作用.有机物降解消耗DO导致的底泥厌氧环境会显著影响根表铁膜的形成,并改变重金属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从而影响重金属污染底泥的植物修复效果.为了探讨底泥厌氧环境中植物根表铁膜对重金属积累和转运的影响,采用向底泥中投加蔗糖模拟底泥厌氧条件的方法,测定不同底泥厌氧水平下挺水植物美人蕉(Canna indica)的生物量、根表铁膜和植物组织内重金属的含量.结果表明:①底泥厌氧环境不利于美人蕉对Cd、Cr、Cu、Ni、Pb和Zn的吸收,随着厌氧程度的增加,美人蕉对重金属的吸收量逐渐减少.②底泥厌氧环境能促进根表铁膜的形成及其对Cr和Ni的富集,重度厌氧环境中根表铁膜的含量为(10.40±0.30)g/kg(以根干质量计),但厌氧环境抑制了铁膜对Cd、Pb和Zn的富集.③底泥厌氧环境不利于Ni从根表铁膜转运至植物组织,但轻度厌氧环境能促进Cr和Zn从根表铁膜转运至根系,且底泥厌氧环境对Cd、Pb和Cu的迁移转运无显著影响.研究显示,底泥厌氧环境促进了植物根表铁膜的形成,根表铁膜对重金属积累和转运的影响因底泥厌氧水平和重金属元素种类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7.
矿区废弃地重金属的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矿区废弃地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现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入手,综述了植物修复技术用于矿区重金属污染修复与治理的机理、超富集植物筛选研究进展,提出实际应用中超富集植物的筛选原则:植物体内重金属的临界含量高低、植株的生物量大小、叶绿素含量的高低及根系转运能力的大小。指出了植物修复在投资、建设、运行管理及其环境效应方面的优势性与耐受植物种类及修复速率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性。最后,展望了植物修复在矿区废弃地重金属污染修复中的研究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植物修复是利用植物吸收、降解、挥发、根滤、稳定等作用机理,达到去除土壤、水体中污染物,或使污染物固定以减轻其危害性,或使污染物转化为毒性较低化学形态的现场治理技术。植物修复对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修复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研究在累积与超累积植物的寻找筛选、植物对重金属等有害物的耐毒和解毒机理、植物修复现场环境调控及根际处理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  相似文献   

19.
丛枝菌根对翅荚木生长及吸收累积重金属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针对湖南某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问题,采用温室盆栽的方法,以该矿区污染土壤为基质,先锋植物翅荚木(Zenia insignis Chun)为宿主植物,研究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Gm)和根内球囊霉(G.intraradices,Gi)两种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对翅荚木生长和吸收累积重金属的影响.结果表明,重金属污染条件下,两种AM真菌均能与翅荚木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且AM真菌能够显著促进植物吸收磷,增加植物生物量,同时改变植物重金属吸收及分配.总体来说,AM降低了翅荚木体内Fe、Cu、Zn和Pd浓度,同时增加了Fe、Cu、Zn和Pd累积量.而两种AM真菌对植物体内重金属分配影响并不相同,而且受重金属种类影响,接种Gi降低了植物Fe、Zn和Pb的TF值,而接种Gm对植物Zn和Pb的TF值无影响,两种AM真菌对植物Cu的TF值均无影响,表明Gi具有能够强化翅荚木根系固持Fe、Zn和Pb的能力.本研究表明,AM真菌在翅荚木适应重金属污染中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因而在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中具有极高的潜在应用价值,但在具体应用中需考虑菌种和植物组合及重金属类型等因素.  相似文献   

20.
土壤-作物系统中重金属元素吸收、迁移和积累过程模拟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5  
施亚星  吴绍华  周生路  王春辉  陈浩 《环境科学》2016,37(10):3996-4003
土壤-作物系统是重金属危害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途径,研究和了解土壤-作物系统中重金属元素的吸收、迁移和积累过程,对重金属污染的防控与管理以及人类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建立作物吸收重金属的模型,计算小麦根、茎、叶以及籽粒中的重金属含量,分析在小麦生长周期中,根、茎、叶以及籽粒的重金属积累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并将预测值与实测值作对比来检验模型的精确度.结果表明,小麦的不同部位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不同,根的吸收能力最强,叶片次之,茎和籽粒重金属的吸收能力较弱.小麦的各部位中不同重金属的含量也存在明显的差异,Cu元素的含量最高,Ni次之,Pb元素和Cd元素的含量较小.在小麦生长过程中,茎、叶和籽粒中的重金属积累速度分别在小麦生长90、60和135 d左右开始减缓,重金属含量逐渐达到最大值,而根部重金属积累的速度则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本文利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重金属在土壤-作物系统中的吸收、迁移和积累过程,可为防范重金属污染的生态和健康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