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省日照市地处山东半岛南翼,属于我国沿海后发展地区,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进程提速、居民消费不断升级、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的新阶段,特别是依托港口优势的冶金、电力、浆纸、建材、粮油加工等产业发展较快,使得污染物新增量不断加大。完成污染减排任务十分艰巨。根据2006年省政府与日照市签订的主要污染物削减目标责任书,到“十一五”末,COD和SO2排放量要分别比2005年削减18.3%和23.41%。2007年。由于年度任务叠加,全市COD和SO2削减率要分别达到7.8%和9.7%。  相似文献   

2.
中国“十一五”期间污染减排费用-效益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了定量评估“十一五”期间COD、SO2两项主要污染物减排的综合绩效,采用费用-效益分析方法对COD、SO2的减排费用和减排效益进行了计算.减排费用的计算主要基于现有的统计数据,包括工业污染源治理投入、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费用3部分.减排效益的计算思路则为:由于污染减排的直接效果体现为污染物排放量的减少,而污染排放量的减少将导致环境污染损失的减少,因此,将由于实施污染减排政策减少污染排放而降低的“环境污染损失”来等同“污染减排效益”.经过计算可知,“十一五”期间,COD、SO2的静态削减率分别为12.45%和14.29%,动态削减率分别为59.05%和86.83%.采用费用-效益分析方法计算得到“十一五”期间全国污染减排的总费用为6324.87亿元,总效益为33284.86亿元,净效益为26959.48亿元,费用效益比为5.26.结果表明,“十一五”期间,全国2项污染物减排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水泥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产业,同时也是我国“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对我国水泥工业发展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现状进行分析后发现,我国水泥工业存在产业梯度转移带来污染转移的风险。同时在现状分析基础上对“十一五”水泥工业污染减排的形势进行了评估。根据保守预测,到2010年,我国水泥工业的粉尘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2005年将分别削减29%和13%,根据乐观预测,2010年分别比2005年削减58%和26%。  相似文献   

4.
“十一五”期间,广州市主要污染物COD和SO2排放总量持续下降,经初步核算,2010年COD和S02排放量分别比2005年下降2.7万吨和6.5万吨,减排比例分别达到19.7%和43%,总量减排工作顺利完成。减排对环境改善明显,珠江广州河段主要污染指标浓度值均有所下降,COD年均浓度从2005的20.7毫克/升下降至2010年的13.6毫克/升,下降幅度达34.3%,整体水环境质量得到根本好转;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逐年上升,大气主要污染指标年均浓度值基本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SO2从2005年年平均浓度为0.053毫克/立方米下降至2010年的0.033毫克/立方米,下降幅度达37.7%,空气质量持续得到好转。  相似文献   

5.
国家"十五"计划提出,2005年全国SO2排放量要比2000年实际排放量减少10%,总量控制在1800万吨,其中工业企业SO2排放量要比2000年实际减少20%,总量控制在1450万吨;国家划定的酸雨控制区和SO2污染控制区SO2排放量要比2000年实际减少20%,总量控制在1053万吨以内,酸雨污染有所减轻,80%以上城市的SO2浓度达到国家空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特别要求电力行业以削减SO2排放量为重点.  相似文献   

6.
二氧化硫减排思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全国SO2排放量为2588.8万t,比上年增加1.5%,没有实现污染减排目标,“十一五”后4年减排工作的难度加大,节能减排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规模以上工业中,钢铁、有色、电力、石油石化、建材、化工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20.1%,增幅同比加快5.6个百分点;产业结构重型化的格局没有改变,使减排工作面,瞄更大的压力。本文从分析2006年SO2排放情况入手,对SO2减排思路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实现以上目标涉及到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建材工业属于高耗能、高耗材的资源依赖性行业,抓好节能减排.对于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实现“十一五”节能和减排目标,是政府提出的一项硬性任务,行政约束性比较强。  相似文献   

9.
“十一五”以来,中国污染减排稳步推进.继2007年全国主要污染物(SO2和COD)排放量开始出现双下降,2008年继续下降.2010年有望超额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  相似文献   

10.
"十一五"期间,广州市主要污染物COD和SO2排放总量持续下降,经初步核算,2010年COD和SO2排放量分别比2005年下降2.7万吨和6.5万吨,减排比例分别达到19.7%和43%,总量减排工作顺利完成.减排对环境改善明显,珠江广州河段主要污染指标浓度值均有所下降,COD年均浓度从2005的20.7毫克/升下降至2010年的13.6毫克/升,下降幅度〈34.3%,整体水环境质量得到根本好转;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逐年上升,大气主要污染指标年均浓度值基本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SO2从2005年年平均浓度为0.053毫克/立方米下降至2010年的0.033毫克/立方米,下降幅度达37.7%,空气质量持续得到好转.  相似文献   

11.
<正>在2010年全国环保工作会议上,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在报告中提出了"十一五"最后一年的污染减排目标:二氧化硫排放量力争比2009年再削减40万吨,化学需氧量减排在完成"十一五"目标的基础上,力争再削减20万吨以上。经过"十一五"前4年的不懈努力,2009年二氧化硫减排已实现预期目标,化学需氧量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揭示沈阳经济区发展对水环境的影响,以典型城市抚顺为研究对象,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为基础,根据1995-2008年辽宁省环境统计资料、辽宁省统计年鉴和抚顺市统计年鉴的数据,构建了抚顺市经济增长与工业废水排放量、COD排放量的库兹涅茨曲线模型,分析了抚顺市经济增长与水环境之间的关系;按照三种减排情景,预测出抚顺市2010年、2015年COD的排放量。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水环境质量的关系符合倒U形曲线;GDP按照年均增长16%,COD排放量按照16.3%削减,2015年抚顺市COD排放量是2005年的48.29%;如果2006年至2015年期间COD不进行削减排放,则2015年COD排放将是2005年的近两倍;按照GDP年均增长16%,若想使水环境逐年改善,则"十一五"期间COD需要减排55.78%",十二五"期间需要减排44.79%。  相似文献   

13.
雪琳 《环境保护》2006,(4B):79-79
记者近日从国家环保总局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十五”期间,我国环境质量总体状况趋于好转,但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在“十五”计划确定的各项指标中,未完成目标控制要求的主要指标是二氧化硫排放量和COD排放量。根据初步统计结果,2005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0年增加了27%;COD排放量仅比2000年减少了2%,未完成削减10%的控制目标。另外,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和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两项指标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有所反弹。  相似文献   

14.
“十一五”环保规划主要指标由“十五”的27项减少到5项,规划指标大幅精简,约束性更强。其中,总量控制指标两项,即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削减10%,这也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之一,是必须实现的目标。如何正确认识节能减排形势,准确探索和把握其规律,从而科学地指导节能减排工作,是摆在各级政府和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在实际工作中,要抓住主要矛盾,认真分析其成因,以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以1997年-2006年河南省三废及污染物排放的统计数据为依据,分析研究了在河南经济发展过程中,主要环境污染物排放的年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十年来,工业三废产生量或排放量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大气污染物SO2及废水COD指标不降反升,对河南省完成“十一五”末的减排任务带来很大压力。文章分析了其中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截至2010年上半年,山东省"十一五"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率分别达到16.6%和21.0%,累计完成国家下达减排任务的111.4%和105.0%,成为6个提前一年完成国家下达总量减排任务的省份之一.  相似文献   

17.
制糖行业是云南省工业化学需氧量(COD)排放大户,削减制糖业COD排放量是完成“十一五”云南省工业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的关键,本文结合近年来云南省制糖业污染减排的经验以及国家最新要求,提出云南省制糖业污染减排和核算思路。  相似文献   

18.
厦门市污染减排进展、形势和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厦门市坚持工程减排为主线,全面实施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三大措施并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08年6月底,全市S02排放量4.6557万t;COD排放量4.61 56万t,提前两年半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一五'两项约束指标减排任务(至2010年底:全市S02排放量≤4.93万t;COD排放量≤4.94万t).尽管如此,厦门市目前减排工作中存在不少问题,需认真分析成因,有针对性地认真整改;另外厦门市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很快,明、后两年主要污染物增量难以预计和人为控制,而现存削减空间又十分有限,"十一五"减排形势非常严峻.  相似文献   

19.
“十一五”电力行业二氧化硫总量控制的环境效益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截至2008年底,我国SO2排放总量(不包括港澳台的数据)由2005年的2549.4×104t降至2321.2×104t,已完成"十一五"总量控制目标的89.5%,其中电力行业SO2排放量比2005年降低约20%,已完成"十一五"电力行业SO2减排目标的80%.为定量评估我国"十一五"期间电力行业SO2减排取得的环境效益,利用ATMOS酸沉降模型分别对2005年和2008年电力行业SO2排放情景进行模拟.结果表明:通过电力行业SO2减排,2008年全国硫沉降量较2005年减少约86×104t,其中沉降到中国大陆的硫沉降量减少约52×104t,降幅达17%,平均每减排1tSO2约可减少0.2~0.3t的硫沉降.此外,硫沉降强度≥1.00t/km2区域的面积较2005年明显缩小,缩小面积约为62×104km2.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在环境保护部和山东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山东各级环保部门紧紧围绕总量减排、环境改善和排污单位达标排放三大任务,坚持抓重点、抓关键、抓落实的工作方法,大力促进环保工作向制度化、经常化、数字化转变,全省环保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06至2008年,山东省COD和SC2排放量分别累计完成了“十一五”期间国家下达削减任务的79.60%和77.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